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强烈推荐】如何在一周内摸清一个行业





一周之内真的能摸清一个行业?

在和咨询、投行、投资、猎头这些行业的人聊天的时候,我反复听到“一周”这个时间,于是我也开始好奇:你们是在什么情况下需要在一个星期之内了解一个行业?你们都是如何做到在一个星期之内摸清一个行业的?

在一周之内“摸清”一个行业依然不可能成为这个行业的顶尖专家,也不可能成为这个行业的一个高管。但是,你能了解一个行业的全局,现今状况、过去、未来一段时间内可能的发展趋势,熟悉那个行业的行话,拿捏这个行业的基本信息。

这有什么用?

你能和那个行业内的人自如对话,你能站在局外人的角度结合你自己的知识和经验看到新的机遇,你能在你的客户面前让他刮目相看,你还能拿到一份好工作,了解你的上司在做决策的时候会考虑什么...

咨询公司的人如何在一周内摸清一个行业

“了解一个行业”这件事本身不太可能快速完成。不过,如果我们只是想摸清楚最基本的情况,我们可以通过问对几个关键问题着手。这些关键问题围绕着一个根本问题:这个行业的链条是如何运转起来的?

1、这个行业的存在是因为它提供了什么价值?

2、这个行业从源头到终点都有哪些环节?

3、这个行业的终端产品售价都由谁分享?

4、每个环节凭借什么关键因素,创造了什么价值获得他所应得的利益?

5、谁掌握产业链的定价权?

6、这个行业的市场集中度如何?

而信息获取的渠道则包括:

1、金融投资机构的行业报告;

2、咨询公司的分析报告;

3、行业交流网站或论坛的热门帖子;

4、业内企业的培训课件;

5、参加行业展会或者论坛;

6、从业者的私下交流。

IT咨询公司的人如何在一周之内摸清一个行业

作为职业咨询师,在很短时间内熟悉一个行业,是经常要面对的工作内容。对于掌握了基本商业知识的咨询师而言,一个星期之内熟悉一个之前陌生的行业并非难事。当然一个星期不会让一个新鲜人成为行业专家,但是足以让一名咨询师在这个行业里顺利开展工作。

这有限的五个工作日,必须高效地利用。可以分三步走:首先,确保自己不会乱开黄腔;其次,让自己进入这个行业的对话;第三,争取提出令人眼前一亮的观点。

第一步:首先不要开黄腔

进入一个新的行业,首先应该了解这个行业里的领导企业——很可能正是你马上需要去服务的企业。了解一个领导企业最直接的方式,就是读它的财务报表。上市企业的财务报表都是公开的,并且通常会附上很有用的董事长致投资者函。阅读一份财报,就可以了解很多基本的信息:这家企业的所有权性质、主要业务、主要客户、收入结构、成本结构、员工规模、人才结构、战略方向、主要风险……即便你真正想了解的企业是非上市企业(比如华为),它也必定与其最主要的竞争对手(比如中兴)有很多相似之处。所以阅读财报可以让你对这个行业里的主要玩家有一个基本的了解,不至于提一些太离谱的问题或者建议。

如何阅读财务报表,一个比较常用的分析方法是杜邦分析法。

花一天时间读完一两家企业的财报之后,接着就得下点死工夫,读一本这个行业的综述性书籍。读这样一本书的目的,第一是更深入地理解这个行业的商业模式和惯例;第二是掌握一些行业里的“黑话”。

第二步:进入行业对话

做到了不开黄腔也还不足以跟行业里的CxO们展开对话,因为大家平时不会谈论那些最基本的东西。要进入一个行业的对话,你得了解这个行业当下的趋势。有些人会推荐跟行业里的朋友去聊天。

在中国市场上工作,我们会担心来自麦肯锡和经济学人的分析不够“中国特色”。我的经验是,一方面可以适当补充一些本土内容;另一方面,中国各行各业的发展基本上与世界先进水平保持3~5年的差距,也就是说欧美发达国家在三五年前发生过的应该就是中国当前正在发生的,欧美发达国家一两年前发生过的应该会在一两年后在中国发生。比起“中国特色”,很多时候简单的市场规律和时间差更有效。

与此同时,在这整个一周时间里,你要让自己浸泡到这个行业的上下文中。办法很简单:订阅一堆与这个行业、与你想要针对的目标企业直接相关的新闻RSS,把其他的RSS频道都暂时屏蔽,所有的空闲时间都用来看这个行业、这家企业最近发生了什么。

第三步:以我为主,提出观点

看一个公司的行业分析,要做到数据详实,术语准确,而且把握住了行业脉搏。找出痛点,并且从战略和管理的角度提出了对应的解决方案。归根到底这才是行业里的CxO们期望你作为一个专业人士拿出来的东西,也是之所以要去快速了解这个行业的根本目的:快速了解一个行业不是为了显示自己的学习能力,而是为了使自己的专业技能在这个行业中得到运用。

所以关键在于把自己的专业、技能、知识、经验和这个行业的情况相结合,提出一点别人没有提过的东西。

所以,在做了前两步功课之后,至少应该给自己留出一整天的时间来回答这样三个问题:

1. 这个行业所面临的痛点有哪些?

2. 哪些痛点对于业内人士是最紧迫的?

3. 如何把自己的专业技能与这些痛点结合起来?

其中前两个问题的答案应该是相对客观的。提出观点这部分,就是专业人士站在自己专业领域的命题作文,能不能讲出亮点,最重要的还是看在自己专业领域里的造诣。

【本文内容来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数据君微信公众:datakong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透明思考 | 五天之内,三步读懂一个行业
了解一个行业
呕心沥血一个星期,整理了29种行业会计制度,180份报表(史上最全的资料了)
医药代表跳槽前,要做这些准备
企业花钱请精益管理咨询师是否值得?
咨询师的素质要求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