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如厕困难之“颈椎病”》——史守良

【病例资料】患者严某,男,36岁,教师,山阳本地人。
【主诉】双手麻木1月,伴肩背上肢麻木头不能俯仰。
【现病史】1月前,患者无明显原因出现双手麻木,低仰头时出现上背向颈项部,双上肢,双手麻木,吃饭双手握筷子困难,如厕不能低头看马桶,深吸气麻木加重,夜不能寐,在县医院、唐都医院等检查治疗无效。10天前,入住我院颈腰痛科,住院治疗7天经“扩张血管,改善循环”、针灸理疗、中药熏蒸等治疗无效,主管医生建议患者再去上级医院协诊。患者抱着试试看的想法来工作室,时症:双手持续麻木,头俯仰项背触电样麻木向双肩上肢双手放射,双手持握筷子困难,如厕不能低头找马桶,心烦气短,夜不能寐。食纳二便正常。
【既往史】既往体健,否认传染及其他遗传病史。
【个人、手术外伤、药敏史】个人、手术外伤、药敏史无特殊可记。
【专科查体】患者焦虑急躁多疑,头颈屈伸侧屈回旋幅度减小,枕下肌群压痛(+),前屈肌群压痛(+),压顶试验(—),双手霍夫曼氏征弱(+),臂丛神经牵拉试验(+),腹直肌紧张压痛(+),胸4-6椎旁压痛(+)。
【评估】
姿态评估:患者头颈前引约5cm,胸后倾,腹凸腰曲前移,骨盆前倾伴左前旋,后颈56可见深5cm横纹,颈后大包—“富贵包”形成。深吸气费劲,胸廓上提约10cm,胸锁乳突肌乳突胸锁关节附着处紧张压痛(+),前中后斜角肌锁骨上附着处紧张压痛(+),胸大小肌近肩关节处紧张压痛(+),枕下肌群压痛(+),胸4-6棘突旁压痛(+),右侧腹直肌中段压痛(+),右侧股内侧肌近心端压痛(++)。被动举双臂手麻木减轻三成,限制胸阔骨盆撸腹麻木缓解七成,右下肢直腿抬高75度做髋内外旋麻木加重难忍。
动态视频如下:

【实验室检查】入院后实验室检查结果如下:

【影像学检查】
县医院颈椎X线片:

头颅CT平扫结果如下:
县医院胸部CT:

西安唐都医院颈椎MRI及增强扫描结果如下:




【疼痛评分】VAS评分:8分。
【诊断】
1.骨盆旋移症;
2.颈椎病(混合型);
3.胸廓出口综合症。
【诊断依据】双手麻木1月,低仰头时出现上背向颈项部,双上肢,双手麻木,吃饭双手握筷子困难,如厕不能低头看马桶,深吸气麻木加重,夜不能寐。臂丛神经牵拉试验(+),腹直肌紧张压痛(+),胸4-6椎旁压痛(+)。影像学检查结果颈2-6椎间盘变性,颈椎骨质增生。评估结果做参考诊断:1)骨盆旋移症;2)颈椎病(混合型);3)胸廓出口综合症。符合临床诊断,不存在非议。
问诊解析
1.现阶段的主要问题是什么?为什么?双手持续麻木,头俯仰项背触电样麻木向双肩上肢双手放射,双手持握筷子困难,如厕不能低头找马桶,心烦气短,夜不能寐。
2.疼痛出现的顺序?先是双手麻木,20天后加重,低头触电样麻木经项背向肩臂手不放射。
3.持续了多久?持续不缓解
4.出现症状能不能缓解?不缓解
5.怎么缓解的?
6.用多久可以缓解?10天
7.都做过什么治疗?“扩张血管,改善循环”,针灸理疗,中药熏蒸等
8.治疗效果怎么样?无改善

【诊疗计划】
1)普拉提呼吸模式调整,促进核心系统稳定;
2)正骨调骨盆矫正脊柱髋关节,松解紧张肌肉改善筋膜张力;
3)调整姿态,回归中立位。
【治疗经过】
第一步:普拉提呼吸模式调整,激活膈肌,腹横肌,增强腹压稳定胸廓;
第二步:正骨盆调脊柱矫正肩关节,右髋关节;
第三步:松解股内收肌、腹直肌、胸大小肌。
【临床效果】上述治疗,没动颈椎只一次,症状缓解九成以上。患者视频反馈如下:

【讨论分析】
患者为36岁的青壮年教师,双手持续麻木,头俯仰项背触电样麻木向双肩上肢双手放射,双手持握筷子困难,如厕不能低头找马桶,心烦气短,夜不能寐达1月,治疗无效而令患者产生焦虑急躁多疑,头颈屈伸侧屈回旋幅度减小,枕下肌群压痛(+),前屈肌群压痛(+),压顶试验(—),双手霍夫曼氏征弱(+),臂丛神经牵拉试验(+),腹直肌紧张压痛(+),胸4-6椎旁压痛(+),结合颈椎X线片,颈椎MRI检查结果可做出如下诊断:
该例病例临床上我们习惯称之为:1)骨盆旋移症;2)颈椎病(混合型);3)胸廓出口综合症。运动康复可诊断为:1)上交叉综合症……按此治疗在一般情况下,可以取效。然而,此病例曾在当地诊所,县医院,唐都医院等多处治疗,病情没有改变,是他们的治疗不到位,还是诊断与治疗方向有误?
依据患者的症状,体征、实验室结合影像学检查,诊断不存在任何问题,依据诊断给出的治疗方案也没有问题,病人的症状就是不缓解,还再加重。为什么呢?且看:
患者的姿态:患者头颈前引约5cm,胸后倾,腹凸腰曲前移,骨盆前倾伴左前旋,后颈56可见深5cm横纹,颈后大包—“富贵包”形成,重心后移;
呼吸模式:深吸气费力,横向呼吸不足,胸廓上提约10cm,启动辅助吸气肌;
右下肢直腿抬高75度双手麻木加重,行髋内外旋加重难忍……这些问题是过去传统诊断骨盆旋移症、颈椎病、胸廓出口综合症以及运动康复诊断上交叉综合症等所不能涵盖的。况且,依据上述诊断,右下肢直腿抬高75度双手麻木加重,行髋内外旋麻木难忍亦没法解释。
我们还可以从另外一个思路去考虑——筋膜链后表链(与我们经络足太阳膀胱经基本
上相一致),作为肌肉的外衣筋膜,通过肌肉的尽端相互连接,将肌肉收缩产生的力量沿肌肉收缩力线的方向继续传递,惯性使之,实质依然。有人做过这样的实验:人平卧于床手置于后项部,活动大脚趾时能感觉脖子深层的骨骼在动。中医经络用足太阳膀胱经的理论去阐述,目前尚还火热托马斯物理治疗师的崇拜者会用筋膜链的理论去论证。不管用那种理论,只要道理能说自己,就可以拿去说服他人!
其实,通过自己治疗和之前评估检查的尝试:我固定患者的腰盆胸廓后,将患者的肚子向后撸,让患者低头,让患者活动脖子,患者的手麻木是减轻的,而且触电样放射的感觉没有出现,说明患者的胸廓是下沉的,腹肌是松的,腹压是不足的,直腿抬高75度行髋关节内外旋,患者手麻木加重说明患者骶髂关节是有问题的,骨盆是旋转移位的,符合评估所见,加上姿态发生的改变,不难看到患者颈项腰背部的肌肉筋膜是紧而无力的,体前侧颈部肌群是紧张的,腹部肌群是松软的。
沿发的问题我去干预,普拉提呼吸模式调整,促进核心系统稳定;正骨调骨盆矫正脊柱髋关节,松解紧张肌肉改善筋膜张力;调整姿态,回归中立位。只一次,患者症状减轻90%,说明我的思路是正确,方法是有效的,患者是满意的!然而,形成这种姿态不是一天两天的事,积年累月的一个漫长过程,改变不良姿态,当然也需要一个“泛化、分化、自动化”的过程,麻木的折磨使患者吃尽了苦头,没有理由不去改变目前自己存在的问题,树立良好的生活工作习惯,以降低后续问题出现的概率!医患的目标高度一致,为了这个共同的目标,我一直在努力,患者没有理由不配合!
回过头来再做诊断的话,我会用“姿态综合征”这个看得见,还没吃透的术语作为本病例的诊断!
————————————————————
前天将《如厕困难之“颈椎病”》的笔记在群里发出,受到各位老师的特别关注,给予我极大启发,解开我治疗前后心中存在的困惑,现将各群老师讨论的原稿复制和原文一起奉献给大家,方便学习打开思路。内容如下:
关秉俊教授:
我们对患者的干预,应该从病理的主要矛盾着手,所以要对病理的实际状况有准确的把握,分清主次,理清因果,把复杂的现象通过归纳分析变成为由主线串联而成的简单故事。化繁为简,其目的无非就是为了得到一个容易理解得了的因果关系,并且与事实的性质相符。形成复杂的事件会有很多原因,但是在单个个体的身上,导致事件发生的原因不会有太多,根据事件发生的时间顺序,排查相关的物理联系,剔除那些弱联系,就会凸显那个主要的强联系,逻辑的推理是必不可少的。别看有些病理学“理论”很强,实际上有很多与基本常识,与基础研究的结论相抵触的观念,那只是些局部的经验而已,适用的范围有限,不能带着自己在临床实践中走得更远。抓住了主要矛盾,才有能力算好细账。
陈胜标徒手疗疾:
@關秉俊 ???? 损伤康复?非常赞成您的观点
史守良询问:
@關秉俊 ???? 损伤康复?关老师:赞同您的观点!有一点我搞无法明白:患者双手麻木,躺下可以忽略。然而,昨天当我第一次直腿抬高左腿近70度左右,双手麻木加重近2成,在此角度我脚外侧加压做髋内旋,麻木加重到7成,双手入握电源线(患者称有80伏),再加压做外旋,麻木加重到10成,患者无法忍受,双肘前臂搏动样麻胀伴双手如缺失感,我随即放平左腿,患者麻木搏动重胀双手如缺失感缓解不明显。之后我松解胸小肌,锁骨下肌,松解胸锁乳突肌,松解前中斜角肌情况缓解不明显,我松解枕下肌群,麻木缓解近6-7成还余3-4成……之前的治疗我一直没动颈椎周围肌肉,最多动到胸大小肌情况就缓解8-9成,双手几乎无麻木。百思不得其解,请教关弟,原因为何?
关秉俊教授:
@史守良·丰阳运动康复·邮政局二楼?回顾你的思路,你没有把手麻的症状和臂丛神经联系起来,没有运用神经定位的原则,找到对神经卡压的定位。即使你已经找到了,还是不明白为什么是胸大肌,胸小肌乃至枕后肌群。幸好你敢于试错,耐心排查,总算找到有点谱的相关肌肉。
陈胜标徒手疗疾:
头部重心前移,往往下颈椎反弓而上颈椎过度伸展,胸大肌胸小肌也都缩短。
上交叉综合症,大小肌许多人重视它,胸锁乳突肌也有人重视它,可忽略了胸锁乳突肌属第123脊神经支配。
关秉俊教授:
臂丛神经行走于锁骨和胸壁这两个曲面之间的软组织隧道里,软组织与神经紧贴着随着上肢肩胛骨的运动而滑动,正常的时候互相之间的作用力比较恰当,不会刺激到感觉神经,但是如果软组织/肌肉的张力/质地形状/附着点的位置发生了改变,神经干和软组织肌肉之间的空间关系就变化了,如果达到运动轨迹发生冲突的时候,软组织对感觉神经乃至与神经并行的血管的刺激/空间侵占的几率增高了。锁骨的姿态定位与胸壁和肩胛骨的空间位置有着密切的关系,胸壁的形态位置又对胸小肌胸大肌的附着点以及前斜角肌的方向张力有决定性的影响,枕后肌群里头有不少的肌肉是否又与胸壁/肋骨/肩胛骨相联系?它们导致病理状况的交集因素是否在胸廓/肋骨这些结构上面?从围绕研究臂丛神经这个主线,是否得出了胸口变形和臂丛神经受刺激现象之间的因果关系?是空间关系的变化了导致了各种症状形成的条件。
陈胜标徒手疗疾:
@關秉俊 ???? 损伤康复?您的除了病因病理,还了哲学的辩证思维。做手法最大乐趣莫过于做侦探断案一般了[强][强][强]
关秉俊教授:
把肌肉当成病因还不足够深入,把肌肉疼痛当成肌肉损伤就把自己挖进坑里了,肌肉的疼痛来之肌膜腔筋膜上的疼痛感受器,反映的是肌筋膜腔内的压力对肌筋膜造成了过高的张力:整个肌肉是被拉长的才会导致张力的增加,或者肌筋膜腔内淤血肿大。不是什么痉挛缩短啦!!!
陈胜标徒手疗疾:
@關秉俊 ???? 损伤康复?您的分析,不仅以病因病理为基础,而且还洋溢着哲学辩证思维。做手法的最大乐趣就是有时候像侦探断案,您的观点非反复细读难体其妙[强]
关秉俊教授:
@【群管】陈圣标~温州~徒手疾疗?过奖了,无非是根据解剖结构,以症状为线索,定位空间发生冲突的区域,确定关节变化固定/交锁的关节。
臂丛神经的问题,需要处理胸廓的形态/与肩胛骨锁骨乃至颈椎的角度和距离,减少从这些结构连接到胸廓的肌肉和筋膜的张力,恢复神经干在软组织之间游走滑移的运动空间。这就是“结构动态诊疗法”的套路。
陈胜标徒手疗疾:
@關秉俊 ???? 损伤康复?症状是线索,再谈手麻,从脊神经出来,层层穿越,许多地方都可能受刺激压迫。我宁愿多花十分钟来检查病灶,而不是依据经验去处理。一套手法下来就望解决直接压迫即第一层病因。再依患者情况寻找第二层第三层病因。
史守良咨询:
@關秉俊 ???? 损伤康复?您讲的前中斜角肌、锁骨下、胸小肌这块的压迫?我的问题是,下肢直腿抬高70-75度,麻木加重,和在此体位再做内外旋出现“手握电线”触电样搏动样不可忍受的感觉是如何产生?来之前是做头颈屈曲从上背向头颈双肩双手出现“触电”感,但昨天操作时患者平躺,体位没发生变化,不是单侧而是双前臂困胀麻木乃至手缺失是哪里压?双手为何同时出现?
关秉俊教授:
@史守良·丰阳运动康复·邮政局二楼?回答你对下肢影响上肢症状的疑问:双侧出现颈椎脊神经症状可以从椎管内,或者双侧的脊神经出口的占位性变化来考虑。造成发作性占位变化的因素来自于静脉怒张,颈椎屈曲造成颈段的椎管内静脉丛怒张比较容易理解,下肢实验对颈椎内静脉丛的影响,就得从骶髂前静脉丛与脊柱椎管内静脉丛之间有交通这个联系考虑了。根据液压连通器的原理,下端的静脉丛血管内的液压压力增高,可以使远端相连通的血管内液压压力增高,这和推注注射器的原理相近,从侧面反映了整个脊柱内的静脉系统的诸多出口,已经接近堵死了!病得不轻呀。这是另一个层次的病理状况。骶髂关节肯定也是有问题的。
史守良回复关教授:
关老师:您说的从椎管内找原因这句话提醒了我!另外,患者骨盆骶髂关节的问题存在并且非常严重!包括他的屈髋角度在70度就表现出失代偿!您从静脉压,交通支回流拥堵层面来考虑,就跟您亲见病人在治疗时一样!我是从如下角度来分析:由于病人抬腿70度,因为大小腿后侧的肌群紧张,由于疼痛出现呼吸急促变浅,深呼吸不能,启用辅助呼吸肌胸锁乳突肌、斜角肌,臂丛及上肢动静脉在第一个胸廓出口处的压强增加,拥堵卡压臂丛神经,出现手麻加重个情况。为打开骶髂关节及髋关节的活动度,我在70度再做加压内外旋,这时的进一步加重的疼痛导致全身肌肉的收紧,更重要的屈颈作用的前中斜角肌、胸锁乳突肌的进一步收紧,卡压神经血管,不但卡压了上肢的臂丛神经出现麻木,而且影响了上肢的血运,组织缺血,循环障碍,出现上肢前臂胀痛麻木和手部的缺失感。以致于我之后再次松解胸大小肌,锁骨下肌,前中斜角肌均不管用,直到最后松解枕下肌群后,麻木缓解留三成。但是病人回去休息后,症状缓解仅剩0.5成,完全达到可忽略的程度维持几天的发病前。昨天下午病人去学校,回校正常上课没一点影响,这是病人近40天来感觉症状发作最重的一次,治疗后来的轻松表现也是病人40天来感觉最好的一次!我为我兄弟是大师级别感到骄傲,也为兄弟您的观点打开我的治疗思路表示感谢!!!
关秉俊教授(2017.3.1):
我觉得嘛,用结构的观点看病理和正常生理之间的关系,大部分的病,都是结构变化之后造成的,分子水平,组织水平,器官水平……结构变了,功能水平也变,量变到质变,只要到了可以被觉察得到的程度,影响到生活方式,带来不便和病苦,就有临床干预的理由。本质上讲,结构是一种关系,从物理的层次上讲,无非是空间的关系,不是同物体之间相互作用的关系,用几何的概念描述,则是距离和角度这两个变量。因此,用结构的观念审视自己病理,所有的病痛,无非是角度和距离的变化导致的,现在我都不太在意诊断名称了,只在意主诉症状后面的结构变化的内容:到底有多少个关节错了位并且处于交锁状态,牵制了哪哪的神经血管和肌肉以及筋膜?以解剖/地图为依据定位,模糊定量,松解这些关节的交锁,引导它们回归到合理的角度和距离/空间关系……骨正筋柔,气血自流……结构框架合理了,杠杆容易平衡,血管内外的流动阻力减少,原本不协调的各种生理程序又重新代偿协作,只要患者自觉得无痛无碍,临床干预的任务就算完成了。粗线条地描述,要那么多诊断名称干什么?人生的病,不是对着名称得来的,诊断名称不过是人为的格物方式,而实相,远远大于我们的见识。

—————————————————————
李桂英 紐約 整體健康
@史守良·陕西山阳中医院·天竺一哥?谢谢史老師分享此类的聊天记录,太过瘾了,我一直是用英文读人体解剖学的再看中文有点困难但能明白全意[微笑]如今能看到医師们如此分析患者的病情实在不多,太多的商业化影响了医師们对科医二学的专研。我是做Medical Massage 和自然疗法的,如对患者有任何部位严重的麻痛我会先用西式的Myofascial Releases 技术 很管用,西色肌筋膜放松技术是一种很轻很轻的按抚患者的疼和麻部位,此类技术看上去治疗師什么都沒做但对有极度疼痛的患者初步治疗时能使患者身心放松使患者打开内心深处充满恐惧的门然而接受治疗師的治疗。此类患者我做过很多,有人甚至认为我有特异功能,我说我没有,这只不过是课堂上学的一种技术用在适合的患者和适合的治疗阶段[微笑] 嘻嘻!不知天高地厚在前辈们面前现丑了,有错的字和地方请包涵呀!??
史守良回复:
@李桂英 紐約 整體健康?非常感谢您西式MyofascialReleases技术,对此技术,只是从其它文章里稍有了解,还不曾用过[大哭][大哭][大哭]但您的提醒使我想到了自己今年春节看过“天鹅王子”孟建华老师爱人写的《身心健康密码》一书,关于孟建华老师由一个芭蕾王子转身为物理治疗师的故事,很有启发,感觉书里带有能量场,在此之后,治疗时尽可能的做到无痛高效!我在实践我践行老师们技术,成长路上遇到您的指导,我之幸也!??????
————————————————————
黄升教授(上海)
@史守良·陕西山阳中医院·天竺一哥?该颈椎病 一 颈椎X片属不典型特症 二患手指麻木未述清,麻木手指区域,不能确认N分布与相关上颈胸椎间N节段的关系。三 所有的治疗模试与N系解剖的卡压关系不明。未做肌群与肌裂隙穿越的N支压迫试验。`上述病例的理论推测病症检查感觉比较遥远[抱拳][抱拳][抱拳]
史守良回复:
@儒医行者(黄 聲)?黄老师:??????请容学生陈禀:患者手麻以腕前全手麻木为主,做低头动作时从上背向颈项手臂乃至整个上肢出现触电样麻木,昨天治疗时最重:前臂搏动重胀手麻如缺苦不可忍。学生检查时曾做过两个试验:一是将双臂被动上举低头手麻缓解缓解仅三成,固定胸背盆骶撸腹再做低头无麻木。由此学生断定:手麻与颈髓没关系。由此,有了以纠正姿态为主的治疗。??????
黄升教授(上海)指导:
这是肩胛提肌,颈项肌问题。
这是肩胛提肌与颈项肌之间肌裂隙口水肿卡压,检查 ①双臂主动或被动上举均有减轻手麻为阳性,②双手垂直向下提物试验麻木加重则为阳性,③提肌与项肌群相交处挤压裂隙麻木加重为阳生④手臂后缘与小园肌相交挤压同时也会症状加重为阳性。
手指背,或手掌,手臂区域的麻木,必须跟据斑马?? 图神经分布来描述,排除相关节段神经的病变
高位神经走向,胸段神经走向,及腰段神经走向均有固定区域,检查的目的是神经定位与范围,尽管用手摸腹能减轻或消失,患者在处于什么位置什么姿态,是卧位,还是立位是很重要的,跟体症相关。
史守良回复黄升教授:
@儒医行者 黄 聲(上海)???????黄老师:患者近40天来,双手麻木主要以腕前掌侧为主,稍重时掌侧为主伴手背不麻木,知觉是正常的,这样的感觉是平时持续存在的。但患者无论卧位或站位,只要做类似于“低头”动作,双手掌就会出现“触电样”麻木,同时手背也会出现。前天也就是本月26下午5点半左右,我之前四次只松解过右下肢大小腿后侧肌群及股内收肌群,症状出现过加重但没像当时那样严重:还是从上背向颈项放射,前臂搏动肿胀麻木,双手如握80伏电源线,后表现缺失一样……综合来看,学生认为患者麻木加重与屈颈有关,搏动与麻木并存与颈丛卡压刺激,下位颈椎不稳有关。
————————————————————
龙曾花教授(广东/91岁高龄):
脊椎病的诊,冶,防告戒我们,·除由枕环至骶尾,抑由体表到脊髓,都应保持整体观念,才免误导思路的。
倩问关教授,这个疬例能否列入西医骨科的胸廓出口综合征,我尚无定论,是尚未能解答脊髓内压的动态变化问号?抑或骨盆旋移症与盆腔内脏器病变相关?老龙请教史守良和关秉俊两位教授。
史守良回复龙老:
@云云?龙老:学生是山阳县中医医院颈腰痛科的一名主治医生,不敢以教授的身份自居(之前跟龙老澄清过)??????请容学生陈禀:患者手麻以腕前全手麻木为主,做低头动作时从上背向颈项手臂乃至整个上肢出现触电样麻木,昨天治疗时最重:前臂搏动重胀手麻如缺苦不可忍。学生检查时曾做过两个试验:一是将双臂被动上举低头手麻缓解缓解仅三成,固定胸背盆骶撸腹再做低头无麻木。由此学生断定:手麻与颈髓没关系。的确属于颈胸出口综合征,主要责任是由前中斜角肌和胸锁乳突肌紧张卡压刺激颈丛和伴随的动静脉所致。而引起中斜角肌和胸锁乳突肌紧张的元凶是呼吸模式,导致呼吸模式紊乱的是腹压不足,核心不稳……由此,有了以纠正呼吸模式紊乱,强化核心、纠正姿态为主的运动康复治疗。??????
龙曾花教授:
天竺一哥:主冶医生是职称,你在技术和开班教学上做了大量工作,同仁们认可你的专业水平而应聘任教学工作了。成为外聘:(出国讲学)教授亦可称为教授的。
————————————————————
陈胜标(人体工匠):
@關秉俊 ???? 损伤康复?请教關老师,神经根受刺激引起的局部疼痛,和您昨天提出的疼痛机制有什么联系?
关秉俊教授(加拿大):
在外周,神经元在任何部位收到达到阈值de刺激都会产生动作电位,根部受到刺激,和在末梢受到的刺激,原理是一样的,但是感觉不一样。
陈胜标(人体工匠):
谢谢[抱拳] 所以细心琢磨患者的描述,大多时候能将根性放射痛和局部末梢神经受刺激区别开来。再加以功能检查和触诊,就能准确找到病因了。
————————————————————
【感悟】
一位双手麻木的患者的治疗能引起各群老师同仁们的关注,在自己困惑的时候提供帮助,根据自己的经验从不同角度给我指导建议,为我打开思路,提供治疗方向,令我感动,催我奋进!在此,特别感谢龙氏治脊创始人91岁高龄的龙曾花教授、我的恩师柳健教授、黄升教授、美籍华人江广慧教授、美籍华人李桂英教授、陈胜标医师、特别是远在加拿大的加籍华人——关秉俊教授,我的好兄弟!神交胜于交膝,虽然关教授远在异国他乡,但对为兄我徒手康复的临床上的帮助,胜过手把手传授!将自己治疗感悟分享给大家:
该例患者我的第一诊断骨盆旋移症,第二诊断是颈椎病,第三诊断是胸廓出口综合症。为什么呢?按理说应该将三个诊断的次序倒过来不是更合理吗?是的,我觉得也是,可没有提醒自己那样做,旨在提醒自己,胸廓口综合症前中斜角肌、胸锁乳突肌、锁骨下肌、胸大小肌紧张,卡压刺激臂丛神经,出现双手掌侧为主麻木,它紧张的原因是什么?
一是与姿态、与呼吸模式、与胸廓向下扩张有关。导致胸廓向下扩张的原因是什么?是胸式呼吸是肋骨活动度打不开,横向呼吸的缺失会过多使用腹式呼吸,导致腹横横肌刚劲不足而韧性有余,腹横肌弹性空间太大会使腹壁约束力下降,腹部向外凸起,腹部外凸会引起腹压降低,对腰椎(30%)、对胸廓(50%)的支撑力度下降,影响腰椎胸廓的稳定性,腰椎胸廓的稳定性下降反过来又会作用于颈椎,导致颈椎的稳定性下降,颈椎不稳定,拿参与颈椎稳定的肌肉不得不加倍收紧来维持头颈部的稳定,加倍收紧会使头部稳定肌肉过度使用,如此的恶性循环,会使维持稳定并参与使头颈部运动的肌肉处在“代偿—失代偿—修复再代偿—再失代偿……”的状态,久而久之,因失代偿而无法完成修复,便有了所辖区域症状的出现;
二是骨盆旋移、骶髂关节的问题:向下会影响屈伸髋关节的角度,向上会影响整个脊柱的稳定性(包括头颅),各位老师比我更清楚它的作用,不敢在此献丑!
三是以上两个原因???在一起,“两害相权不能取其轻”,导致颈胸交界处的锁死不动,任凭头颈向上和胸腰向下牵拉刺激,此处为了坚固不得不向后上“挺”起,于是便有了胸后倾和颈后大包,此时头不得不出来维持身体的平衡,作为“砝码”向前倾移,头还不能低的太过,不得不伸出下巴,保持四个方位观看头还处于水平位。这样的姿态,谁最受罪?当然是屈颈和伸颈肌肉!前后对比,因为屈颈较伸颈容易,上帝在造人时就设计出了伸展肌群??屈曲肌群更强的状况(也验证了人的祖先是爬行动物的事实),由于力量的悬殊,胸锁乳突肌、前中斜角肌不得不收得更颈来维持头颈部的稳定,其收得更紧也就有了上述《如厕困难之“颈椎病”》???故事!
————————————————————
【附】参与伸颈的肌群:
颈半棘肌:

颈半棘肌和头最长肌
在提物和向前倾斜时参与支持头部。因而,它们通常是超负荷使用并常处于紧张状态,并且是头疼主要涉及的肌肉。肌连接:
1.下方,至第1到第6胸椎的横突。
2.上方,颈半棘肌至第2到第5颈椎的棘突;头最长肌恰好至头半棘肌的外侧。
功能:头最长肌:1.伸展头部,向同侧屈曲颈(侧屈)。2.当前倾时支撑头部。
颈半棘肌:1.伸展头部。2.侧屈颈部。3.使头向对侧旋转。
相关部位:1.头最长肌:头侧面带状区域,特别是顳部的前面。2.颈半棘肌:头后面(典型的紧张性头疼)。
斜角肌:
是因为它容易引起疼痛。虽然它们明显的作用是使头向两侧旋转,我们也用其抬高胸廓,而且在反常的呼吸时还作为不适宜的辅助肌。因而,斜角肌承受很大的张力,大部分人都存在这一肌肉问题。胸廓出口这一词用来指由斜角肌和第一肋骨限定的整个区域,或指在浅斜角肌和中斜角肌之间的通路。液动脉(锁骨下动脉)和臂丛在至上臂的途中经过这两个肌肉之间,然后走行于第一肋和锁骨之间。当前斜角肌和中斜角肌紧张时,它们可能在这一区域的某些点受到挤压。有时很难鉴别是斜角肌引起的疼痛还是臂丛受压引起的疼痛。注意:小斜角肌不是在所有的人都能发现,而且经常仅一侧有。虽然她可能有激发点,但很难用手法使其分开,它可以作为前斜角肌的一部分被治疗。
前斜角肌,起始点:第2~5颈椎横突。止点:第1肋骨。神经支配:颈神经丛(C1-7,T1)
中斜角肌,起始点:第1~6颈椎横突。止点:第1肋骨。神经支配;同上
后斜角肌,起始点:第4~6颈椎横突。止点;第1肋骨。神经支配:同上
功能:1.使颈椎侧曲的主要肌肉。2.前斜角肌:双侧作用帮助颈部屈曲。3.后斜角肌:使颈部稳固,参与吸气运动,在举高和搬动物品时也参与抬高胸廓。
肩胛提肌
概况:肩胛提肌可能是颈部和肩部疼痛和紧张的常见位置。在背部和肩部携带重物时,它是最易负重过度的肌肉之一。在抬高肩胛骨时,它协助斜方肌;在使盂状窝下旋时,它协助菱形肌。
肌连接:1.上方,至上4个颈椎横突的后结节。2.下方,至肩胛骨上角。
功能;抬高肩胛肌。
相关部位:肌肉上方局部,肩胛骨内侧缘,横跨肩胛骨上方至上臂背面。
头半棘肌
相关连接:上连接枕骨,下连第4颈椎到第6胸椎横突.由颈神经,胸廓神经(C4,5,6)
功能:同颈半棘肌和头最长肌。
第四层,头夹肌和颈夹肌如图。
概况:头夹肌和颈夹肌是转头和伸展颈部的肌肉,与多种头痛有关。
肌连接;下方,至第3颈椎到第6胸椎棘突。
上方,1.颈夹肌连接到前两个或三个颈椎横突的背面。2.头夹肌连接到乳突和紧张乳突的枕骨的一小部分。
功能:这些肌肉伸展颈部并使头向同侧转动。
相关部位:头夹肌,至头顶。颈夹肌,
1.至眼。
2.顳部和耳至枕部的区域。
3.至颈角部。
斜方肌
概况:斜方肌覆盖很大区域并有多种功能。虽然它是颈后部重要的肌肉,但也是肩部和背部的肌肉。斜方肌的问题可能引起多种疼痛和不舒适。因为它容易接近而且手法治疗可明显缓解,因而是朋友之间进行简便按摩最常涉及的肌肉。对大部分人来说,它是长期处于紧张状态的部位。斜方肌覆盖在所有颈后部.肩部.和背上部其他肌肉的表面,因此,在检查和治疗这些部位其他肌肉时自然包括斜方肌的检查和治疗。因为在上身疼痛和功能障碍中它起重要的作用,所以熟悉它的起止点.功能和涉及的问题是十分重要的。总之,检查和治疗斜方肌颈部可通过检查和治疗颈后部其他肌肉来完成。同样,检查和治疗斜方肌中部可通过肩胛骨上方和周围来完成。
起止点:上斜方肌起点:上方和内侧,至上项线.项韧带和颈1到颈5的棘突。
止点:下方和外侧,至锁骨外1/3受副神经C2,3,4支配。
中斜方肌起点:内侧,至第6颈椎到第3胸椎的棘突和韧带。止点:
外侧,至肩胛骨肩峰和肩胛冈的上部。
下斜方肌起点:内侧,至第4到第12胸椎的棘突和韧带。止点:外侧,至肩胛嵴的内侧端,接近肩胛提肌连接处的下方。
功能:
1.提高肩胛骨(与肩胛提肌一同作用)。
2.向上方旋转肩胛骨(向上移动关节盂)。
3.使肩胛骨回缩(向脊柱方向拉)。
4.压低肩胛骨。
5.伸展头和颈(双侧活动)。
6.转动头和颈(单侧活动)。
相关部位:
1.肩部上斜方肌的激发点引起颈上部至乳突和耳上方至顳部的疼痛,也引起下颌角疼痛
2.中斜方肌和下斜方肌的激发点引起颈后部颅底.肩后部和肩胛骨之间疼痛.
3.在中斜方肌的激发点,特别是位于接近肩峰外侧端的激发点引起上臂近端外面下至肘部的疼痛。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为什么身体会出现手臂疼痛和发麻?呼吸中多得是你不知道的事
手臂麻木,不仅仅是因为颈椎病
肩膀手臂疼,有医生说是颈椎病,有的说是肩周炎!最后竟是这种病
胸廓出口综合征评估及其治疗(转)
针刀临床中手麻原因的分析
手麻的你知道原因吗?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