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从御史言官到兵部尚书,以马文升仕途视角,浅谈明代中期官场繁杂

马文升,字负图,号约斋,河南禹州人。马文升是明代中期的名臣,特别是在弘治年间,与当时的王恕,刘大夏被尊称为“弘治三君子”。我们知道明孝宗朱佑樘的执政,被后人称为“弘治中兴”,大明王朝诸多社会矛盾得到了一定程度的缓解,朝堂里也大体上相对保持了一种君臣和睦的景象。所以,对于马文升,我们一般都跟着他的履历,肯定他的政绩,顺便再重新装点下弘治年的“欣欣向荣”。

故宫一景

但在朝史暮想看来,马文升其实是一个非常有代表性的官员。从他的为官履历,从他的仕途的起伏,从他个人在明代中期诸多政务上的表现,我们其实可以一窥当时表面平静下的政治暗流,可以一察一位明代官员,要怎么做,才能最终实现自己的政治抱负,亦能朦胧地感知大明王朝今后繁复的发展。

朝史暮想这次,和大家闲话马文升。

如何施为,方可一展抱负

在朝史暮想眼里,马文升是一位典型的军务官员,事实上,马文升的成名和之后诸多亮眼成绩,绝大多数都在军事领域上体现出来。但马文升又是一位典型的科举官员,从政伊始,他只是作为一名言官,并未接触过具体的军务,这其实是一个很有趣的现象。

生而有异兆,貌瑰奇,多臂力......尝与群儿戏,十数为群,角之靡不仆。——《太师马端肃公传》传。

按照这段文字的描述,马文升应该是长得高大魁梧,甚至有点五大三粗样。小时候就经常带着一群孩童玩对抗类的游戏。这意思是说,马文升这哥们,从小就和普通孩子不一样,长相,玩的东西,都隐喻了他日后有领军作战的天赋。但事实上,马文升考的是文举,而非武举。

科举榜文(清)

景泰二年(1451),马文升中了进士,然后做了都察院的御史。中进士后,能做御史,按照朝史暮想的推论,马文升的考试成绩应该一般,因为成绩优秀的,往往都能够被选拔进入翰林院。但他还是得到了一个实职,说明成绩也不是很差,不需要回乡等缺。

马文升在御史任上据说干的不错,在山西,湖广官声颇佳。天顺七年(1463),升到了福建按察使。景泰年间的官员,到了天顺年依然能够按部就班地升职,说明马文升当时并没有参与到朝廷高层的内部权力斗争,或者也可能是跟对了人,有组织罩着。

景泰到天顺的转变,其实因为那场著名的“夺门之变”,明英宗朱祁镇发动政变,推翻了弟弟明代宗朱祁钰,重新复辟登基。朝局高层换了一波人,但是唯有文官集团那群大佬平安无事。马文升当时和王直走的很近,而王直从正统年间,历景泰朝,再到天顺初期,执掌吏部十余年。

所以,这里就告诉我们封建王朝做官,特别是比较基层的官员,少掺和高层的事情,更重要的是自己跟的队伍也要能够屹立不倒。而之所以在这里提王直,是为了让大家有一个认识,即明代核心的文官集团,在保证自身利益的前提下,其实是随波逐流的两面派

明代官员

到了成化元年(1465),马文升已经做到了南京大理寺卿。很多朋友看到南京这个前缀,就会想是不是马文升开始失势了,毕竟明代时期,南京的官员,一般都是发配或者用来养老的。但还有一种可能性,那就是南京的大理寺卿是马文升的一个跳板,因为直接插到北京太碍眼,而放到南京,一方面级别有了,另一方面也比较低调,不惹人注意。为什么朝史暮想敢如此推论?因为成化四年(1468)的“满四之乱”,马文升马上就被调到边军去给项忠做助手。

什么概念?

第一,马文升当时还在家丁忧,朝廷直接“夺情”起复,派往边境;第二,项忠是当初“土木之变”存活下来为数不多的官员,到了成化年间资历非常老,且常年处置兵事。第三,朝廷派项忠去平定“满四之乱”,说明已经足够重视,大批资源开始为此次平叛倾斜,明军胜算极大。

这种看似辛苦冒风险的调动,其实是一次不用担责的镀金,而且这种机会一出现就砸给了在家的马文升,而马文升在此之前又无处理类似事件的工作经验,那么只能说明一个问题,在王直致仕以后,马文升依旧得到了朝廷大佬的特殊照顾。

战争场景

只是我们不知道,这次马文升被调去平叛,他自己是否有主动争取过?一个从小对军事就有浓厚兴趣爱好的人,这次参与平叛,无疑是一个巨大的诱惑。所幸,马文升没有辜负自己的天赋,也没有给提拔他的朝中大佬丢脸。

马文升到任后,整顿粮草,集结兵马,训练兵卒,并且在明军屡次进攻失败之后,提出围困之计,同时诱敌,离间,发动心理攻势,最终擒获了满四。也就是在这次平叛中,马文升的军事才能得到了所有人的认可。

之后马文升做了陕西巡抚,在边关一待就是七年。这七年是非常关键的七年。

文升数条奏便宜,务选将练兵,修安边营至铁鞭城烽堠,剪除剧贼。西固番族不即命者悉灭之。修茶政,易番马八千有奇,以给士卒。振巩昌、临洮饥民,抚安流移......——《明史·马文升传》

明军 军阵

七年里,马文升练兵,修筑防御工事,赈灾,固流民,平民乱,抵御蒙古和吐鲁番的侵略,整顿边贸。这七年,使得马文升成为了一名结结实实的边事专家,军事专家,为他后来三次赴辽东整顿军务,做三边总制,到兵部主持全面工作,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但朝史暮想聊到这里,要停一下,我们重新回到文章开头。还是那个问题,明代时期,一个官员,怎么样才能实现自己的政治抱负?我们以马文升为例。

首先,要有才。马文升有才,即使做风宪官(御史),也能获得不俗的政绩,更何况后来着手军务,这本来就是他自小的向往和意愿,更是如鱼得水。

其次,朝中要有人。封建王朝的官员,只有跟对人,才能获得别人不可得之机遇,并且能在宦海里,保持自己的一片清净之地,得以安心做事。马文升很明显就有人罩,从做御史,到南京大理寺卿,到紧急派去平乱,再到后来三边总制,其实都是马文升站队站稳站正确的结果。

明代官员

最后,要有敲门砖。志在军务的马文升,并没有去参加武举,而是走了文举的道路。因为明代一直都是以文治武,文官集团在经历开国的勋贵集团掌权的尴尬之后,开始稳固地接手大明的兵权。而马文升想要在军事领域有所建树,则必须融入到文官集团中,走文举之路。只有这样,以后治军治边,才能走的稳,走的远。而同时代的武举,无论在级别,人心,受重视程度上,都远不如文举。

马文升这么做,是非常有眼光的,但同样也是一种无奈。试想,如果他一直混在言官这个群体里,如果没有满四之乱的非常规调动,他的军事天赋是不是就会被埋没了?这个问题,其实是很值得发人深思的。

仕途背后,全是矛盾利益

马文升的身上,还有一个非常值得关注的点,就是能够隐约看到朝堂之下的涌动的暗流,各种矛盾冲突始终贯穿着他的仕途。

其一,文官集团与近侍集团的矛盾。

这个是最明显的,马文升很明显,代表着文官集团,而所谓的近侍,就是皇帝身边那些随侍,比如太监,比如方士,比如近身侍卫,玩伴,总之所有一切通过皇帝私人关系上位,非科举出身的群体

巡抚陈钺贪而狡,将士小过辄罚马,马价腾踊。文升上边计十五事,因请禁之,钺由是嗛文升。......十四年春,钺以掩杀冒功激变,中官汪直欲自往定之。......文升乃推功与直,然直内惭。文升又与直抗礼,奴视其左右,直益不喜。......乃下文升诏狱,谪戍重庆卫。直既倾文升,则与钺大发兵激功,钺以是骤迁至尚书。——《明史·马文升传》

明代太监形象

这里的直,指的是成化年间的宦官汪直。而这个陈钺是汪直的人。陈钺和马文升因为边务屡次发生矛盾,官司一度打到了皇帝那。所以,马文升与汪直其实是有直接矛盾的。包括汪直想要插手的边务,包括马文升通过一系列方法敷衍汪直,甚至主动让出功劳。但最后,还是因为汪直的操作,马文升下过牢,被贬过官,甚至差点断送了自己的政治前途。

我们前面说了,马文升应该在朝中也是有人的,并且自己的政治眼光也不俗。从汪直为了积累军功到边境,然后马文升送功劳给汪直,可以看出马文升并非是那种莽撞求名,不知进退的官员。但最后依然被汪直整的很惨。其实,马文升是知道,这些近侍集团的后台老板是皇帝,只要皇帝不打算动这些人,马文升就没法通过正常渠道打压近侍集团。而剑走偏锋,又往往为传统儒家文人所不齿。

类似的情况还出现在马文升与李孜省之间。李孜省是明宪宗身边的方士,凭借皇帝的宠幸,气焰非常嚣张,甚至能够影响官吏的升迁。马文升在成化二十一年做了兵部尚书,而在成化二十二年就因为李孜省的从中作梗,被发到南京养老。这样情况,直到明孝宗登基之后才改变。

明宪宗朱见深 像

其二,六部执行系统与内阁阁臣之间的矛盾。

明代大致的行政运转体系,我们已经聊过很多次了。内阁票拟(建议权)——皇帝批红(决策权)——六部执行——言官御史监督。从明代中期,我们可以看出,内阁官员的选拔和六部长官的任命,选择途径已泾渭分明。

内阁阁臣的选择,往往都是走上层路线,很多是翰林院走出来的庶吉士,常年浸泡在中央文件堆里,或者常年陪侍东宫,在詹事府任事,然后往往以礼部,国子监等为跳板,进入内阁辅政。而类似兵部,户部,工部这样琐碎需要专业型人才的领域,往往都是从一些有丰富一线工作经验,积功而上的人。

马文升很显然是后者,他之后做到兵部尚书,是他常年从事军务的结果。而马文升和阁臣李东阳关系不合,是所有人都知道的事情。表面上看,二人的不合似乎涉及到一些人事安排,政务意见分歧这样的琐事,但实质上,是六部对于内阁权力日益增长的不满。到明代中后期,六部开始逐渐沦为纯粹的执行机构,即便如廷议等大型的讨论会,皇帝也往往更加重视内阁的意见。到了后来嘉靖,万历两朝,皇帝长时间不上朝,所有的建议权几乎都在内阁手里被垄断。这势必会引起那些同样位高职重,且工作经验丰富的六部官员不满。这种情况,在弘治朝开始明显显露出来。

明代官员

其三,官僚集团与皇权的矛盾

这个已经几乎快被说烂了。官僚集团和皇帝,都是要争取最高话语权的,双方的角逐是一种此消彼长的状态。甚至可以说,官僚集团与近侍集团的矛盾,在某种意义上是与皇权对抗的一众延伸。

马文升如同救火队员,哪里着火,就被皇帝扔哪去灭火。这个本无可厚非,有道是能者多劳。但是明代皇帝,明显是那种前面用人,后面翻脸的主。在成化年间,马文升平满四之乱,做延绥,甘肃,宁夏的三边总制,去辽东整备军务,其实都是在救火。而在马文升的级别上,却一直没有很大的实质提升,总是离最后进入中央高层,差那么几步,中间还几次出现下调贬官的情况。

皇帝为了平衡官场生态,几次舍弃了马文升。马文升在成化二十一年时,已经拜为兵部尚书。之后被贬。到了弘治初期,新帝上位,成化年间一帮老皇帝的近侍相继被打压,马文升得以复起,但只是做了言官。之后马文升掌管了京城兵权,提督十二团营。弘治二年,廷议新的兵部尚书,明孝宗才选择了马文升替代余子俊。后来马文升年纪大了,按理说可以再升一级别,然后等待退休。吏部尚书是最好的选择,因为掌管天下官吏,被称为“天官”。但第一次,仍旧因为皇帝的原因,马文升没有成为吏部尚书,依旧待在兵部,直到后来吏部尚书王恕致仕,马文升才补上,而当时马文升的年纪已经八十岁了。

明孝宗朱佑樘 像

于是,除了有人罩,有能力,有机会外,在明代做官,你还需要时运,正所谓天时地利人和,一样都不可缺。

提出主张,源于亲身酸楚

最后我们有选择性地说说马文升的一些关于用人的政治主张。之所以要提及这些相对枯燥的内容,是因为从这些政见里,我们可以看出马文升从政的一些经历。

比如,马文升提出,要知人善用,用专业人才。

这个很好理解,马文升自己志在军务,却在御史的职位上待了好几年,要不是“满四之乱”他被适时启用,估计这辈子很难接触到军务,顶多在奏疏里谈谈自己的一些政见看法,而无法付诸于实务。马文升后来在处理吐鲁番问题,几次询问身处一线的专业官员,并合理采纳他们的建议。

明代官员

比如,马文升希望官员在特定职位能尽可能长地任职

这个要求,马文升是结合自身经历的。在“满四之乱”之后,马文升做陕西巡抚做了七年,一直都在处置边关军务。这七年的时间,对于马文升的业务能力提升,有着巨大的裨益,积累了大量的实践经验。于是,马文升在后来曾反复提出,要尽可能地避免官员频繁的调动和跨领域调动,尽可能地让官员在某一领域积累足够的经验,培养专业人才

又比如,马文升主张要提升武举的地位。

这又是马文升的心酸,明明从小长得孔武有力,喜好军事,却要走文举才能一展抱负。如果朝廷对武举同样重视,马文升接触军务的时间,可能大大提前。

还有,马文升要求用人避免论资排辈。

这又是马文升的一处心结。当初做兵部尚书被人摆过一道,后来做吏部尚书,又棋差一着,不说了,都是眼泪。

马文升以上这些用人的主张,既是对于当时朝廷用人弊端的改良,又是结合自身仕途的亲身经历,是颇有积极意义的,虽然在朝史暮想看来,很多是老调重弹的问题,但是一想到马文升提出这些主张时脑子里回忆着自己过往的不公,那恨得牙痒痒的样子,就觉得颇为有趣了,好吧,原谅朝史暮想的恶趣味。

马文升 像

朝史暮想,以马文升的个人仕途为视角,和大家聊了聊明代中期官场的一些闲话。其实类似马文升这样经历的官员很多,但都不如马文升有代表性,因为马文升看似琐碎的仕途经历,实则全程贯穿着明代选拔官员的弊端和用人的隐晦,始终处于各种势力纷杂盘繁共同作用影响之下。毕竟,在明代这个皇权高度集中,士大夫又保留着起码自我意识的朝代,任何细微的矛盾都可能被放大,任何看似无关紧要的细节,也许后面都是一场大的博弈。

马文升,字负图,号约斋,河南禹州人。历仕代宗,英宗,宪宗,孝宗,武宗五朝,于正德元年,致仕,正德五年逝世,享年八十五。而对于马文升,朝史暮想要说,这是一位实干型,专业型的官员,在明代成化,弘治年间,于边务,军务,外交上,发挥了积极影响,不负名臣之誉。而他是幸运的,因为不管如何,他都做了自己想做的事情,成绩斐然,并且得以善终,青史留名。《明史》有云:

文升有文武才,长于应变,朝端大议往往待之决。功在边镇,外国皆闻其名。尤重气节,厉廉隅,直道而行。......练达政体......绸缪庶务,数进谠言,迹其居心行己,磊落光明,刚方鲠亮,有古大臣节概。历事累朝,享有眉寿,朝野属望,名重远方。

朝史暮想,总有些干货可以在历史中挖掘。

参考资料:《明史》,《太师马端肃公传》。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心学圣人”是怎样炼成的?
只活了36岁,却影响500年
清代莱阳籍大员初彭龄之仕途简介
十年留任,屡立战功却难晋升,从项忠的仕途看明代朝堂的南北之争
马文升
此人是明朝的希望,历仕五位皇帝,最后却含冤遇害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