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集邮就是个十万个为什么!

都说邮票是百科全书,邮龄越长知识越丰富,而我却恰恰相反,随着邮龄的增长,我却越来越感到自己的无知,缘由就是当感受到集邮的最美——真正的求知时,那种痛并快乐的感觉是自己从内心体会到的。

自以为手里有几本邮票目录,对新中国发行的纪特文编能说个头头是道;自以为订阅了《集邮》杂志《集邮报》,邮市风雨也敢说三道四;自以为身居一隅,山里无老虎,自己可称“家”,但事实上邮海无涯学为舟,集邮的年头越长,越感到自己的孤陋寡闻。

很久以前就听说,集邮就是个十万个为什么?但是自己,不得其解,现在分析是因为自己的邮识不够,小学生的水平自然和中学生的造诣难以相提并论。新年因疫情宅在家中,友人发来民国虎林实寄封图片,让我进行考证。虽然对实寄封的考证并不陌生,但是此次因为宅家时间长,就做的细一些。原来的方法就是邮票、邮资、邮戳、邮路,但是实际做起来四者既相互独立,又相互兼容。邮票有发行时间、使用背景,更是邮资的佐证。邮戳包括邮政副戳,是实寄封邮路和信件资费种类的佐证。

考证中的疑问,要通过对票、资、戳、路和时代背景的研究,在不可能中找到可能的依据。此外,实寄封的纸张老化、邮戳制式、书写文字变化等等都有讲究,一句话处处皆学问,关键是掌握知识的多少限制了实寄封研究的深度。

发现疑问,就要刨根问底。当然这个过程是痛苦的,因为资料的限制,特别是早期邮史资料的限制,很多问题(包括邮资、邮路、邮戳)都很难找到直接答案,有时一个问题,甚至十几年都没有结果,这样的例子比比皆是,不要说普通集邮爱好者,就是老集邮家也是这样,需要从浩瀚的资料中找到依据、答案。一枚(邮票、邮戳)实寄封,甚至承载的是一段鲜为人知的历史,谁能做一位集邮的“考古”者呢?十年磨一剑,那得多寂寞,会有很多人这样说。当然更多的人会说,集邮早过时了,不挣钱,光赔钱,费时费力。还会有人说,研究做学问,那是集邮家的事情,普通集邮爱好者,也就是攒邮票,没事看看,消遣一下,不自量力的事情就不要做了。

集邮的目的不同,集邮的观点不一,这些都很自然,而我要说的作为一位集邮爱好者,不论是真集邮还是装门面,如果不能享受集邮过程中知识的愉悦,那就太可悲了。集邮——王者之好,求知的价值是不能用金钱来衡量的,对于每一位集邮爱好者都是无价宝,只要你用发现的眼睛,从为什么出发,就能找到与别人不同的答案,因为求知是集邮的最美。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上海防卫军军邮(1927-1940)II上海临时邮局
王小荣:​我的实寄封片收集
【集邮收藏】旧信封,昔日“垃圾”成新宠
集邮人不得不知道:首日封
“莆田市集邮协会第八次代表大会”纪念封
集邮就从收集实寄封开始吧!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