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冉阿让:一个重新洗涤的灵魂

人生,有时看似残酷,看似存在着很多的不公平。但是,用心去体会,从不同的视角对体会身边的人和事,你会发现,生命中有很多的美好。只要换一个视角,对待同一件事情,你会有不同的感受。

《悲惨世界》中的冉阿让就是一个这样一个真实的例子,他从坚监狱中出来,受到的种种磨难。产生了很多邪恶的想法,想要报复,但是,幸运的是,他遇见了卞福汝主教。心灵从黑暗中被拯救了出来,得到了净化,内心不再痛苦。

其实,发生在他身上的事情一件都没有改变,只是他看待事情的视角改变了,心灵得到了升华。

冉阿让,为了能让姐姐的七个孩子有面包吃,不至于饿死。打破了商店的玻璃,只为偷一个面包,而被逮着。被判了五年,成为一个苦役犯,在那里四次越狱,没有成功,刑期被延长至十九年。

十九年后,他刑满释放。他得到了黄色的通行证,他以为自己自由了,无论是身体上还是思想上,他很快活,觉得可以开始新的生活了,对此满怀希望。

十九年的苦役劳动得到的报酬是一百零九法郎十五苏。得到这些钱,这是他出狱后,第一次感到世界的不公。因为,按他的算法,他可以得到更多的薪酬,但是他的算法中没有把休息时间扣除,所以从这个角度上来说,他看待这件事情的态度不完全正确。但是,这并不妨碍他看待他人的态度,认为自己受到了剥削,对自己不公正。

他出狱后,走到一个橙花香精提炼厂帮人卸货物,他从工友中口中得知,一天可以赚得三十苏。但是当天晚上,他从老板手里拿到的工钱只有二十五苏。这是因为他的黄色通行证,上面有他服刑的事由,其他人从通行证上可以简单的得出一个结论,他曾是一个坏人,所以他的工钱也比别人少。

这是第二次,他得到的不公正的待遇,但是他无力改变这一切,只要继续向前走。

当他到迪涅城时,按照规距先到市政厅去报道。之后去了一家华丽的旅馆,开始的时候,别人还让他坐在厅里,等着吃饭。可是,当旅馆的老板从市政厅那里知道他是一个苦役犯时,把他赶了出去。他继续找第二次旅馆,同样的,那家也没有接待他,把他赶了出去。

他只好去一家民宅借宿,但是那家的男人端着枪把他赶了出去。他在又冷又饿的情况下,爬进了一个狗窝取暖,但是那只狗好象也认出他是一个苦役犯似的,对他又叫又咬,他只能又回到了冷冰冰的大街上。

这是他又一次感受到了歧视,感受到这个世界对他的不公。他有钱,他可以用自己的钱来住宿,来吃饭,可是因为身份原因,一次一次的被赶了出来。他感到这个世间的炎凉,他一个人在郊外转悠,可是天阴沉沉的,好象要下雨,他拖着疲惫的身躯又回到了城里。在一个大石板上睡觉,被一个好心的老太太指点着推开了卞福汝主教家的门。

在主教家里,他感受到了温暖,感受到了被尊重。他们给了他晚饭吃,让他睡在了已经十九年没有睡过的床上,这一切让他心怀感激,心灵受到了重创,他感受到了有什么不一样,在心里热烈的翻腾。

这是他出狱后第一次感受到了温暖,感受到了被人尊重,他的内心受到极大的冲击。

睡到凌晨二点钟,睡不着的时候,想到了晚饭时桌子上的那六套银餐具,那些餐具换成银币的话,比他十九年来赚的还多。这里,他心里的善与恶开始交战,想到从童年到出狱这一段历程,除了痛苦还是只有痛苦。他逐渐确信,人生就是一场战争,而且他在这场战争中是一个战败者,他想到了要报复。

可是,想到卞福汝主教对他的善意,又开始挣扎。他开始下床,刚刚起来时,听到一点点的动静就战战兢兢,感到害怕。但是最终,心中的恶战胜了善,他偷走了那六套银餐具,连夜翻墙逃跑了。

但是他没有逃出警察那锐利的目光,被逮了回来,让他震撼的是,主教没有揭穿他,而是替他掩护,并且把银蜡烛台也送给了他。这时他的心灵受到了极大的震撼。主教郑重的对他说:“冉阿让,我的兄弟,您不再属于恶的一方,而属于善的一方了。我买下了您的灵魂,我把灵魂从邪恶的念头和沉沦的思想中赎出来,交给上帝了。”

这段话一直在他心里挥之不去,他不知道是受到了感化,还是受到了侮辱,但是心里有一股柔情慢慢的抚慰着他,让他渐渐的向着善的一方靠扰。

他就在这种挣扎中,浑浑噩噩中抢了小杰尔卫四十苏钱。当他清醒过来时,开始找小杰尔卫,但是没有找到。这让他觉得自己是个无赖,稍有的清醒的心灵又一次受到了污染,他心碎,失声痛哭。

他又一次想到了主教的话:“您向我保证要当一个诚实的人。我买下了您的灵魂。我把您的灵魂从邪恶的思想中赎出来,交给仁慈的上帝了。”

这段话再次突冲着他的心灵,把他心中恶的堡垒彻底的击倒了,让他明白,自己要成为一个高尚的人,要成为天使。这时,他心中越来越明确,这种明确像一个彩球一样在心中越来越大,最后充满了他的灵魂,让他看到了天堂的亮光,从此要成为一个善良的诚实的人。所以,有了有人在黑暗中看到有个人跪在马路上,对着卞福汝主教家的门在祈祷。

那是冉阿让的心灵得到了彻底的洗涤,获得了新生的标志。

所以,每个人,无论他有过多么不堪的行为,那也不能说明他是一个坏人,是一个道德败坏的人。只能说,他曾经干过坏事,是不是一个坏人,那要看他以后的行为,要看他的心灵是善良的还是邪恶的。

可是,这个社会,往往会有许多人戴着有色眼镜看人,对那些有传染病的人远远的隔离,生怕传染了自己似的。让他们觉得受到了歧视,感受到了被孤立,在应当受到保护的时候得到了抛弃,所以,内心的天平开始渐渐的倾斜。

还有人,对那些曾经做过坏事的人,事事件件都牢牢的记住,生怕别人不知道似的,逢人就说。所以,就有了,那些干过坏事的人总是顶着那个坏事,成为了一个坏人,在别人眼中也从此成为了一个坏人。他纵使想改变,很大程度上,不是他不想改变,而是这个社会没有给他改过的机会。

所以,我们看待任何人,任何事,都要从不同的视角来看,用心去感受,尽量去接受任何人,任何事,而不要主观的去判断人和事,我相信,这样,我们眼中的世界会不一样的,我们眼中的人也会不一样。

所以,我们对待任何人,看待任何事,都要以宽恕的心态来对待,那时我们会相信,这个世界充满善良,充满爱。

2018-2-16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越是忘恩负义的人,越是要对他好
悲惨世界读后感3000字3篇
【寒假特刊·书林漫步】悲惨世界中的救赎——《悲惨世界》读后感(费翔鸿同学)
雨秋读书|《悲惨世界》之《沉沦卷》
7000字长文,深度解读雨果史诗级作品《悲惨世界》
悲惨世界的艺术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