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中西医比较
一、中西医历史
中医和西医分别诞生于几千年前的古中国和古希腊。此处西医并非指西方传统医学,西方传统医学与中医相差太远,毫无可比性,西医是指由西方开创的现代医学。
西医起源于西欧。公元前希腊爱琴海地区,航海条件优越,与古埃及、巴比伦等文明之邦交流广泛,沟通频繁,且其战争连连,民族大批迁徒,混居杂居,促使各民族间文化处于经常性之交汇、融合并代替之中。作为西方医学的重要奠基人之一,希波克拉底不仅提出了影响深远的医师职业宣言,同时在这一实证思想的基础上,对疾病类型和疾病症状进行了初步描述。随着中世纪枷锁的逐渐打破,对人体这一生命体系进行确实探索主导了西方医学的发展历程,也揭开了近现代西方医学的序幕,正如蒸汽机的发明和纺织技术进步领导了第一次工业革命一样,人体解剖学和病原微生物学等分支学科的进步使得现代西方医学自18世纪末开始得到了迅速发展;而两次世界大战所带来的生命灾难使得西方医学在这一时期对进步的客观需求急剧增加;以1953年DNA双螺旋结构的发现意味着西方医学进入了分子生物学时代。与中医、印度医学和阿拉伯医学等传统医学相比,强于逻辑思维之西医学注重追求严密公理化系统,试图运用形式逻辑推理方法来认识自然。自13世纪的罗杰儿、培根确立了实验精神和基本程序后,实验方法被广泛采用,西方医学经历了从早期古代医学向现代医学的转变。由斯在客观上导致了西方医学之开放性特征,创新意识特强,更容易接受并吸收不同学科的先进性、新颖性成就,促进了西方医学近百年来迅猛发展之重要原因。
中医根源于春秋战国时期,以《黄帝内经》、《黄帝外经》等著述为形成标志,其主要思想源于老子之“道生学说”、孔子之“中庸”思想并阴阳学家之“阴阳五行学说”??。渐致形成了“天即人”、“人即天”、“天人合一”、“天人相应”
哲学,中庸平衡之“和谐”哲学,以及相生相克动态之“阴阳五行八卦”哲学等诸多论述。中医理论早期也充分体现了对简单自然药物的探寻和实验,与西方医学相同的是,早期医学缺乏对生命和疾病本质进行深入了解的能力,于是从外部对疾病个体的干预措施和结果进行整体推演也成为一条可能的途径,这也即是早期中医学具备的两个特点:整体医学和包含了经验在内的现象唯物主义。在几千年的发展过程中,中医学似乎一直在有条不紊地丰富和沉淀。从中国医史古籍资料分析的结果来看,中医学的丰富和发展主要来自于3个方面:中医基础理论的丰富和进步;临床经验的总结和提高;中医本草和方剂研究的不断进步。这些发展推动了中医医学本身向更高的理论和实践层次发展:整体医学概念进行外延的结果是外部辩证唯物主义的进一步深化,以“五脏六腑”和“经脉网络”为代表等经典理论对于从宏观角度考虑生命个体疾病状态的中国传统医学而言,或许是整体层面上理解疾病内涵的一种下限,但同时也是更宝贵的进步,中医学不仅仅将疾病个体作为整体进行外部推演,更将对生命和疾病本质的认识上升到复杂系统这一理论高度。
由于中西医历史以及所处环境的巨大差别,中西医经过数千年的发展其差异之大融和统一之难成为人类文化和科学发展史上的一大奇观。以下从具体方面来分析中西医的差别。
二、中西医比较
2.1研究对象之差异
中医学之研究对象偏重于人与自然之关系,中国古代先哲认为人类生存的目的是适应自然,而不是关心是否能认识到物质世界之深层结构、形态,并不离开实际情况去思考问题。认为一切脱离相对关系之个体,以及脱离整体的部分,是毫无意义的。人类认识自然界之规律是“以人为中心”,认为能够更好的适应自然,有利生存发展。强调人类个体生命过程及人类历史相对于自然界乃至整个世界是短暂的,而宇宙对人呈现出来的规律具有相对的稳定性。这种稳定性是人类得以认识、利用自然规律并延续至后代之前提。然自然规律之稳定性表现为它的周期性。诚如《易经》中易之诠释:易有一义:周期件为“变易”,时、日、月、甲子是也,而这种变易即“不易”,亦“简易”之谓也。盖人乃自然因素综合作用而生,人体全息了自然之一切影响,人的一切属性悉自然赋予的。认为人与自然关系既是出发点,又是归宿点。其它任何认识方法最后悉返回到此层面上来。这种整体恒动之观念一直延续至今,相对于前者来说,可能走弯曲之路径,甚者因无法返回而走不通。
西医由于把动态的生命过程静止在一点上,忽略了自然因素之影响,简化其研究条件,借用现代先进的科学技术成果,对人体之结构及各个结构之功能借助仪器进行周密细致、系统的观察和纵深研究,提高了研究速度,一大批前沿性的
科研成果不断涌现,从而加速了医学科学化的进程。必须指出尸体与活体是不能同等的。最终还需要回到整体动态作用条件及其复杂的人的层面上来。所以随着西医研究的越深入,其进程也就愈艰难。
2.2思想文化和思维方式
西医的思维方式,基本上属于直观的、线性的思维方式。中医的思维方式,基本上属于抽象的、综合的思维方式。西医强调能够观察(如解剖学的肉眼观察和细胞学、细菌学的仪器观察)、能够化验(要求拿出化学成分、化学分子式,让数据说话)、能够反复实验(通常是在割裂其它因素的条件下就某一种因素的反应进行实验),并且在临床中往往是针对疾病的直接原因采取对抗性措施(特别注重消毒、灭菌、杀死癌细胞、切除癌变部位)。这些都是西医直观与线性思维方式的具体表现。
中医自然也需要解剖学知识,但除此之外便没有西医那些东西了。中医的“阴阳”、“五行”、“经络”、“气相”、“血相”都是抽象的,需要靠灵性去领悟,需要靠想象去意会,需要靠感觉(即望、闻、问、切)去判断,既拿不出什么数据,更拿不出化学分子式。中医尽管将人体的五脏六腑分别纳入“五行”之中,但绝不将它们割裂开来,而恰恰是将它们作为一个相互制衡的有机系统,完整地统一看待。中医尽管将人体的前后、表里、虚实、寒燥等分别划归“阴”、“阳”两大范畴,但不仅不将其割裂,反而特别强调“阴阳调和”。中医不是针对疾病的直接原因采取对抗性措施,而是强调“扶正祛邪”,即扶持和维护人体自身所具有 的正常功能以排除各种不正常的干扰。还有,古代中医并不分科,往往是由一名医师诊断所有的疾病。这些都是中医抽象与综合思维方式的具体表现。
由于思维方式迥然不同,对于维护人体健康,西医是将治疗放在第一、预防放在第二、养生放在第三的;而中医恰恰相反养生第一,预防第二,治疗第三。这就是人们所说的“西医治'已病’,中医治'未病’。
中医认为,一切病症都是由于人体不够协调、失去平衡而引起的;一旦恢复协调平衡的正常状态,病症就自行消失了。这就是说,健康的关键,主要不在于外部环境的好坏,而在于自身肌体的强健,正所谓“邪不干正”。接触相同的环境,甚至同样接触细菌和病毒,有的人患病而有的人不患病,不就因为各自肌体存在强弱的差异吗?人体的血、脉、气、神经各大系统,犹如密布全身的管道网络,必须时刻保持畅通无阻;一旦发生阻塞,就会出现相应的疾病,故中医的医理强调“百病在瘀,治病在通”。对于这种协调平衡的正常状态,中医称为“和”(通达和畅之意);而对于患病,中医则称为“违和”,故有“一脉不和,周身不遂”的说法。正是因为中医强调五行协调、阴阳平衡、自体和畅,所以总是把养生之道放在最重要的地位。中医之“养生”,内容非常丰富,包括“调养”(调节各种功能)、“食养”(优化饮食结构)、“境养”(改善生活环境)、晴养”(改善情
绪)、“息养”(静坐调息)和“心养”(领悟人生、遇事达观、平稳心态)。这里只对其中的“心养”作一个简略的介绍。“心养”实际上已经上升到哲学的高度了。因为,当一个人领悟了人生之真谛,没有怨悔,没有贪求,没有忧虑,整个人体自然而然就达到十分和谐的状态,各种机能自然而然就协调一致地发挥作用,因而也就自然而然地远离疾病、延年益寿了。黄帝内经·素问·上古天真论有言:陪淡虚无,真气从之,精神内守,病安从来?”大意是:一个人没有贪心,没有妄念,其精、气、神紧随不舍,内藏不泄,疾病从何而来?这句话又是中医蕴涵哲学意韵的一个明证。事实上,一个人只要心态平和,就能让气血通畅、脏腑平衡;也只有心态平和,才能让气血通畅、脏腑平衡。
十分明显,中医这种“养生第一,预防第二,治疗第三”的思路,是从源头上维护人们健康的正确思路。除了易理、“阴阳”、“五行”,中医还要求懂得道家思想乃至佛家思想。实际上,一位高明的中医师往往具有相当深厚的哲学造诣,甚至本身就是一名够格的哲学家!这是西医界实在难以比肩的。
2.3理论基础
中医与西医,说起来都是医学,其实两者的理论基础是全然不同的。众所周知,西医的理论基础是科学,而且主要是经典科学。中医的理论基础是什么呢?是哲学,而且是中国哲学。西医是建立在解剖学细胞学、细菌学、无机化学、有机化学等科学基础之上的,基本上属于“机械唯物论”的范畴。西医把人体划分为消化系统、呼吸系统、神经系统、骨骼系统、肌肉系统、泌尿系统、循环系统等若干系统,再分别将各个系统划分为若干器官。这实质上等于把人体看作一台由各种部件、诸多零件组合起来的复杂的机器设备。医生往往只熟悉某一系统的专科,而对其它系统专科往往缺乏了解;在临床上,也往往只注意本专科的病变,而对其它方面的病变不闻不问。至于西药,就基本上属于纯粹的化学范畴了。
2.4科学文化
人的生理、病理、病因、病机等涉及物理、化学、生物、数学等多学科的具体内容,需要应用相关学科的知识和方法来研究和阐明,移植和应用相关学科的知识和方法是医学研究和发展的杠杆和桥梁。中西医的现有差异在这个方面也深刻地显示出来。在中医发展的历史条件下,所吸收的主要是中国古代的科学文化,包括中国传统的科学思想和数学、天文学、历法学、地学、物理学、化学、动物学、植物学等方面的知识和方法,受其发展水平的限制,不能有效地解答医学的各种具体问题,中医不得不在总结临床经验的基础上,进行必要的哲学思辨,尽管掌握了许多深刻的客观规律,并在临床应用有效,但大都“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从整体来看,中医学术的科学技术内涵还属于古代科学技术的水平。西医学术的科学技术内涵在16世纪之前不比中医高,但从16世纪开始欧洲发生一系列科学技术革命,西医走上移植和应用近代科学技术革命成果的发展道路,把物
中医和西医分别诞生于几千年前的古中国和古希腊。此处西医并非指西方传统医学,西方传统医学与中医相差太远,毫无可比性,西医是指由西方开创的现代医学。
西医起源于西欧。公元前希腊爱琴海地区,航海条件优越,与古埃及、巴比伦等文明之邦交流广泛,沟通频繁,且其战争连连,民族大批迁徒,混居杂居,促使各民族间文化处于经常性之交汇、融合并代替之中。作为西方医学的重要奠基人之一,希波克拉底不仅提出了影响深远的医师职业宣言,同时在这一实证思想的基础上,对疾病类型和疾病症状进行了初步描述。随着中世纪枷锁的逐渐打破,对人体这一生命体系进行确实探索主导了西方医学的发展历程,也揭开了近现代西方医学的序幕,正如蒸汽机的发明和纺织技术进步领导了第一次工业革命一样,人体解剖学和病原微生物学等分支学科的进步使得现代西方医学自18世纪末开始得到了迅速发展;而两次世界大战所带来的生命灾难使得西方医学在这一时期对进步的客观需求急剧增加;以1953年DNA双螺旋结构的发现意味着西方医学进入了分子生物学时代。与中医、印度医学和阿拉伯医学等传统医学相比,强于逻辑思维之西医学注重追求严密公理化系统,试图运用形式逻辑推理方法来认识自然。自13世纪的罗杰儿、培根确立了实验精神和基本程序后,实验方法被广泛采用,西方医学经历了从早期古代医学向现代医学的转变。由斯在客观上导致了西方医学之开放性特征,创新意识特强,更容易接受并吸收不同学科的先进性、新颖性成就,促进了西方医学近百年来迅猛发展之重要原因。
中医根源于春秋战国时期,以《黄帝内经》、《黄帝外经》等著述为形成标志,其主要思想源于老子之“道生学说”、孔子之“中庸”思想并阴阳学家之“阴阳五行学说”??。渐致形成了“天即人”、“人即天”、“天人合一”、“天人相应”
哲学,中庸平衡之“和谐”哲学,以及相生相克动态之“阴阳五行八卦”哲学等诸多论述。中医理论早期也充分体现了对简单自然药物的探寻和实验,与西方医学相同的是,早期医学缺乏对生命和疾病本质进行深入了解的能力,于是从外部对疾病个体的干预措施和结果进行整体推演也成为一条可能的途径,这也即是早期中医学具备的两个特点:整体医学和包含了经验在内的现象唯物主义。在几千年的发展过程中,中医学似乎一直在有条不紊地丰富和沉淀。从中国医史古籍资料分析的结果来看,中医学的丰富和发展主要来自于3个方面:中医基础理论的丰富和进步;临床经验的总结和提高;中医本草和方剂研究的不断进步。这些发展推动了中医医学本身向更高的理论和实践层次发展:整体医学概念进行外延的结果是外部辩证唯物主义的进一步深化,以“五脏六腑”和“经脉网络”为代表等经典理论对于从宏观角度考虑生命个体疾病状态的中国传统医学而言,或许是整体层面上理解疾病内涵的一种下限,但同时也是更宝贵的进步,中医学不仅仅将疾病个体作为整体进行外部推演,更将对生命和疾病本质的认识上升到复杂系统这一理论高度。
由于中西医历史以及所处环境的巨大差别,中西医经过数千年的发展其差异之大融和统一之难成为人类文化和科学发展史上的一大奇观。以下从具体方面来分析中西医的差别。
二、中西医比较
2.1研究对象之差异
中医学之研究对象偏重于人与自然之关系,中国古代先哲认为人类生存的目的是适应自然,而不是关心是否能认识到物质世界之深层结构、形态,并不离开实际情况去思考问题。认为一切脱离相对关系之个体,以及脱离整体的部分,是毫无意义的。人类认识自然界之规律是“以人为中心”,认为能够更好的适应自然,有利生存发展。强调人类个体生命过程及人类历史相对于自然界乃至整个世界是短暂的,而宇宙对人呈现出来的规律具有相对的稳定性。这种稳定性是人类得以认识、利用自然规律并延续至后代之前提。然自然规律之稳定性表现为它的周期性。诚如《易经》中易之诠释:易有一义:周期件为“变易”,时、日、月、甲子是也,而这种变易即“不易”,亦“简易”之谓也。盖人乃自然因素综合作用而生,人体全息了自然之一切影响,人的一切属性悉自然赋予的。认为人与自然关系既是出发点,又是归宿点。其它任何认识方法最后悉返回到此层面上来。这种整体恒动之观念一直延续至今,相对于前者来说,可能走弯曲之路径,甚者因无法返回而走不通。
西医由于把动态的生命过程静止在一点上,忽略了自然因素之影响,简化其研究条件,借用现代先进的科学技术成果,对人体之结构及各个结构之功能借助仪器进行周密细致、系统的观察和纵深研究,提高了研究速度,一大批前沿性的
科研成果不断涌现,从而加速了医学科学化的进程。必须指出尸体与活体是不能同等的。最终还需要回到整体动态作用条件及其复杂的人的层面上来。所以随着西医研究的越深入,其进程也就愈艰难。
2.2思想文化和思维方式
西医的思维方式,基本上属于直观的、线性的思维方式。中医的思维方式,基本上属于抽象的、综合的思维方式。西医强调能够观察(如解剖学的肉眼观察和细胞学、细菌学的仪器观察)、能够化验(要求拿出化学成分、化学分子式,让数据说话)、能够反复实验(通常是在割裂其它因素的条件下就某一种因素的反应进行实验),并且在临床中往往是针对疾病的直接原因采取对抗性措施(特别注重消毒、灭菌、杀死癌细胞、切除癌变部位)。这些都是西医直观与线性思维方式的具体表现。
中医自然也需要解剖学知识,但除此之外便没有西医那些东西了。中医的“阴阳”、“五行”、“经络”、“气相”、“血相”都是抽象的,需要靠灵性去领悟,需要靠想象去意会,需要靠感觉(即望、闻、问、切)去判断,既拿不出什么数据,更拿不出化学分子式。中医尽管将人体的五脏六腑分别纳入“五行”之中,但绝不将它们割裂开来,而恰恰是将它们作为一个相互制衡的有机系统,完整地统一看待。中医尽管将人体的前后、表里、虚实、寒燥等分别划归“阴”、“阳”两大范畴,但不仅不将其割裂,反而特别强调“阴阳调和”。中医不是针对疾病的直接原因采取对抗性措施,而是强调“扶正祛邪”,即扶持和维护人体自身所具有 的正常功能以排除各种不正常的干扰。还有,古代中医并不分科,往往是由一名医师诊断所有的疾病。这些都是中医抽象与综合思维方式的具体表现。
由于思维方式迥然不同,对于维护人体健康,西医是将治疗放在第一、预防放在第二、养生放在第三的;而中医恰恰相反养生第一,预防第二,治疗第三。这就是人们所说的“西医治'已病’,中医治'未病’。
中医认为,一切病症都是由于人体不够协调、失去平衡而引起的;一旦恢复协调平衡的正常状态,病症就自行消失了。这就是说,健康的关键,主要不在于外部环境的好坏,而在于自身肌体的强健,正所谓“邪不干正”。接触相同的环境,甚至同样接触细菌和病毒,有的人患病而有的人不患病,不就因为各自肌体存在强弱的差异吗?人体的血、脉、气、神经各大系统,犹如密布全身的管道网络,必须时刻保持畅通无阻;一旦发生阻塞,就会出现相应的疾病,故中医的医理强调“百病在瘀,治病在通”。对于这种协调平衡的正常状态,中医称为“和”(通达和畅之意);而对于患病,中医则称为“违和”,故有“一脉不和,周身不遂”的说法。正是因为中医强调五行协调、阴阳平衡、自体和畅,所以总是把养生之道放在最重要的地位。中医之“养生”,内容非常丰富,包括“调养”(调节各种功能)、“食养”(优化饮食结构)、“境养”(改善生活环境)、晴养”(改善情
绪)、“息养”(静坐调息)和“心养”(领悟人生、遇事达观、平稳心态)。这里只对其中的“心养”作一个简略的介绍。“心养”实际上已经上升到哲学的高度了。因为,当一个人领悟了人生之真谛,没有怨悔,没有贪求,没有忧虑,整个人体自然而然就达到十分和谐的状态,各种机能自然而然就协调一致地发挥作用,因而也就自然而然地远离疾病、延年益寿了。黄帝内经·素问·上古天真论有言:陪淡虚无,真气从之,精神内守,病安从来?”大意是:一个人没有贪心,没有妄念,其精、气、神紧随不舍,内藏不泄,疾病从何而来?这句话又是中医蕴涵哲学意韵的一个明证。事实上,一个人只要心态平和,就能让气血通畅、脏腑平衡;也只有心态平和,才能让气血通畅、脏腑平衡。
十分明显,中医这种“养生第一,预防第二,治疗第三”的思路,是从源头上维护人们健康的正确思路。除了易理、“阴阳”、“五行”,中医还要求懂得道家思想乃至佛家思想。实际上,一位高明的中医师往往具有相当深厚的哲学造诣,甚至本身就是一名够格的哲学家!这是西医界实在难以比肩的。一、中西医历史
中医和西医分别诞生于几千年前的古中国和古希腊。此处西医并非指西方传统医学,西方传统医学与中医相差太远,毫无可比性,西医是指由西方开创的现代医学。
西医起源于西欧。公元前希腊爱琴海地区,航海条件优越,与古埃及、巴比伦等文明之邦交流广泛,沟通频繁,且其战争连连,民族大批迁徒,混居杂居,促使各民族间文化处于经常性之交汇、融合并代替之中。作为西方医学的重要奠基人之一,希波克拉底不仅提出了影响深远的医师职业宣言,同时在这一实证思想的基础上,对疾病类型和疾病症状进行了初步描述。随着中世纪枷锁的逐渐打破,对人体这一生命体系进行确实探索主导了西方医学的发展历程,也揭开了近现代西方医学的序幕,正如蒸汽机的发明和纺织技术进步领导了第一次工业革命一样,人体解剖学和病原微生物学等分支学科的进步使得现代西方医学自18世纪末开始得到了迅速发展;而两次世界大战所带来的生命灾难使得西方医学在这一时期对进步的客观需求急剧增加;以1953年DNA双螺旋结构的发现意味着西方医学进入了分子生物学时代。与中医、印度医学和阿拉伯医学等传统医学相比,强于逻辑思维之西医学注重追求严密公理化系统,试图运用形式逻辑推理方法来认识自然。自13世纪的罗杰儿、培根确立了实验精神和基本程序后,实验方法被广泛采用,西方医学经历了从早期古代医学向现代医学的转变。由斯在客观上导致了西方医学之开放性特征,创新意识特强,更容易接受并吸收不同学科的先进性、新颖性成就,促进了西方医学近百年来迅猛发展之重要原因。
中医根源于春秋战国时期,以《黄帝内经》、《黄帝外经》等著述为形成标志,其主要思想源于老子之“道生学说”、孔子之“中庸”思想并阴阳学家之“阴阳五行学说”??。渐致形成了“天即人”、“人即天”、“天人合一”、“天人相应”
哲学,中庸平衡之“和谐”哲学,以及相生相克动态之“阴阳五行八卦”哲学等诸多论述。中医理论早期也充分体现了对简单自然药物的探寻和实验,与西方医学相同的是,早期医学缺乏对生命和疾病本质进行深入了解的能力,于是从外部对疾病个体的干预措施和结果进行整体推演也成为一条可能的途径,这也即是早期中医学具备的两个特点:整体医学和包含了经验在内的现象唯物主义。在几千年的发展过程中,中医学似乎一直在有条不紊地丰富和沉淀。从中国医史古籍资料分析的结果来看,中医学的丰富和发展主要来自于3个方面:中医基础理论的丰富和进步;临床经验的总结和提高;中医本草和方剂研究的不断进步。这些发展推动了中医医学本身向更高的理论和实践层次发展:整体医学概念进行外延的结果是外部辩证唯物主义的进一步深化,以“五脏六腑”和“经脉网络”为代表等经典理论对于从宏观角度考虑生命个体疾病状态的中国传统医学而言,或许是整体层面上理解疾病内涵的一种下限,但同时也是更宝贵的进步,中医学不仅仅将疾病个体作为整体进行外部推演,更将对生命和疾病本质的认识上升到复杂系统这一理论高度。
由于中西医历史以及所处环境的巨大差别,中西医经过数千年的发展其差异之大融和统一之难成为人类文化和科学发展史上的一大奇观。以下从具体方面来分析中西医的差别。
二、中西医比较
2.1研究对象之差异
中医学之研究对象偏重于人与自然之关系,中国古代先哲认为人类生存的目的是适应自然,而不是关心是否能认识到物质世界之深层结构、形态,并不离开实际情况去思考问题。认为一切脱离相对关系之个体,以及脱离整体的部分,是毫无意义的。人类认识自然界之规律是“以人为中心”,认为能够更好的适应自然,有利生存发展。强调人类个体生命过程及人类历史相对于自然界乃至整个世界是短暂的,而宇宙对人呈现出来的规律具有相对的稳定性。这种稳定性是人类得以认识、利用自然规律并延续至后代之前提。然自然规律之稳定性表现为它的周期性。诚如《易经》中易之诠释:易有一义:周期件为“变易”,时、日、月、甲子是也,而这种变易即“不易”,亦“简易”之谓也。盖人乃自然因素综合作用而生,人体全息了自然之一切影响,人的一切属性悉自然赋予的。认为人与自然关系既是出发点,又是归宿点。其它任何认识方法最后悉返回到此层面上来。这种整体恒动之观念一直延续至今,相对于前者来说,可能走弯曲之路径,甚者因无法返回而走不通。
西医由于把动态的生命过程静止在一点上,忽略了自然因素之影响,简化其研究条件,借用现代先进的科学技术成果,对人体之结构及各个结构之功能借助仪器进行周密细致、系统的观察和纵深研究,提高了研究速度,一大批前沿性的
科研成果不断涌现,从而加速了医学科学化的进程。必须指出尸体与活体是不能同等的。最终还需要回到整体动态作用条件及其复杂的人的层面上来。所以随着西医研究的越深入,其进程也就愈艰难。
2.2思想文化和思维方式
西医的思维方式,基本上属于直观的、线性的思维方式。中医的思维方式,基本上属于抽象的、综合的思维方式。西医强调能够观察(如解剖学的肉眼观察和细胞学、细菌学的仪器观察)、能够化验(要求拿出化学成分、化学分子式,让数据说话)、能够反复实验(通常是在割裂其它因素的条件下就某一种因素的反应进行实验),并且在临床中往往是针对疾病的直接原因采取对抗性措施(特别注重消毒、灭菌、杀死癌细胞、切除癌变部位)。这些都是西医直观与线性思维方式的具体表现。
中医自然也需要解剖学知识,但除此之外便没有西医那些东西了。中医的“阴阳”、“五行”、“经络”、“气相”、“血相”都是抽象的,需要靠灵性去领悟,需要靠想象去意会,需要靠感觉(即望、闻、问、切)去判断,既拿不出什么数据,更拿不出化学分子式。中医尽管将人体的五脏六腑分别纳入“五行”之中,但绝不将它们割裂开来,而恰恰是将它们作为一个相互制衡的有机系统,完整地统一看待。中医尽管将人体的前后、表里、虚实、寒燥等分别划归“阴”、“阳”两大范畴,但不仅不将其割裂,反而特别强调“阴阳调和”。中医不是针对疾病的直接原因采取对抗性措施,而是强调“扶正祛邪”,即扶持和维护人体自身所具有 的正常功能以排除各种不正常的干扰。还有,古代中医并不分科,往往是由一名医师诊断所有的疾病。这些都是中医抽象与综合思维方式的具体表现。
由于思维方式迥然不同,对于维护人体健康,西医是将治疗放在第一、预防放在第二、养生放在第三的;而中医恰恰相反养生第一,预防第二,治疗第三。这就是人们所说的“西医治'已病’,中医治'未病’。
中医认为,一切病症都是由于人体不够协调、失去平衡而引起的;一旦恢复协调平衡的正常状态,病症就自行消失了。这就是说,健康的关键,主要不在于外部环境的好坏,而在于自身肌体的强健,正所谓“邪不干正”。接触相同的环境,甚至同样接触细菌和病毒,有的人患病而有的人不患病,不就因为各自肌体存在强弱的差异吗?人体的血、脉、气、神经各大系统,犹如密布全身的管道网络,必须时刻保持畅通无阻;一旦发生阻塞,就会出现相应的疾病,故中医的医理强调“百病在瘀,治病在通”。对于这种协调平衡的正常状态,中医称为“和”(通达和畅之意);而对于患病,中医则称为“违和”,故有“一脉不和,周身不遂”的说法。正是因为中医强调五行协调、阴阳平衡、自体和畅,所以总是把养生之道放在最重要的地位。中医之“养生”,内容非常丰富,包括“调养”(调节各种功能)、“食养”(优化饮食结构)、“境养”(改善生活环境)、晴养”(改善情
绪)、“息养”(静坐调息)和“心养”(领悟人生、遇事达观、平稳心态)。这里只对其中的“心养”作一个简略的介绍。“心养”实际上已经上升到哲学的高度了。因为,当一个人领悟了人生之真谛,没有怨悔,没有贪求,没有忧虑,整个人体自然而然就达到十分和谐的状态,各种机能自然而然就协调一致地发挥作用,因而也就自然而然地远离疾病、延年益寿了。黄帝内经·素问·上古天真论有言:陪淡虚无,真气从之,精神内守,病安从来?”大意是:一个人没有贪心,没有妄念,其精、气、神紧随不舍,内藏不泄,疾病从何而来?这句话又是中医蕴涵哲学意韵的一个明证。事实上,一个人只要心态平和,就能让气血通畅、脏腑平衡;也只有心态平和,才能让气血通畅、脏腑平衡。
十分明显,中医这种“养生第一,预防第二,治疗第三”的思路,是从源头上维护人们健康的正确思路。除了易理、“阴阳”、“五行”,中医还要求懂得道家思想乃至佛家思想。实际上,一位高明的中医师往往具有相当深厚的哲学造诣,甚至本身就是一名够格的哲学家!这是西医界实在难以比肩的。
5
理学、
化学、
生物学的知识直接应用于解答医学问题,
把这些学科的分解还原方
法、实验方法、定量方法等应用于医学研究,对于生理、病理等能够以实验为依
据,定量地做出物理的、或化学的、或生物学的解释,由此被人们称为医学的科
学化和技术化。西医学术的科学内涵的提高主要是近代以来的事情。
2.5
关于治疗用药
在治疗方面,西医的一个特点是“手术万能”
,就是喜欢动手术。这是与西
医在外科方面的优势分不开的。中医也有外科手术,早在东汉末年,被誉为“神
医”
的华佗不是有
“刮骨疗毒”
“开颅洗脑”
的本领吗?可惜后来没有发展起来。
实际上,西医划为外科的一些疾病,在中医却是按内科来治疗的。例如胆结
石、
肾结石,
西医的办法往往是开刀把结石取出采而中医的办法往往是通过调理
(
包括服药
)
把结石给化掉。
应当如何看待这个问题呢?直观地看,既然胆、肾里面有“石头”
,当然最
好是按西医的办法开刀把“石头”取出来;而中医把“石头”给化掉的办法似乎
有点“玄”
,难以令人相信。可是要知道,这些结石并不是一般的“石头”
,也不
是谁放进去的,而是因为某种功能缺陷而在体内形成的化合物。按照化学原理,
既然可以化合,也就可以分解。那么,找出病因,使形成结石的化学过程发生逆
转,
为什么不能把结石给化掉呢?要说科学,
这不正是一种化学还原反应吗?当
然,
这个过程肯定比较缓慢,
不可能像动手术那样快捷。
这类西医作为外科而中
医作为内科的病例还有不少
(
如癌症、肿瘤、脑血栓,等等
)
,就不多谈了。
西医的另一个特点是
“同病同方”
(
即对不同人的相同病症开列相同的处方
)
正如俗话所说的“感冒发烧,阿司匹林一包”
。而中医恰恰相反,是“同病不同
方”
一一同样是感冒发烧,
中医要考虑到患者的性别、
年龄、
胖瘦、
机体的强弱、
病症的虚实寒热乃至生活的习惯,对不同的人开列不同的处方。
西医还有一个特点是
“对症治疗”
即针对症状进行治疗。
而中医则讲究
“辨
症施治”
即对病症的所有相关因素及其相互影响作通盘的考虑加以治疗。
须知,
症状只是表象,
而导致表象的机理是非常复杂的,
不理清其中的机理,
仅仅针对
症状采取措施岂不是过分简单化了吗?
在用药方面,中医与西医有着原则的区别一一中医完全使用自然药物,并且
往往是不加提纯直接使用,还特别注重多种药材相“配伍”
;而西医基本上完全
使用化学药物,即使有少许自然药物,也总是尽量提纯为单一的成分。
由于药理完全不同,
因而导致中药与西药的两大差异:
其一体现在效果方面;
其二体现在价格方面。
就效果而言,
西药是针对症状的,
一般当时的效果都比较
明显,但往往存在两大问题:一个是只顾局部而不顾整体,因而往往顾此失彼:
另一个是只顾眼前而不顾长远,因而往往导致严重的后遗症
(
许多“特效药”都
有这个问题,
其中抗生素就是一个典型的例子一一它们几乎具有药到病除的
“神
6
效”
,但几年、几十年之后,各种严重弊端便逐渐显现出来
)
。中药处方是经过对
整个人体通盘考虑之后才开列的,
并且重在调理人体自身功能以恢复健康,
因而
一般当时的效果都不够明显,
对有些重病患者往往需要经过几个阶段、
按照治疗
过程的进展开列几副不同的处方。然而,正因为如此统筹兼顾、标本兼治,一般
也就不存在西药的两大问题。
就价格而言,西药的开发时间长,加工设备精,专利费用高,并且特别钟情
于垄断利润,因而价格很高,并且越来越高,以致于使大量患者吃不起药。
中药大多是传统的“验方”
,一般不需要开发,加之炮制设备简陋,也无所
谓专利费用和垄断利润,因而除了某些名贵药材,一般价格都非常便宜。
还需要提到的一个问题是,西药不仅昂贵,而且国际市场的准入条件非常苛
刻,也非常不合理。须知,人体是一个异常复杂并且具有灵性的“巨系统”
,药
物在人体内所发挥的作用是一个非常复杂的机理,
怎么能以单纯的化学反应去判
断是非呢?
三、中医学中的哲学思考
首先,中医的整体观体现了世界是普遍联系的观点。体现了世界对立统一的
观点,闪耀着朴素的辩证唯物主义思想。虽然中医整体观思辨性强、实证性弱。
但其自然观和现代哲学观点并无相佐之处,
这是中医能够生存的基础,
只是在认
识的深度和广度上存在着差异。
中医的整体观的出现。虽然与当时的科学技术水平有关,但也是哲学上的必
然。
即使没有中国古代的整体观,
在现代哲学指导下也必然会出现某种形式的整
体观,如系统论等。其次,通过中医整体观建立起来的方法论,与中国古代哲学
的阴阳、
五行等方法论一脉相承,
并直接地运用到医学当中,
建立起了人体内部
的气血、
脏腑及其联系,
以及与外部联系的框架,
建立起了物质联系的系统方式。
这种通过人体外部表象来推导人体内部气血、
脏腑等运行状况,
进行辨证论治的
方法,
正是基于整体观。
这种由外而内的方法,
与现代科学技术的方法论也并无
相悖之处
(
如现代的黑箱方法
)
而且经受住时间的考验并在实践中得到了广泛验
证,从某种角度上说领先于现代医学,这是中医能生存的主要原因。
然而,把哲学上的自然观和方法论融入具体科学。必然会束缚具体科学的发
展。
而中医就是背上了这个哲学包袱。
我们知道,
哲学和具体科学之间的关系是
一般和特殊的关系,
它们既有联系又有区别,
既不能彼此割裂,
也不能相互替代
医学是一门自然科学,
有其自身规律的特殊性。
中国古代医学把哲学的自然观和
方法论融入医学,
这与古代的认识水平低下、
人们对周围世界认识笼统肤浅有关。
虽然,中医理论从哲学角度有其生存的条件和方法,然而科学在不断发展,
哲学在不断进步,
如果传统中医仍旧囿于传统哲学,
徘徊不前,
就不可避免地要
阻碍中医的发展。即使中国哲学中阴阳、五行、八卦、河图、洛书演绎了世界的
7
数学模型。
但这些哲学的一般规律直接凌驾于医学之上,
必然阻碍了医学的特殊
规律的发现目前中医的现状也证实了这一点。一旦现代医学接受整体观的指导,
建立一套不受哲学束缚的方法论,
必然会超越中医,
中医就有可能没有立足之地
了。
因此,
虽然整体观是中医理论的科学的哲学内核,
但也正是这个直接融人中
医的哲学内核阻碍了中医的发展。
实践经验和理论内容的相互促进和补充构成了
中医学的螺旋式发展过程,
在这一基础上形成的阴阳五行学说构成了早期的中医
哲学基础。
中医的发展过程中相比西方医学具有了更多的哲学支持,
学科基础理论哲学
化成为中医发展过程中的一个重要特征。
以复杂系统这一基本观念为例,
中医从
单纯的输入输出推演进化至复杂系统通路分析的更高层面之后,
即进一步对人体
虚拟功能部分进行网络通路和相互影响进行宏观总结,
进而提出单个病变和部分
病变的外在表现和干预策略,尽管它仍然存在输入输出推演这一粗糙的基本过
程,
但其具有高度理论价值的生命体功能网络理论却已经具有了对生命本质进行
高级概括的雏形。
除此之外,传统的中国哲学思想对中医哲学理论的影响和渗透也不可忽视。
传统的儒家和道家思想几乎贯穿了中国历史上具有高度统一国家政权的所有时
期。
中医推行
“天人合一”
观点和养生理论,
着重人与自然、
心理和社会的统一,
在某种程度上与传统的养生理论以及对
“和”
的强调相统一;
中医采用外部推演,
强调相互影响和循环制约,注重问题全局化,这又似乎与老子“玄之又玄”的辩
证唯物主义存在诸多相似之处。
事实上,
中医的发展是和中国历史文化和社会哲
学体系的发展相统一的,
中医在个体重复基础之上的经验总结使它不可避免的走
上社会哲学和医学大框架粗线条的发展道路。
与之差别甚大,
近现代西医自从解
剖学的解放开始,就走上了一条“分析~问题~分析”的螺旋式上升道路,其学
科性质也越来越偏向自然科学,
西方医学家更多地关注于能否明确生命和疾病的
根本机制,
医学活动建立在客观的自然规律之上,
这使得医学的可重复性明显提
高。
在机制探索的基础上,
西方医学也开始逐渐重视复杂系统在疾病过程中的作
用,重视人与周围环境的和谐。但是,从日益发展的生物、数学等交叉学科可以
看出,
西方医学的哲学根基仍然无法摆脱对实证的苛求,
即使在客观唯物主义医
学理论的空前丰富的今天,
西方医学仍然希望通过数学模型来解释他们所认识到
的复杂系统,他们仍然希望面对客观理论,甚至是能够量化的客观理论。
四、中西医发展现状
据《瞭望新闻周刊》
2006
10
24
日报道,中医的衰落,已是一个不争的
事实,
这是连最热衷的中医支持者也承认的。
根据中国科学技术信息研究所中医
药战略研究课题组的统计,
1949
年我国人口不足
5
亿人,中医人数为
50
万人。
8
2003
年我国人口增至近
13
亿人,中医执业医师人数
49
万人,其中真正用中医
思路看病的不过
3
万人,而且几乎都是
50
岁以上的老医师。在全国等级医院方
面,以西医占绝对优势的综合和专科医院与中医院之比约为
6:1
,且中医院规模
远远小于西医院。
2003
年的统计,
全国医药高等院校共
136
所,
西医院校
104
所,中医院校
32
所,中西医院校之比为
3:1
,且中医院校规模均小得多,教学
条件、
环境及经费投入均与现代医学院校相距甚远。
来自中医药战略研究课题组
的调查指出,
我国现在的等级中医院几乎没有一家是真正意义上的中医医院。
这些“中医医院”中,
查病主要靠西医仪器来检测与化验;
断病主要靠化验单数
据来判定;
处方主要按西医思维与理论来开方治病;
抓药则是中药西药并用;
效主要靠西医仪器来检验治疗效果。在“中医医院”开出的药方中,
70%
出自西
医之手。全国等级中医医院的药品收入中中药占
40%
,西药占
60%
中医诊断学对疾病现象的认识面广而不精深。中医有脏腑辨证、八纲辨证、
气血津液辨证等等,
但都没有落实到具体的指标上,
造成了现代的中医没有自己
的客观化、
具体化的诊断体系和指标。
诊断方法与现代科技脱节,
有的疾病实验
室检查异常,但临床缺少主观症状,导致无症可辨,无法做出中医诊断。传统的
四诊虽简便易用,
但操作运用起来却显得模糊,
不同的人会有不同看法,
不利于
学术争鸣。而且由于个体差异,感官灵敏度等限制,存在主观性强、缺乏量化等
缺陷。
中医科学性问题,历来颇有争议。历史上曾多次讨论过中医存废的问题,
如打假卫士方舟子就主张“废医验药”,亦即不只是中医的理论有问题,连
中药的疗效都有被夸大、神化之嫌,因此除废弃中医理论,还应当严格地
检验中药疗效的可靠性与客观性。
现代医学起由于源于生物医学模式,从纯生物学角度研究宿主、环境和病因
三大因素的动态平衡。
现在医学由于自然科学作为基础,
已经被广泛认可和使用,
在医学上大行其道。
然而随着人类社会发展和疾病谱的变化,
人们逐渐认识到原
有医学模式的不足,
提出了生物
-
心理
-
社会医学模式。
为现代医学开拓了广阔的
空间,赋予了更丰富的内涵,拓展了医学的境界。强调关心病人,关注社会,注
重技术与服务的共同提高。这也在一定程度上与中国传统医学有趋于一致之处,
提示了现代医学的发展方向。
然而,中医也有其特有的优势,如中医注重于整体恒动的观察,研究自然、
社会与身心一体化的人,
从整体上把握生命与疾病的运动,
又从运动中诊察人体
内部以及人与自然的联系。
中医诊断还有超前诊断的特点,
能根据自然气候的变
化预测疾病的发生演变规律和特点,对未发疾病进行预测。中医察舌、切脉、望
神、问诊等诊察内容,也是中医学的长处和优势。舌诊、脉诊简便易行,无创获
取信息,
舌象和脉象反映出整个人体生命活动中的生物信息,
对病证的诊断具有
肯定的价值。
9
身为中国人,本人觉得中医的存废不是争论就能出来结果的,物竞天择,存
在即合理。而且,中医作为一种传统,更有其独特的文化,哲学,民族概念融汇
其中。每个人适当的了解中医,对自己的好处也是非常明显,利于养生。所以,
本人觉得中医一定可以找到突破点有更强大的发展。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浅释中医认识论
循证医学与中医辨证的关系
中医整体观理念探析
(6)中西医学的归宿——系统医学
中医--推文模板
医贯东西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