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为孩子成长奠基|涪陵课改


涪陵城区第七小学校(以下简称“涪陵城七校”)是涪陵基础教育的一面旗帜。该校践行“学而有异、和而不同”的办学理念,按照国家课程校本化、地方课程精品化、校本课程特色化的路径,构建了较完善的“3+X”个性课程体系及课程实施策略,使学校课程建设走上了持续发展的快车道。


文化引领,顶层设计


学校课程的构建与实施,必须适合学生发展的需求并指向学校的育人目标。涪陵城七校以“给孩子最阳光的童年,奠人生最坚实的基础”为育人目标,课程建设旨在引导学生形成“健康向上,阳光自信”的人格,锻造“厚德博学,和合共生”的教师文化。学生是千差万别的个体,不同年龄不同个体具有不同的心理特征和精神面貌,为满足学生个性化发展的需求,学校以“学而有异,和而不同”的办学理念为指引,从“人与人”“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三个维度,着力构建个性课程体系,用“三个课堂”来落地并诠释个性课程体系,形成了学校独特的“个性教育”课程文化。

      在“3+X”个性课程体系中,“3”指从“人与人、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三个维度,着力构建“室内小课堂,校园中课堂,社会大课堂”三个课堂,确立国家基础课程、实践体验课程、拓展延伸课程三层次个性课程体系;“X”指在“3”的基础上,为了学生个性发展和特长发展,实施学生个性化特色辅助课程,包括社团活动、实践大课堂、家长课堂和研学旅行等。在这里,“+”不是简单的叠加,而是“3”与“X”的紧密结合,相辅相成,实现“3”和“X”平衡的增量或变量,共同达成对学生的培养目标。


立足校情,着力构建


1积极促进国家课程校本化

 国家课程校本化的实质就是根据学校实际创造性地实施国家课程。学校在开齐开足国家课程的基础上,加强国家课程校本化研究,组织教师对国家课程进行“二次开发”,提升学校领导和教师对国家课程的执行力。在课程实施中,结合学校“个性教育”的办学特色,探索不同层面的课程整合:在课程内容方面,将语文与《经典诵读》、数学与综合实践活动、品德与生活与《我的个性》等进行整合;在课程实施方面,开展学科内的主题单元教学或相关学科知识的综合运用;在课程资源方面,重视整合家长资源、专家资源,积极开展专家讲坛、教师讲坛、家长课堂等,全方位形成合力,推动学校发展。

2有力推进地方课程精品化

 在地方课程精品化的具体操作中,学校坚持“因地制宜,学以致用,资源共享,优化配置”的原则,根据地方要求,结合学校和学生实际,精心开好相关课程,如文明礼仪教育、环境教育、安全教育、心理健康教育等。在课时比重的安排上坚持弹性分配,体现地方课程的适应性和灵活性;教学时间因教学内容而异,实践性强的内容、地方资源的内容、学生感兴趣的内容分配更多的时间;实施形式多样化,安全教育、国防教育、禁毒教育、心理健康教育等课程通过组织听报告、观看电影、实地参观等形式集中进行;礼仪教育、环境教育等则在日常的班队活动课、升旗仪式、社会实践大课堂、研学旅行等活动中开展。

3不断探索校本课程特色化

 校本课程是学校针对学生的兴趣和需要,结合学校的传统和优势,充分利用学校和社区的课程资源自主开设的课程。近年来,学校先后开发了“我与经典”“我的家乡”“我的个性”“交通与生活”“我的德育”等课程。“我与经典”课程有利于学生从小树立“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立功,立言,立德”等人生志向;“我的家乡”课程重在让学生了解家乡的历史与现状,并从中汲取成长的力量,培养自己的乡土情怀和民族自豪感;“我的个性”课程着力培养学生良好的个性品质,促进学生自主发展和特色发展;“交通与生活”课程则在于通过交通安全知识的学习及事故案例分析,引导学生树立“生命宝贵”的意识,形成遵守交通规则的习惯,提高文明安全出行的自觉性。

4整体优化学校课程结构

 课程结构是学校课程体系中各种课程类型及具体的组织搭配所形成的合理关系与恰当比例。根据课程改革的要求,努力实现课程结构的均衡性、综合性和选择性,学校对“个性教育”课程建设成果进行了梳理和总结,形成了个性课程结构体系。该体系从“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人”三个维度出发,体现了“面向全体,尊重人格,尊重差异,人人发展”的课程理念,包含了以国家课程为核心、以实践体验课程为辅助、以拓展延伸课程为特色的课程结构,分别在室内小课堂、校园中课堂、社会大课堂实施。课程评价注重:过程评价与综合评价的结合中以综合评价为主、定量评价与定性评价的结合中以定性评价为主、等级评价与评语评价的结合中以评语评价为主。


分层推进,注重实效


个性课程实施的关键在于个性课堂的打造。学校在合理规划个性课程内容的基础上,积极推进“三个课堂”建设。

室内小课堂:主要以学科教学为主,根据学科、课型特点构建了“136”个性课堂教学模式的中观和微观模式,采取理论学习引领、领导实践引导、名师骨干示范、青年教师赛课、教学案例解析、同课异构研讨等方式,促进教师走进模式,研究模式,不断促进课堂教学的转型。

校园中课堂:主要由三部分构成——一是以益智、健体、审美为主的社团活动,如书画、足球、动漫等;二是以健体魄、养习惯、强素质、习礼仪为主的“五节”(艺术节、科技节、体育节、读书节、礼仪节)活动和小白鸽电视台、红领巾广播站、班级中队活动、年级主题活动等阵地活动的开展;三是结合学生实际,每年开展十个主题教育活动(一二月能自主、三月懂感恩、四月乐读书、五月崇尚美、六月树理想、七八月会生活、九月明礼仪、十月善合作、十一月强体魄、十二月求创新),坚持做到月月有主题、周周有重点、天天有内容、班班有特色,形成活动序列。

社会大课堂:主要以“小手牵大手”活动为引领,开展实践体验系列活动,如野营参观、踏青赏秋、小课题实践研究等。

       涪陵城七校的“3+X”课程体系构建,本质上是对国家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再认识,是对教师发展和学校发展的新跨越,是对学生发展的积极回应。通过课程体系的构建与实施,学校发展的方向更加坚定,课程实施的路径更加清晰,学校课程建设的区域课程领导力也显著增强。

张可仁,重庆市涪陵城区第七小学校校长;傅小殷,重庆市涪陵城区第七小学校教导处副主任;李勇,重庆市涪陵城区第七小学校教学副校长。

版权声明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为生命播下个性的种子
回到课程常识
激发师生生命活力 展现课堂个性魅力
中小学教学常规管理实施细则
【解读】适合的,才是最好的!
生态教育,让生命如花绽放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