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失败的妈妈

梓兮妈妈找到我的时候,梓兮已经不去上学一个月了。最初的表现是学习成绩下降,每天心情低落。后来,数学课上出现恶心反胃状况。再后来,发展到上任何课都胃痛,头晕,不能听课。爸爸妈妈带梓兮检查身体、给她讲道理、下命令.....不仅没有效果反而越来越严重,最终不能去学校上学。家中最痛苦的是梓兮妈妈,她因女儿的“失败”体验深深的挫败感,常常以泪洗面。她是我朋友的同学,朋友带她来见我,希望我可以劝劝她。

初见梓兮妈妈,虽然稍显憔悴,但是依然化了淡妆,能感受到她很在意自己的形象。话题很快进入主题,谈起女儿,梓兮妈妈忍不住哽咽。很快我了解了梓兮的故事。
梓兮出生时是个漂亮的小女生。七八个月认识一百多个汉字,据说梓兮的姥姥还特意在报纸上读出她认识的字,梓兮用小手很快就点上去。家里人兴奋地意识到这不仅是个漂亮的宝宝更是个聪明的宝宝。随后,梓兮不到一岁能说出结构完整的句子,三岁学舞蹈,五岁学小提琴,六岁学书法,而且样样出色。由此吊高了妈妈的胃口,形成了高期望。梓兮做得好,妈妈认为是理所当然,做得不好就指责批评。由于缺少妈妈的认可,小梓兮常常感到失落,没有自信心。梓兮升入初中的时候,学习成绩由数学一科开始下滑。梓兮妈妈接受不了,开始严抓学习。讲题的时候常常讲两遍就忍不住发火,还把书扔到梓兮身上,用手推搡梓兮。梓兮是个极度好强又敏感的孩子,本身就对学习成绩有期待,加上妈妈的压力,对学习产生高度的焦虑,开始出现躯体症状,终于导致不能上学。

通过交谈,梓兮妈妈意识到问题出现在她身上。反思这个过程,梓兮妈妈把梓兮当成体现自己价值的工具。在梓兮妈妈心里一直有个魔咒:“你应该更好,才证明妈妈更好”。这有两层含义:一是你不能不好,你天分好,不好就是主观不努力。二是你不好,就证明我不好,我不可以接受我不好。妈妈对孩子和自己的双重否定是孩子成长最大的阻力,一步一步把梓兮打压到无法面对自己的境地,终于退到家里。
导致梓兮不能上学的还有一个直接原因,那就是学习的时候学不进。而在这一点上梓兮妈妈没有明白其中的原因,也没有给过梓兮实质上的帮助。梓兮心性高,特别想要学习好。可一次一次努力,没有效果,造成了“习得性无助”,出现过度焦虑的躯体症状。下图是造成学习问题的系统原因:

当梓兮面对学习情境的时候,为了想取得好成绩,出现焦虑情绪。在焦虑情绪的作用下,导致学习低效,成绩下降。面对成绩下降,梓兮和妈妈共同给予了一个负性评价,妈妈认为梓兮不努力,梓兮认为自己学习能力有问题。这个负性评价加重了焦虑情绪。如此循环放大增强是梓兮学习越来越低效,直至学不进去的原因。
如果早期明白这个道理,妈妈带梓兮到我这里咨询,经过几次放松训练完全可以解决的。而妈妈做的只有要求和指责,没有找到解决问题的有效方法。

那现在面对梓兮不能上学的情况,梓兮妈妈怎么办呢?目前能做的唯有两个字“接纳”。
妈妈要明白梓兮不是失败,而是在家休息,要安然的接纳她的状态,陪伴她。我告诉梓兮妈妈,第一,接纳梓兮必须先接纳自己,孩子不是证明自己的工具。第二,接纳不在口头上而是在心里。如果只是嘴上不说什么,可每天阴着脸,心里暗暗较劲“你要快点好、快点好。”这不是真正的接纳。检验是否接纳的标准是面对梓兮的时候,没有觉得孩子丢了自己的脸,而是去心疼她,去理解她的处理。要看到梓兮在面对一次次挫折打击的时候,是怎样一次次地努力过。妈妈接纳的目光是孩子成长的暖阳、是爱的力量,只有用爱去抚慰她,陪伴她,才能让孩子当下安心,才有力量好起来,重回学校。这份接纳首先来自于妈妈对于自己的接纳,这是妈妈需要完成的人生功课。

对于不能上学孩子的家长,还有几点需要强调:
一、家长一定要面对现实,不要再期望孩子把学习赶上去,能考上重要高中,而是让孩子安然地度过人生中这段阴暗的日子。
二、家长要明白孩子绝对不是无理取闹,自甘堕落,他是想好起来的。孩子的问题是长期的家庭模式、深层的原因造成的,不是孩子一个人的问题。
三、孩子不上学的时间里,会选择独自疗伤,很少与父母交谈,父母要给他时间,一定要安心的等着他。
四、父母必须要反思,认识到对孩子的伤害,并改掉旧的沟通模式,否则,孩子一面对父母就会旧伤复发。
五、父母一定要成长自己,增加心理能量并注入给孩子,要知道父母的焦虑状态一定会加重孩子的问题,延长恢复的时间。
六、孩子不是失败,只是路上需要休息,聚集力量,重新出发。体验过这次低谷后,自有人生路上的精彩风光。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孩子突然不爱学习,父母责任很大,一定要了解
《少年派》暴露的教育真相:比成绩更重要的,是这3件事
孩子成绩不好怎么办?比打骂更有效的沟通方式,成绩提升30分
当孩子出现这6种表现时,您的家庭教育可能存在着大问题
孩子为什么不积极?为什么不改变!
为什么有些婚姻中的女人活得这么累?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