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我们虽然分开了, 但谢谢你曾经来过我的生命里。


我们虽然分开了,

但谢谢你曾经来过我的生命里。

文丨周梵


过年了,除了团圆,学会告别也很重要。

过去的真正结束,才意味着未来真正开启。



--周梵


1

>>>他们来过<<<


恋人、合作伙伴、好朋友、家人、宠物……你生命中不是每个生命都能一直陪你走到终点的,有很多人和你可能只有一段缘分,他们来过,然后离开。

 

有些人来到你生命中的意义,是让你感受到爱,有些人是让你学会去爱,有些人是让你学会面对自己的恐惧进而转化它,有些人是让你看到自己人格中的各种限制和评判,有些人是让你看到希望和扩展你的视野……

 

他们都会在合适的阶段出现在你生命中,也会在合适的时间退出你的世界当TA离开了,TA对你在那个阶段的意义就完成了。

 

那么如何能确定你完全从那个经历中把礼物都收到了呢,有一个简单的鉴定标准,就是类似的事件,类似的感受不会再发生了。

 

相同模式的故事不会一再轮回上演,比如总时体验相同的无力感,相同的委屈,相同的被辜负……而不只是换了不同的人物,不同的场景,但故事底层的结构却从未改变。

 

当我们选择结束一段关系的时候,是因为这段关系里有太多的失望和苦痛,而最初这段关系有多亲密,最后分离时就会有多煎熬。


在关系里,所有的感受都是相互的,你有多受伤,对方就有多受伤。我常常对那些尚未从上一段已经结束的关系走出来的人说,那个经历是必须的,如果没有这段关系你就不会成长,你们互为对方的小白鼠,彼此贡献和学习。


2

>>>第一次面对<<<


很多人第一次养的宠物都会死。因为那时候还不懂得怎么照顾它,无论你多爱它都没用,你尚未积累足够的智慧照顾好它。光有爱是不够的,爱加上无知必然会带来伤害。

 

我的第一只宠物狗是我小考结束,我要求的礼物。我心心念念了好久,当我终于可以拥有它时,我简直无法表达我有多么幸福。那是一只斑点狗,就和迪士尼《101斑点狗》里面的小狗狗一模一样,我给它起名马克。

 

那一年,我12岁,它三个月。它真的很漂亮,完美的斑点,可爱的模样,走到哪里都会吸引来围观。我太喜欢它了,它是我的骄傲,我去到哪里都带着它。而那时,我并不知道这个年纪的小狗抵抗力弱,并不适宜经常外出。

 

有一次,我带着它坐了一个小时的公交车,去我姑姑家。后来它在车上吐了,吐了公交车一地,司机很心烦,说了我几句,我不知所措,于是在车上吼马克,它无辜的看着我。



我羞愧恼怒,在一车人的注视下抱着它落荒而逃,提前下了车。在七月份的烈日灼晒下,我和它站在马路边,心烦意乱。

 

那一刻,骄傲变成了麻烦,喜爱变成了厌恶,我发现我根本没有足够的力量去承担照顾另一个生命给我带来的所有状况。

 

我不懂得怎么照顾它,我不知道哪些是它需要的,哪些是它不需要的,我只是一味的把我认为对它好的东西给它。

 

我只希望它保留所有可爱乖巧的一面,不要给我添任何麻烦,但是马克做不到。

 

它还是弄坏了家里的很多东西,把大便拉在不该拉的地方。我被父母责骂,教了好多次,都没教会它,我气急败坏,打了它几次,可依然不见成效。我对它的宠爱也不如之前那么浓烈了。

 

没过多久,它生病了,感染了一种犬类常见的病毒,我又着急又心疼,父母陪着我带它去宠物医院治疗了好几次,花了好几千块,但病情未见好转。


它越来越虚弱,最后甚至连抬起头的力气都没有,但只要家里人靠近,它还是会努力试图摇尾巴,但能做的只是把尾巴抬起来一点点,最后,它已经完全无法进食了,还时不时吐出肠胃的一些分泌物。


我难过极了,我想再试一试,我把它放在用鞋盒做的小窝里,坐车带它去宠物医院,医生说,治不了了,让我带它回家。

 

回来的路上,我知道,它就要死了。那是我第一次这么近面对死亡,十二岁的我伤心又害怕,想到很快它就会变成一只死狗了,那会是什么样子,会僵硬而恐怖吗?


而它只陪伴了我几个月,我不能接受它这样离开我,我也根本无法面对它的死亡或任何死亡。恍惚中,我没有把马克带回家,我走到外面家附近另外一个小区,把它放在一栋楼的墙角,然后逃走了。 

 

我把它扔了。


3

>>>分离时的态度<<<


我和我第一只宠物的关系就以这样的方式结束了。

 

那是我第一次学习面对分离,而那时的我做了一个非常糟糕的选择。从那以后我再也没有主动去养过宠物了。

 

成年之后有过那么几次,会突然想起马克,它会如何?会不会有好心人把它捡回去,陪它度过最后的时光,或者奇迹发生,它好了起,还是注定孤独的死去?

 

经历过和马克的那段关系,让我对自己有了更多的了解。如果没有它,我不知道自己有多无知和懦弱,也明白进入一段亲密的关系是需要智慧和力量的,也不会再盲目的承诺一些自己根本做不到的东西。

 

后来我常常想,如果以我当下的智慧和力量,我再面对这样的情境,我会如何做。

 

我当然会抱着它,陪它说话,让它死在我的怀里,让它在最后的时刻感受到我对它的爱。

 

而之所以我可以做到这些,是因为我已经准备好了接受它的死亡,以及有力量去面对分离过程中自己所有的感受。

 

马克曾经是我不想提起的回忆,它代表了我那段无知而懦弱的历史,即使那时我还是个孩子,我也不觉得这个理由有多么充分。

 

毕竟,你想要保留愧疚感或者无力感总能找到足够多的证据的。



当我不断成长之后的某一天,我决定彻底停止不断的自责和懊悔来面对那段经历,我知道,那不是它发生在我生命中的意义。

 

所以后来,我再面对父亲的离世时,我做的要好很多很多。

 

在父亲最后的时光中,我给出了非常高品质的陪伴。


我放下所有的恐惧去面对去表达,说了所有我想说的话,我告诉爸爸我有多么爱他,告诉他我有多么荣幸能够成为他的女儿。

 

如果我跳过12岁那年的经历,我不可能做到这样。我想这就是马克出现在我生命中的意义。让我变得更好。让我更懂得如何去爱,去原谅,去放手。

 

这两次分离,都是对方离开我,而且都是以这个世界中最强大的力量之一——死亡而分开。

 

然而分离,不仅仅是对方会不容分说的离开你,很多时候,是你需要决定离开对方。


4

>>>消耗<<<


当一段关系已经不再适合你时,有力量在恰当的时间选择离开是很重要的。无论是一个朋友、一段亲密关系、一份工作或者一个地方。

 

很多人不愿意成为那个主动做决定的人,是不想主动承担相应的后果,除了对未来的不确定所带来的不安感之外,还有不想承担“坏人”或者“放弃者”的身份,然后会用一些看起来更非个人化的理由来说服自己。

 

例如在婚姻中,最常见的理由是“为了孩子”,还有为了“父母不要担心”为了父母结婚或者不离婚本质都是一样的,都是逃避为自己的人生负全责的完美说辞。

 

我从来不主张必须要在一段关系里死磕,很多心理学理论会说,如果你这段关系没有修好,那么你在下一段关系中还是会碰到同样的问题。

 

确实是这样,但如果你已经毫无意愿在这段关系中继续给出承诺,仅仅是害怕分开后的不确定性,那么这种为了坚持而坚持的关系会带来更多的消耗,因为这种理由逃避做选择和用孩子或者父母作为理由本质没有区别。

 

而这种消耗是慢性消耗,所以它会一点一点消磨你的力量和自信,通常当你意识到时,你所付出的代价已经非常大了。

 

例如上演各种鸡飞狗跳的狗血故事,创造一次极端猛烈的冲突,然后就势分开。

 

或者发现身体出现问题了,我有很多学员,他们长时间处在一段感受糟糕的关系里,会直接影响身体。

 

但只要问题并不太严重,都不会做出重大决定,除非查出了各种指标严重超标,身体的不适疼痛越来越明显,再这么过下去,小命儿都保不住了。为了保命,终于离婚了。

 

所以很多人会更愿意在某种迫不得已的情况下做决定,极端情况下可以避免掉内心的纠结,才可能激发出底层求生的潜能来做决定。


但如果总是习惯了在极端情况下才能做决定,你就总会在自己的生命中创造极端情况。


5

>>>成熟地面对分离<<<


学会成熟地面对分离是力量和智慧很重要的表现。

 

如何判断一段关系是否到了真该结束的时候,还是需要给出更大的承诺是需要智慧的。学会如何结束一段关系和开启一段关系同样重要。

 

之所以那么难以做决定,是内在两股力量势均力敌,一方面是痛苦压抑想离开的感觉,一方面又对这段关系有极深的依赖。


这段关系可以满足你某种需要的感觉,比如被照顾的感觉、可控感、优越感、被需要的感觉、熟悉感、安全感(金钱层面或情感层面)等等。

 

爱会让你自由,但依赖不会。当你依赖一个人的时候,你的爱里一定有满满的控制。但有意思的是,你越依赖,通常你也越需要另一个人对你的依赖。


因为你必须要让对方依赖你,你才能控制对方。所以,别人可以控制我们的,也是因为我们有攀附心。这种关系就是武志红常常提到的一个词“共生绞杀”

 

从这种关系模式中离开是非常有必要的,也是非常有挑战的。而离开这种关系模式未必一定需要离开这个人,无论是保留这段关系但改变关系的模式,或是直接离开这段关系都是可以的,无论哪种选择,都是需要面对挑战,取决于你更倾向于面对哪种挑战。

 

所有的创造和改变都会带来原有层级的一些动荡,会打破某种旧有的平衡,但这种动荡是成长必须要经历的,表面上看似乎要付出一些代价,但长久来看你会明白这些代价完全是值得的。

 

而且这个代价绝对是你付得起的。


6

>>>决绝离开<<<


几年前我和我跟随我的老师一起学习,他是开启我身心灵成长道路的第一位正是意义上的老师,对我来说亦师亦父,我在他那里得到了很多帮助,也非常想要支持他,后来我跟我的老师有长达四年的商业合作。

 

然而越到后面,随着我的个人成长和商业理念的成熟,我和老师之间的分歧也变得越来越多。

 

而我很难说服他,他也很难再让我在原有的格局中去继续共事了。后来,我用一种几乎决裂的方式离开了,我写了一封公开信,昭告天下,我主动退出合作。

 

而且发表这封信,离我在电话里告诉老师我要退出合作只有两个小时。可以说,这个决定是非常快做出来的,而且没有给自己任何缓冲和退路。

 

后来因为我这个举动,当时有很多客户甚至公司团队成员不能理解我的离开。为此公司经历了几个月的强烈动荡。那几个月我自己的状态也糟糕极了。

 

我曾经极度怀疑我是不是做错了决定,把自己和公司都推向了一条错误的道路。然而,也正是在那个最低谷的阶段,我才有机会触底反弹,触碰到了内在源头的力量。


当失去很多东西的时候,有时我们更容易看清自己的力量并不依附于你所拥有的事物之上。我也很清楚,当时选择分开的方式是不够成熟的。


就像回忆马克一样,我后来回想起当时分开的情境,当然明白,如果以现在的智慧,我可以非常圆融的处理好各方的关系,把对所有人造成的影响降到最低。

 

同时,我也明白,那个时间节点,以那时的我的能量等级,这是最高效的选择,就像光一样。(延伸阅读《<降临>影评——你在创造未来,未来也在创造你》)


7

>>>告别<<<


当然,这都是整个事情全部结束之后我才意识到的。


这是一个能量跃迁的过程,我已经来到新层次的临界点,这一步必须要跨越过去,我节省了最宝贵的资源——时间。

 

而其他的代价,看似很大,现在看来我都付得起。


那个时候,我并没有现在这么有力量,我对老师还有攀附心,有依赖,我依然需要自己被需要的感觉,需要我很重要的感觉,而我知道,这样的我是可以被控制的。

 

如果我不用这么决绝的方式离开,我可能就又会被诱惑而犹豫,然后可能又要在其中纠结消耗个1、2年。而那个代价,才是我付不起的。


分离最难的部分,是我们常常会执着于过去和那个人一起曾经美好的体验,人们希望那种感觉可以被留住。

 

但那是不可能的,即便你的童年有再快乐的经历,你也不可能在成年之后体验到相同的快乐,你体验到的一定是成年之后的快乐,虽然同样是快乐,但那一定和孩子的快乐有着微妙的不同。

 

如果你执着于童年的快乐体验,那么你只能让自己的心智退行。然而生命的进化是无法阻挡的,如果你想要和同一个人再体验共同体验美好,那么必须要一起来到更高的维度,体验更精微也更纯粹的美好。



如果对方没有办法和你保持同样的成长节奏,那是可以的


对方没有和你做相同的选择并不是你利用这个理由而停留在原地的理由,你的能量跃迁也并不需要身边的人和你一起跃迁才行。


你可以接纳,可以影响对方,也可以离开。总之,任何人任何事都不应该是你成长的阻碍。

 

就像同艾克哈特说的,“一个开悟的人,是不需要身边的人都开悟的”。

 

如果有些关系注定了要分离,那么就好好告别这段关系。

 

尽可能早的意识到这并不是对方的错,更不是自己的错,只是彼此可以陪伴对方共同走过的这段旅程已经结束了。

 

对方是你历史的一部分,经由这段历史你才可能成为现在更好的你。


保留怨怼或遗憾感没有正面意义,尊重那个人本质上就是尊重自己的历史。

 

以自己的成长来感激对方曾经出现在你的生命中,无论对方现在如何都给出祝福和尊重,也许未来的某一天,你们会在全新的生命维度的时空相遇。

 

无论如何,都谢谢你曾经出现在我的生命中。


-end-

-文章为「周梵」公众号原创-

喜欢请直接右上角分享至您的朋友圈

其他平台转载请联系编辑


「你一定有兴趣」


周梵老师视频课

《如何唤醒你的财富能量》


点击观看推荐视频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我们虽然分开了,但谢谢你来过我的生命
爱是圆的
新人婚礼誓言用词
从爱情1.0 跃迁到 爱情2.0
成熟的爱与幼稚的爱的区别
内心强大的心法:如何持续清理内在的障碍,请记住四句神奇的话语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