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揉腹术 · 化解肚脐周围的硬与痛


记得二十多岁时,有一次在饭桌上,我妈跟我闲聊:“你还记不记得,你小时候每次吃饭,非得逼的你爸用筷子敲你头,你才肯吃”。


我瞅着我妈说:“那当然了,头上都起包了,能不记得嘛”...


“那你可别记恨你爸啊,你爸就这个脾气”,我妈一边给我夹菜一边说。


我心里一乐:“妈,那哪能啊,我小的时候吃饭真的这么费劲,还逼得你们动武不成?”


“是啊,不是一般的费劲,你啥都不吃,瘦的跟个小鸡子似得,不长肉...”


从我妈一连串叨叨不停的说话口气中,都能感觉到饭桌上那时的我,跟桌上之物有着深仇大恨似的。


三十年前的我们一家三口,谁说我瘦的跟小鸡子似的,看脸蛋儿还是蛮标准的~


不过的确,小的时候,我真的对吃饭这件事不感冒,在我嘴里,炖肉是臭的,鸡蛋是腥的,食如啮檗吞针一般。


不吃肯定挨我爸一顿伺候,吃又难以下咽,还只能二选一,所以在我仅存的一点童年记忆中,我们家饭桌上总是不天平。


我从小怕我爸,因为他脾气有点暴,但幸好我从小算是听话的娃,如果换个淘气包投胎,估计下场一定很惨。


他一发脾气,我妈就叹气,说我爸怎么一点都不随我爷爷的性格呢。


常听我妈说我爷爷脾气好,修为也好,极有音乐天赋,小提琴造诣很深,那个时候家中有三物:琴、医书、听诊器。


爷爷是很早一批上过大学的,学的医科,擅长中西医,那个年代大学生很稀罕,不像现在如此平常。


但我爸和我几个叔叔都不去学医,他们说学医太苦了且不得安生,经常看着我爷爷,晚上再晚,病人敲门,都得去诊病,回来还得提着心,生怕病人有点情况...


要说我爸这一辈儿,不从医也算明智,医可救人也可害人,后者因果太重。


难怪大医孙思邈劝诫他的子孙们,如果吃医这碗饭,千万要倍加谨慎啊!


他说:医可为而不可为,必天资敏悟,读万卷书,而后可以济世。不然,鲜有不杀人者,是以药饵为刀刃也。吾死,子孙慎勿轻言医!


所以无德不从医。


但我爷爷医德应该不错,因为那时家里堆满了病人送来的谢恩罐头。


可惜的是,善人多磨难,好人不长命,我还没太怎么记事,我爷爷就走了。


我想爷爷如果在世,他一定会打小给我医一下脾胃,可能不爱吃饭的毛病也就好了,何苦从小在饭桌上如此煎熬。


我刚着迷上中医的那会,碰到很多琢磨不透的地方,心中就嘀咕,如果爷爷活着该多好,好歹有个会医术的家人可近距离请教。


“为人父母者不知医,谓不慈;为人子女者不知医,谓不孝”,所以,家有医者不求人,好好学点能用得上的医术,造福家人蛮好。



好了,家常话唠完,下面就跟各位聊聊揉腹术吧。


前几天,一位开始揉腹的朋友微信找我:说他最近经常揉腹,但揉到肚脐周围时,手下感觉很硬,按不太动,还特别痛,问我正常人的揉腹手感是如何的?


他说的“揉腹手感”是行外人说的话,从传统腹诊来说,当适当力度按压腹部时,如有痛、胀、满、硬、痞、结等客观征象,我们行内称之为腹证或腹候。


他想知道的,正常人肚脐周围按揉手感如何?


我心想,现在能找出一个肚脐周围按揉不硬、不疼、完全正常的人,实属不易了,为什么不易?以前文章说过,就不再多啰嗦了。


咱们俗话说的“肚脐眼”,大家都知道,中医称之为神阙穴。


这个穴在传统中医眼中可是了不得的,简而言之,脐位于大腹之中央,身体正中,系血脉之蒂,为精神、气血往来之要!


再深奥点,从《周易》太极的玄学认知来看,肚脐正是人体太极之所在,生命根本之造化。


上面这个图,是17周大小的婴儿在母亲子宫内的影像。


图片中,婴儿腿旁的那条长长的脐带,是胎儿未出生前获取营养的唯一途径,也是母子之间信息相通的最重要通道,脐带的另一头就是一个生命全息胚。


当胎儿随着呱呱啼哭声降生,脐带脱落,成疤痕组织后为肚脐,原来看似先天的形式不存在了,但实际上,它后天不过是换了另一种形式,依然有着强大吸收能量与运行经气的本能,继续存在着与万物整体的全息关联!


因此,古人也称“脐”为“命蒂”。


由此可见,脐之重要。


如果说揉腹有什么秘诀,那先要记住这八个字:“按腹之要,以脐为先”!


再接着说那位朋友的情况,他说肚脐周围坚硬且按压时痛感明显等,其实绝大多数人都会如此,不信你可以躺在床上按压试试看,尤其这种腹证出现,消瘦的人十有八九。


所以我断定他肯定不胖,果不其然,他回复说他很瘦,说瘦到肚皮都快摸到后脊梁骨了都,我想这有点夸张了。


我们琢磨一下原因何在?


揉腹术中有这么几句话:


“触脐上下任脉之坚硬,可知脾肾之虚弱;触脐周围硬满压痛,可辨脾胃之不和”。


你想,先天之肾气不足虚弱,加之后天脾胃之气不合,肯定五谷精微的运化吸收能力就差,身体瘦弱定是必然的,瘦还只是一种外在表象,观外识内疾,如果再不注意调理,还会有更糟糕的病证出现,这个我以后的文章中会再讲。



看到这,你肯定会问,那又如何化解肚脐周围的痛与硬?


上文你也看了,从小我的脾胃就属于弱的,都弱了好几十年了,困扰不已,但这也是我对医感兴趣的原动力所在。


下面是我之前对自己脐周的腹诊:


脐周有游走不定性疼痛,压痛感有时较烈;


脐周气血瘀滞,有一处硬结,于肚脐部右下方二寸处,压痛未有明显放射窜通感;


脐脉搏/气未偏;


应为脾胃之气不合,肾中精气不实等证

...


幸好,通过这几年的静坐念佛练功、再加之揉腹术、灸法等中医外治法,现在大有改善。


说到这,我发现许多修行人在认知上,好像不太注重色身转化,把这个身体搞成了修行途中的绊脚石,而不是垫脚石,不见得明智。


话不多说,下面进入实际,讲讲手法。


我的揉腹传授老师段氏这派,有一“固肾培元”技法,主要作用于肚脐、脐周围组织及腹内器官。手法了当,不难掌握,此法对肾虚腰痛、脾胃虚弱、气血不足、肠绞痛、慢性肾炎以及男性障碍、妇科疾病等具有疗效。


“固肾培元”技法内含五种揉腹术手法,分别是:全掌按压法、左侧双手拨法、右侧双手拨法、环揉法和团揉法。


下面图文一一介绍。


全掌按压法:

(医者侧身坐在床沿上),用右手全掌着力按压(患者)脐部,或用右手掌根、鱼际着力对脐部上、下、左、右及周围进行按压,力度由轻渐重而留之。(见下图)


左侧双手拨法:

(医者站立),用一只手四指相并指腹着力于(患者)肚脐左侧,由外向里进行拨动。若一只手力量不够,另一只手可重叠辅助用力。(见下图)


右侧双手拨法:

(医者坐位或站立),用一只手四指相并指腹着力于(患者)脐右侧,由里向外进行拨动。若一只手力量不够,另一只手可重叠辅助用力。(见下图)



环揉法:

(医者站立),双手重叠,辅助用力,手掌按于(患者)脐上,掌心对准脐眼,进行旋转按揉,旋转幅度有小到大,再逐渐由大到小。(见下图)

团揉法:

(医者站立),双手重叠,左手辅助用力,右手全掌按于(患者)脐部,掌心对准脐部空起,手掌的边缘用力,团揉脐部周围。(见下图)


其较细节的技法要领如下:


1. 使用按法时,要力透腹内,按压至腹内有温热感为宜。


2. 使用拨法时,用力要先轻后重;若肚脐周围肌肉板滞硬结或腹内有索条,在患者可承受疼痛的情况下可加力拨动。


3. 按揉脐部时,按压要沉着,不可浮于表皮。(顺时针揉为补,逆时针为泻;慢揉为补,快揉为泻;补时用力可稍向上腹部推,泻时用力可稍向下腹部推;顺、逆旋转手法相同时为平补平泻)。


4. 团揉脐部时,右手掌心空起,手掌边缘用力,左手要辅助右手的边缘用力;揉动是,手掌边缘更替围绕脐部按压转动,手掌不旋转;转动频率要缓慢,要使按揉的力传入体内而不浮于体表。


基本这些,就奉献给各位到这了,你用的如何,还是那句话——看缘分。


这五个手法掌握起来并不难,学会后即可给他人揉腹调理,也可变通灵活地运用在自己身上,配上艾灸,养生极妙~


咱们不来虚的,以实用为主。


最后再多说一句,上面你所看到的图文,来自于我的老师《段氏脏腑按摩技法》一书内,师承手法及心法,以段师亲传为准!!


好了,写了好多,就到这吧,希望不白写,你我后会有期~~




后记:


揉腹不难却神奇

如要说难,难在

贵在坚持!


聊家常,论揉腹,一周一文

希望此文化去你我腹内千千结


腹中结,即是心中结

所以更希望的是,化去你那心中的结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多耳来信·叁
50多的父母现在适合做什么呢?
腰椎间盘突出的简单推拿疗法
给你的爱,如此平凡
笑话:你知道我为啥不用上学吗?因为我家里牛啊。。。。
道家推按开门法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