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邢台市2003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userphoto

2024.04.13 河北

关注

     2003年,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开局之年。全市人民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认真贯彻落实党的十六大精神和中央及省重大决策部署,全力克服“非典”疫情等不利影响,进一步推进工业化、农业产业化和城镇化进程,加大投资与对外开放力度,积极推进国企改革,调整经济结构,大力发展民营经济,全市实现了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增长,经济实力进一步增强,质量效益同步提高,整体经济达到了近年来最好水平。各项社会事业全面发展,人民生活不断改善。年初确定的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预期目标顺利实现。

一、综      合

    经济增长加快,内在活力增强。经济总量和人均水平跨上新台阶,2003年,全市生产总值(原国内生产总值)首次突破500亿元大关,达到505亿元,比上年增长12.1%,增速高于全省0.6个百分点、高于全国3个百分点,为1999年以来增速最快的一年。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77.9亿元,增长4.3%;第二产业增加值288.5亿元,增长14.5%;第三产业增加值138.6亿元,增长12.0%。第一、二、三产业增加值分别比上年降0.2个百分点和高2.7、1.2个百分点。人均GDP7589元, 比上年增加957元。三次产业结构为15.4:57.1:27.5。全市规模以上工业中非公有制企业增加值增长20.9%,比规模以上工业快1.6个百分点。

    2003年末全市总人口为667.4万人,比上年末增加3.6万人,其中,非农业人口148.1万人。全市出生人口为6.2万人,出生率9.2‰;死亡人口为2.9万人,死亡率4.4‰;自然增长率4.8‰,提高1.1个千分点,性别比例为103.1:100。

    物价水平平稳上扬。全市居民消费价格指数为102.3%。消费价格总水平比上年上涨2.3%,其中:城市和农村同步上涨2.3%。分类别看:食品、医疗保健和个人用品及居住类上涨,衣着、烟酒、交通和通讯及家庭设备、娱乐教育文化用品等价格下降。

二、农      业

    农业生产稳定增长。全市农林牧渔服务业总产值179.2亿元,比上年增长4.0%,其中,农业产值95.1亿元,增长3.2%;林业产值2.1亿元,增长50.9%;牧业产值67.0亿元,增长2.1%;渔业产值0.4亿元,下降6.7%;全市除粮食生产和油料生产由于播种面积调减,总产量出现下降外,棉花、蔬菜、水果等主要农产品保持较快增长。全年粮食总产量341.2万吨,减少3.3%;油料13.8万吨,减少9.7%;棉花12.2万吨,增长16.0%;蔬菜251.0万吨,增长9.9%;园林水果68.7万吨,增长3.6%;畜牧业和渔业生产稳定发展。肉类总产量38.4万吨,增长5.0%;牛奶10.8万吨,增长27.5%;禽蛋51万吨,增长2.9%;水产品0.6万吨,增长1.8%。年末生猪存栏2.1万头,增长4.4%;当年出栏肉猪2.6万头,增长8.5%。

附主要农产品产量:

产品名称 单位 2003年 比上年±%
粮食
其中:夏粮
秋粮
棉花
油料
园林水果
蔬菜
肉类
其中:猪肉
牛肉
羊肉
禽肉
禽蛋
牛奶
水产品
万吨
万吨
万吨
万吨
万吨
万吨
万吨
万吨
万吨
万吨
万吨
万吨
万吨
万吨
万吨
341.2
177.8
163.3
12.2
13.8
68.7
251.0
38.4
19.0
6.9
2.1
8.6
51.0
10.8
0.6
-3.3
-4.3
-2.2
16.0
-9.7
3.6
9.9
5.0
8.3
1.9
0.5
3.6
2.9
27.5
1.8

    农业结构进一步调整。全年粮食作物播种面积705千公顷,减少6.5%,棉花播种面积为132.4千公顷,增长25.1%;油料播种面积59.8千公顷,减少8.4 %;蔬菜播种面积为57.4千公顷,增长8.5%。畜牧业、林业和渔业生产保持较好增长势头。结构调整力度加大,畜牧、蔬菜、果品业三大支柱产业产值占全市农林牧渔服务业总产值的比重达50.8%。农业产业化经营步伐加快,产业化经营率达到57.7%,比上年提高2.7个百分点。农、林、牧、渔、服务业比例为64.3:1:29.5:0.2:5。据市乡镇企业局统计,2003年,全市乡镇企业增加值388亿元,增长16.2%。

    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力度加大。农业机械化,现代化水平得到提高,生产条件进一步改善。农业机械总动力729.8万千瓦,增长2.6%;农用运输车辆155981台,增加9865台;当年机械收获面积减少6.9%;全年化肥施用量(折纯)30.5万吨,增长0.8%;农田有效灌溉面积49.7万公顷,比上年减少1.4%;年末机电井11.1万眼,农村用电量19.5亿千瓦小时,与去年持平。完成造林面积3.3万公顷,年末实有林面积20.1万公顷,增长11.4%;森林覆盖率21.1%,比上年高2个百分点。

三、工业和建筑业

    工业生产快速增长。全年全部工业完成增加值261.5亿元,比上年增长14.5%,增幅比上年提高1.7个百分点。工业增加值占全市生产总值的比重为51.8%,全年规模以上工业完成增加值121.6亿元,增长19.3%。在规模以上工业中,轻工业增加值44.5亿元 ,增长19.5%;重工业增加值77.1亿元,增长19.1%;国有及国有控股企业增加值41.7亿元,增长9.9%;集体企业增加值10.5亿元,增长17.7%;外商及港澳台商投资企业、股份制企业分别增长28.2%和21.5%。工业产销衔接良好,工业经济效益大幅提高,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年销售收入380.6亿元,比上年增长28.1%,实现利税总额47.3亿元,比上年增长36.3%,其中,国有及国有控股企业增长43.4%。亏损企业57个,亏损企业亏损额12445万元,比上年减少1211万元。

    企业信息化、电子商务和电子政务有了新发展,入统工业高新技术产业实现增加值9.1亿元,增长12.4%,运用高新技术和先进适用技术改造提升传统产业,全年完成技改投资36.4亿元,增长16%。

    主要产品产是增长较快。原煤821万吨,下降18.5%;发电量93.7亿千瓦小时,增长2.1%;钢产量303.1万吨,增长41.6%;成品钢材217.2万吨,增长27.1%;生铁296.2万吨,增长55.2%;煤气1437万立方米,增长16.6%;化肥4.9万吨,增长1%;水泥485.5万吨,增长25.2%;平板玻璃1165.1万重量箱,增长1.9%;机制纸及纸板36.4万吨,增长5.2%;纱4.7万吨,增长19.8%。方便面32.1万吨,增长3.1%。

附主要工业产品产量:

产品名称 单位 2003年 比上年±%
原煤
方便面

机制纸及纸板
化肥
发电量
水泥
平板玻璃
生铁
钢产量
成品钢材
煤气
万吨
万吨
万吨
万吨
万吨
亿千瓦时
万吨
万重量箱
万吨
万吨
万吨
万立方米
821
32.1
4.7
36.4
4.9
93.7
485.5
1165.1
296.2
303.1
217.2
1437
-18.5
3.1
19.8
5.2
1.0
2.1
25.2
1.9
55.2
41.6
27.1
16.6

    建筑业快速发展。全市等级以上建筑企业施工产值27.9亿元,比上年增长8.5%,实现增加值5.6亿元,增长8.5%,实现利税总额1.5亿元,比上年增长7.1%。

四、固定资产投资

    固定资产投资增速加快。2003年,全市加大投资力度,实现了固定资产投资的快速增长,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完成217.6亿元,比上年增长29.0%,同比快20.5个百分点,创近7年来最高增速。其中,国有及其他经济类型投资94.5亿元,增长46.2%;城乡集体投资70.9亿元,增长16.5%;城乡个人投资52.1亿元,增长21.5%。按管理渠道分,基本建设投资45.1亿元,增长45.5%;更新改造投资37.1亿元,增长31.0%;房地产开发投资10.8亿元,增长148.9%。地方项目投资86.6亿元,增长45.3%。年内新开工项目654个,全部投产项目498个。计划总投资亿元以上的基本建设项目15个,完成投资14.3亿元。

    工业投入力度加大。在国有及其他经济投资中,全部工业完成投资49.6亿元,增长56.5%,其中工业技改投资35.0亿元,增长54.2%。以煤炭、黑色,有色金属为主的采掘业投资4.4亿元,下降27.9%;以冶金、机械工业为龙头的制造业投资37.7亿元,增长91.4%。支柱产业和优势企业的发展,有力推进了全市工业化进程。

    重点项目建设成绩显著。固定资产和重点项目建设呈现“一大两多”特点。“一大”,即投资规模大。全市131个重点项目完成投资96.9亿元,增长189%,创历史最好水平。其中,14个省级重点建设项目完成21.1亿元,增长182.4%;117个市级重点项目完成投资69.8亿元,增长134.1%。“两多”,即大项目多和新开工项目多。投资5000万元以上的重点项目79个,比上年增加44个;投资亿元以上的46个,比上年增加27个。

五、交通、邮电

    交通运输事业稳步发展。2003年境内公路通车里程5297公里,等级公路里程4780公里,其中高速公路82公里。完成铁路客运量204.1万人,铁路货运量851.4万吨,公路客运量4118万人,公路旅客周转量22.5亿人公里,公路货运量3142万吨,公路货物周转量34.3亿吨公里。

    2003年全市实现邮电业务总量19.1亿元,比上年增长44.5%,其中,邮政业务总量1.22亿元,电信业务总量11.6亿元;本地电话用户94.3万户,增长19.97%,移动电话用户91.7万户,增长52.4%,国际互联网用户17.1万户,增长21.5%。

六、国内贸易

    消费品市场日益活跃。4、5月份由于受“非典”的影响,全市消费品市场受到较大冲击,出现短暂剧烈波动之后,迅速恢复正常。2003年,全市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56.3亿元,比上年增长11.3%,其中城市52.1亿元,增长12.3%。农村104.2亿元,增长10.7%。分行业看,批发零售贸易业零售额119.5亿元,增长12%;餐饮业15.8亿元,增长11.4%;其他行业21亿元,增长8.2%。整个消费品市场呈现出正常的良好增长态势。

    市场建设稳步发展。优化整合市场资源,进一步改善交易环境,超亿元市场成交额快速增长。年末我市共有商品交易市场486个,基本与上年持平,其中,消费品市场446个,生产资料市场40个。全市商品交易市场成交额114亿元,比上年下降1.7%。拥有超亿元市场12个,成交额达68.5亿元,比上年增长29.2%。其中,成交额最大的交易市场是清河绒毛市场,成交额达24.3亿元。

七、对外经济贸易和旅游业

    对外贸易取得新成绩。2003年,全市进出口总额为35479万美元,比上年增长37.1%,其中出口30177万美元,增长55.8%;出口额超百万美元的骨干企业增多,羊绒、服装、单晶硅等特色产品出口规模增加,占出口总量的95%。进口5302万美元,下降18.7%。招商引资取得新突破。全市实际利用外资5784万美元,增长22.3%,其中,外商直接投资5420万美元,增长19.1%。新批三资企业合同32个,合同利用外资5253万美元,分别比上年增长14.3%和 14.9%。努力克服“非典”带来的不利影响。全年接待国际旅游者883人次,增长9.4%;实现旅游总收入场2.3万美元,增长95.8%。

八、财政、金融和保险业

    财政收入稳步增长。进一步深化财政体制改革,大力培植和开拓财源,强化税收征管,努力增收节支,在“非典”和东庞煤矿透水双重灾害困压下,实现“四保一促”目标,实现了财政收入的稳定增长,共完成财政收入35.5亿元,按可比口径计算比上年增长15.5%。其中,中央级收入完成17.5亿元,同比增长12.9%;省级收入完成3.2亿元,增长10.2%;市级一般预算收入完成6.1亿元,增长26.1%;县级一般预算收入完成8.8亿元,增长16.1%。全年财政支出35.7亿元,增长17.6%,财政收支基本平衡。

    金融存贷款增加。金融业不断完善自身服务功能,努力增强对经济发展的支持力度。年末全市金融机构各项存款余额529.2亿元,比年初增长13.3%,其中,城乡居民储蓄存款余额417.3亿元,增长12.3%;金融机构贷款余额352.1亿元,比年初增长7.7%。全市金融机构现金收入1672.8亿元,增长26.0%;现金支出1703亿元,增长25%;现金收支相抵净投放货币30.3亿元。

    保险机构各项业务继续保持高速增长。各类保险项目保险金额476.8亿元,比上年增长13.6%,保费收入8.7亿元,比上年增长29.9%,其中人寿保险保费收入7.0亿元,占总保费收入的80%,年内已决赔款1.7亿元,与上年持平。

九、科学技术和教育

    科技事业进一步发展。科技成果不断涌现,重大科技专项和科技攻关取得新的突破,年末有县及县以上独立研究与开发机构6个,其中,科技信息与文献机构1个。取得各类科技成果38项,全年受理专利申请317件,增长19.2%;专利授权量213件,增长2.4%。高新技术产业发展步伐加快,全年高新技术集工贸总收入38亿元,增长8%。

    普通高等教育规模继续扩大。2003年,教育事业又有新的发展,各类学校在校学生数已达146万人,专任教师6.6万人。全市普通高等学校5所,高校招生14665人,增长44%;在校学生36759人,增长51.3%;毕业生6453人,增长25.9%,基础教育得到加强。小学校3025所,在校学生683883人;普通中等专业学校5所,在校学生19382人,职业学校28所,在校学生32304人。

十、文化、卫生

     文化、卫生事业稳步发展。年末共有文化馆17个,群众艺术馆1个,公共图书馆18个。广播综合人口覆盖率98.9%,电视综合人口覆盖率98.9%;全市有线电视用户21.5万户,增加0.91万户。卫生事业发展加快,医疗水平不断提高。2003年卫生机构总收入7.6亿元,其中业务收入6.6亿元,年末拥有卫生机构451个,其中,医院、卫生院405个,卫生机构床位数14080张,其中,医院、卫生院床位数13781张。卫生技术人员数14898人,其中执业医师和助理执业医师7506人,注册护士3204人。

十一、环境保护

     环境治理力度加强。环境质量进一步改善。2003年,全市环保监测站加强标准化、自动化建设,环保监测站10个,环境监测人员135人;完成环境污染限期治理项目111个,投资额18500万元。工业重复用水率94.7%,工业废水达标排放率98.2%,工业烟尘排入支队率75%,固体废物综合利用率64.7%。“三废”处理的同时增加了社会财富,三废综合利用产品产值为2.3亿元。建成烟尘控制区18个,面积98.2平方公里;环境噪声达标区834个,面积33.6平方公里。环境质量逐步提高,城市空气不断改善,治理水土流失取得新进展,生态环境进一步改善。

十二、人民生活和社会保障

     城乡人民生活不断改善。2003年,市区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6125元,增长8.5%。其中,市区居民人均工薪收入3995元,增长11.2%,经营净收入331元,增长26%;转移性收入2057元,增长2.8%。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2728元,增加135元,增长5.2%,其中:工资性收入874.8元,增加42.8元,家庭经营收入1777元,增加141.7元;转移性和财产性收入76.2元,减少54.3元。城乡居民的消费方式、消费渠道和消费结构发生重大变化。2003年,市区居民人均消费性支出4503元,增长10.9%。其中:交通及通信消费支出599元,教育文化娱乐消费支出421元,医疗保健消费支出448元,分别增长59.9%、15.0%和24.3%;市区居民恩格尔系数为38.3%,平均每百户家庭拥有家用汽车2.4辆,家用电脑10台,人均住房建筑面积24.3平方米,增加0.3平方米。农村居民人均生活消费总支出1451.5元,增长17.1%;平均每百户家庭拥有彩色电视机77.5台,电话机51.9部,移动电话机15.6部;人均住房面积27.6平方米,增加0.13平方米。全市职工平均工资8874元,增长9.4%。

     社会保障工作得到加强。2003年,全市参加基本养老保险的人数30.3万人,增长4.5%,其中,参加基本养老保险的离退休人员7.5万人,增长7.2%;参加失业保险人数32.9万人,增长7.8%;参加基本医疗保险人数25.5万人,增长14.6%;领取城市最低生活保障费人数76021人次。全年发放企业离退休人员基本养老金41284.3万元,国有企业下岗职工基本生活保障资金4760.8万元,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资金36604.4万元。
 
注:1、本公报2003年部分数据为快报数,全市生产总值、人均GDP、各产业增加值按现行价格计算,增长速度快可比价格计算。
    2、公报中人口数取自公安年报。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2017年宁夏银川统计公报:GDP总量1803亿 总人口增加3.4万
铜仁地区2009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抚宁县2010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呼和浩特市2017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嘉峪关市2008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武汉市2016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湖北日报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