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父母官”最早指的哪位官员?不是一位,而是两位!

“父母官”最早指的哪位官员?不是一位,而是两位!古代的地方官,为何又称“父母官”?得益于南阳人的发明。

在古装剧中,地方官中的知县或知府,常常被称为“父母官”,这种称呼中虽然给人以为官者要有“爱民如子”的“亲情”,但是,从另一方面,也透露出浓浓的官本位思想和旧社会阶级观念。不管如此,在古代,碰到一个“爱民如子”的“父母官”仍是百姓之幸。那么,地方官最早被称为“父母官”是始于何时、何人呢?

如果追根溯源,“父母官”是脱胎于“父母”一词的,见诸史籍的,最早有《礼记·大学》:“《诗》云:'乐只君子,民之父母。民之所好好之,民之所恶恶之,此之谓民之父母。”《孟子·梁惠王上》:“为民父母,行政,不免于率兽而食人,恶在其为民之父母也?”在这些先秦文献中,“父母”即是指百姓的统治者,甚至是国君。

而将地方官呼为“父母官”,则是始于两汉的两位地方官——西汉的召信臣与东汉的杜诗。这两位出生相差近百年的人,曾先后担任过南阳太守,且在南阳太守任上,都为当地百姓谋福祉,是深受南阳百姓爱戴的好官。

召信臣,九江寿春(今安徽寿县)人,因明经甲科而成为郎官,补授谷阳长,后被荐举为高第,升迁为上蔡长。他为官视民如子,所到之处都为民众称颂。后越级提拔为零陵太守,但因病免职归田。西汉元帝时,起复征辟为谏大夫,调任南阳太守。

召信臣为南阳郡太守时,“其治视民如子”,劝民农桑,去末归本。并且,为政勤勉有计谋,“好为民兴利”,尽力使百姓富起来。他亲自指导农耕,常出入于田间,住宿在民家,很少有安闲的时候。

不仅如此,召信臣还是位水利专家,在南阳期间,他“行视郡中水泉,开通沟渎,起水门提阏凡数十处,以广溉灌,岁岁增加,多至三万顷。民得其利,蓄积有余”。“百姓归之,户口增倍,盗贼狱讼衰止”。“吏民亲爱信臣”,尊他为“召父”。

信臣为人勤力有方略,好为民兴利,务在富之。躬劝耕农,出入阡陌,止舍离乡亭,稀有安居时。行视郡中水泉,开通沟渎,起水门提阏凡数十处,以广溉灌,岁岁增加,多至三万顷。民得其利,蓄积有余。信臣为民作均水约束,刻石立于田畔,以防分争。禁止嫁娶送终奢靡,务出于俭约。府县吏家子弟好游敖,不以田作为事,辄斥罢之,甚者案其不法,以视好恶。其化大行,郡中莫不耕稼力田,百姓归之,户口增倍,盗贼狱讼衰止。吏民亲爱信臣,号之曰召父。(《汉书·循史传》)

在召信臣主持兴建的南阳水利工程中,最有名的是六门堰和钳卢陂。六门堰又叫穰西石堰,在今河南邓县城西1.5公里。它壅遏汉水的二级支流湍水(流入汉水支流淯水,今白河),形成水库。最初设3处水门引水,元始五年(公元5年)增加到6处,所以叫六门堰。水由水门分出后,沿途形成29个陂塘,形成“长藤结瓜”式灌溉系统。可以灌溉穰县(今邓县东)、新野、涅阳(今南阳市镇平县南)3县5000多顷农田。这一带水利历史上经过多次兴废,明代末年才完全废弃。

五垄山有五梁,汉延相接,曰六门堰。西三裏拥湍,邵信臣所作也(《周地图记》)。

说来也巧,时隔不足百年,至东汉武帝刘秀建武七年(公元31年),南阳郡百姓又幸运得遇新任太守杜诗。杜诗是河南汲县(今河南省卫辉市)人,东汉的又一位技术型官员,是著名的水利学家与发明家。光武帝时,为侍御史,建武七年(公元31年),调任南阳太守。

职守南阳时,为了提升生产力,杜诗创造水排(水力鼓风机),以水力传动机械,使皮制的鼓风囊连续开合,将空气送入冶铁炉,铸造农具,用力少而见效多。另外,他还主持修治陂池,广开田池,使郡内富庶起来,有“杜母”之称。

七年,迁南阳太守。性节俭而政治清平,以诛暴立威,善于计略,省爱民役。造作水排,铸为农器,用力少,见功多,百姓便之。又修治陂池,广拓土田,郡内比室殷足。时人方于召信臣,故南阳为之语曰:“前有召父,后有杜母。”(《后汉书杜诗传》)

南阳百姓拿现任太守杜诗与以前的太守召信臣相比,夸赞说:“前有召父,后有杜母”。自此“父母官”的故事便广传后世,“父母官”一词即源于此。

(图片来自网络)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为什么古人称呼地方官为父母官?其实是指两个人
民间为何称地方官为“父母官”?出自哪里?最早指的是谁?
父母官的来历——来自南阳府衙太守杜诗、召信臣
“父母官”的由来
“父母官”的由来与内涵
历史上,南阳人追捧过的“父母官”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