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宫颈液基细胞学鉴别诊断(3)——解析:内膜来源

        宫颈细胞学发现子宫内膜细胞,是一场邂逅,远道而来的她风尘仆仆,容颜变得憔悴,原来的她到底是什么样子?需要一番仔细的观察,才能探究真相。


       在已经告知内膜来源的前提下,测试的结果不是很理想,错误的判读意见如下表所示:



第一个病例:病史不详,膜式液基制片



        这个病例如果不熟悉制片技术对于镜下细胞形态的影响,很多医生会判读为HSIL。这三幅图的确很难与HSIL鉴别,因为立体感很强的内膜细胞团被压扁了,内膜细胞胞浆少,核型可以有不规则,与HSIL的鉴别主要在于核染色质不具备粗糙的特征,此外核仁明显。图一相对要容易判读点。


        这是一个回顾性学习的病例,活检确诊为内膜癌以后,调出前期做的宫颈细胞学,明确的内膜癌细胞全片只有这一个明显。细胞具有一定的立体感,核染色质均细,有一个突出的大核仁,目测超过3微米大小。



        视野中间那几个也是癌细胞,与HSIL的区别在于突出的核仁,如果是鳞状细胞来源,这么大核仁的情况下,要么考虑修复,要么就是鳞癌。修复一般成片聚集,鳞癌一般异型更明显。


       其它的几个意见,鉴别如下:1.正常的子宫内膜细胞:不具备大核仁,不会有这么丰富的胞浆。2.IUD反应;通常具备明显的空泡,核被挤到一边呈印戒样。3.蜕膜细胞:染色淡,小核仁,核没有异型性。



        这个病例组织学非常明确,是个子宫内膜样腺癌。但是单独就细胞学判读来说,判读是困难的,ASC-H可能是大多数医生的选择,我的经验就是:如果考虑鳞的病变,遇到突出的大核仁(超过3微米大小),要警惕有没有鳞癌或者腺癌的可能。


第二个病例:病史不详,膜式液基制片



        这个视野可见大量的立体结构细胞团,红色箭头所示的为中性粒细胞口袋,这个现象如果伴随异型的核,高度提示子宫内膜癌的可能,但并不是子宫内膜癌所特有,颈管腺癌也有可能出现。



        黄色箭头所示的细胞团周边呈花边样,提示内膜来源,红色箭头所示的大空泡,已经超出了正常内膜胞浆内小空泡的大小,是病变的另外一个重要特征。


        红色箭头所示的均为中性粒细胞口袋,黄色箭头所示的细胞团,细胞异型明显。细胞学判读为AGC或者AGC-FN均可,此例正确率最高。



       组织学为子宫内膜样腺癌。细胞学收集到的病变细胞数量较多,且细胞异型明显,诊断起来难度相对较低。这一例给我们的经验就是:中性粒细胞口袋对于腺细胞病变,尤其是子宫内膜病变的有很重要的提示意义。


    第三个:病史不详,沉降式LBP液基制片



        

        这个病例错误率最高,这些内膜细胞团都是正常的。这是一例经期子宫内膜细胞残留的样片,细胞团看起来很吓人:深染,核型不规则。但是我们应该都知道,正常的子宫内膜细胞染色本来就比较深,内膜细胞本来就可以有不规则的核型,再加上细胞脱落以后退变的影响,形态学上很容易和病变联系起来。鉴别要点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1.比形态学更加重要的是病史,年龄。年轻女性哪怕内膜细胞团异型性再大,也不要轻易考虑内膜癌,因为子宫内膜癌的发病与HPV没有关系,好发于老年人。这个病例虽然没有告诉年龄,但是背景中大量表层鳞状上皮提示我们要谨慎判读内膜病变。2.形态学改变对于退变或是病变,在子宫内膜细胞来源,最有意义的是核仁的变化。核仁的大小通常与内膜病变的程度正相关。此例核染色质凝集,核仁不明显,不要轻易考虑内膜病变。



        鉴别诊断:1.IUD改变,如上面两图,可以考虑IUD的影响,但是需要病史的支持,在病史不详的情况下,不要轻易下这个判读结果。否则一世英名可能毁于一旦:临床医生是不会信任一个病人明明没有上环,细胞学却报告IUD改变的细胞病理医生的。2.透明细胞癌:透明细胞癌容易出现胞浆内空泡,但是核反而染色较浅,核仁一般比较明显。


       第四个病例 :病史不详,沉降式LBP液基制片



        这个病例组织学为子宫内膜腺癌,第一图显示内模细胞团典型的三维立体结构,桑葚样外观,区别于正常的特点在于核仁明显。第二图显示立体感强的胞浆内空泡,核被挤压到一边,核仁明显。因此,大空泡大核仁是内膜病变的显著改变。



        这些内膜细胞团,核的染色并不是很深,细胞异型性也不是很大,没有经验的医生很容易当做正常。内膜病变就是有这样的陷阱:有时候看起来很可怕的没有问题,有时候看起来很乖巧的其实是个癌。


        总结几条子宫内膜细胞形态学判读及鉴别诊断的经验:


        1.形态学特点最重要的是大核仁,其次是大空泡;比形态学更重要的是年龄,病史。细胞异型再大,年轻女性不要轻易考虑恶性;细胞异型再小,绝经后出血女性要高度怀疑内膜癌。


        2.内膜病变漏诊的重要原因在于病变细胞数量少,因此在有可疑病史的情况下,要仔细寻找。特别要注意中性粒细胞口袋,单个大核仁细胞,甚至就一个大空泡。


        3.制片技术对于内膜的来源判读影响很大,要知道如何识别被压扁的正常内膜细胞团,能够和HSIL鉴别(见下表)。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子宫内膜癌TCT HE)AH/EEC
2014年宫颈细胞学Bethesda报告系统(中英对照)
子宫内膜增生性病变诊断与鉴别诊断
宫颈粘液腺癌(胃型)/微偏腺癌讨论病例【中美加宫颈病理交流群】
宫颈细胞学TBS报告系统(十)腺上皮细胞异常
舒宽勇教授专访:绝经后妇女子宫内膜病变的诊断和处理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