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姜文的电影世界,他如何走上神坛

一、北京人

  在对于姜文的电影艺术作出梳理和评价之前,我们首先要看看他是一个什么样的人,属于哪一个具体的年代和族群,以及,个性如何从共性中生长而出。


  姜文的父亲是军人,母亲是教师。父亲形象酷似王学圻,母亲则相仿斯琴高娃。在《阳光灿烂的日子》里,姜文如愿以偿地请二位扮演了他的父母。他有一个弟弟和一个妹妹,弟弟后来也成为了演员,这便是姜武。


《阳光灿烂的日子》中王学圻和斯庆高娃


姜文的家住在东单的一个胡同里,斜对过是一个王府花园,不远就是空政话剧院、中国青年艺术剧院和北京人民艺术剧院。这为他接触演剧艺术提供了便利。更重要的是,按照当时分片上学的格局,许多文化团体的子弟成为了姜文的同学,其中对他最有影响的一位是同桌英达,以及洪晃。洪晃令姜文见识了章含之这样的传奇女性,而英达的父亲英若诚则让姜文领略了北京人艺演剧体系的魔力。


从这些简单的履历中,可以找到姜文一些特点的根源,这些特点即属于他个人,也展现在他的作品中。


他是一个普通干部子弟。即不是高干,也不是高知,而是随着新中国建立出现的新阶层——“干部”的子弟。他们的父母在50~60年代因工作迁入北京,成为“新北京人”。他们生长在1960年代的红旗下,树立过完美世界的理想,也经历过血雨腥风的文革。贫瘠的物质世界、残酷的现实斗争和激动人心的伟大理想,构成了他和他们的心灵史。


他又是一个北京人。部队大院和胡同,都有着独特的文化特征。姜文的成长环境,恰恰处于两者的交汇处。他热情,又理性;高傲,又朴实;自豪,又自卑;冲动,又克制。在这些共性较强的特点之外,姜文深深地依恋胡同,高调地称颂胡同,胡同中的一切,是支撑他精神世界的基石。二锅头、酱豆腐、猪头肉、片鞋、茶缸子、军大衣这些胡同旧物常常被提起,也不断出现在他的电影中。比起有些稍微见识些洋货便五体投地的人物来说,姜文坚持本位文化的态度,赢得了很多人的尊重。


和姜文年龄相仿、成长环境类似的有崔健、冯小刚、王朔等,年龄较长的则有陈凯歌、田壮壮、葛优、陈佩斯、濮存昕等。无论他们的个性、言论、作品有多么大的不同,但他们身上都渗透出一种类似的东西——北京干部子弟的气质:豁达乐观,优越感强,仗义局气,见多识广,忧国忧民,针砭时弊,恋旧,有造反精神,崇拜毛泽东——此种特性几乎也是此辈“新北京人”的共性。在岁月流转,北京精神与风物已面目全非的年代,某些东西在电影中得到特意的展现或者变形的宣泄,比如姜文的《太阳照常升起》、冯小刚的《唐山大地震》、陈凯歌的《赵氏孤儿》、田壮壮的《吴清源》,这些看似不同的电影的思想根源,都有一部分来自于他们心中的北京。


1980年,姜文考入中央戏剧学院表演系本科班。那时的中戏,正是教学黄金时代的开始。新中国培养出大批优秀的学院派教学人才,经历了文革十年的锤炼,前后二十余年教训,在理论上、创作上、教学上达到了空前高度的成熟。在文革后的自由空气中,他们积累的艺术经验得以集中释放,1978、80、82、85、87各班,确实是综合实力最强、教学成绩最出色的几个班级。


即使在80班中,年龄最小的姜文也是专业最出色的一个。他的表演永远引人关注。在片段阶段,他演出《原野》中的常五爷,能引得观众不去看仇虎和金子。在毕业大戏阶段,他演出《家庭大事》中的老爷子,盖过了所有的儿孙。好演员不是捧出来的,是观众用眼睛识别出来的——这一点和今日大相径庭。


  同时,姜文还是一个全院闻名的刨根问底和逆向思维者。中戏关于此类事情的著名案例,差不多一半出自与姜文,另一半则出自于李保田。姜文艺术能力多元的另一个故事是:一次在课上,老师批评姜文不认真听讲,姜文转手拿出一个用铁丝捏成的老师的侧面像,说这就是刚才思想开小差时捏的。


那一卷铁丝,许多年后演变成了他自己绘制的电影故事板。


1984年,姜文毕业。姜文毕业的成绩不算好。虽然表演课出色,但形体和声乐成绩都较差。对此,表演教师和形体、声乐教师还产生过争论。毕业后,他进入中国青年艺术剧院工作,演出了《高加索灰阑记》。和大部分报道不同,事实上,这是姜文在青艺几乎唯一的一次演出,演的是个小角色,也不算成功。


  姜文的事业理想,实现在后来的电影银幕上。


二、方法派

  


《末代皇后》中姜文饰演 溥仪


  1985年,刚刚毕业的姜文出演了陈家林导演的《末代皇后》,扮演溥仪。那时节,话剧演员演出电影几乎还是一件离经叛道的错事,姜文的同班同学丛珊在演出《牧马人》后在学院遭遇多次没来由的批评;尤勇因合同到期被迫放弃了已拍摄大半的《最后的疯狂》,还有一些演员为了演出电影不得不从院团辞职离开。今天,一切颠倒了过来,谁拍上有名的电影谁就是学院的优秀毕业生,戏剧院团也理直气壮地将影视剧明星安排在话剧主演的位置上,据说都是为了尊重市场,尊重观众。

  姜文在《末代皇帝》中的表现十分出色,其内敛的体验派演技,和已经成名的影后潘虹旗鼓相当,比起其他演员来更胜一畴。他灵活运用斯坦尼斯拉夫斯基体系“从自我出发”的艺术主张,注重外部形象的刻画和表现力的呈现,初步形成了自己的表演风格。今天的青年演员们喜欢说“我很努力”,姜文则不断用行动告诉别人“我比你们演得好”。那一年姜文刚刚22岁,对生活的认识和艺术的理解,却已经非常成熟,和年龄很不相称。


《芙蓉镇》中的秦书田

  1986年,姜文在谢晋导演的《芙蓉镇》中扮演右派秦书田,再次展现出自身演技的几个突出特色:对人物形象独特的外部设计,逆向思维的人物逻辑,关键场次的特殊表现力。“扫街舞”那一段落,已经成为电影表演历史上的经典。之后,他又演出了张暖忻和雅克·道夫曼导演的《花轿泪》,扮演父亲惠义,表现中规中矩。自此,姜文的电影创作开始和法国结下些缘分。


《花轿泪》中的父亲慧义


  80年代,中国兴起了一股歪曲斯氏体系的“风声”。“斯氏体系”被片面地描绘为“只重视体验、不重视表现”、“不适合中国”、“已经过时”等等。这些言论兴起的原因,既有取而代之的雄心,也有不求甚解的误读。“斯氏体系”博大精深,是一个不断发展、变化的表演体系,因其原理的科学和不断的更新,一直保持着强大的生命力。在中国,斯氏体系也经历了本土化、现代化的融汇过程,至今仍是最为科学完整的表演教学体系。几代中国艺术家在学习、借鉴“斯氏体系”的过程中,将其与中国传统演剧方法相结合,注重传统的继承,注重生活的积淀,形成了独特的“中国学派”。姜文正是“斯氏体系”和深受其影响的“中国学派”的代表。

  影响姜文表演风格的,还有现代美国电影的表演技巧。当时,国内引进一批美国内参片,代表作品为《教父》、《出租汽车司机》、《猎鹿人》、《克莱默夫妇》。马龙·白兰度、罗伯特·德尼罗、达斯汀·霍夫曼、梅里尔·斯特里普的表演,对几代中国影人造成了深深的影响。姜文同样痴迷于此,他的表演处理中,总是不难找到马龙·白兰度、罗伯特·德尼罗的影子。这几位,是美国“方法派”的代表。“方法派”注重自我呈现、注重细节感受、注重简炼直接的表现方式,这些特点都被姜文广泛运用。那时节,美国方式的魅力惊人,尤甚今日。


  “方法派”(Method)的全称,正是“斯氏体系”(美国分支)。


  在“斯氏体系”中国、美国两大分支的影响下,姜文铸就了坚实而独具个性的表演方法。两者之间,中国分支在“生活底子”方面给姜文的教诲更多,美国分支则在“表现技巧”方面令姜文受益颇深。胡同老爷们开打西洋拳,“姜文三一律”开始形成。简言概括“姜文三一律”:一个“自我”,三个“独特”。

   “自我”:姜文。

  “独特”的外部形象设计。

  “独特”的行动逻辑设计。



  关键戏段“独特”的内外部表现力呈现。


  1987年,姜文演出了张艺谋的电影处女作《红高粱》,扮演闻名遐迩的“我爷爷”。其民族化的演出技巧已进入出神入化的阶段。我们可以再次体验“姜文三一律”:一个姜文;秃脑壳的土气和剽悍的身体,面对每一事件的与常人不同的处理方式,高粱地追赶花轿、袭击三炮、唱酒歌等段落独到的表现力。从这部电影开始,姜文的形象,也从豆芽菜变成了健美先生,这是数年艰苦训练的结果。



《本命年》现场工作照


  同年,他演出谢飞导演的《本命年》,这是一部现实主义的黑色电影,姜文扮演的李慧泉是胡同里的小人物,出狱归来,尝试奋斗,理想破灭,被杀身亡。姜文在这部影片中的表演,几乎就是罗伯特·德尼罗《出租汽车司机》的翻版,同时,又充满了北京胡同生活的烙印——罗伯特·德尼罗也是一个成长于纽约穷街陋巷的家伙。


  1990年,姜文演出田壮壮的《大太监李莲英》,姜文努力塑造了一个孤独而阴鸷的灵魂:李莲英。这部倾注了诸多电影人心血的影片,并没有获得太大的社会反响。在电影这门艺术中,付出与得到往往不成正比。


  接下来,姜文得到了一个意外的机会,出演电视剧《北京人在纽约》。这部电视剧,即将成为姜文表演的最高峰。


三、 电视剧


   姜文毕业后,失去了一次重要的创作机会。这便是周寰导演的电视连续剧《末代皇帝》。1984年底,这部电视剧即将投入拍摄的时候,溥仪的角色只剩下两个候选人:姜文和陈道明。最终,剧组选择了陈道明。对此,姜文曾经很有情绪地发表过一些言论。不久,姜文出演电影《末代皇妃》。他的溥仪塑造得很好,但电视连续剧这种新颖的艺术样式影响力巨大,陈道明亦因之成名。



《北京人在纽约》剧照


  命运令两个人在数年后再次交错。中国第一部银行抵押贷款、赴美国全程拍摄的电视连续剧,原本由陈道明主演。后陈道明因故退出剧组,摄制组转而请姜文演出。这部电视剧是《北京人在纽约》,导演郑晓龙、冯小刚。


  《北京人在纽约》是一部在美学和技术上都有很大创新的作品。由于全部在境外拍摄,作品获得了与国内电视剧完全不同的视觉质感。首次大规模使用运动摄影器材(STEDICAM),使得作品中出现了大量流畅的长镜头处理。同时,拍摄环境、时长等限制,使得作品中出现了大量的现编、现改的段落,也成为演员们展现即兴表演技巧的舞台。应该说,这部创作风格杂糅的作品,却出奇的流畅、耐看,是和以姜文为代表的演员们分不开的。


  姜文在这部戏中的表演,可谓开风气之先。


  在人物定位上,姜文打破文艺作品对于艺术工作者的概念化套路,颠覆了文革后对于知识分子无限拔高的倾向,转而将王启明塑造成一个活生生的“北京人”。姜文用他的生活底子和艺术主张,重新为大提琴手王启明勾勒出一幅画像:身陷改革开放大潮,人心思变;音乐人的傲慢与自负,知识分子的清高与无能,北京人的仗义和痞气,遭遇异国生活的愤懑与无奈;多变的态度,复杂的人性,狂暴与懦弱,失落与报复;汇集于王启明“这一个”的形象之中。


  在人物关系的处理上,姜文使用了著名的“错位法”。对待妻子郭燕,仿佛父女关系;对待情人阿春,仿佛夫妻关系;对待女儿宁宁,仿佛情人关系。这种“错位法”使得姜文在处理大部分戏段时,先天具有了新鲜感和思辨性,使表演好看,耐看。


  在传统的中国学派、“方法派”的演技之外,姜文又采用了部分格洛托夫斯基学派、彼得·布鲁克学派的表演技巧,更加注重即兴创作、直觉创作,以及使用身体姿态传达出信息量。由于电视连续剧长度远远高于电影,《北京人在纽约》中又使用大量长镜头,姜文非常重视在运动中演戏,使用行进间的各种信息量点示人物性格。在即兴表演的语言设计方面,姜文使用大量水词、结巴、重复的处理,既有个人特点的显露,也有刻意的设计。这些生活的毛边,对于当时追求精确、不容错误的传统文艺观念,具有特别的革命性意义。


  《北京人在纽约》播出后,万人空巷。1993年的秋天,全国大批摄制组都会在晚间停止工作,集体收看这部电视剧。来自于同行的尊重,是最宝贵的。


  在《北京人在纽约》的高峰之后,姜文很少拍摄电视剧,而是集中精力转到新的领域——电影导演工作中。因此,我们很少看到姜文在电视银幕上出现。仅有的例子是《我爱我家》、《大宅门》和《大清风云》。


  《我爱我家》、《大宅门》是典型的友情客串。在陈家林导演的《大清风云》中扮演皇太极,是姜文21世纪仅有的电视剧创作。在这部作品中,以姜文的形象、气质,将台词说完,人物便已塑造完成,“站着就把钱挣了”。此言并非贬意,能够修炼出强有力的气场——包括形象、气质等诸多方面——是非常宝贵的,这气场绝非“成名”二字的馈赠,而是不断的“过演员生活”的收获。


  姜文和陈道明的“恩怨”,在《建国大业》中得以“了结”,姜文扮演毛人凤,陈道明扮演阎锦文,在“车中密谋”一场中,角力PK,张力十足。内中承载的,更是1/4个世纪的光阴流转。


  假如姜文专注地做一个演员,在若干方面的收获或许远比今日为多。但他为自己设下了另一个目标。这个新的目标令他付出了更多的辛劳,也体尝了更多的艰辛。


  他,要成为一个导演。

四、导演


  谢飞导演对姜文的评价中有这样一句:“很有力量感”。


  姜文的力量,不仅仅在于历经苦练,将自己从一个瘦弱的青年锻炼成了一个厚实汉子所表现出的毅力,更在于,他向电影创作的核心位置:导演,发起了挑战。并且不是上去坐一坐便罢了,而是全力要把自己的那一把打造成“金交椅”。


他要做不一般的电影。


  至今,姜文的导演作品只有4部,确实部部都不一般。从最卖座的,到最赔钱的;从犯规的,到开创新时代的……此时此刻,彼时彼刻。


  《阳光灿烂的日子》台前幕后的故事,已经为人所熟知,一本《诞生》更记录足了剧组的故事。


  事实上,在王朔的《动物凶猛》之前,姜文已经制定了若干个拍摄的项目计划,最终变为现实的,却是后来居上《阳光灿烂的日子》。


  许多年轻的朋友对于1990年代并不十分了解。那时节,传统的电影产业已经几乎走到了尽头,电影厂普遍亏损。民营公司还没有被允许进入电影业。新引进的好莱坞大片猛烈地侵占着大陆市场,摧枯拉朽。香港电影以合拍片的形式打入了大陆制造业和市场,带来了新的观念和模式——直到1997的到来令香港电影全面退潮,蛰伏十年重装上阵。大陆电影创作者中的相当部分,转而进入电视剧领域,创造出大陆电视剧的新时代,影响一直延续至今。


  姜文在这样一个微妙时刻跻身电影导演的行列,而不是依靠《北京人在纽约》的效应做电视剧大腕,以足谷翁自乐。仅这一点,其人便令人佩服。


  那也是一个转型时代。旧观念正在退场但没有退净;新思维已经出现还没有深入人心;对历史的重述开始出现但还没有变作主流;和港台的合作广泛展开但没有全面融合;自我小资的电影群体正在形成。同时,电影市场仍旧在枯萎中,国产电影失了大多数希望。




  在那样一个失落的时代,姜文拍摄的这部电影,成为阴霾中的一抹亮色。《阳光灿烂的日子》公映后,获得了各个方面的赞赏。从业界到观众,从官方到民间,从国内到金马、威尼斯、新加坡,喝彩声连连。这部电影不仅仅赢得了一系列奖项,也收获了很不错的票房,令姜文志得意满,谋划再战。然而,正是《阳光灿烂的日子》,埋下了日后问题的种子。

  挑战题材禁区的成功,令他下一步步子迈得更大。敢破敢立,大破大立,在创作上寻求大胆突破,一切追求极致——几乎到了忽视客观创作条件的地步。然而,拍摄周期过长、使用胶片过多、预算花销过高的问题,被作品巨大的成功掩盖了。


  因果造化,又一部在艺术上很有特色的姜文电影出现了,这就是《鬼子来了》。这部影片,在反思历史、主题立意、格调追求、工艺技术等方面均有较大突破,又一次证明了姜文的艺术才华。然而,由于在操作程序上违反了当时的电影管理条例,这部影片不能和观众见面,姜文也遭受了处罚。


  不短的一段时间中,姜文不能执导筒,只好继续做一个表演者。于是,那个曾经创造许多经典形象的优秀演员,又开始展现自己的演技,创造出新的形象。只是,在这个阶段,并不是每一个角色都象前期那样令人称赞。


五、角色


  在成为导演后,姜文依旧不断演出电影,塑造一个又一个人物形象。


  不能说每一个都成功,即使最忠诚的姜文拥趸,也会客观得看待这个事实。


  1993年的《狭路英豪》令姜文找到了一次直接向德尼罗致敬的机会,在这部几乎直接改编自德尼罗主演的《午夜狂奔》的华语版本中,姜文扮演一位与原作主人公身份类似的警察形象,一方面,接承了尼罗的诸多表演方法;一方面,进行了大量本土化的创造——在此之前,媒体曾经询问姜文是否崇拜尼罗,姜文说明自己在访问美国的过程中与多位美国演员结识(曾与尼罗相约但没有见面),他们相互欣赏,以朋友关系相待,谈不上谁崇拜谁。这篇著名的长篇访谈登载在《中国电影报》上,展现了中国电影人自尊、自爱、自强的优良心态。


  不幸的是,在各种奇怪文化的侵蚀下,这种心态在中国电影中已越来越弱。


《鬼子来了》剧照


  《宋家王朝》使姜文得到了一座香港电影金像奖的最佳男配角奖,他在影片中扮演孙中山的友人、宋氏三姐妹的父亲:宋查理。姜文的表演基本上是一次对马龙·白兰度的致敬,若干戏段的处理和《教父》非常相似。虽然篇幅不多,但其演技力压影片中两岸三地所有演员,获奖当之无愧。


  《有话好好说》是一部风格奇特的作品。本质上,这是DOGMA95宣言的一次中国实践。导演张艺谋和主演姜文在对“极致”的追求上走得更远。“第五代”依靠追求极致攻城掠地,登上电影舞台。如今,《有话好好说》中的极致却没有被哪个群体所接受,冷淡收场。姜文在影片中塑造的较劲人物赵小帅,亦少人喝彩。可以说,这部影片宣布了“第五代”运动的美学追求和形式探索告一段落。

  周晓文导演的《秦颂》是一部勇气可嘉的电影,几乎也是最早出现的新概念古装大片。姜文在影片中扮演的嬴政,自然又是一个姜文式的始皇帝。姜文是最早看清社会成败名利残酷关系的电影人物之一,“历史由我所写”也诉出了他的心声。他在塑造人物的过程中融入了个人对于历史、社会的理解,这种演绎方式毁誉参半。2011年,姜文在《关云长》中扮演曹操,应该就是前次创作的一次延伸。


  在何平导演的《天地英雄》中,姜文试图冲击动作类型人物的塑造,扮演西域奇侠李校尉。布鲁斯·威利斯可以做到,姜文也都可以做到——他们都不算英俊,也都没有动作基础。这部雄心勃勃的电影,具有着类型片的全部要素,有着复杂的动作、转变的人物关系、无数壮美的山川江湖,姜文等演员的表演也属竭尽全力,但最终影片票房惨败。既然亮明了商业片的身份,就必须把票房作为第一指标。姜文在创作之外的收获是,他在这部影片的创作中结识了现在的妻子周韵。这部影片中的不少元素也出现在姜文之后导演的影片中。


  《寻枪》是一个独特的案例。姜文作为主演和监制,创作了青年导演陆川的处女作。姜文在影片中塑造了一个深处中年危机的警察马川,他的形体、语言、神情,处处都流露出过度的焦虑。不能简单地认为那就是当时姜文心境的一种外化,但姜文在接下这部影片时必定产生了某种内心的共鸣。这部影片拍摄过程中,传出若干陆川和姜文关系紧张的故事,也都并不为虚,处于激烈的生活之中,两人必然碰撞冲突。既然作品不错,二人日后又都有更加优秀的作品出现,便说明那种碰撞是有价值的艺术锻造过程,锤炼了作品,锤炼了艺术之心。


  在张元导演的《绿茶》、侯咏导演的《茉莉花开》、徐静蕾导演的《一个陌生女人的来信》中,姜文连续尝试离他戏路最远的文艺男中年形象,都不算出色。尺有所短,寸有所长,姜文在此类创作中确实给人拳拳打在棉花上,发力艰难的印象。在徐静蕾的《我和爸爸》中,姜文客串了一个警察形象,那个镜头忽实忽虚,时而有焦点时而失焦,不知道那是不是年轻一代影人内心对“姜老师”形象的“印象派”描述。


  2009年,姜文演出群星灿烂的《建国大业》,他早早地挑选了戏份不多的毛人凤一角,并且做足了功课,三五场戏,劲道十足,一件服装,一个军礼,一个坐资,均作深入调研和精心设计,在172位演员中属最优秀者之一。


  在这之前,姜文已经重拾导筒,拍摄了一部优质的电影。但是,那又是一次和时代失之交臂的纠结经历,给姜文设下了新的考验。


六、太阳照常升起



  《太阳照常升起》的结构不算复杂,相似于以昆廷·塔伦蒂诺《低俗小说》为代表的若干后现代电影:整部电影分成几个段落,段落间存在一些因果关系,但整个逻辑对不上号,电影选择/制造了这样一种错位的结构,逻辑看似连通,其实互相否定。《太阳照常升起》也是这样。黄秋生、姜文、陈冲、房祖名、周韵、孔维等人的人物逻辑关系是拧巴的,这种拧巴既是一种电影形态,也是一种世界观。


  周韵是不是真疯?孔维和周韵是什么关系?姜文和黄秋生是什么关系?这不是一部线性叙事的电影,很多情节其实完全可以理解为想象或者梦境,比如房祖名和孔维偷情,黄秋生上吊,陈冲探访黄秋生,姜文带着一帮孩子打猎,歌舞的新疆人,等等。这一切都可以解读为一种想象之物。在《阳光灿烂的日子》里,姜文就曾让马小军将自己主要的经历归入想象,那么在《太阳照样升起》这样一部具有意识流色彩的电影里,姜文更可以作如是说——他也没少给出标示,比如顺流而下的衣鞋、石头小屋、山顶上写着“尽头”的巨手、火车等等,这些和现实反差巨大的形象都是指示牌,不断提醒观众,别把这个电影当作情节剧看。这是个“作者电影”,这是个有意识流色彩的后现代电影。

  但凡艺术作品,大约有几道门。第一道门是真实的描摹,第二道门是写其意,第三道门是打碎拼贴重组,第四道门是回归常形而彰其大意(纯粹个人之说,表述也不很准确)。第一道门,描摹现实,电影是个有力的工具,因为她的基本原理是“物质图像的复原”,大部分现实主义电影都可归入此类。第二道门,就是写意了,看似笔墨寥寥,仿佛毕加索的线条牛,其实留白和变形处更具深意,这个对照一些风格化的电影吧。第三道门,就是把现实提供的创作素材反着用、拧着用、毁坏了用,然后再重新组装,这就很有后现代的意味,对应那些后现代电影。第四道门,便是于无声处听惊雷,看似波澜不惊,其实山岳潜形。


  以上四道门,并非简单的一个比一个高的比较法。每道门里都有自己的优秀作品,每道门里都有自己的创作原则。


  姜文的《太阳照常升起》,是一部典型的第三道门里的电影,也就是一部具有后现代拼贴色彩的电影。我们看看姜文的创作,第一部作品《阳光灿烂的日子》,就属于第一道门里的活儿,真实地再现了当初那个年代的景貌,自然,这景貌也是经过了主观思维和记忆加工的。《鬼子来了》就是第四道门里的活计,看似又一次真实再现,其实是微言大义,黑色幽默,老辣辛酸。《太阳照常升起》就开始玩后现代了。这一玩,玩出了不少意思,也玩出了不少问题。


  后现代的概念来自西方,给人带来了一些错觉,人们往往容易把后现代里边使用的一些符码误认为后现代本身,谬矣。什么是后现代?吸毒、乱叫、垮掉、颓废、迷惘、摇滚?不对,这些我们熟悉的事物只是后现代使用的符码,并非其本身。所谓后现代,其实主要是指伴随着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今天是硬汉姜文的54岁生日,回顾他二十年五部作品的电影历程!
中国导演如何安度晚年
葛优和姜文屡次碰撞,他俩擦出了什么样的火花?
姜文《一步之遥》:万事俱备 一步到位
姜文杀回来了!
这才是中国式熟女,许晴聚起了一场梦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