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小孩比较的策略



2015
作者:韩三奇



有一句俗语:人比人气死人。


可见,比较带给一个人的心理压力是多么大啊,因为错误的比较容易滋生攀比心理,这是导致一个人心态失衡的重要原因。当下,很多人有心理压力,自我反思一下:有多少心理压力跟攀比无关?比收入多少、比房子大小、比车子贵贱、比职位高低、比老公是否优秀、比孩子成绩好坏……


比较给人带来激励,攀比让人垂头丧气,攀比的结果是看到比自己好的人就难受,也就是说,区分比较与攀比的关键点在于是否让人产生积极情绪。


进入小学后,孩子之间的相互比较终于有了一个唯一标准:学习成绩。


这种比较模式已经成为一种社会风气,给当事人造成的心理压力可想而知。


读到这里,请各位家长不妨回忆一下,从小学、中学,再到大学,你们班级里学习成绩排在第一名的同学,目前的状况还是第一名吗?如果不是,那么,就得好好反思以学习成绩为导向的比较模式。


如果孩子学习的动力来源于跟别人比较,“因为我比他差,所以我要努力学习”或者“因为我害怕他的成绩超过我,所以我要努力学习”,显然,这种学习动力十分被动,是被别人推动的,不可持续,很容易出现厌学情绪,也容易被学习之外的事情所扰动,比如网络游戏、早恋。


比较的最终目的,不是为了超越别人,而是自我超越。


所以,比较的策略是跟自己比,跟自己之前的状态比,这样,每进步一点,内心都会高兴一些,对自己更有信心,继续做下去的动力越强烈。


我遇到过一个很有头脑的小学生,他数学成绩特别差,越想把成绩搞上去,心理压力越大,跟那些优秀的学生差距越来越大,他一度失去信心,想放弃数学。后来,他转变了策略,不再像好学生那样钻研大量的课外练习,不把时间花在难题怪题上,他只做教科书上的例题及练习题,反复揣摩,不懂就问老师或者学习好的同学。就这样,期末考试时,他的数学成绩从40多分,提高到60多分,从班级的倒数第一,提前到倒数第10名,取得不小进步。由此看来,与其盯着别人,不如关注自己,这样,反而能够让自己出类拔萃。


不是不能跟别人比较,而是当与跟别人相比,内心产生巨大压力时,比较已经转成攀比,成了心理包袱,不妨把目光从别人身上移开,看看自己,根据自身的状况,重新调整策略,一步一个脚印往前走,这才是追求卓越之道。


父母在教养孩子的过程中,难免遇到很多相互比较的情景,比如别人开着大奔接送孩子上学,而自己的孩子挤公交,别人住高档公寓,自己住老旧小区,等等,如果父母内心失衡,自叹不如或愤愤不平,那么,孩子内心也跟着失衡,产生诸如“住不起”“吃不起”“用不起”“穿不起”之类的消极自卑心理,自哀自怨。


这时,需要进行比较策略教育,每个人都有各自的闪光点,你有你的长处,他有他的长处,没有十全十美的人,你有缺点,别人也有缺点。比较的时候,切忌以别人的优点打击自己的缺点,这是攀比心理,它蚕食你的自信心,有百害无一利。你想拥有某种东西,不是因为别人已经拥有,而是你认为那种东西对你来说有价值。另外,你认为有价值的东西,别人未必认为有价值,比如大学教授骑着一辆破自行车、院士住在一个破旧的小区,有人开大奔,有人还开私人飞机,生命中什么东西是最有价值的?财富与幸福感是不是成正比?引导孩子思考这些问题,才不至于孩子将来走入社会时,被攀比之风牵着鼻子走,成为别人的奴隶。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数学一模考130分,二模却只考80分!做好3件事,力争高考超常发挥
目睹了学霸女儿变废的全过程,才发现孩子厌学,不是天灾,是人祸
家庭教育——关注孩子的内心成长
如何破解口吃带来的社交恐惧难题?三个策略值得家长深思
一例高三考试焦虑抑郁心理危机干预实录:过程、策略及效果
帮助孩子走出青春期抑郁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