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篆刻学习:“字法”和“篆法”真不是一回事儿

今天解析两个靠得比较近的概念,字法篆法

在大部分情况下,甚至包括大多数篆刻人(包括很多成名的篆刻家),在被问及篆刻技法包括的因素有哪些时,一般都会顺口就说出来:篆法、章法、刀法,这“三法”基本已成为篆刻技法的核心内容。但其实,这并不完全正确。

(通过查字典解决字法问题)

因为篆法并不包括字法。

经常被人问及,某某印面的某某字,这样写,“篆法”对吗?我通常只能含糊地依照字法的思路去回答,因为篆法从严格意义上来讲,不分对错!啊,不分对错,那不乱套了吗?别急,看下去……

我前面写过文章介绍字法,字法解决什么问题呢,就是解决这个字对不对,我们确定篆刻内容之后,去字典里找这些内容相应的文字,这是字法范畴的事儿。

列一下,字法要解决的问题:

1、入印内容涉及文字的查找:查字典,在字典里找相应的字。

2、入印内容涉及文字的统一、典雅、适应印面:配篆问题,甲骨文配甲骨文、金文配金文、石鼓配石鼓、小篆配小篆、缪篆配缪篆、摹印篆配摹印篆……

以上两条是保证一件事,就是我们选的这个字对不对、统一不统一,是不是在过去的典籍中出现过,或者某期的甲骨文,或者在某个器皿之上出现过的金文等等,或者是《说文解字》上的小篆,或者是《汉印文字徵》中的缪篆,或者是某个名家印里出现过,被人们广泛认可的字……也就是说,字法要求入印的每个字字字有出处,不是创作者自己生造字。

字法这一项,对于一个篆刻人,至少有两个天花板:

一、是手中掌握的材料。就是手头的工具书的多少,见过的东西有多少,即见识;

二、是创作者的求真态度。即对一个字的钻研态度,是不是认真查资料,主观上是不是愿意研究文字学。

字法是解决文字素材的选择问题,学术性色彩浓厚。

问题来了,是不是从字典上查来的字,样式统一之后就可以用了呢,严格意义上不行,还需要进行篆法处理。

列一下,篆法要解决的问题,其实只有一条就能说完,即:

将字法要求下选择的文字进行艺术性转化!

我们通过字法选来的文字基本处于毛坯状态,类似没有经过雕琢的璞玉、没有经过切割的原石,它们是没有进行艺术加工的字,这样的字没有个性,通常也没有相应的艺术特征,很像我们平常说的电脑字,为了使它具备艺术性,就要对它进行艺术处理,参照相应的篆书规律、造字规律进行改造,直到塑造成具有个性特色的可以入印的文字,这个改造过程叫篆法。既然是个性化改造,就大部分情况下是艺术创造,因此,篆法这个动作带有强烈的艺术性色彩。篆法也是众多的成功印玺之所以深具美感的原因,例如这几方印:

(战国“庸阳鲁师玺”)

(汉印“琅邪尉丞”)

印中出现的字,并不是字的本来面目,本来面目可能不美,但篆法让一方印变得好看。

篆法这一项,对于一个篆刻人,也至少有两个天花板:

一个是创作者的艺术修养高下,比如文学、音乐、建筑、书法、绘画等艺术门类的修养水平的高下,篆刻眼界的高下(比如见过多少的古玺印、秦汉印、唐宋元印、名家印……)

另一个也是创作者的主观意愿,是马马虎虎交差了事,刻印是为了赚钱应付差事,比如西泠八家里的赵之琛,晚期作品结壳,就是主观意愿下来了;另一面的例子如赵之谦,一生作品不多,但每一方都精益求精,300多方印章足开一派风气,方方都是精品。

(赵之琛”雷溪旧庐“)

(赵之谦”孙氏欢伯“)

也就是说,篆法是解决文字素材的美化的问题,艺术性色彩浓厚。

很清楚,字法解决对不对,篆法解决美不美。字法和篆法不是一回事,说到这里,我们应当清晰的有一个概念,当我们问某个字的正确性时,大多是问的字法问题,当我们问某个字是否漂亮美观时,大多问的是篆法问题,两者并不等同。

但因为这两个技法内容都是选字入印阶段的问题,很多时候都容易混为一谈,许多评论者说某某的篆法有问题,并指出某某字写错了的时候,实际上本身已经犯了错,你纠正的问题,应当是字法问题。

每个篆刻人的艺术理解并不相同,甚至带有强烈的主观性,甲说好看,乙说难看,谁也强求不过谁。但是很多的大师的字法与篆法都会出现“似乎不对”的情况,比如邓石如的印:

(邓石如“觉非盦主”)

觉非盦三个字还好说,好坏不脱小篆圈子,“主”字则干脆跳出来一个金文,如果放在一般的篆刻人手下,就不好。再比如吴昌硕的印:

(吴昌硕“园丁家在竹洞号竹楣”)

大部分是石鼓笔法的篆书,小篆体系,但“丁”和“在”是金文,洞字的三点水干脆就是隶书了,一般人怕也不敢用。

但人家是大师,不但用了,用完还很美。新人用这样的篆法一定会承担被责“生造字”的风险。那对于初学者,篆法上还有什么问题呢,只能一方面加紧补充学识,提高识见,一方面大胆创造,既尽可能有根有据,又尽可能“胆敢独造”,慢慢自己变成大师。

字法的问题容易较真,一查字典似乎就解决了,只要手头占有足够的材料。篆法的事儿容易争论,因为艺术这件事儿,并没有标准化的程式,大家各自张扬自己的个性呗,不过,这也正是篆刻的魅力所在。篆刻篆刻,毕竟是篆完再刻的。

(【老李刻堂】之110)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黄牧甫金文入印之检讨,篆法不纯,对雅正的理解与表现不足
初学篆刻:朱文印的篆法
篆刻的创作
先生之風──記鄧爾雅先生
楮墨薪传|黄尝铭篆刻作品赏析
淺議印化文字形態(節錄)汪永江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