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孩子和妈妈分离,伤害的不只是一个人




过年该不该让老人提前把孩子带回老家?


有很多家庭都会遇到这样的问题。


每当孩子放寒假,随之而来的就是农历新年,有些在家里帮父母带孩子的老人,就会想着把孩子提前接回老家去。


爸爸妈妈,尤其是妈妈会觉得有些舍不得,但老人们辛苦了一年,提出这个要求好像也不是太过分。


很多妈妈就有些犹豫,到底是应该满足老人的心愿,让他们提前带孩子回去?还是这样做有什么不妥的地方?



0 1



我们判断这件事是不是对的,首先的前提是孩子的年龄。


如果孩子超过六岁,或者是上小学了,提前接回去几天是没有什么大问题的。


但如果是低龄的孩子,尤其是三岁以下的孩子,这件事情要特别特别慎重。


为什么需要慎重呢?


因为,对于孩子来说,分离永远不是那么简单的事。


很多家长就会想,平常我们上班的时候,也是和孩子分离的,现在老人提前把孩子接回去几天,环境并没有什么变化,对孩子来说应该没有什么太大的影响,又有什么不妥的呢?


其实这里面有一个本质的区别,就是妈妈有没有和孩子在一起。


如果老人只是帮助妈妈带孩子,那妈妈对孩子的重要性是第一位的。


如果老人把孩子提前接回去,就会变成老人的重要性成为第一位的,妈妈这段时间就会退居到后面去。


有些孩子的适应性会好一些,有些孩子并不是那么容易适应。


孩子在三岁以前,父母一年累计两个月以上离开孩子身边,或一次性离开两个星期以上,就会对孩子的心理产生创伤,而且这种创伤是无法完全恢复的。




0 2



对此表示怀疑,其实我们最初看到这个数据的时候也会产生怀疑。


但是当我们接触了更多的资料之后,发现这些数据都是有出处的,并不是某个人拍脑袋想起来或者随意设计决定的一个事情。


这个数据绝对不是空穴来风的,因为在上个世纪三四十年代科学家做过大量的研究。


他们首先观察了儿童的一些行为问题,发现了一个规律,就是他们和父母的关系都比较疏远。


后来又发生了一些凑巧的事,引发了科学家对这些问题的兴趣。


比如说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英国政府为了避免儿童遭受德国空袭的危害,把儿童疏散到安全的地方,这就需要孩子离开父母,父母可能要工作要打仗,就把孩子送到相对安全的乡下的地方。


当时在城市里的一些父母不愿意和孩子分离,就冒着危险把孩子留在身边,带着孩子一同来躲避德国飞机的空袭。


因为这些孩子都是有详细的文件来登记和统计的,在战后,科学家通过研究发现:


那些当年离开了父母被国家和政府送到安全地带的低龄儿童,后来和父母在一起后,比当时冒着空袭危险被一直留在父母身边的儿童,行为问题的发生率更高,甚至有些数据差距还比较大。


所以大家就分析,可能是当时这些年龄比较小的孩子离开父母,安全感被破坏的原因造成的。


我们看过一个很老的视频,大概是上个世纪四十年代在英国拍摄的黑白片,拍摄的主角是一个叫小约翰的十七个月的孩子,因为他的母亲要生二胎,所以要和他有一个短暂的分离。


在母亲生产前,约翰就被送到了一个托儿所,呆了九天的时间。


借着这个机会,两位心理学家在托儿所里全程观察这个孩子在这九天的变化,一位负责拍摄,另一位在现场记录,最后剪辑了这部几十分钟的视频,影响了世界。


很多国家包括美国和德国的科学家开始重新看待分离对孩子的影响。



0 3



我们大概介绍一下,约翰在以前没有和母亲分离的时候,是一个很活泼健康的孩子,和父母的关系也非常好。



送到托儿所的第一天,约翰的表现基本上是正常的。


能够按时吃饭、睡觉,很开朗,父亲每天晚上都会固定来陪伴他一会儿,约翰在爸爸离开的时候表现也非常正常,最重要的是他会去玩一些探索性的玩具,比如积木之类的。


但一天天过去,约翰的兴趣也随时间的变化。


从探索性玩具转移到一些安慰性玩具上,他几乎一直呆在一个大大的毛绒玩具熊身边,而很少去触碰具有挑战性的玩具。


接下来爸爸再来探望他后要离开的时候,约翰也十分的不愿意,希望和爸爸一起走,爸爸需要很长时间安慰他。


第三、四天,约翰就开始很少主动吃饭,更喜欢去吃手指,并且吸引照顾者的注意,甚至整天都躺在玩具熊的身上,不会去玩别的玩具。


到了第五天,约翰开始变得易怒,并且经常突然哭泣。


一直到第九天,妈妈来接他回家的时候,他头埋在托儿所照顾者的怀里,不愿意抬头看妈妈,很长时间才慢慢接受妈妈的拥抱。


但他和妈妈的关系从九天前的亲密无间变得冷漠,约翰脸上惊恐的、有些想接近又不敢接近的复杂的表情,让人十分心疼。


这段全程记录的视频,全世界研究儿童心理的人都会去看,所以更加坚信当初大家从理论上的推测:


孩子和妈妈的分离永远不是一件简单的事情。



温尼科特在他的《妈妈的心灵课》这本书里,特别用一套公式来表达出来:


母亲和孩子分离的总时间T=X+Y+Z


母亲在孩子心中存在的感觉——「心象」(imago)


X:是心象在婴儿心中可以持续的时间。


在这个时间内,婴儿不会受到伤害。


超过这个时间,心象就会消失,婴儿使用想象的能力会停止。


随着年龄的增长,妈妈在婴儿心中是有一个相对固定的形象。


在这段时间内,婴儿是凭着心中的形象坚持的,但是这个固定的形象坚持的时间也会受婴儿的能力、婴儿和母亲的关系、周围照顾者和母亲照顾能力的差距的影响。


所以这个时间每个婴儿都有,但是长度都不一样。


X+Y:是超过婴儿承受能力的时间。


婴儿会感到苦恼,但妈妈回来后会立刻得到改善,不会有太大的影响。


心象的坚持时间就像一个充电的电池,这个电池用完了,婴儿就会觉得很难受,但是如果这个电池能够及时地充电,对使用是没有太大的影响。


X+Y+Z:即使妈妈回来了,婴儿也已经受到创伤,改变的状态无法弥补,心理发展需要的生存的连续性中断。


X、Y、Z这三个时间是随着孩子的心理发育能力逐渐增加的,是不会一步到位的。


这就是我们强调低龄,强调孩子和妈妈的关系,特别强调妈妈的陪伴的原因,因为在正常的家庭中,这个关系一定是妈妈和孩子之间的,一般情况下别人是不能替代的。


如果我们这三个时间做的好,或者孩子随着年龄的发育,这三个时间逐渐延长,那么孩子能够和妈妈分离的总时间就能延长。


如果这三个时间并不长,那么孩子能够承受和妈妈分离的总时间就会缩短。


所以孩子和母亲的关系变化,有三个特征是必不可少的。


第一个是连续性,尤其是低龄的孩子,连续性是不能被人为的干扰和中断的;


第二个是可靠性,妈妈要给孩子一个稳定的外部环境;


第三个是妈妈随着孩子逐渐成长的适应性,可以适当延长和孩子分离的时间。



0 4



我们介绍这么多,归结起来是什么问题呢?


尽量不要分离


如果你的孩子在低龄的时候,尽量不要和妈妈分离。


要说服家里的老人们尽量克服一下,需要提前回家准备,或者去拜访亲戚朋友,如果不是特殊的事情,这些相对于孩子的成长发育和心理的建设都不是最重要的,保护孩子的心理是最重要的。


所以如果是低龄的孩子,最好不要和父母分离。


如果是不得已确实要分离,那也要控制分离的时间。年龄略小的孩子不要超过三四天,大一点的孩子不要超过一周。


我们心里一定要有一个谱,不要超过孩子心理能承受的时间。


在这样的情况下,还可以采取一些弥补的措施。


比如说给孩子带一件有妈妈味道的东西;例如毛巾,或者是妈妈随身的一些小物件,给孩子带着身边。


在孩子焦虑紧张的时候,可以有一个东西安慰一下自己,这个小东西对孩子的心理帮助其实远远超过我们成年人的想象。



每天固定联络


孩子离开以后,妈妈要和孩子每天有个固定的联络。


比如视频、电话,和孩子保持一个联系。


让孩子知道每天可以听到妈妈的声音,看到妈妈的样子,这样他的心里会轻松很多。



提前做好准备


我们要提前做好准备,就是孩子在和妈妈分别的这段时间。


比如从第二天开始,孩子的一些行为举止会和平常不大一样;比如晚上不好好睡觉或者容易惊醒;比如尿床或者不好好吃饭,甚至有些孩子反应会更大一些,可能会生病。


孩子是很神奇的,当孩子的心理出现问题或者焦虑的时候,会通过身体来反映,可能会发烧或者其他的问题,这都是我们大人需要提前做好准备的。


当妈妈几天后和孩子汇合的时候,也要提前做好准备,孩子会和妈妈没有想象中那么亲。


比如说你会以为一个星期之后他会很想你,见面之后会扑到你怀里,拼命亲你、抱你。


但是有时候和你的想象会是相反的,他会故意的远离你,故意黏在别人身边,不亲近你,这时候妈妈要知道不是孩子和你疏远了。


因为这段时间对他来说压力实在是太大了,见了面以后第一可能他不相信这是真的;


第二可能他会对你有怨恨,以为你离开的这段时间抛弃了他。


可能你们分别的时候说的挺好的,可是孩子就是孩子,我们大人要理解孩子的想法。




0 5



如果在和孩子重新见面时,妈妈发现孩子可能受到了伤害,作为妈妈要做的最重要的事情,就是赶快修复这个创伤,而不是去抱怨、责怪——我是你妈妈,你怎么不跟我亲?


因为受到伤害的孩子必须通过无微不至的照顾,来修补自我结构的损伤和重建孩子使用想象的能力。


这个修复越及时,孩子就恢复得越快;如果这个修复不及时,可能会有一个像划痕一样的东西留下来,会对孩子有影响。


但是大家也不要过于紧张,虽然分离是一件不好的事情,但是如果我们处理得当,正常发展的孩子也会随着年龄的增长从分离中获益。


分离会变成另外一种和妈妈结合的方法,这个是需要我们谨慎处理的地方,就是我们强调的年龄和母婴关系的质量,这两点缺一不可。


所以我们把今天说的事情好好地整理一下:


1.对低龄的孩子来说,能不分离尽量就不分离。


2.如果要分离,时间不要太长。


3.在分离前要做好准备,要和孩子建立好关系,好好解释,带一些东西在孩子身边,让他在想妈妈的时候能够安慰自己。


4.是分离的过程中要始终和孩子保持连接。


5.是在分离后重新见面的时候,妈妈要做好思想准备工作,你的孩子可能不会一下子和你很亲。


还要观察孩子在分离的时候可能会出现一些退行的现象。


我们说的退行就是本来很活泼,有生活自理能力的孩子,可能会变得看起来相对小一些,会撒娇、黏人、胆小,吃饭、睡觉的问题等等可能会有一点小变化。


这都是非常正常的现象,父母要能理解。


当我们把这些准备好之后,就会知道如何去处理这些问题,或者万一有什么疏漏的地方,我们可以尽量地、及时地、准确地去修补。


但是如果你的孩子和妈妈分离之后特别开心,在重见之后也没有太大的表示,有可能是孩子和妈妈在一起的时候,妈妈本身的质量就不太好。


那这更是一个很清楚的信号,提醒妈妈,以前和孩子在一起的时候做的不到位,需要及时地调整,以后和孩子相处的时候要多投入一些情感。






 课程推荐  


要当好一个父母,最需要的不是学习如何育儿,而是疗愈自己。


推荐武志红催眠导师斯蒂芬·吉利根博士的《父母是孩子天生的催眠师》。


课程向无数没有被好好对待,却又努力想给孩子带来更好成长过程的父母说:你很好,我们一起将你没有被疗愈的童年创伤,转化为成为好父母的资源。


做孩子时,我们无法选择拥有什么样的父母,当我们有了孩子,可以选择成为怎样的父母,和内在的自己一起,重新再活一次。


通过这门课程,你可以:1、深入潜意识,重新认识自己;2、疗愈内在小孩,成为更好的自己;3、学会正向催眠,成为更好的父母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孩子一生要经历三次分离,分娩只是其一,越往后越剧烈
只有一种爱,是以分开为目的!
孩子最害怕什么?原来各个年龄段都不一样
3岁之前才是孩子心理发展的关键期
拒绝分离,就意味着拒绝成长
孩子的睡眠问题,到底是在满足谁的需要?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