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三七先生谈形气神与生命力(下)

承接上文:三七先生谈形气神与生命力(上)

三七生:

刚才说的是生理层面,还有一个是心理层面,心理层面就是人的神。无论是西医在形上处理病,还是中医在气上处理病,都只是我们能感受到的病的一部分,还有一部分病的层次要比这个高,其实就是神这个层次的问题。

人活着,不光是身体在来回游走,念头也一直不断,这是心理是这个心在不断地制造问题。哲学研究的是意识和物质的关系,我们这个生命体是物质层面,而这个心是意识层面,所有问题最后都会落到这两个层面上,而它们之间的关系谁是第一性谁是第二性,也就是它们之间的从属关系就决定了哲学的性质,所以有唯物主义哲学,有唯心主义哲学,不过是心物之间的一个关系而已,那么我们的疾病又怎么能出离于这两个层面呢?

医学研究的主要是物质层面的问题,而物质层面包括气都是,气并不属于非物质层面。水会变成水蒸气,会变成冰,它只不过是三种物质形态的转换而已。而现代医学连气这个状态都忽略掉了,也就是在物质层面它都很片面,对气太不了解,因为它这个仪器只能看到形态。中医了解气,所以在气这个层面看的更完整一些,但是在意识层面还是会看不清楚。所以你要讲到情志:喜怒忧思悲恐惊,这属于精神层面的东西,就是说从气这个层次流露出来的精神状态,也与物质有关。

如果气在很不通畅的情况下,就会导致情志的逆乱,也就是说喜怒哀乐之未发谓之中,发而皆中节谓之和。发到和的时候它不乱,那必须有个前提,他的气必须是通的,当气行不通的时候,他的情志就是逆乱的,就是发而不中节。我们做为一个人不只是跟自身有关系,人在社会家庭之中还会与其他人形成一种关系,而这种关系不只是建立在形体之上,更重要的是建立在精神之上,是一种意识的交流,最后变成情感的交流,也可以说是一种情志的交流,但现在更多的表现是情趣的交流,所以心理分析研究的主要是情趣。我们为什么会产生这样一个情趣,这个情趣破坏我们人与人之间的关系,而这种破坏会导致一种情志的逆乱,会造成形体的问题。一个发而不中节的七情会造成怒则气生、恐则气下、惊则气乱、喜则气散,都会影响到气,而气的消耗又会影响到形,又会变成一个器质性的病变。所以形和气是相互作用的,有时候是物质第一性,因为气血逆乱导致了情志失常;有时候是意识第一性,是情志失常导致了气血逆乱。而治病求本,就要从最初的原因下手,你在情志失常的基础上导致的气血逆乱,就要从情志上来调;从气血逆乱导致的情志失常要从气血上来调,不要搞错了,不要文不对题。你生气了最后要吃点药,当然也会有作用,因为它会导致气血逆乱,但是它不从根本上解决问题,“生气了”这个问题没有解决,这个种子没有消除,它将来在适合的环境下还会成长。

我们的每一念都是一个种子,它都会开花结果,所以要注意这个念。而我们的生命中有一个根深蒂固的念头会成为我们生命的主宰,它在你的生命中不断地出现,在最关键的时候它总要跳出来说话。它有着一个最强大的话语权,它总会以一种相同的方式出来坏事,这是一个大麻烦,这不是用药能解决的。而你要从意识层面把它挖出来,看到它是怎么生出来的,然后才能够放了它,你把它放下了,它就把你放掉了,是你抱着它不放,所以它才走不了。相对于那些生理层面的问题这是一个更大的问题。它已经不是在制造一种疾病,而是在制造一种宿命,制造一个生命的结局,制造一个悲剧,让我们很痛苦,很悲惨,这一切来源于哪里?就来自这么一个念头。

我们的生命长期沉浸于什么情绪之中,就决定了当下处于什么样的生命状态。有的人总是在恐惧之中,如果从气的层面来说:恐则气下,就是说它气收不起来了它就会恐;如果从肝这个地方来说:肝气虚则恐,实则怒。肝如果虚了,它升不起来就下陷到水里去了,就会变成恐,肝气特别实的时候就向上冲,又变成一种怒。肝虚其实就是肾气不足了,水不生木了。水里阳气很弱就会恐,坎中一阳不足,然后不能决断就没有胆,一个特别能决断的人他坎中一阳一定是足的。木气过亢也会消耗,发怒的时候会消耗里边的水。现在有些小孩始终沉浸在一种怒的状态里,神态之间也带着一种怒,又不断地去反抗,去破坏,你要他这样,他偏不这样,他看什么都不顺眼,到处捣乱,这就是木气偏盛,但是他没有化成喜悦,木没有生火,他被克制住了,被压抑住了。你说是被大人压的也好,是被抗生素、被西药金性的东西压的也好,都是一种压制,对他内在的情志造成了一种压抑,他才会用这种木亢也就是反抗的方式表现出来。如果这个小孩很害怕很退缩,这说明他的木气是虚的,他连那种怒都表现不出来。还有一种比较少见了,就是他在一种乐的状态下,看着好像是喜,经常哈哈大笑,笑的满地打滚那种,停不下来。那个就是气在上面停着下不去,是在一种浮散的状态下,喜则气散嘛。心气如果有余的话则笑不休,气不足则悲,容易悲观,对什么事情看着都是悲剧性的,看什么都好不了,看自己也好不了,就在一种悲观情节里面。实际上悲属肺,气在肺这个地方下不来了,就会变成一种悲,当这种气向外流出来的时候,声音就会变成哭,所以有的人听到琴声的时候他要哭,这是他郁结的肺气散开了,这都是一种情志的流露。人如果长期陷入某种状态之下,气就会郁结在这个地方。

如果长期停在悲的状态下,或者说表面看着很喜悦,实际上这种喜悦并不是一种常态,总哈哈乐的时候它后面跟着的实际上是悲,你看这人总笑的时候,内在实际是悲观的,有时候内外正好相反。无论在什么状态下,停在一个地方总出不来都属于发而不中节,它不是在顺畅的转,而是停在一个地方了。而这种停滞会对他自身产生影响,比如说他的这种意念,这种观念,他认为这个世界是不可救药的,是悲哀的,是没有希望的。比如说鲁迅,他自己就承认他看不到什么希望,所以他写的东西也都是那样的,最后是一种绝望,还要换一种方式,对于有的人来说这也是一种宿命,所以他最后死于肺病,瘦的骨瘦如柴了,肺不就是一种悲嘛。

有的人始终在一种怒的状态下,看什么都不顺眼,是一种愤青、愤怒,反社会人格,发展到极致就出去杀人,搞破坏,产生严重的破坏力,这都是在肝气这地方盘旋化不了火,在里边憋的实在不行了“啪”一下出来了,变成一个爆炸性的行为,而他自己都失控了,他都不知道为什么。在美国就会变成拿枪扫射,校园枪击案嘛,肯定是面部表情非常奇特,也可能是狰狞也可能是狂笑,最后他自己也不要命了,给自己也来一下。最后要变成一种毁灭性的行为他才能够实现那么一个释放。日本民族文化里面有这样一股气,就像一种杀气,最后总是指向死亡,或者也可以说死亡是他的一个宿命,一个结局,而且他是主动的死亡,如果是被动的话他的意义也就没有完成。

你看日本武士,决斗见高下判生死,败者死了自杀剖腹,然后胜者呢也陪你剖腹,就是你死了你便宜了,我也得死。死是他的一个追求,最后就是想死,我没被你杀了我就自己处理。你看日本关东军,日本鬼子在这种精神的感召之下他都不要命,神风敢死队架机冲撞美国航空母舰直接撞到甲板上,最后把飞机当成炸弹一样,他在里面也不出来,个个都这么干。美国人能这么干吗?美国人打仗剩一半人就投降了,就求饶命不杀,但日本人战到最后一个也不会投降,最后自己剖腹,他整个是不要命不怕死。那是战争的时候,在和平的时候他也是一样,他也活腻了,其实他民族精神里有这种东西,但是不一定都表现出来,就是有一种求死的意识,如果是意外死亡他可能感到很好,正好是求之不得,但是可能又没有完成,最后就会主动地采取行动。所以做为一个艺术家文学家可以说是一个民族的代表人物川端康成,做为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最后是以一个比较奇特的方式结束自己生命的,非常主动的口吞煤气管。一般自杀是把煤气打开之后把门关上等死,他这个更快,就把煤气管直接含在嘴里这么去自杀。所以你想想这是一种什么样的精神状态呀。就是说他嫌打开煤气的方式慢,但是因为是个文艺工作者,他总要有一种独特的方式,含在嘴里的时候可能有一种最接近死亡的感觉,所以这里面咱们都无法理解,但又是现实,那种跳楼跳河上吊什么的跟这比起来就显得很粗俗,缺乏艺术性,虽然是一种形式,但日本人实际上很重视形式,剖腹是因为过去受武士道精神影响,现在可能这方面差了,因为也不打仗所以现在他就搞点别的,但实际上本质是一样的,都是一种生气的缺乏,是一种向上持续的生命力的被扼杀,是一种杀气成为主宰之后被动的甚至是主动的选择。

患抑郁证的人最后总是想死掉,他想方设法的死,有的人走在路上在想,那个车是不是要撞过来呀,实际上内在还有一个想法,要是能撞上来就好了。有的人还经常走到楼顶上去,在楼顶上站着思考,一会儿扔个硬币下去然后听响声,这是真事啊,多少次都不知道,经常这么听,这个人非常理解这种自杀行为,后来他听说他们业界的一个很有影响的精英跳楼了,他说我非常理解,这个人肯定是没有任何原因,不是因为失恋什么的,他没有原因,他其实就是想死。

他自己那时候也是,无数次的站在楼顶往下扔硬币听声响,那时候没有恐惧,只是在犹豫是不是现在就跳啊,其实是在考虑这个问题,可能想了半天最后哎呀过两天再说吧。抑郁症患者还有一个症状就是睡不着觉。中央电视台主持人崔永元在一期节目里说过这个事,他得了抑郁症,有人问他什么表现哪,他说就是觉着死了比活着好,就是这么个病,同时也失眠睡不着觉。为什么睡不着觉就觉着死了好呢,长期失眠为什么就不想活了呢?是不是这个气不归根哪,收不下去了,归根曰静,静曰复命,让生命力再生的那个复的力量是不是就跟不上了?就是不能再转向生的地方去了,这不就成为他的对立面了吗,就是死。以上这些都是极端的例子,一个民族是这样,一个个人也是这样。

那么当他还没有勇气去面对死亡又不敢死亡,活着又觉的没意思的时候会怎么表现呢?他的这种精神状态对自身和周围的人会产生什么样的影响?这种焦虑恐惧忐忑其实都是一种生气的缺乏,生命力的丧失,人格的分裂,最后表现出一种矛盾性,这种矛盾就会出现两个自我,一会儿这样一会儿那样摇摆不定,给人的感觉也是变化莫测。因为他的内在已经不能以一种持续稳定的状态出现了,所以反复无常,那如果你面对这样一个人的话你会是什么感觉?如果两个人都这样的话又会是什么样?无法和谐统一起来,所以在个人身上就会表现成烦恼不断,然后在人际关系上表现为斗争冲突分裂,其实这些都是自我在不断地长大不断地强化,自我强化的结果是与外界的对立割裂分歧,就是我跟外在是不同的,我们之间的冲突会加强自我,所以最后这种冲突就成为一种需求。为什么会成为一种需求呢?因为可以加强自我的感觉,而这种自我感实际上很奇怪,他并不一定是以一种好的结果来达成,就比如我受到尊敬了,所以自我高大起来了,那么我受到羞辱了也可以,所以这个内在的需求会制造外界的这种反应。

有一种人在别人面前他总会遭受到羞辱,有些人不知不觉地就说他两句,而他表面上又表现出非常被动非常不愿意面对这些事情,而实质上正是他内在的一种需要。他想方设法地激怒你,转弯抹角地让你烦他,这是一种他内在的需求,他需要这种东西强化他:“我又受到了侮辱!我又被世界所抛弃!”在这种割裂中不断的强化,他就获得了一种安全感:“我还在”。这是一种什么状态?如果你不是这样的话你会感觉很变态,如果是这样的话他觉得也只能这样,他不知道为什么。当你正在那地方没什么事的时候,他突然间跳出来说一句话,让大家感觉都很不得劲儿,然后有人忍不住说他两句,他就不吱声沉浸在自我之中了,成为一个受害者。这种属于不是很极端的一种典型,而且现在非常普遍,就是很多人程度不一样,他会以一种类似的方式来获得这种东西。这是一种什么现象?一方面是内在的生命力很弱了,然后对生命的自信力也减弱了,他对自己生命力的感觉很弱,弱的时候他就陷入一种恐惧之中,他希望能够与别人交流,通过别人的认同对他的反应来证实他的存在,同时也在别人的反应中获得一种生命力。虽然你骂了我一句,至少你是针对我的,从你消耗的一点能量当中我可以获得一点东西,这是一种极度匮乏之后想方设法不择手段地获取方式。如果他能够和你说话的话,一个电话可以反复的说,还不断的试探你听没听啊,还得证实你在听然后继续再说。最后哪里人多他往哪儿去,他对你们的话题也并不感兴趣,他只要进入人群里就行,说是滥竽充数也行或者浑水摸鱼也行,在里面感觉能得到点东西,这都是内在非常匮乏空虚的感觉。

在这方面大人还比较隐晦,他虽然想得到某种东西,但是他还让你没机会说他。小孩子就表现的比较明显和直接了当了因为小孩的生命还没有长成,还没有独立,他要靠他母亲的力量去生助他,当他母亲这个地方不能持续的时候,他就会用这种方式进行索取,意思是你应该给我点生命力了。因为你很虚弱,她更虚弱,她没有力量生助你,实际上是因为里面匮乏了。“因为你是我的根本,你为什么不给我呢?因为你太虚弱了”。如果一个很充实的母亲站在孩子旁边不用说任何话,孩子都感觉很好,就像有个大树可以依靠似的。如果一个很空虚的母亲站在那地方看着孩子,孩子就会很不耐烦:“你少盯着我!你表面看着是在关注我,但实际上你把我能量拿走了。”表面上这孩子怎么啦这个那个的,但是你在看他的时候正是你虚弱了,反而从他那反拿一些东西,明明你给我的东西你还拿去了。所以当你很充实的时候你根本不用说话,他也不用跟你交流就觉得很好,很安全。所以内在的生命力缺乏的那种,不论你以什么形式表现出来都是空洞的,他都会不满意。

是你欠我的

而成人的表现是什么?他实际上跟那个小孩一样,小孩知道奔他妈去,他奔任何人都去,最后一句话:“你们都欠我的!我很不足啊,你们应该给我点”!因为他小时候应该也匮乏,也没有得到。所以这种情况你想用药来解决是很难的,成为心理问题了,他在跟你要药的时候实际是要那种东西,所以他一旦到你身边的时候,你会突然间感觉很累,就像有一个吸盘一样“啪”一下粘在你身上,然后假装说话实际上开始获得一些东西了,别的都是一个掩护。所以一旦病人陷入这样一种状态的话只有躲着点,他已经不是想要药了,他是通过要药这种形式建立一个渠道来直接获得你的东西,他并不是想通过药来获得,但实际上这真是一种需要补一补的问题,如果他气真正充实起来可能就不会这样了。以上这些都是一种内在匮乏空虚的感觉,也就是仁不足的感觉,你想让他向外给出去一些东西,他没有力量给。即使是他用给的形式不断地建立自己的形象,实际上他是为了得到一种能充实内在的东西,而他给出去的东西实际上对外界也没有什么好处。因为他没有实际内容,就像给一个壳子一样,给一个包装,上面写个“爱”字,我在献爱心什么的。他没有这个仁,不能产生爱,而同时又摸你一点东西,让你亏损一点。小孩对这个最敏感,当他非常不满意的时候,就是说当他没有得到的时候,就会非常气愤。你该给的没有给我,完事你拿这东西糊弄我,还打着一个旗号,写着一个名,满嘴都是什么“爱”之类的,但实际上是一个空洞的东西。

有的人在现实中得不到的,往往求助于梦想。梦想就是现实中得不到,在梦里面得到了,梦想就实现了。实际上很多人都是在这种状态下,就是说他真正想要的东西他还不肯直说,他拐弯磨角地用另外一种方式来获得,让你这个被祈求者很不适应。就是你直说就得了呗,你用另外一种方式来假装关注这个事,其实你是想获得那个东西,最后一旦被识破之后你感觉很不想再跟他接近。这种生命中的祈怜者为什么会扮演这样一个角色呢?这与他童年的一件事情和经历有关,或者说有一件事情在他心上打下了烙印,比如说高考的压力,考试的那种紧张,实际上在你的内心一直没有出去,因为当时高考这件事你看的太重要,抓的太紧了,事情都过去了你还没有放下,而当你再遇到其他事情稍微引起紧张的时候,一下那个东西的影响又出来了,心跳过速,满脑出汗,浑身发抖,所以这需要你放下这件事。放下这件事得有个前提,怎么才能放下呢?要看破它。

看破——放下——自在——解脱,这是个过程。所以你要回到这件事情上去,就是高考这件事情你尽量在情境之中回去,如果说你参加高考的那个考试这件事情已经对你造成了很大影响,影响了你的整个后半生,在一些重要情况出现的时候你都会进入这种紧张状态,因为高考是当时你最重要的一件事情,所以这就是一个回溯法,可以试试。就是你回到那个现场,其实就是重新回到那个时空里去,但你这个时间回不去了,你可以回到那个空间里面去。时间的话你尽量通过回忆再进到当时那种紧张状态,然后在那种状态下看破它:这件事情没那么重要,我交个白卷也没有什么,我不考也没有什么,我出去干点别的事,跟这一点关系都没有,也没有什么”。然后你在这件事情上,一看确实没什么了,我可以把这件事情放下了,在这地方又是一个新的起点,走出去了就不紧张了。其实别的事情也都是一样,无论什么事情,只要给你造成这种影响的,你都可以回到这种情境之中去,如果那个时间空间都回不去了,你就可以在意念之中回忆。

人是有感觉的,而感觉是一种东西的浮现,不是你在追求它。当这种感觉出现的时候,你根本就控制不了它就自动涌现出来了。所以人在激动感动的时候他不是故意在制造这种场面,而是抑制不住了,这时候那种东西才浮现出来了,所以无论用什么样的方式,只要让它出现了,这都是一种治疗。所以为什么有的人听到琴声之后突然出现一种反应,这个琴声并不是针对他这件事,而这件事情在他里面造成一些问题,这个东西突然就浮现出来了,而当过去的时候他觉得这件事情远了淡了,这也是一种解决的方式。所以心理疗法,有的那种催眠术之类都是让你回到那种情境之中去,要把造成你现在这种状况的原因挖掘出来,有的人不知道是什么原因造成的,为什么会成为一个祈怜者,如果忘了原因的话你就找不到它,找不到它也就翻不出来,它就还会在你生命里产生作用,所以你只有找到它,才能最后解决问题。

还有一个方法,就是人可以不求外界找到所有的答案。关于你自己的,关于世界的,关于整个宇宙的,你只要真正能提出问题,当你的这个念真正深入到这个问题里面去的时候,答案自己会浮现出来,因为什么也障不住它,它是你的一个神。所以当你把所有的念头分别心都停下来的时候,你带着这一个问号想知道答案,也就产生了一个疑的时候,这个状态不是在想而是在参,就跟参禅一样,所以用这种念头在这种状态下参禅容易开悟。参禅最后参的是什么?父母生我之前的本来面目是什么,这一个念头放不下,你所有的事情都干不了了,它一直在这个念头里。这一念它最后就会出现一个答案:“哦,原来是这么回事,这就叫开悟啊”。

陈景润在搞哥德巴赫猜想的时候就跟参禅一样,撞树上还对不起啊,他都不知道撞到什么东西了,最后他终于明白可以解释这件事了,其实那也跟参禅是一样的,他如果用在参禅上的话他就会开悟:“啊,原来世界的真实是这么一种状态”。六祖大师最后:“何其自性,本自清净,何其自性,本不动摇”。能说出一系列的原来是这个样子啊”。就是说他这一个疑破了之后,这个答案最后是这么呈现的,陈景润这个疑破了之后,最后他给出了一个答案:“哦,是这么回事”。而你这个疑破了之后,原来是因为这么一件事,让我变成这样啦。当你知道了这件事之后,这件事情的影响就被看破了,你也就从里面出来了。它既然给你的生命造成了很大的影响,你想摆脱这种状态就要找出最初那个原因,包括病什么都是可以参的,参到极致的时候那个病最初的境出来了,出来之后它就会迅速地外散,最后消除掉。对所有的病都可以用这种方法,这也是最彻底的方法,形上的方法,不用什么任何对治对抗,西医是完全对抗,中医用中药很多也是在对抗。我们现在给它调平了,让它不冲突了,这就是没病。

治病是以平为期,养生要从中立本。养生是一个根的深浅的问题,也就是生命力的种子能够持续多久的问题,也是寿命长久的问题。老子说的长生久视之道,取决于你的根深到什么程度。根的深浅是养生的结果,而养生之本要建立在中的基础上,如果偏离了的话,它也扎不进去根。所以最后中心点与四面要保持一个平衡,在这个基础上就可以扎根了。根扎的越深,气就越充实,然后有能力去调节周身,你的生命力就能越持久。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李辛:中医研究的不仅仅是疾病,更是人的生命
梁冬 | 想要身心健康,活得愉快一些,就把过去和将来的东西都放下
身弱的人练气血 只有练气的人修行的人才能够把食物当中的精气神给提
气血周流之神气
黄帝内经 | 上古天真论 4(徐文兵,梁冬)
治身是表,调心是本,经络可以身心同治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