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古玉拾粹(3):清代制玉工痕辨别

工艺痕迹是辨真断代的重要参考依据。
不同时代的工艺痕迹有着很大的差别,即使同一历史时期因地域、所处社会层次及匠人技艺的高下等因素,其工艺痕迹仍然具有很大差别。这种差别在早期的神玉时代、中期的王玉时代相对较小,到了后期的民玉时代差异拉大,高端的精品与低端的普品几乎有如天壤之别。
且以清代制玉工艺为例——


(1)民间普品的工艺特征
清代尤其到了晚清时期,玉饰品广泛走向社会基层,民用玉的消费量需求增大,因此产量和效率的要求尤为突出,为了加速度赶制以适应市场需求,制玉行业就放松了对制造精细程度的要求,于是出现了大量工艺质量低劣的批量生产的玉制品。
青玉牌(图1),直径5.3厘米,厚0.3厘米,和田青玉,晚清时期的民间玉饰品。

图1

这件玉牌饰就是一眼粗糙:
选料含绺带脏,这个片裂是玉料原带绺裂在后期使用中逐步显现形成(图1-1)。

图1-1

纹饰草就、形意表达不清, 没有明确的吉祥寓意主题思想,似是而非。
雕琢急就,砣工圆弧线未换用小砣,导致频频发散歧出,一路毛刺(图1-2)。

图1-2

且接砣不准,错刀连连(图1-3)。

图1-3A

图1-3B

砣刻线没有打磨。
虽然低端,却是一件老砣工标本器,由于阴刻线没有打磨,留下了老砣工痕迹和解玉砂痕迹特征。


(2)民间上品的工艺特征
任何社会都是多层次的消费需求,清代民用制玉仍然不乏制工细致的上品,其制造和存世的数量当然要大大降低了。
蝠桃花片(图2),宽5.5厘米,高2.2厘米,厚0.4厘米,和田白玉,晚清时期的民间玉饰品。

图2

其制作工艺比较上述普品(大路货)要高许多了。
纹饰立意讲究、主题突出。蝠为福禄、桃花延寿,为福禄寿全,寓意吉祥。
工艺上镂空痕迹清晰(图2-1),为古镂雕拉丝工的标本器。

图2-1A

图2-1B

器面抛光精细,阴刻线没有抛光留下原始的砣痕、砂痕(图2-2)。

图2-2

另一件青玉发簪(图3),长11.7厘米,宽2.2厘米,厚0.5厘米,也是清代民间加工较为精细的玉饰代表。

图3

特点在于打磨精细,柔和的玻璃光反映了清代民间上品传世古玉的打磨工艺特征(图3-1)。

图3-1

刚劲犀利的砣工堪为清代古玉砣工的痕迹标本(图3-2)。

图3-2

(3)社会上层和宫廷精品的工艺特征
高层次的古玉精品其工艺堪称精湛了,其不同凡响的特征一目了然。
同样是生活日用品,但是其工艺精度显然不一般。白玉簪(图4),长13.5厘米,宽1.7厘米。

图4

选料精良,玉质洁白细腻,为上好和田白玉制成(图4-1):

图4-1

器物整体曲线优美(图4-2):

图4-2A

图4-2B

抛光精细(图4-3):

图4-3

整器曲线自然、抛光精细,几乎不见人为加工的工艺痕迹,消弥于无痕,浑然似天成。虽然小小玉簪却堪称玉饰精品一件。
发簪的制作比较耗费材料,如此高等级的玉质和高等级制作工艺的玉器,只有上层社会才有资格和能力享用,在当时就应该属于奢侈品行列,推测为清代贵族甚至宫廷用品。
本文拟稿部分参考了李骁《实用古玉辨伪》内容,在此特别鸣谢。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收藏知识】古玉打磨钻孔等痕迹研究
明代玉器鉴定不好?从这6点着手试试,也许会有不一样的地方
漫谈古玉的工艺鉴定(6)-汉代
启石说玉 | 高古玉治玉工艺系列之玛瑙环柳叶纹
春秋战国至汉魏晋南北朝时期玉器的雕工(下)
古物潮玩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