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演讲]天坛医院王新生: 脑室内肿瘤的内镜手术治疗 liliequist膜等处理技巧

神外前沿讯,由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天坛医院、北京市神经外科研究所、北京市王忠诚医学基金会共同主办的“2017北京天坛国际神经外科高峰论坛暨2017世界脑膜瘤大会”,11月4日在北京国家会议中心召开。日程请见:[最新日程]2017北京天坛国际神经外科高峰论坛/2017世界脑膜瘤大会 | 11月2日-5日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天坛医院神经外科王新生教授做学术报告《脑室内肿瘤的内镜手术治疗 》


发言要点如下

本稿件未经发言者审核修改

今天汇报脑室肿瘤的内镜治疗,我们团队的这组病例,显微镜手术119例,内镜手术92例。


内镜技术主要针对于活检后放化疗敏感或不适合手术的肿瘤,或者说采取手术治疗会产生严重副损伤的,或者诊断不明确的治疗。


显微镜+内镜技术主要是做肿瘤切除,其中内镜技术+脑脊液分流主要因为肿瘤位于第三脑室底部做造瘘没有效果,是解决脑积水的问题。


这组病例中的体会就是内镜手术有其优点,比如脑室形变小,视野清晰,但是也有其缺点,缺点是一旦出血后影响手术视野比较严重。平时手术的介质是空气,现在变成液体了。颅底镜有很多优势,但是在脑室内操作容易损伤脑室壁,另外还是两维的空间。


显微镜的优势是技术成熟,三维视野操作,缺点是深部照明差,另外视野存在死角。内镜手术的特点就是把“眼镜”挪到了手术前方。


脑室手术的原则就是内镜(硬镜、软镜、外视镜)和显微镜的个性化应用,在加上其他一些设备。入路选择主要是根据病变位置、大小、血供,还有病理性质和生长方式,以及脑室周围的重要结构和脑室扩张的程度,还有术中对手术入路的熟悉程度,这一点我们这个团队应该都是很熟悉的。


随着内镜技术的发展,特别是医疗器械的进步,带工作通道的内镜一定会发挥更多的优势,应用范围也会更加广泛,这是毋庸置疑。我们的体会是确实有很多优点。


我们最近和桂松柏主任曹磊医生等一起开展了大脑镰旁脑膜瘤对侧入路手术,特别是在中央区附近的。这样做一是能避免脑组织的牵拉,因为有中央静脉等,二是最先看到的是肿瘤基底,经过电凝肿瘤基底,所以在切除肿瘤时对脑损伤更小一些。


现场提问:内镜套筒下做脉络丛脑膜瘤的病人,先看到供血动脉,那么切口的位置和传统手术入路的位置是一样的吗?

王新生:关于三角区脑膜瘤,开颅的方式还是和传统的方式一样,只不过是开口小一些,做皮质造瘘的方向都是一样的,套筒在见到肿瘤以后,先不处理肿瘤,沿着肿瘤找肿瘤的前极,一般三角区脑膜瘤的供血都是从前方来的。所以能够比显微镜更早的看到供血动脉,然后结扎。


现场提问:做底部造瘘时,常见的一个问题就是liliequist膜底下的一层,凸起的非常严重,请问有什么体会?

王新生:三脑室底部造瘘遇到底部下疝非常明显的病人,这时在切开liliequist膜时,可以鞍背的方向切,因为鞍背上就是硬脑膜,即使出血也可以处理,可以电凝。一旦liliequist膜切开之后,因为压力的作用下疝的liliequist膜就会漂浮起来,如果我们电凝就会收缩,再切开就会更容易简单和安全了。


发言者简介

王新生,主任医师,教授,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天坛医院神经外科神经内镜专业组主任,1984年毕业于北京医科大学,同年进入首都医科大学北京天坛医院神经外科工作至今,从事神经外科临床工作30余年,自2004年开始担任天坛医院神经外科神经内镜专业组主任,完成各类神经外科手术3000余例,为国内著名神经外科专家。


王新生教授对于颅脑肿瘤有着丰富的临床经验,尤其擅长神经内镜手术。在针对脑室系统肿瘤、鞍区肿瘤(垂体腺瘤、脊索瘤等)、颅内各类囊肿、各种类型脑积水的神经内镜微创手术技术治疗处于国际领先水平。特别是在鞍上池珠网膜囊肿的神经内镜手术治疗方面,完成了世界最大宗病例的临床治疗和基础研究工作。针对鞍上池囊肿,在国际上首创基底动脉-Liliequist膜间裂隙锐性分离术,可明显提升手术成果率,同时显著减少囊肿复发率。通过天坛医院内镜培训班,这一技术目前已被国内多家三甲医院推广使用,作为鞍上池囊肿的首选手术策略。国际上首先使用脑室镜微创手术治疗颞叶蛛网摸囊肿,改变了传统以开颅手术治疗该疾病且复发率高的困境。


手术技术经验及研究成果在国内外发表神经外科专业学术论文十余篇。主持翻译专著《正压性脑积水——病因 诊断 治疗》。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神外美图」图解脑积水的外科治疗
第360期专访 | 北京天坛医院宫剑:儿童颅内肿瘤合并梗阻性脑积水的治疗策略
天坛神外赵澎医生谈:神经内镜切除垂体大腺瘤手术体会
【手术技巧】芬兰Juha教授松果体肿瘤手术(转载)
松果体区肿瘤的手术入路选择--The Neurosurgical Atlas系列
张晓彪教授论 | 全面推进神经内镜技术在神经外科中的运用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