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湖南人的雅致,就在这支笔里

 总有一支毛笔,是属于中国人的

小时候爷爷总是要求我练毛笔字,他还煞有介事地拿出自己舍不得用的好笔让我开蒙。那时我不能理解,这么不方便的笔,为什么还要用?

这么多年过去,对于这件小事我始终没有释怀。直到这次,我在湖南寻找一支毛笔时,才真正理解他的用心良苦。

一支好的毛笔是具备自身品格的,制作它的手艺人会赋予它“笔性”。在这个行当里,毛笔的好常常会伴随着“尖、齐、圆、健”四德。人们使用它可以“下笔有神”,可以笔写春秋,可以打磨出跟这支笔的默契心性。这种心性可能有时候是尖锐刚劲的,有时候又是平和圆融的,它总能在刚柔间找到微妙的平衡。

这种恰到好处在心里。立冬过后,我们侥幸找到了零星几个还在坚持手工制笔的手艺人。他们大多年过古稀,戴着老花镜在一处处昏暗的房子里打磨一道道毛笔工艺。外面的行业式微好似对他们并没多大影响,他们能做的依然还是耐着性子完成一百多道制笔工序,每次都用二十多天等待一支笔的诞生。他们对毛笔头的打磨近乎偏执,就算整笔环节结束,笔头已经呈现出圆融饱满之状,他们仍不厌其烦地反复摩挲,直到笔头真正符合他们心目中的“尖、圆、齐、健”时才停手。当这些老手艺人伸出布满老茧的双手去检查每一个笔尖,看它们是否能软硬平衡时,那个瞬间让人感动。我试图去理解他们,就像当初试图去理解爷爷的举动一样。

爷爷在拿出那支好笔让我启蒙时,大概也像毛笔手艺人希望的那样,用一支笔,告诉我们后辈人生的道理。细细品味,毛笔的“四德”何尝不是一种中国人的处世态度呢?

人世间总有一支毛笔,是属于中国人的。


汨罗山川笔:何以成就一支名笔

在岳阳汨罗市川山坪镇川西村,毛笔制作工艺的发展就像当地的“清泉”石刻。这处千年古迹是南宋大儒朱熹游览古寺清泉时,听闻当地毛笔久负盛名,挥笔在石壁上写下的二字。在当地毛笔制作业兴盛时,人们只能仰望它,可如今,毛笔辉煌不再,石刻也有灵性般地大半隐入泥土。

千年岁月缓缓淌过,川山坪镇这支毛笔也如中国大部分传统手工艺一样,没落得鲜有人知。当湘笔踪迹难寻时,它依然遗世独立,凭着精湛的技艺维持着最后的尊严。

  每人只会一道工序,一家人才能完成一支毛笔

作为“毛笔之乡”,川西村有家川山坪镇仅存的毛笔作坊。十几个手艺人正在市级非遗传承人卢存旭的作坊里忙碌着,新一批的毛料还要在石灰水中浸泡三四天,忙完今天,他们也能歇一阵了。

要制出一支好笔,原料最重要,动物的毛发不能打卷,要圆润挺拔,有明显的锋尖。做了五十多年毛笔的卢存旭深谙其道。川西村几乎家家都做毛笔时,交通不发达,手艺人赶着马穿越崇山峻岭,去寻找优质毛料。如今,卢存旭依然遵循着祖辈的传统,亲自前往外地寻找毛笔原料。秋冬是找寻毛料的绝佳时节,长江三角洲附近的山羊,岭南的狸,中南地区的兔,都已长齐毛发,它们的毛是制作笔头的最好毛料。卢存旭拿出黄鼠狼尾和狸尾,用手指一拔,几乎齐整:“看得多了就能辨别出毛料的生长年份及好坏。”

待他备好毛料,负责赶毛的虞金伟就要在一堆杂乱的毛料中挑选适合做笔的毛料,这是颇有压力的第一道工序。虞金伟正襟危坐,在亮着白炽灯的长条桌前,他不敢大声呼气,害怕这些轻飘的毛料会被吹散。

采访当天,虞金伟正在选羊毛,他一边熟稔地用左手大拇指和食指夹住一撮羊毛的根部,右手食指和中指将羊毛推成扇形反复梳理,一边眼睛紧紧地盯着毛尖,敏锐地清理出羊毛杂质,并根据锋颖的长短区分出羊毛等级。“等级划分看锋颖,锋越长越齐整的为一等。”看似简单的赶毛,却最耗精力,除了手上不停歇的动作外,还要有定力和眼力,往往一干就是一整天。手艺人的心中总是有杆秤,毛是不是齐整,长短是否一致,锋颖属性如何,只须望一眼指中的毛尖,心里就有数了。

赶毛环节只需分出两个等级,更多的区分则是之后的做毛环节。真正完好的毛,是圆润挺拔的,有时一百根中也只能挑出那么三五根,所以做毛环节非常精细,它需要将有缺点的毛料剔除,然后将剩下的毛料按色泽、软硬、长短、粗细等进行分类。在卢存旭的毛笔作坊里,这道工序是由他的老伴完成的。做毛之后,分出三六九等的毛料就会被放入石灰水中浸泡消毒,去掉动物毛发本身的油脂和腥味。掌握浸泡的时间不容易,泡的时间太短,毛料不仅没有完全去味消毒,不容易上墨;泡的时间太长,毛笔的使用寿命又会大打折扣。经验在这里显得尤为重要,卢存旭和儿子卢安也总会在这个时候亲自上阵。

为了技艺更为精湛,大部分毛笔匠人们往往一生专攻一道工序。在这里,毛笔制作一直是纯手工技艺,再精密的机器也无法取代。“为什么我们这里的毛笔一直出口到日本、美国、东南亚,持续到现在,这也是其中的原因。”虞金伟说,以前他们一家人每人只会制作毛笔的一道工序,一家人合起来才可以完成一支毛笔,而这支毛笔的完成往往需要二十多天的等待。

 “水盆”最为关键,决定了成品毛笔的好坏

毛笔制作手艺在川山坪镇到底延续了多久,手艺人们谁也说不清。但川山毛笔真正有名气是在四百多年前的明万历年间。

为什么这门手艺会在这里流行?湘笔流行时,兔毫曾是毛笔界主流,湖南所产兔皮更是质量上乘,地处玉池大山和湖鼻大山之间的川山坪,虽没有发达的水系,但森林面积广阔,资源丰富,一度成了原料的储备地。“我们最初是用当地材料做兔毫的,但本地材料毕竟有限,它并不是我们这里毛笔持续发展的主因。”卢存旭说,川山坪能成为“毛笔艺术之乡”,得益于手艺人的精湛技艺。“我们这里的水盆技术厉害,一支毛笔的'四德’尽在里边了。说着,他推门进入“水盆”操作间。在作坊里,这是他最引以为傲的环节。

67岁的“水盆”师傅虞文亮正专注地盯着他手中的那一方天地,他要在水盆里完成备料、配料、卷笔心、加披、扎笔头等关键环节。整个过程中,他的手和头必须完美合拍,若是哪一处没跟上节拍,就会影响毛笔质量,一天水盆作业下来,他头都会晃得麻木。

“水盆”的工具也颇为繁琐,只见一盆清水上放着白色的矩形衬板,衬板上放一块齐羊毛的齐板、三把梳羊毛的牛骨梳、一把用于整理毫毛的辅笔刀、一把用来切毫毛的毫刀、一块用来衡量毫毛长度的搩子、一块用来切毫毛的切板和一把用来修整毫毛的剪刀,相对于他手中要整理的那长不过一指、宽不过两指的毫毛来说,这些工具显得硕大无比。他主要用到的是那把用牛肩胛骨制成的骨梳,可以梳理毫毛,也可以用来拍齐毛根。

虞文亮一手压着齐板上已经排列整齐的毛料根部,一手用骨梳梳理毛料。如此反复几次,绒毛和杂质就被剥离在外了。紧接着,他便又将毫毛对齐骨梳的一边,一手压住毛锋,一手轻轻后拉,每拉动一次,他的脑袋也跟着晃动一下,牛骨梳上就多了一丝毫毛。反复多次后,毫毛的尖峰就连成了整齐的一片,再用特质小刀将毫根切齐,抓住毫尖部分,用骨梳梳理毫根,直到把里面的断毛、碎毛都梳理出来,齐毛环节就结束了。这个复杂的环节,虞文亮通常一气呵成。

对于一支毛笔来说,“水盆”最为精致,也最为关键,决定了成品毛笔的好坏。原料的分拣、去杂和毛笔笔头的初步定型等步骤都出于这一环节,尤其是其中的择毫环节更是挑战着一个人的耐心和细致。手艺人必须要眼明手稳,准确地在一堆优劣掺杂的毛料中对每一根毛料的强弱、锋颖、长度和色泽进行挑选,“一只羊身上可以用来制作毛笔的毛料,大约只有四两,择毫环节若是不够坚定,当择而不择,或以次充好就是犯了行业大忌的”。

“水盆”的每一个环节都不容小觑。每到关键工序,虞文亮便像个运筹帷幄的将军,“短毫和长毫搭配,硬毫要掺杂点软毫来中和笔性,兔毫为笔心,羊毫作披,或者狼毫为心,羊毫作披……”凭着经验,他总能将这些毛料调配得恰到好处。

搭配完这些毛料,他才开始做笔头,等笔头干透用线扎紧后才真正完成水盆环节。

“扎笔头最考验手艺人的技术,它必须是绝对的圆形。”捆扎笔头时需要平整笔头根部,往往要竖在草木灰中固定毛根,再用绳索捆扎,这个环节虞文亮常会自己在家完成。“扎笔头用力要均匀,稍不注意就会变形。”这门手艺是门童子功,年纪大了就学不来了,“我是14岁跟着大师傅学的,这种手上功夫,除了反复练习,还要有悟性,不然很难学会的”。

在当地,做水盆的师傅一般都不会做干做,可贵的是,在这个毛笔作坊里,虞文亮和卢存旭都能单独完成一支毛笔的制作。

卢九林年少时跟师傅学了三年

一支毛笔的精气神除了笔头,还有笔杆,川山毛笔至今仍保留着笔杆制作的工艺

在斗笔操作台上,91岁的老匠人卢九林仍非常麻利地进行着手中的工作。他那长期磨杆的左手手指因长期作业,已微微弯曲,呈现出推杆时的波浪形。见到有人采访,他铆足了劲儿,一口气完成了十几根笔杆的挖孔工作。

以前,这是仅次于水盆环节的工序,笔头做好后,负责斗笔的手艺人根据笔头大小、好坏来制作匹配它的笔杆。各种材质的笔杆在他们手里都能挖出笔孔,装上笔头。“不要看着挖孔容易,这可是技巧活,方法不对笔杆就会破裂。”为了挖好一个孔,斗好一支笔,14岁的学徒卢九林跟着师傅学了三年。

“那时的学徒都是学三年,帮半年,师傅家境差一点的,还得帮师傅做一年才能出师。”说着,他用左手手掌推着一根尾端绑着白线的青竹杆,右手握着用来挖孔的整笔刀,笔杆在斜木方上旋转一圈,刀便挖出一个深浅适中的孔来。挖好孔后,他随手拿着桌上的笔头斗了进去,二者完美贴合。老人甚至可以闭着眼睛完成这一系列动作。每一次,他手掌的力度都恰到好处,笔孔的深浅也几乎毫无二致,“笔杆掏孔时不开裂,孔的深浅一致,的确是需要功夫的,我做了快八十年了,心里有数了”。

在没有机械制杆时,斗笔环节也很是复杂的,原料的挑选也很挑剔。那时的笔杆是竹子的天下。它轻便挺直,耐用且物美价廉,一度成为了最为亲民的笔杆材料。加之,竹子与中国文人墨客之间有着不解的缘分,是它成为中国文化中的一种特殊符号,竹和笔的相遇似乎是宿命一般,正如毛和竹搭配成“笔”一样契合。川山坪虽产竹,但多为楠竹和竹节弯且短的青竹,并不适合做笔杆,因此手艺人们还得去外地挑选竹竿。

每年八九月,村里都会派人去往福建、广西、郴州等地砍竹子。“以前多用红竹和青竹,偶尔用斑竹,除了湘妃竹为本土产物外,其他的笔杆材料都是外面引进。”卢存旭说,从清末开始,村里大力发展毛笔产业,外出砍竹做笔杆是当地人的传统。有经验的老师傅们根据竹竿的颜色便可以判断竹子的年限,一般制作笔杆的好材质都是两年的老竹。“这样的竹子做出来的笔杆劲直,久用不裂。”砍回来的竹子还要用双氧水熬煮漂白,再自然风干或用火烘干,才能进行笔杆制作。卢存旭家中现在还储存了不少那时砍回来的竹子,现在拿来制作笔杆,不过这类毛笔多是初学者使用。以前牛骨也是制作笔杆的普通材料,现今也已非常稀少了。

紧接着斗笔的工序就是刻字,字迹好坏是用笔人的第一印象。如何能够不描底便在一根细小的笔杆上流畅地刻出一行字迹?我还在思索之时,61岁的吴腊英一手拿着一支直径0.5厘米左右的毛笔笔杆,一手由下而上飞快地滑动,不大一会儿,竟刻出了“川山毛笔”四个娟秀小字。这些字的间距不过几毫米,可想她那把控笔杆和使用刻刀的功力有多深。“刻笔和写字是一样的,熟能生巧。”

 毛笔最后的精气神——“锋”

一支笔的好坏在于笔头,而在笔头中又以笔锋为要。有着千年历史的川山毛笔,精气神也藏在一支支毛笔的锋颖之中。

老手艺人们总是充满了智慧,他们用最简单的办法检验一支毛笔的好坏。在手上涂上一滴油,然后用毛笔的笔锋在手上画,笔锋聚拢,不散开的便是一支好毛笔。但要达到这一标准,还需要最后的整笔。

在卢存旭的毛笔作坊里,整笔环节由他的姐姐和妹妹合力完成。她们用海石花熬煮成黏稠的胶质物,配以明矾,将已经刻好字的笔尖置入其中。待笔尖蘸满吃饱后,用手指将海石花液碾进笔头内部,使得液体均匀充分地渗透笔头,再用牛骨梳理顺笔毛,梳去多余的汁液。她们通常一手握住笔杆,一手从笔头的根部到笔尖反复地捋,使其逐渐成型。成型后的毛笔,笔头形似一朵含苞待放的莲花,既圆润饱满,又刚健有力。卢存旭也总是带着手艺人的偏执反复地检查着最后的成品,直到确定它们笔杆挺直,笔头圆润时,他才真正放下心来。

“去年我们做了五万支笔,虽然我没有参与每道工序,但是每一支笔我都做了最后把关。”手艺人们总是把自己做的东西看得金贵,这也是传统。

岁月流转,传承人们依旧一代接一代地守护着这支毛笔,只是不愿让老祖宗的这门手艺失传,卢存旭更是如此。他很怀念上世纪繁盛的川山毛笔,那时因兔毫毛质坚韧,墨汁不易散开深受国外市场欢迎,他便主营兔毫笔。后来写毛笔字的人越来越少,国外市场逐渐萎缩,兔毫笔不得不淡出市场。而狼毫笔和羊毫笔由于容易晕染的特点开始兴盛,受到了国内书法艺术家的喜爱,卢存旭便开始主营羊毫笔和狼毫笔。他经营毛笔的每一次转变都不过是为了让老祖宗的手艺留下一点市场,让这门手艺被更多的人喜爱。

这支笔终归是没落了,曾为当地特色产业的它成为了在政府扶植下才能勉强存活的夕阳产业,家家户户做笔的景象已成为过去。机械化、信息化的快速时代中,又怎能容得下这一支古老静穆的毛笔呢?为了更好地将这门手艺传承下去,卢存旭不得不将他的大儿子卢安喊回来一起做笔。现在卢安主要负责对外开展业务,闲暇之余也会跟随父亲学习毛笔制作技艺。幸运的是,他从小耳濡目染,如今也掌握不少环节。目前,川山毛笔已是省级非遗项目,卢安想让它走得更远一些。“我接下来打算和学校合作,让非遗走进课堂,让这门老手艺重新年轻起来。”

毛笔历史,就是一部动物驯化史

笔之所贵在于毫。

制作一支毛笔笔头的材料就像是人类征服自然的进程一般,难以想象,从苘麻、竹丝、茅草、兔毫、鹿毫到羊毫、狼毫、马毫、鸡毫、狐毫的几千年里,这些不起眼的动植物竟成就了中国几千年的书写文明。

特别是动物,从野生到家养,毛笔的历史也是一部微型动物驯化史。挥毫落纸,人类的力量以最温柔的方式挺立起来。最后,遵循着优胜劣汰的自然法则,兔毫、羊毫、狼毫留了下来,动物们用自己的毛发维系着纸与笔的古老牵挂。含蓄表露着中国人的家国心事,笔也是中国人的语言。

兔毫历史最为悠久

作为上流文人的宠儿,兔毫和狼毫一直占据着毛笔界的主导地位。以这两种毫毛做笔,既能发挥中国人圆融的个性,又能展现刚柔兼济的风骨。

兔毫的历史最为悠久,从“蒙恬取山中之兔毛以造笔”的史料记载中便确定了兔毫的主角地位。若再往前追溯,1954年,湖南长沙郊外左家公山战国古墓中出土的兔毫笔可谓是毛笔界中的祖先了。

抛开兔毫的历史,单就作为毛笔头的毛料而言,山兔毛锋颖细长,尖锐如锥,制成的笔头健强有力,最符合毛笔“四德”。在中国,因地理气候所致,尽管野兔分布较广,却并不能全部被做成上好的兔毫,岭南一带的野兔毛短且粗,就并不适合。《笔经》曾提及宣州中山兔肥毫长,是做笔的上品。白居易也曾有诗曰“每岁宣城进笔时,紫毫之价如金贵”

兔毛做笔的讲究是其他毛料不可比的。根据部位的不同,同一张山兔皮上的毛常被分成不同等级。前腿以后脊背上最长的毛为“兔颖”,是精华部分,分为紫毫和白毫。此外,根据锋颖长度还可分为“三花”“四花”“五花”“六花”“七花”“八花”等。上好的兔毫笔除了纯紫毫白毫外,也可由兔颖和各种花毛掺和制成。除了锋颖长度略低,“三花”的性能与紫毫白毫无异,但从“四花”开始,兔毛的品质就逐级递减。

元代以前,秋冬野兔背上的紫毫还是易得的材料,但随着野兔数量的减少,上好兔毛也逐渐变得稀少,其他毛料的笔才得以进入士人视野之中。19世纪从西方引入家兔后,兔毫又渐次增多。那时,湘笔便主要采用中南地区的兔毫,湖南所产兔毫的质量更是首屈一指。

狼毫笔一度被称为“鼠须笔”,因刚柔相济,下笔精劲有力而颇受文人青睐。欧阳修曾称之为“鼠须栗尾笔”,并将其赠与蔡襄。关于“鼠须笔”的制作毛料历史上定论不一,但绝大部分以黄鼠狼尾为毛料所制。北方狼毫质量上乘,经霜雪历练后,毛质劲挺而有韧性。

除两大主流毛笔外,有“虎仆”之称的狸毛笔也一度登榜,地位仅次于兔毫笔,它主要是由秦岭、长江流域沿岸各省的九节狸的毛所作。岭南一带曾一度用狸毛替代稀缺的兔毫,精制而成的狸毛笔性能优良,经久耐用,甚至成为明代重要的贡品。另外,因其毛色美观,还常作为毛笔的辅毛。但清代文人多因其太过锐利而评价不高。

 羊毫的逆袭

北宋前,羊毛一直作为毛料中的配角出现,常被用作披笔和副毫,以调节毛笔的弹性,达到蓄墨和中和笔性的作用,甚至被称为“笔之最下者”。

作为中国六畜之一,羊的养殖历史可以追溯到五千多年前。广泛的分布使得羊毛跟其他制作毛笔的毛料相比,不仅资源丰富,更价廉耐久。正因如此,它的逆袭之路也颇为曲折。用山羊的皮毛、尾毛、须毛制笔,起源于民间,流行于长江三角洲附近,尤其是太湖沿岸的嘉兴、湖州、苏州等地和没有优质毛料的岭南地区。材料的低廉令宋以前的文人常对其嗤之以鼻,并将羊毫视作“次等笔”的代名词。

羊毫真正崭露头角是宋朝之后。元代时,因兔毫笔稀缺,它曾经作为替代品进入上流文人视线,还一度出现了以兔毛为心、羊毛为副毫、外形似兰花苞的小型毛笔羊毫兰蕊,是写小字的佳品。市场上的羊毫笔也大多是用羊毫跟其他毛料一起加工制作,有的制笔工艺更为简陋,直接以羊毛和麻制作,加上上层士人多用狼毫、兔毫笔,羊毫依然没有成功打开市场。

羊毫真正占有一席之地得益于明朝中后期巨幅立轴书法的盛行,这种书法用笔皆为大笔,本就是短毛的兔毫、狼毫自然不能满足其要求,而长度适中的羊毛则刚好派上用场。湖笔一派更是趁机细化了羊毛的规范,发挥其长处,做成形制可大可小的兼毫笔。这种笔不仅便于蓄墨,且经久耐用,笔锋刚柔兼济,尤其适合行草书。明嘉靖年间,何士晋撰写的《工部厂库须知》中就曾提及,当时宁国府、太平府、浙江进贡山羊毛分量一百多斤,远远超过了兔毛、香狸皮的总量。

对于极为讲究“尖、圆、齐、健”的毛笔来说,羊毛也有自身缺陷,它柔软无骨,纯羊毛制成的笔头不能兼顾软硬,难以驾驭。因此,就算在清代碑学兴起之后,普遍被上层文人选用的羊毫也依然以兼毫为主。

 家禽、家畜毛料也有一席之地

毛笔的选材往往也因地制宜,除了诸多主角毛料,家禽、家畜及一些特殊的植物也常成为制笔原料。

岭南一带野兔极少,鸡毫笔便相当于兔毫笔一般的存在。作为中国古老的家禽,鸡毛被运用到毛笔上并不奇怪,无心散卓法制笔工艺成熟后,取公鸡颈上和尾部两侧的长毛,去其梗后,留下的细毛都有锋颖,且着墨后锋颖不变形,这便是鸡毫。它有着羊毫的柔性,但柔中带刚,自成一格。一旦有较好的毛料出现时,鸡毛就会让位,又因其颜色美观,能调和笔头的软硬,也常被当作披毛。黄庭坚和苏轼被贬时,都曾用过鸡毫笔。

中国的家畜猪、马的皮毛也是制笔的毛料。元代,人们用寒冷地区的猪鬃和马毛来做大笔。猪鬃是猪背上的刚毛,颇为刚硬,必须用石灰水长时间浸泡才能做笔。古人为了制作猪毛笔有时还将一根猪鬃分成四五根细鬃。但它的刚健也可以弥补兔毫、狸毫、狼毫等不能做大笔的缺陷。马鬃是粗细介于猪鬃和羊毫之间的一种毛料,毛质圆且直,又比猪鬃柔和,常常成为制匾额笔的上等材料。

除了动物毛类,古人还尝试过用苘麻、竹丝、蒙草来做制笔。但这些植物纤维做成的笔大多吸墨过多,吐墨不均匀,早已被废弃。

+

与自然时序同呼吸

文字|伍婷婷 方远亲 熊文

图片|卢七星

微信编辑|方远亲 熊文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文房四宝之毛笔种类、性能、保养等
从苘麻到狐毫:毛笔的历史就是一部动物驯化史
也谈兔毫-王学雷老师《兔毫三题》读后
笔记版|黄简讲书法:110毛笔的选购与保养
文房四宝 欧楷专用毛笔(4种规格)
认识毛笔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