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古人为何厕所要“上”却不能“下”?

“上厕所”是一个颇为古老的说法,唐代《初学记》即载:“刘季和性爱香。直宫,尝上厕,过香炉上。”即其实早在1000多年前,古人已经开始使用“上厕所”这种说法,个中缘由也很简单:因为古代厕所修得高,需要拾级而上才能使用。

古人对厕所的称呼很多,诸如圂、溷、圊、匽、屏等字眼,都可以用于代指厕所。单从字形上不难发现,这里的“圂”和“溷”很像猪(豕)圈。而古人之所以用这样的字指代厕所,也是因为以前厕所往往与猪圈有关。《说文解字》载:“圂,厕也,从豕在口中也。”又如《汉书·燕刺王刘旦传》:“厕中豕群出,坏大官灶。”目前考古发掘的许多汉代遗址中,厕所也是和猪圈连接在一起的。

古时的厕所往往搭建在猪圈上层,以便让排泄物直接落入猪圈,由家猪处理。所以如厕就要先“上”到二层。

不过,相比“上”厕所的说法,古人还是更常用“如、之、在、入”等字来表达相同的意思。而真正让“上”变成惯用说法的,还是农业对肥料需求的增长。当粪便的主要用途由养猪转向农业用肥料,为方便收集粪便,搭建厕所时往往需要将其架起,在下方挖坑收集粪便。

架起搭建在二层的厕所,让如厕变得有性命危险,因为一个不慎滑落粪坑中,轻则狼狈不堪,重则窒息身亡。《左传》就有记载,晋候“将食,张,如厕,陷而卒”。粪坑时代的到来,也让“茅坑”、“厕坑”一类变成了口语里表示厕所的词汇。

由于一般的厕所只是在粪坑顶铺上木板,使用者若有不慎便会掉入坑里。昔日的“如、在”一类说法变得不再适宜,没有人愿意在语意上暗示自己将进入茅坑,因而有必要在方位上将人排泄的场所与粪便堆积的地方作出区隔,于是便普及了“上”厕所的说法。

但相比“上”,其实古人用得更多的可能是“登”。《水浒传》描绘张世开高叫道:“小厮,点灯照我往后面去登东厕。”《警世通言》写:“荆公见屋傍有个坑厕,讨一张手纸,走去登东。”另外《笑林广记》的故事中也有:“随有一满洲人登厕,偶见尺,将腰刀挂在上面。”

“登”的意思与“上”一样,都是表示自己去的是“茅坑上方”。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古代厕所:周朝就有“洗手间”,厕所的建造为何与方位有关?
古代的厕所是什么样子的?简单的让你不敢想象
啥?厕所竟然还能挖出这么多好东西?怪不得考古学家这么认真!
3岁男孩如厕滑落茅坑 妈妈奶奶救人双双殒命
独特的文明,中国人“上厕所”的那些事儿!
有的人可能拉完一生6吨屎,还不知道厕所是怎么来的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