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别把孩子养成了乞丐

孩子需要帮助,但绝不是施舍。

来源:网络

1

一个流浪汉来到我家门前,他想向母亲要点吃的。

这个流浪汉很可怜,他的右手连同整个手臂断掉了,空空的衣袖晃荡着,让人看了很难受。

我以为母亲一定会慷慨施舍的,可是母亲指着门前的一堆砖对流浪汉说:“请你帮我先把这堆砖搬到屋后去,可以吗?”

流浪汉生气地说:“我只有一只手,你还忍心要我搬砖?如果你不能帮助我,我不会怪罪,何必刁难我呢?”

母亲不生气,她对流浪汉笑一笑,然后俯身用一只手抓起了两块砖。

当搬过一趟回来时,她温和地对流浪汉说:“你看,一只手也能干活。我能干,你为什么不能干呢?”

流浪汉怔住了,他用异样的目光看着母亲,尖尖的喉结像一枚橄榄上下滚动两下,终于伏下身子,用仅有的一只手搬起砖来。

一次只能搬两块,他整整搬了两个小时,才把砖搬完。


他累得气喘如牛,脸上有很多灰尘,几绺乱发被汗水濡湿了,斜贴在额头上。

母亲递给他一条雪白的毛巾,流浪汉接过去,很仔细地把脸和脖子擦了一遍,白毛巾变成了黑毛巾。

母亲又递给他一杯水,一块面包,临走的时候,母亲递给他20美元。

流浪汉接过钱,感动地地说:“谢谢你,夫人。”

母亲说:“你不用谢我,这是你凭力气挣的工钱。”

流浪汉感激地说:“我不会忘记你的。”

他向母亲深深地鞠了一躬,就昂首上路了。

过了一些天,又有一个流浪汉来到我家门前,向母亲祈求施舍。

母亲让他把屋后的砖搬到屋前,照样给他水和面包,还有20美元。

我不解地问母亲:“上次你叫人把砖从屋前搬到屋后,这次又让人把砖从屋后搬到屋前。你到底是想把砖放在屋后还是屋前呢?”

母亲说:“这堆砖放在屋前屋后其实都一样。”

我噘着嘴说:“那就不要搬了。”

母亲摸摸我的头说:“可是,对流浪汉来说,搬砖和不搬砖可就大不一样了……”

此后,经常有一些流浪汉来到我们家,每一次母亲就会把过去的戏重演一遍,我家的砖就屋前屋后地被搬来搬去。

2

几年后,有个很体面的人来到我家。

他西装革履,气度不凡,跟电视上那些成功人士一模一样。

美中不足的是,他仅有一只左手,右边是一条空空的衣袖,一荡一荡的。

他握住母亲的手,俯下身说:“如果没有你,我现在还是一个流浪汉。因为当年你让我搬砖,今天我才能成为一个公司的董事长。”

母亲说:“这是你自己干出来的,与我无关。”

那人挺直身子,看着母亲说:“是你帮我找回了尊严,找回了自信。就在那一天,我才知道,我还有能力做一些事情。”

独臂的董事长为了感谢母亲,他决定赠送我们一套房子,比我们现在的好很多。

母亲说:“我不能接受你的馈赠。”

“为什么?”

“因为我们一家人个个都有两只手!”

董事长坚持说:“我已经替你们买好了。”

母亲笑一笑说:“那你就把房子送给连一只手都没有的人吧!”

我们家有四个孩子,虽然我们的家境并不富裕,可是,我们长大之后都自立成才了。

我的两个哥哥都得到了博士学位,我的姐姐现在是一家超市的经理,我是一名律师,马上准备竞选我们州的议员。

我的母亲年纪很大了,我们家的那一堆砖,有时候还会在母亲的指挥下被搬来搬去。

故事结束,请你思考两分钟,再继续。

3

读完上面的文字,大家不要以为是在告诉大家一个行善的故事。

我想让大家读到的是,一个关于教育的奥秘。

你有没有想过,我们的孩子来到我们生活中的时候,是不是很像那个流浪汉?

他们没有能力,他们弱小,他们需要我们施舍,需要我们帮助……

我们应该怎样帮助他们呢?

有的父母就真的把孩子当成了流浪汉,当成了乞丐,他们把衣服给孩子穿好,把碗筷端到孩子面前,把钱塞在他们手里……

然后对他们说:看,是我辛苦地在养你!

于是,孩子真的就变成了流浪汉和乞丐,在父母日复一日的施舍中,他们慢慢就失去自信,失去尊严,失去生存的能力。

然后我们又会大声说:你怎么这么没有出息?你为什么啥都不会做?

请回味一下上面的故事,想一想这个母亲的用心,想一想她的做法:对待孩子,其实我们不也应该如此吗?

孩子来到我们身边的时候,他们确实弱小,确实需要帮助,但绝不是施舍;

他们不光要得到关爱,更需要得到关于独立的培育,得到希望和梦想。

4

而因为过分溺爱使孩子“被剥夺”独立的能力造成的惨剧比比皆是。

还记得那个48岁的海归硕士吗?归国后一直窝在家里,白天睡觉,晚上打游戏,依靠妈妈的救济生活,无奈之下,妈妈将他告上法庭。

他妈妈82岁了,还患有尿毒症,将儿子送上法庭,逼迫他出门谋生,实属无奈,但是,有果就有因,面对如今的局面,这位耄耋老人悔恨万分:

“我教育不对,样样包办,他从小样样现成的,依赖惯了。是我毁了他的前途,我有罪。”

父母之爱子,永远有操不完的心。这是人之常情。

看到孩子做事情有困难,二话不说就上手帮忙;觉得孩子还小,就忍不住帮他大包大揽。

看似是事无巨细的爱,实际上,是不是也有你的不耐烦,教会他有时比自己上手做要慢上许多,难上几分。

《触龙说赵太后》中说:父母之爱子,则为之计深远。

真正的爱,是给予孩子独立生存的能力,让他无论何时,都能活得很好。

毕竟,以后的人生路终须他一个人走,遇到的艰难只有自己跨过才能真正成长。

孩子从3岁起就开始有自我意识,爸爸妈妈就要学会一点点放开。

孩子在学着长大,而爸爸妈妈要学会“变懒”。

“忍住!别插手!”很重要。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别把孩子养成了乞丐(深度好文)
千万别把孩子养成了乞丐(深度好文)
高贵的施舍 阅读答案
高贵的施舍
世上最高贵的施舍 !
高尚的施舍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