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预防老年痴呆的网传说法,不靠谱?专家告诉你,做好这4点——

最近一段时间,网络上流传尿酸高可预防老年痴呆的说法。对此,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神经内科主任医师魏翠柏说,这是没有科学依据的。

尿酸高属于代谢异常的一种表现,说明机体的代谢系统出现了紊乱,它是一个病理状态。身体机能的实现是一个整体地、系统地协作,一种疾病不会有利于医治另一种疾病。大家要理性对待这类流言,保持健康的生理状态。

根据北京市疾控中心最新出炉的《2020年度健康北京行动监测评估报告》显示,本市居民人均期望寿命达到82.43岁。大家都期望老年生活快乐温馨,因此预防一些老年疾病的“小偏方”成了热门话题,尤其是预防老年痴呆的话题,几乎总是蹿上热搜。不过这些说法到底靠谱不靠谱,老年痴呆是否可以预防?记者近日采访中西医专家,找出一些靠谱答案。


保持好情绪

有助于预防老年痴呆


情绪对老年痴呆的发病有着十分明确的影响。魏翠柏介绍,保持积极、开朗、乐观、向上的情绪状态,有助于老年痴呆的预防。“情绪较好、睡眠较好的人神经递质分泌等方面情况也较好,更可能保持脑健康。

国际上有明确研究表明,抑郁症患者患病超过5年,其同时罹患痴呆的概率非常高。“抑郁症本身的症状就包括反应迟钝和注意力下降,这也是为什么它也被称为'假性痴呆’,因为一旦抑郁症治好了,痴呆症状就会改善。”魏翠柏解释。

在临床上,魏翠柏见过不少伴随着抑郁而出现痴呆症状的患者。65岁的患者刘先生就是比较典型的一位。他从教师岗位退休之后,时常感觉十分落寞。他时常想念教室,怀念过去的工作状态。退休以后,生活突然失去了支撑点,刘先生有时枯坐在沙发上,一坐就是半天,长吁短叹,不知道该做些什么。

最开始,家人并没有发现什么异常,只是觉得老人心情不佳。慢慢地刘先生开始丢三落四,出门忘带钥匙,烧水忘关煤气。记忆减退的症状越来越明显,直到“外孙子上几年级了”这个问题在一小时内问了3遍时,女儿才意识到问题的严重性。后来,刘先生被确诊为老年痴呆。

魏翠柏提醒,退休后的老年人要尽量保持乐观的情绪,工作状态发生变化,生活状态要相应调整。可以多参加一些社团活动、公益活动,保持社交,“找点儿事儿做,这非常重要。”


身体健康“脑”才健康

保持身体整体健康,对保持脑健康有着重要作用。“不要觉得能忍就忍,其实很多疾病靠挺是挺不过来的。”魏翠柏说,高血压、低血糖、感染脑炎引起的发热,这些都与痴呆息息相关。

临床上,魏翠柏遇到过因多次发生低血糖而引发痴呆的病例。患者本身患有糖尿病的基础病,由于降糖药物使用不合理, 反复多次因降糖药用量过大造成严重的低血糖 。“葡萄糖是大脑的'燃料’,大脑的主要功能靠葡萄糖供能维持运行。低血糖休克对于大脑来说就是一个应激反应,相当于一次'集体断电’,即便没有危及生命,也会造成脑细胞大量死亡。”

魏翠柏解释,严重的低血糖本身就可能出现谵妄、神志改变等精神症状,“患者家人往往会发现患者在发病时'又糊涂了’'不认人’了”。但事实上,由于低血糖而出现的这些症状是可以纠正和改善的。但如果让患者长期或反复处于低血糖状态,脑细胞经常遭受突如其来的应激反应的打击,记忆力会很快下降。直到罹患痴呆,再想治愈病情就困难了。

除此之外,其他心脑血管合并症,包括脑血栓、冠心病、高血压、高血脂等疾病都与痴呆有着密切的关系,属于明确的危险因素。“我们提倡老年人出现任何不适都要及时就医。”魏翠柏说。


久熬夜更易患老年痴呆

保持良好生活习惯和规律作息的老年人,更不容易罹患痴呆。

患者张先生刚50多岁,家人无论如何也想不到他会在这个年纪上就罹患老年痴呆。他走进魏翠柏诊室时,状态很不好,身体消瘦,面容晦暗,整个人都处在神志恍惚的状态里。

经询问,魏翠柏了解到,张先生40多岁就从单位“内退”了。退休后,生活失去了规律和安排,吸烟和酗酒的毛病更严重了。第二天不用早起上班,他时常刷手机刷到凌晨才睡觉。几年下来,他出现了一系列老年痴呆的症状。

魏翠柏解释,睡眠是免疫系统“清除垃圾”最好的时机,良好的夜间睡眠能促进免疫系统的功能发挥。“熬夜会人为地剥夺自身免疫系统修复的时间和机会,因此久熬夜的人,更容易罹患老年痴呆。”

烟酒也同样是“脑细胞杀手”。香烟中含有大量尼古丁,可杀伤脑细胞。而酗酒的人,乙醇脱氢酶代谢后进入人体也会杀伤细胞。加上有些人习惯只喝酒不吃主食,就造成各方面营养摄入量严重不足。“这类人容易罹患韦尼克脑病或亚急性联合变性,它们也属于痴呆的一种,主要是由于缺乏维生素B1和维生素B12引起的。”

魏翠柏说,对老年人而言,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戒烟戒酒、吃好睡好,一定程度上能够避免痴呆的发生。


家庭和睦可“疗”心


北京中医药大学东直门医院记忆门诊主任时晶说,自己最怕见到的,就是老人来了也不说话,不管自己如何调动情绪,病人反应都比较淡漠。一般情况下,这类老人的家庭关系往往不太好,老人没什么兴趣爱好。“那些说起话滔滔不绝,家庭关系和睦的老人,即便得了老年痴呆,病程进展也会更慢一些。”

时晶常给患者开一个“处方”,就是让家人经常聚在一起打打牌或者下下棋。这些游戏不仅可以调动老人的各种能力,还可以增进家庭感情,对老年痴呆的预防和治疗都有临床意义。

根据时晶的经验,对老人更包容和关爱的家庭,老年痴呆发生的概率更小,进展也更缓慢。和老人每天聊天一小时,让老人学习做做地中海饮食,让老人试着写日记或做提醒卡片,这些都是预防老年痴呆的好办法。“有些老年人怀疑周围人算计自己,这其实是一种病态反应。此时如果总和老人讲道理,会导致其情绪更加失控。”时晶说,出现问题后,要多一些宽容和鼓励。

除了增进家庭交流,培养兴趣爱好,时晶说,老人最好要处在一个相对平稳的外部环境中。“不少子女希望,老人晚年房子住得更大一些,经常出去旅游,这样更幸福,其实未必见得。”时晶建议,老人尽量少搬家。“故土难离”不仅是一种情感上的维系,从医学角度上看也有一定意义。


权威答疑

老年痴呆治不好吗?


据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神经内科主任医师魏翠柏介绍,“老年痴呆无法根治”这种观念是错误的。

老年痴呆症的一些类型,如阿尔茨海默病这种变性病痴呆尚不能根治,是需要终身服药来改善各方面症状的。而如由维生素B1、B12缺乏或甲状腺功能减退引起的痴呆,属于可逆性痴呆。只要把原发疾病治好了,痴呆症状也会随之消退。因此,一旦发生了老年痴呆的症状,及时就医,遵医生的指导吃药、治疗,对于已经发生痴呆症状的患者来说至关重要。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认知障碍和尿酸没关系
为您列举低血糖的种种临床表现
如何保留遥远的记忆|预防老人痴呆症饮食建议
图文:低血糖症比糖尿病更可怕吗?
一位糖尿病老人的最后10小时
“什么是糖尿病、怎么引起的、有什么症状?”今天让你一口气学完糖尿病知识!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