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自卑与自负
自卑与自负

 



当一个人陷入到理想化自我的幻想之中时,他就会把理想化自我当成真我。接着就会对现实中的自己提出各种“应该”之要求,无法达到的时候,就会陷入到自卑与自恨之中。因为他痛恨这个现实中的自己,或者说他从来都没有把现实中的自己当成自己,理想化自我一直才是他嘴中的“真我”,他一直试图找回“真我”,所以才会对现实中这个“无能”的自我如此憎恨。

他看不起自己,也瞧不上别人。因为无论他自己还是他人都没有达“应该”之要求。有时他也有崇拜的人,但这些人不是历史人物,就是名人政要,再不就是被他所美化的人。他的自卑来自于现实中的自己没有达到理想中的样子,而自负是因为在幻想的世界中他是完美的,独一无二的。所以,他很多时候都会在自卑与自负中摇摆。他不敢放弃对理想化自我的追求也有一个重要的原因:害怕自己跌入自卑的万丈深渊中无法自拔。当他自卑的时候,幻想中的“完美自我”还好似救生艇一样,能让他暂时好过一些。

其实,无论自卑还是自负,都不是来自于现实,而是来自于“幻想”。所以他的自卑完全不符合现实:毕竟没有人能永远成功;没有人能没有缺点;没有人能不受伤害;没有人能永远超越他人及被他人认同。如果因为没有达到这些而自卑,那只能意味着他相比较的“参照物”有问题。同样,其自负也缺乏坚实的基石,所以这种自负极容易受损。为了避免自负受损,他会逃避现实,也会扭曲现实,同时也会体验到强烈的预期焦虑。心理治疗其实是揭穿他的自负,而不是继续维系他的自负。开始治疗的时候他会抱有强烈的“希望”,但当发现治疗是朝向他“希望”相反方向的时候,他也会对治疗产生强烈的阻抗:他对一切破坏其自负的事物都异乎寻常地恐惧。所以他预期的恐惧与焦虑其实不是来自于现实的伤害,更多的是一种自负受损:预期到自负可能受损的时候,就会产生强烈的焦虑。如,一个擅长打羽毛球的人,参加比赛之前的一个月就开始焦虑:一来,他害怕失败;二来,他害怕自己的缺点暴露在众人面前。当他的自负受损的时候,也会因此产生强烈的愤怒和报复心理。如,当在网上下棋输了的时候,他甚至想把键盘摔成两半。

自卑并不仅仅局限于低人一等的感觉,强烈的自卑会转变成自恨,当自恨演变成一种自我攻击的时候也可以表现为“自我折磨”。明显的自我折磨是“自残”,而隐含的自我折磨则是一种“堕落”的生活方式:他会从事明显低于自己能力的工作,也会故意自甘堕落,不去履行自己生活的责任。有时在高处或面对尖锐的物品的时候还会突然产生伤害自己的想法,这种想法会把他吓坏,其实这种自我毁灭的冲动就是来自于自恨,他无法面对现实中的这个“陌生人”。

自负来自于幻想,而不是现实中的成绩或优势,就算有的话,也不足以维系其如此高人一等的优越感。为了维系自负,他会投入到对荣誉的追求中,并试图在各各方面超越他人。每个人自负的来源都不一样,有人以不被他人伤害而自负;有人以圣人般的“善良”而自负;有人以成为“第一名”而自负;有人以征服一切实现其自负。一位大学生,因为发现自己有演讲恐惧而苦恼,为了消除这种恐惧,他会逼着自己在公交车上朗诵,还要举办个人演讲会,帮助其他有演讲恐惧的人。对待感情也是如此,他会不断地寻求目标,但当对方接受他的时候,也就是他对对方丧失兴趣的时候,因为他在乎的不是拥有,而是征服,只有这种感觉才能维系其病态的自负。

根据自卑与自负在一个人整体情绪体验中的比例,我们就可以大致把患者分为两类:病态自卑者与病态自负者。前者一直在追求幻想中完美的自己,但却一直没有达到,他也会清楚地意识到,现实中的自己远非理想中的样子。因此,在这种幻想与现实的落差,在这种“理应是”和“达不到”的矛盾中,他整日陷入到自卑当中。如果说他有自负存在的话,也是短暂的。所以在生活中他更多地会羡慕别人:羡慕别人的身材、成功、能言善道、受人欢迎。他也会幻想成为他人的样子,把很多人的优点集于一身,也只有这样才能让他摆脱自卑。对于后者,他已经沉迷于理想化自我的幻想之中,他已经把自己当成了幻想中的“千里马”与“白天鹅”。当然,他也许并不承认其自负的存在,但他的行为却暴露了他的“追求”:他在几乎所有事情上都在追求高人一等、君临天下的感觉;对自己所有的缺点及不完美之处都存在异乎寻常的恐惧;在所有他所无法控制的事情上都会让他莫名的焦虑。只有当现实击破他的幻想的时候他才会自卑,但他总能找到办法来逃避自卑:要么他就选择逃避,要么就会拼命地改造现实,有时他也会用“阿Q精神”来自欺欺人。所以病态的自负在他的情绪体验中占主流,他所有的努力都是为了维系自负,维系理想化自我。但我们也必须认识到,这种分法仅仅是表面的区别,而非本质不同,毕竟,无论病态自负者还是病态自卑者,其根源都在于理想化自我与真我之间的冲突,只不过病态自负者已经把自己自居为理想化自我而无视真我的存在;而病态自卑者则因为自己一直达不到理想化自我,而过于自贬而已。

病态自卑者被诊断为抑郁的可能更大,因为他存在严重的自贬与自我攻击,当然情绪也不会好到哪里去。而病态自负者,更多的时候会被诊断为社交恐惧、强迫或焦虑。因为他已经活在完美自我的幻想中,只需要维系即可。强迫:是他继续挣扎维系理想化自我的手段;恐惧与焦虑则是“自大受到讽刺”或自负即将被戳穿时的情绪体验。从中我们会发现,心理诊断其实对于治疗来说意义并不大,仅仅是叙述方便,而非本质的不同。发现我们内在的驱力、内心中的矛盾与冲突、我们是如何活在幻想而非现实中,对于治疗来说有着更为重要的意义。

为了逃避“糟糕”的现实,为了找寻高人一等的优越感,一个人慢慢地把想象当成了现实或把想象当成了最高追求。自卑成了让他奔跑如飞的“皮鞭”,而自负成了他“修道成仙”的奖赏,但他却没有真实地活。一个人越是活在幻想中,就会越加逃避现实。


病态要求:“应该”和“必须”


 

所谓病态的要求是指,当一个人被自负驱力驱使的时候,就会对自己、他人及这个世界提出各种不切实际的要求(如,我不能失败、我不能被伤害、他人必须尊重我、这个世界要绝对安全)。就算这些要求是人类所无法达到的,他也不会从实际出发意识到这种要求的“非人类”之处;就算他意识到了这种要求根本就不可能实现,却依然无法放弃。病态要求更多的是以明显或隐含的“应该”和“必须”表现出来的。如,我必须成功;我应该苗条;我必须开朗;我应该与众不同;我不应该有缺点;我不能被他人伤害;我不能比别人差;别人应该喜欢我;我应该控制一切,把一切掌控在自己手中……

在这种“有它——才能有我”的信念之下,患者付出了巨大的努力,当达不到的时候就会陷入抑郁之中。此时,抑郁本来是阻止他徒劳地浪费大量的时间和精力去做那些他所达不到的“应该”,但抑郁又成了一个新的“应该”——我不应该抑郁,我无法容忍抑郁。就这样,一步一步他陷得更深。

在这种“应该”之下,患者逼着自己做了很多符合其“口味”的事情,当达不到的时候就会对自己失望,对未来担忧。当这种“应该”被放大化大,并凌驾于所有一切之上的时候,他就会无视生活中的其他方面。一切都变得不重要,只有“应该”之目标。因此,他失去了生活的乐趣,生活只有满足他的“应该”,人生才有意义,他才能接受自己。这种“应该”几乎表现在生活的方方方面。在达不到其“应该”的恐惧之下,他可能会成为一个“成功的人”,但成功并不能给他带来内心中的安宁,他依然会为自己没有达到的而耿耿于怀,甚至会因为一点不如意而自怨自叹,并觉得自己很失败。一位女性患者,她在人际中存在严重的困难,和别人在一起的时候,她不会关注那些喜欢她的人,反而会关注那些不重视她的人。她评价自己就好像是在攻碉堡,她所有的注意力都集中在那些不关注她的人身上。有时,当其他人聊得更开心的时候,也会引发她的焦虑,因此她会试图成为谈话的中心,但越这样做,反而让别人觉得她很怪。和熟悉的人相比,同陌生人在一起反倒让她感到舒服一些,因为和陌生人在一起,她又可以“表演”得完美了。其实这种“反常”背后就隐藏着病态的要求:所有人都必须喜欢我,关注我,我必须是人际的中心。当她达不到这种“应该”的时候,她就开始怀疑自己整个人的价值。

在当前的社会价值观之下,很多人会反驳我的观点,会提出如下的论调:既然这个社会竞争如此激烈,难道我不应该追求良好的口才与人际吗?我追求成功和卓越有错吗?别人不也是如此吗?我必须要得到自己喜欢的人,这不意味着我爱的深吗?我必须要争取第一名,争取一个更好的职位,难道有错吗?难道不应该让别人更喜欢自己吗?难道不应该让自己变得更完美吗?难道一定要接受真实的,差劲的自己,为何不能去追求一个更加完美的自己?就好像身边那些优秀的人一样……

答案是:“对”也“不对”。说“对”,是因为这种对美好事物的追求确实是我们社会的主流价值观,并且也是做人的基本责任。说“不对”,是因为这种病态的追求与正常的对美好生活的追求有着本质的不同,前者是因为“恐惧”,后者是“自发”。恐惧导致了“必须”,并且,病态的“必须“,不仅表现在一个点,而是整个面,几乎任何事情都可能成为他关注的焦点。例如,他不是歌唱家,当有人唱歌比他唱得好的时候,他就无法接受;他不是书法家,但当写字没有达到他期待中那么好的时候,就要拼命地练习,以至于过于看重写字这个工具,反而忽视了学习本身;他不是装修工人,竟然也会因为自己不会装修自己家的房子而对自己愤怒……正常的需求表现为,对自己喜爱事情上的追求,而这种喜爱是一种真我的需求。而病态的必须表现为对结果的固执追求,事情的内容不重要,重要的是结果,当结果没有达到他的期望,当有人超越他的时候就令他无法容忍。所以,他必须“赢”,只有这种结果才能满足其自负的需要。当结果不令他满意的时候,就算是随便玩玩的打牌,他也会不赢不罢休。病态的“应该”和“必须”表现在生活中的方方面面,只要与理想化自我的“口味”不符,都会引发他的“应该”。如,口才、外貌、身材、能力、人际、表现等各个方面,当没有达到这些“应该”的时候,他不会注意到自己已经取得的成就和成绩,只会盯着这些“不够好”不放,并且会因为这种“不够好”而自卑及自恨。

这种“应该”还体现在对他所无法控制之事的恐惧上。毕竟,人无法控制生死;人无法控制疾病;人无法绝对控制自己与情绪;毕竟有些事情超出了人的控制。当我们身边的人离我们而去,自然会让我们产生对死亡的恐惧,但过了悲痛期也就会慢慢平复,毕竟我们知道“生死有命,富贵在天”。但对于被自负驱力所驱使的人来说,死亡是他不愿面对,也是绝不能面对之事——别人可以死掉,但我绝不可以,我不能这么年轻就死掉,我可以接受八十岁的时候死,但绝不是现在。当他发现死亡不在他掌控之中的时候,整个人就变得异乎寻常地害怕死亡,这种恐惧和焦虑慢慢地会泛化到生活中各个方面:他也许会恐高;害怕控制不住自己做出“傻事”;害怕黑暗;害怕任何影响建康的东西;害怕惊恐发作(一种急性焦虑发作,有濒死感,但没有生命危险);害怕任何超出他控制的事情。最后他宁愿躲在家中,也许只有家才是最安全的,连他自己都会意识到这种恐惧已严重限制了他的生活,但他就是不能“越雷池半步”。有时,这种恐惧不仅仅是以害怕死亡的形式表现出来,他还可能会害怕变疯,害怕自己会触犯法律,害怕自己是同性恋;害怕自己会杀人……越是对小概率事件恐惧,越表明了一个人的病态要求有多强烈;越是要求一切都在自己的掌控之中,就越害怕那“万分之一”的可能。有时他会想到办法让自己不那么焦虑和恐惧,如,一位信奉上帝的患者,当他害怕自己会变疯的时候就告诫自己:我不会疯掉,因为上帝创造出的人不会是次品,所以我没有那么“脆弱”,我是上帝的孩子,不用恐惧。这个办法在短期内还挺管用,但过了几天他这种理智层面的话,又被自负驱力所淹没。他的“解决法”必定失败,因为他依然在找回“控制感”,依然用上帝作为自己的保护神,而不是让自己面对现实:每个人都会死,也都有疯掉的可能,连心理医生也不例外。一些人做心理治疗,是希望得到心理医生对他无病的保证,而不是让心理医生帮助他面对这残酷的现实,到最后他才会意识到心理医生也仅仅是泥菩萨过河而已。

种种的“应该”集合起来就好像是一部个人的“法律”。每个人的表现都不尽相同,有人以成为最好的自诩;有人以成为最圣洁的自夸;有人以成为最友善的自豪;有人以成为最慷慨的、最健谈的、最完美的自欺。一位女性患者,遇见她不喜欢的人都会恐惧,恐惧的原因是:她害怕他人发现自己不喜欢对方。因为这和她内在的“法律”不符,她一直试图把自己扮演成“友善”的人。一位男性患者,明明知道有的钱借出去是有去无回,老婆也经常和他因为这点吵架,但他还是乐此不疲。就算吃亏也不允许老婆说出来,他宁愿活在自我的谎言当中而不愿面对现实,因为他一直在扮演一个“慷慨”的人,一切和他这种内在“法律”不符的东西都会被他无意识地忽视。一位好学生,从来不当着同学的面努力学习,因为这不符合他内在的要求——像他这么“聪明”的学生,是不应该努力就可以学得好的。在这种个人化的独特的“法律”作用下,有人会表现得极为“善良”;有人表现得极为敏感,斤斤计较;有人表现得极为谦逊;有的人表现得“火爆脾气”;有人会花几百元来做心理治疗,却还担心吃面的时候,老板是不是少找他五毛钱,因为他内在的“法律”不允许他人占他一点便宜。满足了这些“应该”组成的内在“法律”系统,他才可以找到一种高人一等的优越感,他才可以维系理想化自我的形象,维系骨子里的“高傲”。所以,他的“守法”真可谓是“大智若愚”。

但可悲的是,就算一个人内在的“法律”之间也总会有冲突的时候。毕竟,一个人不能又“善良”,又不吃亏;一个人不能又想维系“尊严”,又不伤害任何人;一个人不能又想成功,又不能失败……有时,对成功的追求和圣洁的需要这本身就是一种矛盾。一位男性患者,既想挣很多钱,又担心自己挣的钱不干净,还没有开始工作,焦虑就已经蔓延。有时,一个人为己的需要,就和他“大公无私”的“应该”是一种矛盾,当他无法同时满足这两种需要的时候就会不安。一位患者,经常会为了生活中的一些小事情焦虑,当领导多让他干了一点活,他会焦虑好久:一方面他害怕自己受到欺负;另一方如果拒绝了别人,他又担心自己在他人心中的形象会受损。他很难同时满足既不吃亏,又不得罪人这两种病态的要求。有时,一些和他关系一般的人求他帮忙,也会让他焦虑,因为“不帮”他就认为自己是一个自私自利的人,“帮”又担心自己成了一个被人利用的傻子,是否帮助别人这一个简单的问题在他身上却成了一个矛盾的难题,并因此会强迫性地想好久,最终陷入到了无法自拔的焦虑之中。如果我们细心就会发现,焦虑蕴含的意义在于:害怕自己犯错误、做错事、说错话,并且当自己犯了错误的时候无法原谅自己。如果犯了一点“错误”都无法原谅自己,那么“潜台词”就是自己不能犯错误,不能说错话,不能做错事,不能受欺负,不能得罪人……什么人可以做到他这些“不能”呢?相信没有哪个普通人可以做到。也正是因为病态的自负,所以他已经不是用常人的标准,而是用圣人的标准来要求自己,才会如此在意生活中点滴的小事,才会为了这种小事而焦虑不安。

当然,一种神经症需要与另一种神经症需要之间总会有一个占上风,但有时患者也会陷入到两种神经症需要的冲突当中无法自拔。这时生活对于他来说就好像是“战场”,他总要为别人都不担心的事情担心;总要为不值得关注的事情而焦虑;总要烦恼对他人来说顺理成章的事情……因为内在不同的神经症需要之间的冲突;真我需要与神经症需要之间的冲突,就会让他的生活变得焦头烂额。一位男性患者,经人介绍认识了现在的女友,两个人感情非常好,他非常爱她。但当得知她不是处女的时候,他无法接受这样的现实又不忍心和她分开而陷入了抑郁,而且这种情绪也严重影响了他们两个人的关系。虽然他知道自己不应该在意这种事,但就是控制不住自己的情绪,整日陷入到了是否该分手的内心纠结当中。后来分析得知,他的内心冲突其实就是真我需要与神经症需要之间的冲突。“爱对方”我们暂且认为是一种真我的需要,“要分手”是因为他无法面对女友不是处女、不完美、不纯洁的神经症需要。其实,在生活中他对自己的要求也非常苛刻,并把自己“塑造”得很纯洁,如此“纯洁”的他,当然“应该”找一个纯洁的老婆。所以是不是处女并不是真正的问题,真正的问题在于他对自己与他人提出的病态要求,当现实和他的期待不一致的时候,他无法面对这一切。

有时,为了平息这种矛盾,患者也会选择“鸵鸟心态”( 遇到危险时,鸵鸟会把头埋入草堆里,以为自己眼睛看不见就是安全)来逃避现实。为了避免失败,他会选择不努力学习,这样就算失败,他总归可以给自己找个台阶下;为了不愿面对现实,他宁愿活在谎言当中,不让自己看清真相。一位男性患者,一直在家人和朋友面前扮演“好人”的形象,自认为吃亏是福,结果他不停地吃亏,就连妻子提醒他的话都让他愤怒,他的理由是:你不说我挺舒服,你一说我就难受,所以你还不如什么都不说,不如让我蒙在鼓里。他其实不是没有发现这一点,而是一直不愿让自己看清这样的事实。不然,他一面扮演好人的形象,一面还不得不面对别人并不领情的现实,这种现实本身就是对他“应该”的一种讽刺,所以他宁愿自欺。

当病态的“应该”控制了一个人的生活,他就会缺乏作为一个人的自由及情感的自发性。他“善良”,是他“应该”善良;他喜欢社交,是因为他“应该”受人关注;他追求事业,是因为他“必须”成功。当“应该”控制了一个人的生活,他将不知道自己是谁。“应该”控制他的程度和他的幻想成正比,他越陷入到理想化自我之中,越分不清自己的“半斤八两”,“应该”的控制力就越强烈。这时他的生活就已经不再是真实的生活,完全成了被“应该”所奴役。但更可悲的是,他还会为这种被奴役的生活找各种理由辩护,继续维系这种被奴役的生活。如,一位大学生,当他怀疑父亲有外遇的时候,整个人陷入到了严重的焦虑之中,因为他的“应该”不容忍自己的家庭不完整;当他同学带女友去开房的时候,他反而轻视对方,因为他认为一个纯洁的人不“应该”做这种事;当他想买一个平板电脑的时候也顾虑重重,因为他不想因此“伤害”那些经济条件不好的同学;当他发现自己的洗漱用品被别人碰过,他也绝不敢再用,因为他“应该”绝对安全,不受伤害……即使,他已经被这些“应该”束缚得好像穿了紧身衣一般,但他依然拿一些冠冕堂皇的理由来支持其“应该”,比如,责任感、善良、重感情、孝顺。而他就是不愿承认自己仅仅是被“应该”所奴役,并通过履行这些“法律”来维系其病态的自负而已。

当患者在现实中无法实现其“应该”的时候,就会转投到幻想或梦当中。一位患者每天睡觉之前都会幻想自己如何成功,如何伟大。有时在患者的梦中也会经常出现不停飞翔的梦,或在梦中他就是大侠,就是能普渡众生的神。当现实终于让他意识到,他不能达到其“应该”,不能遵守自我的“法律”的时候,整个人就会陷入到自卑与自恨当中——恨自己没有达到其“应该”。但他总有一天要意识到:一味逼着自己达到其“应该”才是一切痛苦与悲剧的根源。

 



维系“优越感”导致的“完美主义”

 


有时,理想化自我来自于成为“超人”的努力。上文我们谈到既往创伤性的经历容易导致一个人缺少内在的自我肯定,继而通过达到幻想中的“完美”来应对现实。但事情远没有这么简单,有时孩子被关爱得无微不至、唯我独尊、整天活在赞扬声中也不见得是一件好事,或者说这也是一种创伤性的经历。在这种环境中长大的孩子,很难接受自己是一个普通人的现实,就会在一生当中尽量维持自己的这种“优越感”,不断地寻求一种高人一等的感觉,无法面对他人的否定及不认同,也无法面对自己的失败与缺点。当然这种情况的产生也可能来自于父母 “无形的压力”,如,你就是与众不同的,不能和“普通”的小孩一样。当这种只能做得好,才能接受自己;只能比别人出色,才能肯定自己;只有一直维系优越感,才能快乐的人生信条一旦形成,他就会力图在他人面前表现出一个完美的自己,整个人就好像成为了一个超级演员,生活就是舞台,所有人都是观众,他无法接受自己的一点瑕疵与不完美之处。当这种病态自负及优越感无法继续维系;当真实的自己暴露在他人面前;当他无法继续保持一个完美的形象;当他不能成为一个神,又无法接受自己作为一个人的现实的时候,就很可能会出现抑郁的情绪。这时,抑郁其实仅仅是:欲求得不到满足的挣扎。虽然抑郁仅仅是其病态追求没有得到满足的一种反映,但他又会把抑郁当成自己无法成为“神”的障碍,就好像抑郁没有了一切都会好起来,他又可以成为那个无所不能的自己。但毕竟每个人都是平凡的,没有哪种修炼可以让人变成“神”,也没有哪种药物可以让人长上“翅膀”,所以这类人很难在药物治疗中获得帮助——因为药物无法满足其成为一个“神”的期待。如果不放弃这种病态的追求,那么,抑郁无法被治愈。



李凌小的时候在外婆家长大,外婆虽然对别人很苛刻,但对李凌却宠爱有加,只要是她的需要外婆一定会去满足。她成了外婆家的小公主,连平日里受到溺爱的小舅舅都自感受到了冷落。后来她离开了外婆回到了父母身边,她的母亲是一个极度追求完美,在意他人看法的人,一旦李凌有一点缺点,她就会说:“你这样,别人怎么看呀?”从小在妈妈身边她都不放松,容易焦虑。当然,从小她一直是妈妈在人前炫耀的对象,因为她学习好,在学校也是老师眼中的好学生。所以她一直有一种和他人相比的优越感。妈妈从小就告诉她:“你是上海人,你和别的孩子不一样”(她在小城市长大,老一辈是上海人)。就这样,她渐渐地把自己当成了一个与众不同的人,别人对她的关注和喜爱,她会认为是理所应当,所以她不会真正关心别人,只关心自己是否表现得如自己心中所认为的那样完美无缺,只关注自己是否得到了所有人的关注与喜爱。日后,当她无法再继续保持这种优越感;无法让所有人都喜欢她;无法成为人际焦点的时候,她变得抑郁,整日活在紧张不安之中。因为她再也无法做到如想象中那样出色,也无法成为万人瞩目的“公主”。



优越感是会上瘾的,毕竟想象中的完美,要好过残酷的现实。成为一个“公主”,受到万人瞩目,唯我独尊,当然是一件令人愉悦的事情。如果一个人在人生的开始就受到了这种“优待”,那么这种君临天下的感觉就会让一个人上瘾,当她无法继续维系这种优越感,也不会轻易地放弃,依然会把自己看成是一个落魄的“贵族”,依然以“皇家血统”自居,而不愿承认自己没有什么了不起,别人也不会一直关注自己的现实。当她不再是受人瞩目的“公主”的时候,依然会努力让自己表现得如公主一般,并且也期待他人对待她好像是对待一位公主那样尊重。当别人没有像她期待的那样对待她的时候;当她表现得没有公主那么优雅高贵的时候,她既恨自己也恨他人,同时也憎恨这个世界。而她没有认识到这一切都是源于理想化自我的幻想。她依然会继续在自己身上找原因,就好像是她表现得不够优雅与高贵,所以他人才没有像她期待中的那样对待她,那样以她为中心。这种成为受人瞩目的公主的欲望如此强烈,她会力图让自己表演得完美,虽然心中她知道自己是不完美的,但只要别人认为她是完美的,只要别人以她为中心,只要别人都围着她来转就够了。当这种让身边的人以自己为中心的愿望无法实现的时候,她既会憎恨他人,也会逃离他人。毕竟逃避了现实,自己如公主般完美的幻想就不至于被戳穿。为了达成这一目的,她也许会选择一些受人关注的职业,比如,公务员、单位领导、模特、或是大商场打扮艳丽的化妆品小姐,只要能让她找到受人关注的感觉就好,职业本身并不重要。当然“她”有时也是“他”,并不局限于性别,这种追求同样也可以在男性身上体现,这时他要成为的就是大侠、君主、可以控制一切的神。在职业选择的时候,他会更倾向于选择被社会主流所推崇的职业:如果在古代,他会幻想自己成为大侠;在近代,他会幻想自己成为军阀或土匪;在建国初他会希望自己成为雷锋式的人物;在改革开放后,他就会幻想自己可以挣很多很多的钱,做什么不重要,重要的是可以让自己变得与众不同,高人一等就够了。



所以在看似光鲜的面具背后其实隐藏着一颗脆弱、孤独的心,因为他没有自由自在地生活;因为他没有做自己真正喜欢做的事情;因为他没有真正享受生活本身,而一直被病态的追求所奴役。就算他挣到了足够多的钱,在他看来还是不够,因为钱不是用来花和享受生活的,钱是用来证明自己“武功高强”,这时他已经成了钱的奴隶,已经成了自己病态追求的奴仆!对这种优越感的追求就像毒品一样,他宁愿活在这种理想化自我的幻想当中,也不愿面对现实。但如果不放弃幻想,将永远无法真实地活着,永远无法找回真实的自我。


在这种追求的作用下,一个人很容易对自己不满、自责、自恨,甚至会有自我毁灭的冲动。理想中的自己一直是他努力维系的,现实中的自己是他一直努力摆脱的,但当理想无法达到,现实无法摆脱的时候,他就会陷入到两个自我的冲突之中,即,无法成为万人瞩目的公主,也无法逃离这个可怜的平凡的躯壳。

如果幸运的话,在很长的一段人生中,他会表现得杰出,与众不同,可以继续维系他的神话,可以继续保持和他人相比的优越感,周围的人也会认为他是令人羡慕的杰出的人,令人崇拜的人,一个社会上或学校中的成功者。但不要忘了幻想毕竟是幻想,在现实当中没有人能永远君临天下,没有人能永远保持优越感,没有人能永远让别人以他为中心,梦总有醒的一刻。他一切的“成就”皆来自害怕自己成为一个平凡人的恐惧及成为一个超人的贪婪。当他无法再继续扮演成一个全能的超人的时候,就会想尽各种方法来逃避这样的现实,他可能会选择放弃或退缩,不去接受挑战,不去面对人群,当然也可能会用各种强迫的方法来逼自己继续努力,比如,他会逼着自己在各种场合表现良好,逼着自己在各各方面表现出色。虽然现实已经告诉他:这是不可能的,人无法在所有的方面做得好,表现得出色,人无完人。但他依然不会停止这种无谓的努力,因为幻想是如此的美好,以至于让他相信自己就是一个神;自己就是一个万人瞩目的公主。所以他宁愿继续这个梦,而不愿直面现实。

正是有着这种病态的追求,所以我们就可以很好地理解为何患者无法面对自己的任何缺点;为何会因为一次失败而把自己整个人否定;为何被人拒绝是如此可怕;为何要博得所有人对他的喜爱及认同;为何会对来自于他人的伤害如此的敏感;为何会因为一点瑕疵就隐藏自己,怕别人发现……因为他无法面对真实的自己,他无法接受自己作为一个普通人的现实。他一直在维系与塑造一个神的形象,他已经把这个幻想的自己当成了真实的自己,所以才会无法容忍和接受自己作为一个人的局限性。

为了不让理想化自我在现实面前“融化”,患者会在各种各样的事情上努力,即使这些事情对他而言并没有太多实际的意义。例如,他为了能在写字上超越他人,则会不停地练字;虽然他不热爱主持,但因为主持会受人关注,所以他也热衷于此;虽然他没有文艺潜力,但依然会逼着自己要多才多艺;他不是圣人,却宁愿舍己为人,目的不是为了他人,而是为了维系自己在他人心中“好人”的形象;他轻视别人,表面上却表现得非常谦逊,其实仅仅是让自己更有“素质”;虽然他不是演员,却要求自己在他人面前表现得无懈可击、滴水不漏,不是因为对方有多重要,而是他不允许自己有不完美之处……所以,就算他有爱好,有追求,有理想,这些都不是发自真我的需要,仅仅是维系理想化自我的手段而已。所以他极其容易焦虑——担心自己达不到自认为“应该”达到的完美。






一位大学生,为了维系理想化的自我的幻想,无意中把自己扮演成了一个“圣人”、一个唐僧及佛祖式的人物。生活中他充满了无数的担忧与恐惧,就算是吐一口痰他都无法原谅自己这样“罪过”的行为,更不要说当学校作业多的时候抄一次别人的作业了。他的生活中充满了不确定性,他必须让他人帮助自己来寻找确定的答案。这样,就算是错了他也不用承担责任,依然可以保持自己的“纯洁性”。例如,当他上网浪费时间了;当他多花了几元钱在午饭的时候给自己加了一条鱼来吃;当他在军训的时候偶尔偷懒;当他在公交车上没有给别人让座的时候,就必须给亲人一遍一遍地打电话,来求证自己的行为“是否正当”。结果他只能依赖亲人而活,只有不断求证,他才可以逃避自己需要承担的责任,他才可以不犯错误,因为就算错了也是亲人错了,而非自己的错,这样他就可以继续维系一个完美的自我形象。当他做不到的时候就会恐惧不安,无法忍受。当然这种完美主义的标准也会外移,当他用这种圣人的道德标准来要求自己的时候,也会用这种道德标准来衡量别人,当发现别人没有做到,当然也包括心理咨询师,他就会对他人及这个世界失望。但问题不在于他自己不够好,他人不够好,这个世界不够好,而是他一直用圣人,用一个足够好,足够完美的标准当成判断自己与他人的尺度,无意识中他把自己标榜成为一个圣人,一个绝对纯洁的人,任何违背他“追求”的东西都会令他恐惧,所以他很难对自己及他人满意。



从上面的分析得知,当一个人把理想化自我当成真我,把想象当成了现实,他就无法面对自己作为一个普通人的事实,就无法面对这个不完美的世界,也很难看得起“普通”的他人。他所有的努力不是为了真我的需要,而是为了病态的自负及维系优越感的需要,以证明自己的与众不同,来满足理想化自我的期待。所以,即使他拥有令人羡慕的工作,美满的家庭,良好的经济条件,美貌的外表,良好的学历,他都不会真的幸福,因为他抱有成为超人的追求,所以他不会关注自己哪里足够好,只会关注哪里不够好。就算他已经令人羡慕,依然不会对自己满意,因为作为平凡人总有不够好的地方,但这不符合他的追求,他的追求是“全都好”,这样他才能觉得有价值,这样他才能满足其君临天下的优越感及自负的需要。为了达到这样的心愿,他会选择过于追求成功而无法面对失败,当然也会表现为极度敏感的报复心理,或为自己设定圣人般的行为准则。但作为人类的一员却不得不面对现实,就算理想化的自我很美,也总归是一个梦。

 

 
创伤性经历导致的“完美主义”


创伤性经历主要有两种:一种是成长中点滴的负性经历积累导致的创伤;另一种是突发性事件导致的创伤,强度要大于前者。这两种创伤性经历,都会在一定程度上使人的内心当中产生焦虑和恐惧,而理想化自我就成为了消除我们内心中基本焦虑的一种方法和策略,但这种策略本身又给我们带来更大的问题,就好像签订了魔鬼协议一般。

童年的成长经历对我们看待世界的方式及内心中的安全感影响非常大。试想,一个整天生活在打骂、冷漠、否定、苛责、爱的缺失、或是“有条件的爱”(即,只有你做到我所期望的,我才能爱你)的家庭中的孩子,如何能够自信,如何能够培养起内在的安全感。如果一个人内在的安全感缺失,就会产生基本焦虑,就无法看到自己作为一个人的价值。但人是“聪明”的,总会想到消除焦虑及恐惧的办法,总会找到自我肯定的方式,即使这种方法本身就是扭曲的。就好像一个饥不择食的人一样,只要能填饱肚子,其它的都不重要。

当孩子受到苛责、打骂、冷漠等方式对待的时候,就会很自然地认为:是我不够好,我的妈妈(或爸爸)才如此对待我,都是我的错,是我惹他们生气。孩子不会认识到这可能是父母的错,或父母本身就有问题。既然自己错了那就要改,只有改正,只有把自己的“问题”都解决,只有把自己变成一个更好的孩子,才能让父母对自己满意,才能阻止在自己身上发生的一切。但当他如何努力都无法让父母满意的时候,就会产生自卑感及无能感,这种来自于外在的否定就会成为一种内在的自我否定。最后他将迷失自我,陷入到了这种不断地寻求肯定却又无法真正接纳自我的漩涡当中。

当他无法认识到,这一切并不是自己的错,也不是自己不够好的时候,就无法表现出真实的自己,就必须要达到理想中的样子,只有这样才能成为他人眼中足够好的人,才能找到内心中的安全感。当人无力面对残酷的现实的时候,就容易产生幻想,而理想化自我也正是幻想的产物,但这还不是最悲哀的,最悲哀的是当一个人把幻想当成现实,把理想化自我当成“真我”,这时悲剧才真正上演。他会奋力地去达到理想化的自我,没有达到的时候就会自卑,如果在某些事情上他真的做到了自己所期待的结果,又会因此变得自负,总之他没有了自信——对真实自我的接纳。

世上本不存在完美的人,也没有人能把所有的事情做得好,让所有人都满意。但因为内心中的焦虑与恐惧让他无法认清这样的一个事实,他会继续不断地逼迫自己达到理想中的样子,达不到就会更加对自己不满,更加抬不起头来。一位男性患者,因为他的父亲本人就存在焦虑不安及追求完美的性格缺陷,所以对他相当苛刻,在父亲的嘴里他从来没有听到过对自己的肯定。还不只这些,当他犯错的时候,父亲就会毒打他,而母亲则是父亲的“同党”,两个人好像比赛谁打得狠一样。就这样他成了一个“坏孩子”。在伙伴中,当他被人欺负的时候,父亲只会说他是一个笨蛋,而不会来帮助他,这时他只能忍气吞声,从不敢反抗,走路都要低着头走,好像害怕别人发现这个失败的自己似的。他也试图改变这一切,试图证明自己。初中的时候,他试图变成一个能打架的人,让别人都怕他,以找回自信及别人的尊重,但却因为缺乏勇气而没有如愿。他也试图通过谈恋爱来证明自己是可爱的,有魅力的,但他喜欢的女孩并不理睬他。就这样,最后连他自己都看不起自己,连他自己都怀疑自己做人的价值及能力所在。正是因为这种自我否定,所以他把希望寄托于幻想,他一直幻想自己能够与众不同,能够完美无缺。所以他非常敏感别人对他的看法,或者说他很担心别人看不起他,所以他会试图在他人面前表现得好,有时甚至会通过说大话来抬高自己以赢得别人的肯定。但毕竟无论他多努力都不能让自己完美无缺,也不能让所有人都喜欢自己,所以他整日生活在紧张不安当中,因为他害怕别人发现他的无能,害怕别人因此轻视他。就算别人无意中开的一个玩笑,他都会认为是对自己的一种伤害;就算别人的一个眼神,都会被他解读为是对自己的一种否定;就算别人无意中说出“有病”这个词语,他都会觉得是在讲他;就算别人吐了一口痰,他都会觉得别人在针对他……终于,当他发现无论多努力都无法做到无懈可击;无论多么努力都无法让所有人对自己满意的时候,他陷入到了抑郁之中。当他情绪不佳;当他犯了错误;当别人以异样的眼光看待他的时候,是最让他恐惧的:一来,这样他就无法获得外在的肯定以消除内在的自卑感;二来,他就无法成为理想中的自己。这时他就会拼命地找自己的毛病,“潜台词”就是:如果我完美了,别人就会接受我、尊重我,我才能看得起自己。就这样,他为自己构建出了一个理想化自我的形象,但他越加追求,就越对真实的自己不满,最终落入到了自卑与自恨的深渊,结果只能与抑郁相伴。这样他总可以找到一个替罪羔羊:正是“抑郁”才让我没能成为理想中的自己。而他没有反思,根源其实不在于抑郁,而在于他一直没有放弃对理想化自我的追求,活在幻想之中而没有接受真实的自我。



生活中的重大创伤性事件也可以成为一个人陷入幻想,逃避现实的原因。一位男性患者,他虽然已经有了稳定的工作,美满的家庭,帅气的外貌,但却依然很容易自责和自我贬低:他一会认为自己不够风趣;一会认为自己不受欢迎;一会又觉得自己容易紧张;一会又觉得自己不够成功;一会有觉得别人不够尊重自己……总之,他很少有对自己满意的时候。那么,他为何如此容易自我贬低?为何对自己要求如此之高,不容自己有半点瑕疵及不如人之处?后来得知,在青春期的时候,他的父亲过世了,他因此承担了很多本不该他这个年纪需要承担的责任。正因为这种对现实的无力感,他把自己出卖给了“魔鬼”。于是他幻想有一天自己可以成为“黑道大哥”或“功成名就”,就可以在家乡横着走路,并且看扁所有的人,甚至可以报复当年欺负过他的人,这样才能出心头的“恶气”。正因为如此,他才陷入到了理想化自我的幻想当中,接着幻想取代了现实,他逼着自己一定要达到理想中的样子,进而迷失了真我。因此,他才对自己提出了如此之高的要求,当达不到的时候就会变得自恨。虽然他已经很努力,日子过得也不错,但是离他的“目标”及“追求”却差得很远。正是这种因理想化自我而产生的病态追求,他才会对现实中平凡的自己如此不满,才无法忍受他人的一点伤害。

有时,理想化自我也是一种自我保护的方式,其实是为了逃避残酷的现实。一位男性患者努力在生活中把自己扮演成一个“大侠”,生怕一点缺点暴露在别人面前,害怕自己在他人心目中的形象受损。他如此恐惧是因为小时候他看惯了父亲和别人的争吵及别人对父亲的贬低与远离。并且父亲对他也是如此,无论他如何努力都无法让父亲满意,无法让父亲肯定自己。最后他放弃了一切试图讨好父亲的行为,反而走向了另一个极端——成为一个和父亲不一样的人,排斥一切和父亲相似的东西。他一切的努力都是想证明:自己是一个和父亲不同的人。任何来自于他人的否定都令他恐惧,因为这样就离他的父亲近了一步。小的时候他就特别喜欢金庸的武侠小说,做梦也经常梦到自己是一个大侠。渐渐地,这种幻想成了一种对自我的要求,最后他干脆就认为自己就应该比别人强,就应该高人一等。就这样,他远离了真我,不敢把本来的自己暴露在人群中。他常说的一句话是:“我害怕人!”。因为“人”会发现他原本的不完美。结果他一直躲在“大侠梦”当中。





当一个人把理想化自我当成真我,就会恐惧现实,就会恐惧现实中的自己。当他病态的自负被现实刺穿的时候,他可能会选择逃避,也可能会变得易激惹,无法容忍来自于他人的一点伤害,并因此会耿耿于怀。只有这样才能继续维系他完美自我的形象,才能不至于让病态的自负破灭。一位男性患者,从小父母对他很严厉,小学分数如果低于95分,初中在年级十名以下就要挨打。每次回家他都会觉得压抑,如果哪次考不好就需要深呼吸才能进家门。在学校里他还会受到别人欺负,因为胆子小从不敢反抗,这一切他都不敢和父亲说,因为父亲如果发现他打不过别人都会打他一顿而不是帮助他。虽然他已经很努力了,但是依然没有得到父母的认同及找到自我价值感。就这样,他一直在自卑中度过了自己的青春期。后来他上了大学,在大学里偶然结识了一个能打架的朋友,在他的带领下,他通过拳头变得很“威风”,按照他的话说就是:“在拳头里找到了自尊”。就这样他成了一个“小混混”,很多人都害怕他,他也很享受这种感觉,但表面的勇敢却没有给他带来真正的自信。虽然他敢打架,却不敢谈女朋友,因为他害怕被拒绝。拳头只是暂时让他活在一种通过武力取得的“自信”及自以为是的优越感当中,但拳头并不能让他真正摆脱内心深处的自卑。正是因为这种内心深处的自卑及无价值感,他才表现得如此强势,通过强势来逃避内心中脆弱的自己。在以后的生活中他变得非常易怒,也有强烈的暴力倾向,虽然这种行为给他的人际及事业带来了很大的伤害,但是这种行为已经成了他自我保护的方式,让他无力自拔。

当然,这种报复的倾向不一定以如此明显的方式表现出来,有时仅仅是在内心中感受到强烈的愤怒与不满。比如,当他人开了他一个玩笑;当他人对他哪怕有一丁点的伤害;当他人没有表现出对他足够尊重的时候,患者内心中的愤怒就会变得强烈,而这种强烈的愤怒和报复的冲动同刺激事件本身根本不成正比,就好像一只蚊子咬了他一口,他都需要用大炮来把蚊子轰下来。即使这种愤怒已经影响到了他的人际关系,他也很难意识到,这是因为自负受损而非现实伤害才让自己如此失去理智。

从上面的分析得知,正是因为创伤性的经历,才让患者在内心中杜撰出一个全能的理想化自我,之后他所有的努力就成了追求或维系这种理想化自我的幻想,接着就会产生病态的自负与病态的追求,就无法面对作为一个普通人的自己。当他发现自己有失败、挫折及无法改变的缺点的时候就会变得自卑与自恨。虽然表面上他可以表现良好,生活幸福,但是内心深处他是痛苦的孤独者,因为他在极力维系两个世界:一个是他人可以观察到的世界,还有一个是内心中隐秘的世界。在他的内心中充满了各种矛盾冲突,简单来说就是幻想与现实的冲突,这种冲突让他无法享受真实的生活,也无法让他享受普通人的快乐。一位患者说过这样的话:“这样的生活就是一种悲剧,曾经觉得别人活得悲哀,但后来才发现真正悲哀的是自己!”

 

探究完美主义

 
 

人生没有完美,也不可能完美,我们都是不完美的人,这就是生活。我们要带着不完美走进这不完美的生活,而不要期待把自己变得完美才可以活。因为那一刻永远也不会到来。

 

每个人都有对生活的期待与向往,正是因为人有理想和目标,所以人类社会才得以发展和延续。Hope is the good thing maybe the best things .and no good thing ever dies. (希望是好东西,也许是世间最好的东西.好的事情从不会逝去.)《肖申克的救赎》这部电影中的台词也道出了希望与追求的重要性。但人总归是人,有些事情是无法达到的,有些事情也绝无完美。当一个人去追求本不存在的完美,就会落入深渊。

每个人都有成为“更好自己”的心愿,但我们也能面对自己的局限,所以在生活中我们会去追求那些我们可以实现的方面,放弃一些非我们所能及的目标。在这种弹性的努力下,我们有成功,有失败;有优点,同样也有不足;有朋友,当然也有不喜欢我们的人;有超越他人之处,也有被他人超越之时;有可以控制的事情,当然也有一些事情非我们所能控制。当我们在希望和现实中找到了属于自己的平衡点,就会把自身所具有的潜能发挥出来,把自己可以做好的事情做得好,当然也可以欣赏他人的过人之处,不会因为自己的失败或缺点而自卑,毕竟我们知道:这是作为人的局限性的一种必然,而非能力不足。在这种心态下,我们的努力与追求,仅仅是一种实现自己潜能的努力,是一种兴趣与爱好,而非迫不得已。所以,成功的时候我们会很高兴,失败的时候也能坦然面对,就算一些事情没有按照我们所期望的方向发展,也不会因此而怀疑自己的价值。所以在现实中,我们可以自由自在并真实地活,因为不用害怕失败,所以我们不会逼着自己只能成功;因为清楚自己的能力与价值,所以也不会恐惧他人的否定。所以我们敢于表达自己的想法;敢于表达自己的情感;敢于失败;敢于让他人发现自己的缺点及不足;敢于面对生活的现实与生命的必然……

但由于成长经历的差异,一些人虽然表面上也是在追求完美,但此时的追求却不是为了自我实现,也不是因为兴趣爱好,而是通过“吾必完美”来维系理想化自我的幻想,进而满足内心中病态自负的需要(所谓病态自负是指:把幻想中的优点集于一身,进而找到一种优于他人及高人一等的自负)。因为他的“目的性”,所以他极其害怕失败,害怕挫折,害怕不可控之事,害怕不完美之处。因此,他必须做到完美,必须用完美的结果来证明自己的“与众不同”。就算他成功了,也不会有真正的成就感,要不就是一种逃过一劫的暂时的放松,要不就会陷入到一种飘飘然的自大当中。

当“完美主义”成为一种手段,就会变成一种病态的完美主义。他要么就对自己百般挑剔,要么就会自以为了不起。当“吾必完美”成了人生的最高追求,他就容不下自己不如人之处,并认为自己就应该在任何事情上高人一等。当完美主义成了一种病态的追求,成为一种“必须”及“应该”之事,这种追求就会成为一个人沉重的枷锁。这时,真实的自己不是用来接受的,而是用来改造或掩饰的。在这种现实与幻想的矛盾中,他往往会迷失真我,达不到理想中的自己就会让他恐惧,受到这种焦虑与恐惧的驱使他会不断地鞭策自己,不断地向“理想”努力。在这种病态完美主义的作用下,他就会离真实的自己越来越远,无法接受自己本来的样子,继而他会去追求荣誉、追求优越感、无法面对现实、产生病态的自负或因为没有达到理想中的样子而自卑及自恨,一步一步地陷入深渊。

当一个人脱离真我,他将不知道自己是谁,真正的需求是什么,整个人会陷入到一种病态的追求当中,不是为了摆脱自卑,就是为了维系自负。为了摆脱自卑,他会试图把事情做得尽善尽美;他会试图用成功证明自己;他会无意中去模仿别人,以摆脱这个无能的自己;他会希望和所有人都处好关系,为此不惜委屈自己;他有时也会依附于他认为强大的人,以弥补自己的不足。为了维系自负,他会努力追求成功,不是对事情本身的热爱,仅仅是通过做到最好来证明自己鹤立鸡群;他会变得极其宽容或狭隘,“宽容”是维系自己良好的形象,“狭隘”是他不能容忍被伤害;如果他对自己的小的缺点及错误无法容忍,不是因为爱自己,而是因为恨自己,恨自己没有达到想象中的完美。当他无法表现得如自己所认为的那么完美的时候,他要么就会掩饰自己,要么就会选择逃避。

在这种病态完美主义的作用下,一个优秀的女孩可能会因为没有得到他人的关注而焦虑;一个成功的男士可能会因为缺点而羞于见人;一个优秀的学生可能会因为成绩落后几名而耿耿于怀;一个出色的人可能会因为遇到更优秀的人而紧张不安;一个看起来成熟的人可能会因为他人的一点不敬而出言不逊或拳脚相加……他所有的努力都是在维系理想化自我的幻想,也只有成为理想中的自己才能让他满意,让他感到安全。为了这种病态的追求,他出卖了自己的生活、快乐、需求、爱好,一切都是为了成为他心中“完美的自己”而存在,即使他已经很优秀、很成功、受人欢迎,却依然不快乐,依然不觉得自己成功,因为他的目标是如此的“远大”,常人眼里的“很好”,也许仅仅是他心中的“及格”而已。

结果他仿佛成了一头被驱赶的驴子,跑得很快,看起来好似一匹马而非驴子,但这却不是出于驴子的本意,而是驱赶驴子的魔鬼(理想化自我)的需要。当驴子没有按照魔鬼所期望的方向行使时,或没有达到魔鬼所要求的速度时,就会受到无情的鞭打。但这时驴子依然没有意识到它应该走自己的路,反而会恨自己为何是一头驴子,而非是一匹骏马。任何会暴露它原本是头驴子的蛛丝马迹都会让它恐惧,所以它不能和同类亲近,因为这种亲近就会让同类发现它不过如此,这样就会让它丧失幻想中的优越感。

当他无法继续扮演成一匹“骏马”,或可怕的现实让他知道自己仅仅是“丑小鸭”,不是“白天鹅”的时候,也许他会发出这样的感慨:“生活真可怕,竟然充满了现实!”,这时他会用各种方法来逃避现实,以降低现实对病态追求及欲望的打击,他可能会离群索居,这样就可以在一个人的世界中,在幻想中满足魔鬼的需求。

但幻想终归是幻想,逃避现实终归需要接受现实的惩罚,履行魔鬼协议终究要付出代价。当幻想无法继续;当他无法再继续满足魔鬼的要求;当他无法再扮演成一匹“骏马”或“白天鹅”;当理想化自我被现实击破的时候,往往会出现两种结局:一种是放弃,轻度的放弃表现为抑郁或社交恐惧,最彻底的放弃是轻生;另一种选择是挣扎,虽然他已经漏洞百出,虽然已明知自己是强弩之末,但他依然要拼命地维系幻想,依然希望自己达到幻想中的完美,结果就会表现为强迫或焦虑——为了让自己十全十美,为了让自己不犯错误,就需要拼命地检查、核对,不容许自己犯“普通人”的错误,因为“神”是不会犯错,也不会失败的。所以他不允许自己被他人超越,不允许自己被他人轻视,他就必须用“神”的标准而不是“人”的标准来强迫要求自己。当他发现自己有失败或犯错的可能时,就会出现强烈的焦虑——一种预期的恐惧,一种无法成为“神”的恐惧。

所以,病态的完美主义与对理想化自我的追求不是优点、不是美德、不是积极向上,而是一种幻想,非真正的理想。当一个人活在自我的幻想之中,就会无力面对现实及现实中的自己,也不敢活得真实。这时,生活就成了一种沉重的负担,他必须时刻逼迫自己努力,没有一刻停歇;生活对他而言不是一种享受,而是恐惧,他恐惧面对现实,恐惧面对自己的局限性。这时,抑郁仅仅是一种对无法达到理想中自己与理想中生活的一种绝望。他一直在奋力挣扎,即使表面看上去他是平静的、成功的、优秀的,但内心中的挣扎使他成为了理想化自我的囚徒。这种痛苦有时连他自己都无法意识到其来源,所以他人更无法理解他的无奈,他好像成了一个孤军奋战的士兵——既孤独,又无望。

 

病态的完美主义是来自于理想化自我的幻想,正是为了把现实中的自己变成理想中的样子,所以才会对自己提出各种“非人类”的要求。而理想化自我的来源在于:创伤性经历与维系优越感。当然这两点不能截然分开,而是或多或少的问题,下文将更详细地阐述理想化自我产生的根源。




抑郁与完美主义

 

 

 

上文谈到,一个人对待事物的看法会影响情绪,所以通过改变负性思维与信念就可以改善情绪状态。但有时负性思维与信念非常固执,无法轻易地用理智说服,这时我们就需要进一步分析其产生的根源。真正地了解自己,才能更好地改变自己。

对负性思维与信念进一步分析,就会发现负性思维与信念的产生,很多时候都源自一个人的“追求”——正是因为一个人有被所有人接受的追求,所以才会过于担心别人的看法;正是因为一个人有使自己变得十全十美的追求,所以才会对自己哪怕一点缺点而耿耿于怀;正是因为一个人有超越所有人的追求,所以才会对自己的失败及不如人之处无法释怀;正是因为一个人有成为理想中的自己的追求,所以才会对现实中的自己百般挑剔与不满……

对自己的苛责与否定越加强烈,也就预示着“追求”越远大。患者只有达到这种“伟大的追求”,才能停止自贬与自我憎恨。负性思维与信念来自于“追求”受阻,或者说是对没有实现理想化自我的一种惩罚。只有成为幻想中的自己,只有达成幻想中的生活他才能真正停止这种自我攻击。所以自我攻击有时也是一种逼迫自己达成理想化自我的一种手段,就好像皮鞭一样,虽然抽在身上很痛,但也只有这样才能让“驴”跑起来像一匹“马”,如果放弃这种手段,那么“驴”只能是“驴”了。正是因为无法面对这样的现实,患者才会不断地苛责、攻击、憎恨现实中的自己,这样总可以维系成为一匹“马”的幻想。例如,负性信念“如果我做得不够好,那么我就是一个失败者”。以前的我只会逼着自己做到“足够好”,当做不到的时候就会否定及苛责自己,却没有反思这种价值观的错误之处:做得“不够好”,那什么才是“足够好”?世上真的存在这种“足够好”吗?别人都达到了这种“足够好”吗?这种“足够好”是否是过于理想化,而非现实。是否正是因为这个“足够好”过于脱离现实,才显得自己“不够好”。当我放弃了对这种“足够好”的追求,放弃了这种做人做事的价值观的时候,这种“不够好”的感觉才慢慢变淡,我的心态才慢慢变得平和。我后来发现,这个“足够好”正是内部暴君的期待,它想把我变成一个没有缺点,受到所有人欢迎的“成功者”。而这个“不够好”,正是现实中的自己,那个“奴仆”,无论怎么努力都达不到暴君的要求。只有放弃这个“足够好”的自我要求,脱离暴君的统治,才能真正地同自己和平相处,才能真正地爱自己——这个“不够好”的自己。

有句话说得好:希望越大,失望也就越大。负性思维与信念表面看来是自贬,其实也蕴含着巨大的“希望”。如,只有被人爱,我才是可爱的人;只有成功,我才有价值;只有完美,生活才有意义;只有超越他人,才能抬起头做人;只有不犯错误,才能被他人接受……如此“希望”其实正是来自于“理想”与“现实”的落差,活在幻想的完美当中,总比残酷的现实要来得好。试想,一个从小备受苛责或成长经历中有太多的创伤性经历的人,自然心中会对现实充满恐惧,对现实中的自己产生不满。“需要”没有在现实中得到满足,就很容易在幻想中去满足,对现实中的自己不满,就容易在幻想中创造出一个完美的自己,来应对这残酷的现实。在他的世界中或许会认为:如果自己“足够好”,也许他人就不会如此对待自己了。一位女性患者,极为在意他人的看法,并且容易责任内化(别人欺负她,她不会认为这是别人的错,反而认为是自己不够好)。在人际中她总是很“善良”,害怕得罪人。同样,做事情她也尽量做到尽善尽美,因为她害怕遭到别人的否定。就算她如此“努力”,依然整日活在紧张不安当中,害怕别人“了解”她之后就会离她而去。从中我们可知她“希望”自己成为一个“善良”、“完美”的人,所以才对现实中的自己如此不满,甚至隐藏真实的自己以讨好他人,博得他人的肯定。这种“解决法”成了她应对现实的生存法则,但可悲的是,这种解决问题的方式反而成了问题的一部分,让她活得不真实,也不能平和地同自己相处。

很多患者在头脑当中都存在一个理想化自我的幻想,幻想如果成为理想中的自己,成为一个完美无缺的人,那么自己就可以接受自己,人生也会变得有意义。他无意识中对自己苛责,也是一种“恨铁不成钢”的心态。正是因为一直抱有这种病态的追求——把自己变成完美、没有失败及缺点的人,所以才会形成这种“有条件”的自我接纳。如,只有被他人肯定,我才能接受自己。在这种“有条件”的自我接纳作用下,一个人越来越远离真我,越来越陷入对理想化自我的幻想之中。但可悲的是:人总逃不过现实。不能放弃幻想,“自我的战争”就此被激发。

我们不禁要问:一个人为何不能接受真我,反而要逼迫自己达到理想中的自我?为何不能平静地生活,而是要不停地进行“旧城改造”?这其实和一个人的成长经历及监护人(主要是父母)有很大的关系。如果深入分析,我们往往会发现患者有着一个容易苛责与吹毛求疵的父亲或母亲,从小无论他如何努力都很难达到父母的要求与期待。当然,就算父母不那么具有攻击性,仅仅是忽视或冷漠也会对孩子造成严重的伤害。在缺乏爱的环境中长大的孩子,是很难意识到这是父母的错,反而会认为是自己不够好,父母才不爱自己。之后他就会更加努力做得“足够好”以博得父母的爱,越加无法接受真实的自己。当家庭中有不止一个孩子时,如果父母更喜欢其中的一个(如,重男轻女),抑或是其中的一个更为优秀,吸引了所有人的关注,那么另一个孩子就会感到受忽视,就会努力在其它方面取得优势。比如,一个孩子学习好,另一个如果无法在学习上取胜,也许就会对体育或音乐等发生兴趣。当父母爱的天平过于倾斜的时候,受忽视的孩子就需要更加努力——努力成为一个“乖乖女”或“乖乖男”,通过把自己扮演成一个“懂事”的孩子以寻求父母的关注与认同。这时的“他”已经不再是他自己,为了取悦父母他已经从小就开始“表演”,不再是真实的自己了。还有一种相反的情况,当孩子从小过于受关注、重视、溺爱或太早就取得了“成功”,成了周围人讨论的话题,关注的中心。这时他就会认为:我就应该是“中心”,就该受到他人的关注,就该比别人强,就该拥有一种高人一等的优越感。当这种自负一旦形成,他就很难容忍被他人超越,就很难接受不再受人关注的事实,也无法面对自己不如人之处。当病态的自负被现实击破,当高人一等的优越感难以维系,他“生命的意义”就成了再次找回那个受人关注、与众不同、超凡脱俗的自己。

从上面的分析我们会发现:脱离真我,追求理想化自我是一种自我保护的行为。毕竟,当一个人没有得到父母(或其他监护人)的肯定与爱的时候,内心中就会产生强烈的焦虑与恐惧,而追求幻想中完美的自己,最起码可以给自己带来一点希望——也许成为了理想中的自己,就可以得到父母的肯定与爱。渐渐地,这种自我保护的“追求”,成为了做人的内在驱力,生存的最高准则,就算扭曲真实的自己也在所不惜。而对于在溺爱与备受关注的环境中长大的孩子,维系理想化的自我,不是自我保护,而是“圆梦”——如果自己足够完美,就可以再次找寻到君临天下、高人一等的优越感。他不能面对现实,因为现实只会让他知道自己仅仅是只“丑小鸭”,而不是万众瞩目的“白天鹅”。

有人可能会反问:人难道不应该变得更完美?人难道不应该追求一个更好的自己?人难道必须接受自己本来的样子?人是应该对自己负责,也应该有追求,而不是混沌度日,但我们必须反思这种追求的内在动力,是发自对事物本身的热爱,还是出于恐惧与逃避现实的努力。如果是后者,那么这种追求本身就好像“夸父追日”一般悲剧,因为他正在追求一个永远都达不到的结果。也正是因为“现实”无法接受,“理想”无法达成,所以他才成为理想与现实夹缝中生存的人,所以他永远无法对自己满意——无法对真实的自己满意。

所以,解决之道在于放弃幻想中的完美,放弃病态的追求,接受现实与现实中的自己,而不是一味把自己变成理想中的样子;接受自己作为一个人的局限性,而不是活在对幻想的追求及对现实的逃避当中。

下面我将借用“完美主义”这个概念来详细阐述上述观点。当然这里的“完美主义”不仅仅是指一种做事情过度认真,在意细节,更多的是一种宽泛意义上的完美主义。比如,对理想化自我的追求;病态自负与高人一等的优越感;过度控制一切的需要;去除一切缺点与不确定性;得到所有人关注与喜爱;维系一种完美无缺的形象;超越所有人的追求;把一切做到尽善尽美的需要;一切逃避现实与现实中的自己的努力……

 

三个自我概念的说明:理想化自我、真实自我、现实自我

 

理想化自我:乃是为了逃避现实而在内心中建立的一种理想化的形象。因此对个人而言,它是绝对完美的,必是生活的最高标准。但它产生的基石是幻想,而非现实,是一种把幻想当成现实的自我陶醉状态。

 

真实自我:乃是个人所具有的天赋潜能的一部分,是活生生的,是一个人真正的生命的中心。它使人按照个人的天性及天赋潜能,自由、建康地发展,沿着自我实现的方向成长。

 

现实自我:是真实自我受环境的熏陶炼铸,所表现出的状况之综合,它是实际的,是现实的。简而言之,它是真实自我的外在表现。有时,它也会被理想化自我所扭曲——为了达到幻想中的完美,逼着现实中的自己以符合理想化自我的期待。
 




工作为了什么?

 


 

工作的目的是什么?也许很多人都没有真正想过这个问题,就好像很多人并没有真正想过活着是为了什么一样。在生活中我们会观察到,工作对于每个人的意义都不同:有人仅仅是为了生存;有人是为了获得归属感;有人是为了体现自我价值;有人是为了证明自己高人一等;有人是对工作发自内心的热爱;有人把工作成打发时间与混日子的工具……

根据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可以将一个人的需要分为五个层次:生理需要,安全需要,爱与归属的需要,尊重的需要,自我实现的需要。工作的目的恰好可以被划分到这五种需要之中,当一个人基本的需要被满足之后,就会产生新的需要——更高级的需要。生理的需要,安全的需要,属于一个人的基本需要,而爱与归属的需要,尊重的需要,自我实现的需要则属于一个人成长性的需要。当然在现实生活中我们也会发现,有些人为了成长性的需要,可以暂时忍受基本需要的缺乏。相反,也有人一味地沉溺于基本需要当中,而忽视了成长性需要的满足。

马斯洛把自我实现定义为:自我实现就是不断实现潜能、智力和天资,完成天职、命运或禀性,更充分地认识,承认人的内在天性,个人内部不断地趋向统一、整合或协同动作的过程。而且他还谈到,自我实现者有下面几个本质的特征:自我实现的人是完全自由的,支配他们的行为的因素是来自于主体内部的自我选择;自我实现的人在其所非常喜爱的工作中显出其巨大的潜能;自我实现的人是摒弃了自我狭隘观点的人;自我实现的人是人的创造性最终体现。

当然自我实现是一种理想模型,就好像如果给橡树籽一个机会,它就会长成一棵橡树。但因为种种社会文化及神经症需要的扭曲,现实中的人往往不是朝着自我实现的方向成长,而是过于沉溺于那种看得见、摸得到的基本需要的满足,或陷入到神经症的需要之中。这时工作对他而言已经不再是为了自我实现,而是为了符合社会文化或维系病态自负的要求。当工作与人生的意义被扭曲之后,一个人就容易感到恐惧与孤独,所以他必须把自己躲藏到用物质和肤浅的娱乐堆砌起来的“城堡”当中,以降低内心深处深深的焦虑。

当一个人被神经症的需求所束缚,就会丧失最宝贵的真实、真诚、自由的生命力,也就扭曲了工作与生命的意义。前往“真诚的旅程”是许多存在主义心理治疗师的重点。这包括愿意面对人们生存的限制,与真诚相关的道义上的选择,生活的意义和做人。真诚的人的价值与目标很多是依靠自身,而不真诚的人则是把目标基于别人的价值上,很少关心什么对他们重要。在社会关系中,真诚的人看重亲情,而不真诚的人更关心表面的关系。真诚的人因为意识到自己,所以比不真诚的人更为灵活开放。真诚的人体验存在的焦虑多是与自由、责任、死亡、孤独和意义相关。相反,不真诚的人常有犯罪感,因为没有抓住机遇,因为他的怯懦,没有勇气去改变或做有风险的决定。真诚的人面对产生焦虑的生存危机,而不真诚的人更多地可能体验到精神病理学的症状而且在处理危机出现适应不良。这样,真诚的人通过直接体验面对问题和危机,而能真正地认识自己并且处理问题和危机。

当一个人迷失真我与自己真正的渴求,他就会很怕死。尼采说过:“你越不曾真正活过,对死亡的恐惧就越强烈,你越不能充分地体验生活,也就越惧怕死亡。”对死亡的恐惧常常与人生虚度的感觉紧密相关。当一个人没有发掘自己的潜能,当他没有真正活过的时候,对死亡的恐惧就会越加强烈。所以有时他会受到各种“小病”的困扰,害怕“小病”变成绝症,或看了一篇报道及新闻就会开始担心起一些可怕的事情会发生在自己身上。上文谈到过一个观点:病态自负者恐惧死亡是因为死亡超出了他的控制,死亡让他意识到自己也和常人一样会死掉的现实,他不愿面对这种现实,所以更加恐惧死亡。同时,病态自负者也从来没有真正为自己而活。他一直扮演成一个成功的人,一个圣洁的人,一个能掌控一切的人,一个高人一等的人……所以他也没有充分地体验生活,这又是他极其恐惧死亡的又一个原因。他整个人都已经被病态自负所驱使,已经丧失了自由,成了自负驱力的奴仆,整个人已经被“魔鬼”控制,而迷失了真我,所以他并没有真正地活过,只不过是被“魔鬼”驱赶而疲于奔命罢了。当一个人真实的自我被压抑,一个人真实的需求被神经症需要所取代,那么他就无法真正实现自己的潜能,也无法真正活得精彩,也就无法直面死亡:因为学会如何更好地活,就是学会如何面对死亡的一个过程。

再次回到本节的主题:工作为了什么?工作其实是为了自我实现,实现自己生命的潜能、做人的价值、人生的意义。越少的受到神经症需要的束缚,一个人才能活得更加真实、自由,并把自己投身于工作、创造与爱之中。否则,就只能被孤独和空虚所困,丧失真诚与自我实现的可能。

 

 



渴望成功,害怕失败

 


 

 

如果一个人的自信是建立在成功及超越他人的基础之上,那么他的自信就会变得很脆弱。只有当他做得好,表现出色的时候才能对自己满意,而当事情进行得不顺利或遭受挫折的时候他就会对自己失望,甚至会变得恐惧不安。这种“只能成功,不能失败”的信念,会让他无法面对失败及不如人之处,当有失败是他无法避免的时候,他就会陷入到绝望的深渊。记得一位患者曾说过这样的话:“我一直是常胜将军,所以无法接受失败!”

但可悲的是,当一个人无法接受失败的时候就会承受巨大的压力,当压力过大的时候他就更加无法发挥出自己应有的水平,最后就会陷入到“无法承受失败”-“压力变大”-“发挥失常”-“更加紧张”-“压力变得更大” -“最终导致失败”的恶性循环当中。而这一切的关键正是在于他无法接受失败,无法接受自己作为“常胜将军”的神话的破灭。

成功和失败,其实也是来自于一个人的定义。定义不同,那么结果就不同。病态自卑者与病态自负者眼中的“失败”和“成功”其实和常人不同,正是因为理想化自我的存在,就会让一个人变得“贪婪”。对他而言有缺点,有做不到的事情,或某些方面比别人差,就是一种失败。当一个人只有完美才能接受自己,只有比别人强才能肯定自己的时候,生活就变成了战场,不仅是和自己的战争,也是和他人之间的战争。这时他无法容忍自己犯错,也无法容忍他人超过自己,同时,他也恐惧达不到自己期待的目标。

缺乏自信的人,往往对成功有着更为强烈的渴求,当他的“追求”受阻的时候就更加自卑,有时他也知道自己的追求过于“远大”,但就是不愿放弃,因为他害怕再也找不回自信。当用成功来找回自信,用他人的肯定来找回到自我价值的时候,我们却很少会问问自己:我的自信是怎么丢的呢?是缺少成功,还是过于“贪婪”?在生活中我们会看到一些有着严重躯体缺陷的人可以积极地生活,而一些肢体健全的人却找不到快乐;一些并不富裕的普通人可以很好地享受人生,但一些经济条件很好的人却找不到幸福;一些胖女孩可以热情开朗,但一些苗条的女孩却为自己的身材发愁……所以,快乐来自于是否满足于拥有,而不是拥有的是否足够多。自信也同样如此:一些人因为自己不够开朗而自卑,但生活中却有很多不够开朗的人依然很自信;一些人因为没有自己的事业,没有挣很多钱而自卑,但生活中依然有很多平凡的人,可以快乐地过好每一天。当然,这并不是说我们不可以有追求,但如果一个人的追求成了他沉重的负担,成了他自卑的理由的时候,这种追求就是一种病态的追求,它没有让我们更好地享受人生,而整日活在“达不到”的恐惧之中。一位男性患者,他拼命地追求他人的肯定、尊重、认可。当问他为何如此在意他人看法的时候,他谈到是因为缺乏自我肯定,所以急需成功和他人的肯定以拯救自己。他自卑的原因是:自己不够开朗,没有事业,朋友不够多,家庭不温暖,事情做得不如别人好,没有得到别人的尊重,没有受到别人的欢迎……总之,他似乎没有对自己满意的时候,他眼中只有自己的“不够好”。当问他生活中是否存在达到他这些标准的人,他谈到全部达到的还没有。“别人没有达到为何你一定要达到?”我问道,“我达到了就意味着我比别人强!”他回答到。如果一个人的自信是建立在比别人强的基础上,想必这个世界也就没有几个人是自信的。真正的自信是来自于对真我的接纳,而不是在各个方面都胜过别人。所以他一直在寻找的“自信”,其实并不是真正的自信,他如此渴望成功,渴望尊重,渴望比别人强,仅仅是为了维系病态自负而已。正是因为一直被病态自负所驱使,所以他变得“贪婪”,当现实中的自己没有满足他的“胃口”的时候,他陷入到了自卑之中。所以他的自卑不在于他不够好,而在于他想要的太多,这也正说明了“可怜之人,自有可恨之处”。如果他不停下来反思自己的追求,而一味地去追求他幻想中的成功,他将永远也不会真正的成功,也永远无法找到真正的自信,因为在“原点”他就已经错了。

病态自负者恐惧失败,他不仅会逃避失败的可能,还会为自己的失败找各种看似合理的借口。一位男性患者,在考研期间出现了严重的焦虑与失眠,最终他放弃了最初的选择,而考了本校的研究生(本校研究生容易考一些)。但他依然认为自己有能力,只不过是状态不好才没有考上理想的大学。当我质问他:“状态不好”是不是在为自己开脱,为自己的逃避找借口,为自己的失败找理由的时候,他整个人陷入了惊恐当中,他谈到这种感觉在生活中也会出现。后来我们发现,其实他没有报考理想大学的研究生就是一种逃避,因为他不敢面对失败,而“状态不好”仅仅是维系自负的一个借口而已。并且,病态自负者同样也不愿放弃幻想,他总是期待一切都会好起来的(切记,他所谓的‘好’不是普通意义上的好,而是满足其病态的追求)。毕竟,放弃幻想就意味着他“落入了凡间”。这位男性患者后来谈到,一直以来支撑着他的都是内心中那一点“可以变好”的信心和希望,他认为随着时间的流逝,一切都会达到自己期待中的样子。当我告诉他,这仅仅是一种幻想,是病态自负在作祟的时候,他只感到心中有被挖空的感觉,并产生了强烈的焦虑,对治疗本身也产生了恐惧(毕竟,治疗不是维系其自负,而是帮助他放弃自负)。如果他的“上进心”是人类普遍意义上的上进心就好了,但可悲的是,他所期望的变好是一种全面的,无止境的“好”,甚至买一盆花他都要求自己买得比他人“专业”。

对于病态自卑者而言,对成功的渴求也极为强烈,但因为自卑,他往往不敢去争取,而只能在幻想中获得满足。在现实中越加挫败,幻想中的成功就会越加脱离实际。所以他将注定陷入到无法自拔的深渊当中。

其实成功和幸福一样,你越加刻意地追求,它反而会离你越远。正如,维克多?弗兰克尔在他的畅销书《追求生命的意义》中写道的:不要盯着成功——你越是盯着它并把它作为靶子,你就越容易脱靶。因为成功就像幸福一样可遇而不可求:它一定是自然而来的,而且,只有作为一个人对于一种比他自身更大的事业的奉献的无意识的负效用,或者作为对于他人而非自己的贡献的副产品,它才能够产生。幸福迟早将会来到,成功也是如此:你必须让它自己发生而不可过于关心。我希望你们能够听从你的良心的指挥,并尽你的知识去完成它。然后你终将会看到,在很长一段时间之后——注意,我强调的是很长一段时间!——正是由于你忘记了成功,成功将伴你而来。

 







 

 (来自于新书,抑郁症的自我治疗-找回真我的旅程。:/Article/ycjp/ycwz/201107/16958.html)











谦虚但不自卑,自信但不自大,自由但不放纵,人一生很难到这三点。

完美指完备美好;没有缺陷,是心里遐想的世界,现实中并不存在,是人们渴望得到并追求的一种理念和动力,是存在思想中的。


“怨恨、批评、内疚、恐惧,是我们生活中四种最坏的习惯。这四种坏习惯造成了我们身体上和生活中的主要问题。这四种习惯起源于喜欢责怪他人,却从不用于承担责任。如果我们敢于对自生活中的每一件事情负责,那么久不会责怪任何人。”——生命的重建






心理学上,自卑属于性格上的一个缺点。自卑,即一个人对 自己的能力,品质等作出偏低的评价,总觉得自己不如人、悲观失望,丧失信心等。在社交中,具有自卑心理的人孤立、离群、抑制自信心和 荣誉感,当受到周围人们的轻视、嘲笑或侮辱时,这种自卑心理会大大加强,甚至以嫉妒、自欺欺人的方式表现出来。自卑是一种消极的心理状态,是实现理想或某种愿望的巨大心理障碍。





自卑是一种因过多地自我否定而产生的自惭形秽的情绪体验。自卑感人人都有,只有当自卑达到一定程度影响到学习和工作的正常进行时,才归之为心理疾病。在人际交往中,主要表现为对自己的能力、品质等自身因素评价过低;心理承受能力脆弱;经不起较强的刺激;谨小慎微、多愁善感,常产生疑忌心理;行为畏缩、瞻前顾后等。

自卑心理的产生,主要来源于心理上的消极的自暗示。其表现在: 交往中的自卑心理往往是现实交往受挫,产生消极反应的结果。青少年在交往过程中常可能遇到不能克服的障碍,导致交往挫折感的发生。如失恋,常常就会引起失恋者较长的时间的不良情绪反应。对待这种爱情挫折,有自卑倾向的人会难以忍受,把失败归因于自己的无能或倒霉的命运,因而灰心丧气,意志消沉。

这种不良后果会产生消极的自我时间性示,使得自卑心理更深入内心,并不断膨大,以致丧失交往的勇气和信心。生理上的某些不足引起消极的自我暗示。由于先天或后天的原因,一些青少年常因个子矮、过胖、五官不正、身体有残疾、缺陷等抑制了自己天性的发挥,于是感到精神压力重重,常怀疑或担心自己的缺陷被人耻笑,因此而离群索处,不敢主动交往或接受友谊。

对自我智力估计过低带来的消极暗示。有些青少年由于学业上、工作上成绩平平,无出色表现而过低估计自己的才智水平,甚至导致对整个自我认识消极,认为自己“处处不如别人”,于是在交往中过于拘谨,放不开手脚,担心自己成为笑料或被人算计。

对性格与气质自我评价带来的消极的自我暗示,自卑者大多对自己的性格、气质特片有些了解。但他们对于自身存在的不利不交往的性格特征,总表现出无能力的态度,叹曰:“江山易改,秉性难移”,如那些自认为性格怯懦、抑郁低沉、反应迟绘者,多不敢主动结交朋友,常常“天马行空,独来独往”。

自卑是心理暂时失去平衡的一种心理状态,对此可以通过补偿的方法来加以调适,这种补偿有积极和消极之分。有的青少年明知自己能力不强,却故作姿态,甚至以奇异打扮来招人注意,借以尔补自己内心的空虚。这种消极的补偿方法,是不足取的。






与自卑者一席谈

    生活中,许多人实质上都有一定的潜能甚至才能,只不过自我评价很低,总是觉得自己这也不行那也不行,自己瞧不起自己,在这种负性的暗示下,以至于在无形中错失了一次次原本可以成功的机会。非但如此,还可能因此而整天情绪低落,意志消沉,自觉生活在灰暗的天空下,甚至到了兴趣越来越狭隘,食欲越来越差,性欲越来越低,交往逐渐减少,走向孤僻与自闭、沮丧、失望甚至绝望的地步。





  这就是自卑者的整体画像。
  自卑是一种通过不合理的方式,尤其是过多地与他人进行不科学的比较而产生的自我否定、自惭形秽的情绪体验。
  著名的精神分析学家阿德勒有一本名为《自卑与超越》的论著,谈到了自卑是每个正常人都有的情感。他指出,人之初都或多或少地隐藏着一种深刻的自卑,这可以从每个婴儿柔弱和无能为力中找到根据。自卑感是儿童拼搏奋争的驱策力和起始点,它决定着儿童的生活方式、目标与风格。它作为驱动力,极力克服前进中的障碍,超越自卑,赢得自信与自尊,从而走向成功,实现自我。因此,他认为,自卑可以属于积极的情感。
可是,我们这里所要讨论的自卑,不是成长过程中有动力作用和积极意义的自卑感,而是一种病态的自卑,相当于“自卑情结”的简称。(以下不再说明)




  自卑情结,是指一种根植于潜意识,也时常被认识到的过低的自我评价,它使当事人漠视自己的潜能,消蚀自己的意志,淡漠自己的情感,妨碍自己的认知,令自身的心理机能全面退缩乃至退化。伴随着这种认识机能的是“我不行”,“我真的不行”,“什么都不行”,“怎么也不行”“我就是不行”……这样一连串的意识与潜意识,它们经常在自卑者的脑海里盘旋不去,阻止着他向这个世界开放,降低了面对问题、参与学习的能力,令其精神一再退缩,以至于发展到最后产生了严重的心身病症。




  以下我们运用心理理论来检视自卑的种种侧面,并在此基础上提供超越自卑的对策。
用精神分析法剖析自卑的形成机理
  自卑感强烈的人,往往是在学习、工作、生活等社会实践中,曾经有过极大的困难、逆境、挫折与失败,或本来就有着身体缺陷、疾病等造成心理挫折而难以化解,内部归因为自己的无能,进而产生自卑。可是,另一些也经历相似磨难的人,却依然保持了自信。例如:失聪不失志的贝多芬、集盲聋哑于一身的著名学者海伦·凯勒等,不愧为挑战自卑的楷模。因此,也可以说自卑不完全取决于外因,更有内因,即个性的完善程度。一个谨小慎微、内向、孤独、偏见、完美主义的人,是特别容易导向自卑的。




性格是遗传因素、智能天赋、后天环境与教养的综合产物,前二种基本恒定,较少差异,而环境与教养却千变万化,在性格形成中占有重要性地位。各种性格特质的形成与小时候的种种经历,尤其是家庭、学校的教育密不可分。




  在过分严厉而缺乏关爱、专制而缺乏民主的父母的监护下长大的孩子,自卑感比较重。这种父母的教育倾向(越严格越好;棍棒底下出孝子……)决定了对孩子的批评、挑剔、处罚多于肯定、鼓励和赞赏,结果就是孩子无法感受进步的欢欣,成功的喜悦,却只能在不断的反省自我中检查自己的“错误”、追求所谓的“完美”,无法看见自己的长处,滋生并培养喜欢自己、悦纳自我的情感体验。这种父母对孩子的过失不是理解、宽容与勉励,而是指责、谩骂甚至侮辱,造成孩子对犯错误有种神经质的恐惧,伤害了孩子心理的正常发育。




  自卑伴随抑郁。能力不足,作为少年儿童成长现象的一种必然,不是被允许让孩子们平和理性地接受,而是让其带着怨恨不得不很委屈地承认,是上述不良家庭教育的一个特征。这种教育下的孩子不仅恨父母,也恨自己。因为不能、也不敢公开表达对不民主的父母的不满,不敢抗议,所以只能通过压抑把这种敌意转化为焦虑、恐惧及不安全感。这样,不但形成了强烈的“我不行”的自卑感,而且还因为爱的匮乏而对自卑本身有着特殊的敏感。这句话的意思是,一方面自卑,另一方面对超越自卑的渴望过分强烈了,以致于时时刻刻为自卑而烦恼,为不能顺利地克服自卑而焦虑,进而在屡遭失败的挫折感之下产生抑郁。







  自卑、抑郁相互影响互为因果,最常见的最典型的自卑情结,经常可以从抑郁症患者中发现。
忽视纵向比较、特殊性是自卑者的思维




  自卑总是在对比中形成并加深的。
  有一个教师,很自卑,有社交障碍,一遇到同事就会手发抖。可是,当她面对自己的兄弟时,挺正常的。而要是与一些小孩子们一起玩,玩得也挺开心的。这是为什么?因为她总是想着要胜过同事,至少也不能在同事面前丢脸啊,同事对她来说就成了一种竞争性的存在,是必须加以比较的对象,如果自己有什么能力(当前就是社交上的应对自如、从容不迫)竟然比不过对方而且被披露出来,就很糟糕了。就是这样的比较,不肯承认自己有局限性的想法,令自己感到尴尬,觉得不适,心理失去平衡,无法面对同事,从而产生社交困难。而与兄弟的关系相对自由、放松,没有压力,无需进行比较,所以也就能自如地交往;至于那些小孩,更是不在话,因为他们还不懂事,不屑成为自己的比较对象,他们也不会发现自己有何拙劣表现,故尔玩得不亦乐乎。




深入探讨自卑者的比较模式,可以发现他们常常希望自己无所不能,希望自己什么都比别人强。他们喜欢比总体水平,苛求自己,不允许在某些方面不如人。他们过分重视某些价值,而忽视了另一些重要价值。或者用平均主义的办法来分配价值。在他们认定的价值上,他们太执着了。如果在这个方面(如上述社交障碍的教师,很在意与人交往时的能力,怕出丑)不如人,就觉得自己一无是处了。他们没有认真想过人各有所长(这个老师教学上年年先进),也各有所短(只不过社交上有些困难),因此根本不必自惭形秽或自轻自贱的。他们忽视了每个个体的差异性与特殊性。
  另外,在他们的比较方式中经常忽略的是时间因素。他们漠视自己的进步,一味地苛求于自己。他们很少或不屑于进行今天与昨天的纵向比较,难以为比较中获得的进步而欢欣鼓舞、自强不息,却固执于与别人的横向比较,顾影自怜、自暴自弃。在进行横向比较时,又习惯于与现实中最好的、楷模式的人物进行非理性的比较,从而更觉得自己的能力每况愈下,自叹勿如。这正是他们经常感到自我挫败的原因。





  你如果告诉他们可以另辟蹊径,开发自己的特殊才能而出奇制胜,他们会感到不可思议。他们很不情愿承认哪怕是必然的失败与自己无法超越的无能,不承认人总是有这样那样的局限性。缺乏理性也是难以超越自卑的原因之一。
自卑者的心理根源在于潜在的自负与自我中心



  自负与自卑是一对孪生子,而它们的母亲是自我中心。
  自我中心者的心理活动,很多时候是这样的:我应该成为人人羡慕的人;我可不能在别人面前出丑;如果让别人知道我有所不能就会有失自尊;我不应该被人看不起;哪怕我知道自己实际上不能做某些事,也不能当着他人的面承认它;……所有这些思想意识的核心,就是唯我独尊,自我中心。
  自己把自己理想化了的种种观念构成了霍妮所说的“自负系统”。这种系统,会用各种“必须”来强化自己的形象:我必须受到人人尊重;我必须能避免任何错误;我必须对每一个人都有礼貌;我必须每天都做出成绩;我必须在什么方面都不落人之后;我必须……这些“必须”,象是暴君一样强制性地命令当事人不惜一切地追求某种虚假的目标,维护自负系统的完整性。而实际上,这种自负的目标一开始就是虚假的,也就注定了它的追求必然是失败的,于是就产生了神经症。
  当自负系统运转起来的时候,可以带来一时的热情高涨,意气用事。但在挫折之后,立即就变得沮丧灰心、颓废和不知所措。从自负走向自卑,易如反掌。这当中缺少的是弹性,灵活性。自负者对自负的虚假目标追求十分机械刻板,自然会影响到对挫折归因与认识的片面性,走向极端。这样,当挫折发生时,最容易产生对自我的憎恨,憎恨自己的不完善,憎恨自己的无能为力,由此强化了自卑感,使自己变成了低人一等的“贱民”。不管是自负还是自卑,都是过分关注自我的必然结果。 自卑-自闭-无学习性-发展停滞-更自卑…是自卑者的恶性循环
  自卑不仅是个性发展的一个结果,它反过来还会对个性发展产生很大的负面影响。这种自卑对个性的反作用,可以从自卑-自闭-无学习性-发展停滞-更自卑…这个循环方式一目了然。
  一个自卑的人,对别人与外界的兴趣会减低,对一般的刺激很少做出积极的反应;不但如此,他们还要极力回避刺激,不愿与人交往,不想研究问题,不愿承受压力,心理上消极退缩,个人倾向于自欺欺人地认为喜欢孤独,爱好沉思默想,苦思冥想,甚至于胡思乱想。这样的退行心理,使其与社会产生隔离,与新生事物缺乏联系,个人所面对的都是早已习以为常的自我的狭小天地,坐井观天,作茧自缚,视野狭隘,观念陈旧,失去了一个个锻炼自己才能的机会,把风险估计得很大,看不到任何进步的可能,感受不了任何成长的喜悦,也渐渐麻木于得过且过,让希望的火种泯灭,个性停滞不前。自卑者的开放性、学习与创造性都很差。
  “我不行”的预感,通过预言的“自胜效应”得到了验证。不良的自我暗示,令自卑者越来越觉得自己所认定的“我真没用”,通过恶性循环,被“证明”完全“符合事实”。这个负向的皮格马利翁(Pygmalion)效应,使自卑者更加丧失信心,更加觉得自己就是垫底的命。自卑者的最后归宿就是宿命论,悲观论。放弃努力就是一种逻辑的结果了。
  没有外因的介入,扼制上述的恶性循环,而让自卑者自己觉悟,几乎是不可能的。他们总有很好的理由来维护他的自卑论调,把“我不行、就是不行”当成是推卸责任的借口,并不自觉地从自卑中获取某种逃避义务、规避风险等精神利益。以自卑的无能为理由来为自己的懒惰进行辩护者也不在少数。
习得性失助是自卑者最生动的心理学描述
  习得性失助(Learned helplessness)是M·塞利格曼杜撰的术语,指这样一条普遍法则,即失助是由于处在无可逃避或回避的有害的、不愉快的情境中所产生的一种习得性状态。在比拟人类产生这种效应的实验演示中,对狗进行反复的不可躲避的电击,就会造成一种非常严重的病理性失助,这时,即使给它一条逃跑的通路,这只狗也不会逃跑。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为什么人会有优越感?
追求“优越感”导致的完美主义
第十四讲 消除抑郁要除根
心理学:追求“优越感”导致的完美主义
症状存在与人格扭曲
规则为维护感受而生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