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原谅比忍耐更重要 放下别人,实际上是饶过自己

许多人感叹:现代社会与以前相比,越来越浮躁了。遇到困难,缺乏耐心;遭到拒绝,马上发作;领导批评两句,恨不得就大声辩解;家长唠叨两句,更是不能容忍。人们“忍”的能力,明显下降了。

忍,从心理学的角度说,是一种压抑,力量是向内的,作用于人自身。人处在忍的状态,一方面身体承受压力,另一方面,能让人的头脑警醒,时刻保持着目标感。一个人能忍到什么程度,受许多因素影响,比如外界的要求越高,越不好忍,对自己的目标越执着,越能忍。

如果说忍是压抑,谅则是升华。

精神分析心理学家弗洛伊德认为,压抑就是将可能不容于社会规范、自我期望的观念、情感、冲动(比如,攻击、反叛、憎恨等)抑制到无意识中去,以避免焦虑发生的心理机制。

而升华则是将痛苦化为一种具有建设性的动力,在更高层面上实现愿望。升华不仅可以使原来的动机冲突和受挫后的不良情绪得到化解和宣泄,也是许多人走向成功的起点。在人际关系中,谅是一种比忍更开明更开放的处世哲学。因为忍所蓄积的力量迟早会寻找到发泄口,要么是牺牲自我健康,要么是攻击他人。而谅则升华了这股力量,本着宽大为怀,求同存异的精神,对别人的不是之处,一笑置之,值得推荐。

孩子,原谅老爸老妈笨笨的爱

作者:施英 文章来源:教育周刊

不少孩子对父母、老师有着深深的失望和仇恨,几乎每个人都能列出一张曾经被父母伤害过的清单

在现实生活中,不少孩子对父母、老师有着深深的失望和仇恨,其实,家长们在努力,家长一心一意想把孩子培养成自己眼中的人才,用尽心思想让学生的成绩有所提高,真的,他们都很努力……有些家长对孩子充满着一种恨铁不成钢的复杂感情,用自己独有的方式——打、骂,来教育孩子,认为只要这样就能把孩子教好。也许正因为爱子心切,对孩子抱太大希望,总是看到孩子的缺点,想用自己的方式把孩子拉到“正确”的轨道上来。可是,孩子却不领情,造成亲子关系紧张。

有些家长保护自己的孩子,希望孩子听自己的话,希望孩子少惹麻烦,少走弯路;这是一种本能的父母之爱,就像母鸡保护小鸡一样,但这种爱,让孩子失去了成长的机会,表现为柔弱无能而憎恨父母的过度保护。

几乎每个人都能列出一张曾经被父母伤害过的清单,比如偏见、忽视、过度的责备、不切实际的期许……我们可以抱怨父母的事情实在是说也说不完。

老爸老妈的愚笨,在于他们续演了上一代,不懂得如何让那一份沉沉的爱转个弯,轻柔地落在你稚嫩的心灵上

可是孩子,你能够原谅父母愚笨的爱吗?他们的愚笨,在于他们不会掩饰自己心中那份过于严厉的恨铁不成钢的疼爱,在于他们不懂得如何让那一份沉重的爱转个弯,轻柔地落在你们幼小稚嫩的心灵。  

其实,家长们都很努力;而直他们的目标都一样,希望自己的孩子能够更好地发展,他们自以为是地付出,自以为是地要为你们好,怎知一次次无情地伤害了你们,让你们泪水流干,对前途渺茫,对一生绝望?  

孩子,原谅父母的唠叨吧!因为他们有太多太多说不完道不尽的爱;父母终究要老去,未来更多的日子需要你们独立去面对,他们怎么能不牵肠挂肚呢?

孩子,原谅父母错误的教养方式吧!心理学家认为,80%儿童的问题缘于他们的父母,而他们父母的问题,又有80%缘于他们本人小时候自己父母的问题。  

孩子,父母对你们错误的教育源自于小时候从爷爷奶奶那儿获得的经验,向上追溯,父母何尝不是父母的父母的替身呢?他们也不过是续演上一代,甚至上几代人的剧本而已。他们以为教育就是如此循环往复,一代一代地流传。

孩子,原谅父母的不完美吧,世界上从来就没有完美的父母,他们也是一个普普通通的人,请给他们成长的时间

孩子,你们知道吗?在父母小的时候,有过这样的经历,当妈妈没收了自己的漫画,或者爸爸逼着自己抄写100遍考试出错的生字时,就暗下决心——将来等我当了爸爸(妈妈),我一定不会怎样怎样,一定要做一个让孩子快乐的父母。等到父母有一天也成了一个小生命的父母之后才明白,原来每个孩子的成长都要感谢父母竭尽心力付出的照料和关心。在这个过程中,不论父母曾经怀抱过多么美好的憧憬,依然会犯错误,会疲惫、慌乱、不知所措,甚至发脾气、大吼大叫,一时间失去自我控制的能力。

孩子,原谅父母的不完美吧!世界上从来就没有“完美”的父母,他们不过只是一个普普通通的人,身上具有各种各样的缺陷与不足。实际上,他们做到了能够做到的最好。为人父母,不可避免地会在孩子面前犯错误,甚至是非常严重的错误。要知道,即使是提出“幼年经验影响一生”的心理学大师弗洛伊德本人,也是一个被自己的孩子抱怨为责难批评的父亲。

孩子,父母正在不断地学习做父母的本领,请给父母成长的时间,学习正确的教育理念和积极的教养方式,学会用更科学的方法与你们交流、沟通。

如果有一天,你们能够对父母真心唱出:“我知道你一直都辛苦,为我默默地付出,就算流泪也不承认你哭,我是生在福中不知福,所以我用尽我的全部,来告诉你我没有认输,还有什么可以给你?我的爹娘我的父母。”那就是给父母最大的爱的回馈。在这个世界上,还有什么比孩子的理解和宽容更让父母欣慰的呢。

放下别人,实际上是饶过自己

在难以放下的东西时,最难放下的,大概就是自己付出过情感的人离开,甚至对自己的背叛。而这个给自己带来情感伤害的人,可能是你的恋人,也可能是你的同事、领导、同学或者朋友。

不管你曾经对别人如何好,或者你们曾经如何恩爱,但是,离开毕竟是一个不可改变的事实了,甚至背叛已经的的确确发生了。离开的人或背叛的人也许早已把你忘到脑外,或者已经过上幸福快乐的日子。可是,被背叛和伤害的你,却还长年把他或她放在心中,只要一想到他或她,就痛不欲生,或怒不可遏。

这是最难放下的,也是最需要的放下的,因为,除了你自己感受无间断的痛苦、忧伤甚至仇恨之外,谁又能在乎你心中这样的感觉?

所以,佛祖说:“不受第二支箭。”也就是说:已经受过一次伤害了,就千万不要再给自己雪上加霜,再给自己一次打击。

那应该怎么呢?有三点建议:

第一,学会遗忘。

必要的遗忘是心理疗伤的有效手段。正如著名文豪纪伯伦所言:

“忘记是自由的一种形式。"

第二,学会宽恕。

《宽恕就是爱》是我十分喜欢的一本。书中有一个非常好的观点:

宽恕别人,实际上是饶过自己。

是啊,如果紧紧抱着过去美好的记忆不放,包括失去对方的痛苦不放,包括自己经受的伤害不放,除了把自己捆在痛苦中不 可自拔之外,还有什么用呢!

不放下他人,实际上就是对自己的残忍。

而宽恕别人,实际上是解脱了自己,也是善待了自己。

人必须学会宽恕他人,这不仅有哲学理念的思考,也有心理学上的依据。

美国密歇根州立大学最近做了一项行为学研究,结果发现当人们设想向那些伤害过自己的人报复时,心血管压力会明显加剧;当他们想象原谅那些背叛者时,这种压力则显著下降。

斯坦福大学有一个“宽恕他人’’的项目研究小组。他们也发现,那些尝试宽恕他人的人与没有这种愿望的人相比,愤怒和压力对身体的影响显然小得多。

当然,宽恕给人带来的,绝对不止是心理上的轻松,更有事业和生活上的海阔天空。

第三,开始新的生活。

这是要我们将痛苦转化为前进的动力。世界是那样的广阔,生活是那样的美好,不要因为踩了一脚牛粪就认为世界是一个臭牛栏,更不要因为一朵花而牺牲整个春天。

原谅七步曲

面对让我们失望的人,怎样原谅他们对我们的背叛和伤害?来自法国的两位专家,卡布里娜.若班(Gabrielle Rubin)和尼珂.法布尔(Nicole Fabre)认为:原谅的真正目的不是去赦免那些有罪的人,而是让我们的内心重获自由。

在没有痛苦的情况下接受别人过分的言辞或动作,这是普通意义上的原谅。此外,一些非同寻常的原谅是我们很难做到的,因为有些事情让我们深受伤害。比如我们的父母太过残忍,或是某个人伤害了我或我的亲人,这样的原谅需要一段很艰难的心路历程。

有些人认为,原谅是软弱的表现,他们更愿意去报复对方,原谅很难从自己身上开始。有些人却觉得这是勇气的证明,原谅让他们如释重负,甚至给自己的生活带来了新的能量,因为原谅别人首先就是让自己解脱。无论请求别人的原谅还是原谅别人,都是给自己做大量工作的结果。有时候,这项工作还缺乏成效——我们只是希望去原谅对方,而没有真正的行动。

原谅首先要从克服自己的迷茫无知开始。当然,每个受害人的具体情况不同,但在“能否成功开始”这个问题上,你是怎样做的,比你所受到的是哪种伤害更重要。就像两个被抛弃的婴儿不会有同样的命运。一个可能会把生活当成是一场战斗,另一个则会认为生活未战已败。他们也许会原谅父母,也许不会。每个故事都不相同,有多少被伤害的人,就有多少原谅在人们的期待中。尽管很难,我们还是和“原谅的”专家一起做出了原谅的几个步骤,也许对你会有所帮助。

下定决心不再痛苦

只要伤害还存在,原谅就不会开始。那么,怎么让这一切结束呢?面对那个犯下错误的人——歧视女性的同事或是失言的朋友,受害者可能会无能为力,只能被自己所受的伤害折磨。第一步就是让自己不要为别人犯下的错误而痛苦了。走出痛苦的深渊,不再让自己为别人的错误负责。如果涉及身心方面受到的重创,只有凭借法律手段强迫施害人承担责任,才能有效地完成第一步。要说明的是,原谅一个伤害你的人,和你要把他/她绳之以法并不矛盾,就像哲学家西蒙.伟尔(Simon Weil)所说的:我们只能原谅那些我们可以惩罚的人。当然,法律的公正是以社会的名义惩罚当事人所犯下的错误,指证其有罪。而真正的原谅只有受害人自己才能够决定。

承认错误的存在

过去是不会消失的,想遗忘伤害是不可能的。忘记伤害是人的一种自我保护机制,它可以让我们逃避痛苦。但是,隐藏在无意识中的那些仇恨会变得越来越强烈,迟早会更加剧烈地爆发。这会给自己带来伤害。施害者犯了错误,是有罪的,认识到这一点对受害人继续自己的生活很有必要。精神分析师卡布里娜.若班说:“把罪责推还给施害人就是重建自己。”这样做还能让我们免除一些心理疾病,消除不断出现的负性情绪。

表达愤怒

为了原谅对方,受害人必须要向施害人表达愤怒。这就是承认痛苦,并愿意让痛苦发泄出来。攻击,生气,甚至是仇恨在第一时间都是有效的,它们都是心理健康的表现。这代表受害人不愿意把施害人的错误放在自己的身上。

正如卡布里娜.若班所说:“仇恨是很强烈的负面情绪,我们无法使它自己消失。如果不把这种负面的能量转回给肇事者,它就会来伤害自己。”这种能量会让自己产生出一种自我破坏的机制。

一般说来,我们都不愿直接向肇事者表达自己的气愤、仇恨和斥责。我们认为这样做不好或是害怕面对对方的反抗。我们可以写下自己的感受,写下对方带给自己的所有伤害,再把它和一个自己信任的人分享。如果情况实在严重,就需要去求助于心理治疗师了。

停止负罪感

很多受害人都会悖论般地为自己所受的伤害感到负罪。要弄清楚自己到底在哪方面受到了伤害,有助于你较为客观地看待负罪感,看待它带给你的痛苦。骄傲?名誉?尊严?伤害了我的什么呢?

尼珂.法布尔说:“回答这个问题会让我们为自己脱罪,不再为错误承担责任。”这个过程也要求你放弃理想的自我,不要责怪自己当时没有用别的方法来解决问题。对于一些严重创伤的情况,如强奸和乱伦等,只有原谅自己,受害人才能继续生活下去。

理解伤害我们的人

仇恨让我们在面对攻击时能继续生存下去,但是长此以往,它会毁了我们。要摆脱这样的困境,就必须换位思考。这样做,可以帮助我们理解对方的行为,在某种程度上说也让这种行为变得可以接受了。理解对方的动机决不是为对方开脱,而是去看到对方也有弱点和不足。哲学家保罗.理科(Paul Ricoeur)说:“不要认为一个做出恶举的人就真的像他做出的事情那么邪恶。”

循序渐进

原谅绝不是用块海绵一抹就万事大吉的。原谅需要时间,太快的原谅没有意义,也不会让任何人得到帮助。最好的时机是等到原谅的念头自己浮现的时候。

尼珂.法布尔说:“你可以一边耐心等待一边酝酿原谅。”太快的原谅会被施害者认为是一种赦免,对受害人来说也是一种欺骗,因为受害人内心还有仇恨的情绪,即使是无意识的。太快的原谅带来的危险就是让受害人再次受到伤害。

重新积极生活

怎样知道我们是否真的原谅了对方?当我们对对方所做的事不再感到气愤和仇恨,“不再对所发生的事感到负罪”时。卡布里娜.若班认为,这就表示我们真正原谅了对方。尼珂.法布尔认为,另一个表现就是在行动上,我们开始重新积极面对生活。原谅可以让痛苦解脱,让伤害变成生活的动力,甚至让你变得强大。他说:“原谅是自己的壮大,是让自己的内心给别人腾出一个位置。真正的自我解放道路就是要超越原谅的脚步。”

我们应该等待别人开口请求我们的原谅吗?

29岁的娜娜在祖父逝世的时候意识到,应该趁着家人还健在的时候和他们重新建立联系:“我爸爸总是不在家,除了指责我们,他就不会做别的。但是我明白我永远也不可能和他脱离关系,就算不和他来往,他也永远是我的父亲。所以,我该原谅他,这是为了更好地继续自己的生活。我不要求他的爱,也不要求他留在家里,我也不需要他给我作出任何解释,也不对他作出任何评价。我只是对他说,他从来没有成为我希望的那个父亲。从此,我原谅了他。这个原谅让我很有收获,我感到自己身上的束缚解开了。这个原谅是为我自己做的,他没有请我原谅,但是他对我说谢谢。我从他的眼睛里面看出我让他也如释重负。”

尼珂.法布尔认为,等待别人来向自己请求原谅,是在要求施害人承认自己的错误。但是,如果对方不开口,我们怎么办?受害人应该自己给自己做工作,摆脱负罪感。如果你一直等待对方开口,就像是把自由的钥匙交给了别人。如果对方来请求原谅,那对受害人还是有所帮助的。但是,如果他直接接受自己被原谅,受害人的等待就等于是在延长甚至加深自己所受的伤害。

争强好胜过头 耽误事

争强好胜本是好词,上进心强也是父母表扬孩子时的高频词汇,更有甚者,以孩子永争第一为荣。在家长的高标准严要求下,有的孩子争强好胜过了头儿,对强于自己的同学“羡慕嫉妒恨”,对于这些过于希冀永保第一的孩子来说,“不完美”、“不如人”简直就是不可原谅的错误,当旁人不怕失败一往无前时,他们却不能很好地适应环境,甚至迈不过去自己心中的这道坎儿。长此以往,孩子的抗挫折能力必然下降。专家指出,处处好强未必是好事,家长的鼓励教育也应该适时调整,当孩子太跟自己较劲时,当父母的应该适当给泼泼冷水。

争强好胜过了头 钻牛角尖病不轻

我们时常听到太多的父母抱怨:自己的子女写作业做事情总是抱着“差不多得了”的态度“穷对付”,而不像有些孩子那样“上进心强,追求完美”。在大部分家长的眼中,“上进心强”绝对是孩子毋庸置疑的优点。可是,有这样一群家长,他们发现,自家孩子已不单纯是好胜心强,永争第一,而是为此近乎于苛求自己,容不下一点瑕疵,更不允许自己落于人后。

这样的问题,并非仅仅出现在中小学生身上。陈女士儿子刚上学前班,每日的作业不多也不难,可孩子总是写得很慢。“如果有一点点不满意,就会把整篇作业擦掉重新写,有一次练习册都被擦破了。”陈女士说,“以前我们觉得做事尽善尽美是应该的,可他现在表现得过了头,恨不得凡事都比别人强。有时几个小朋友一块儿玩儿,有的孩子唱歌好,有的孩子英语好,偏偏这都是儿子的弱项,开始时他逞能,可当大伙儿比试才艺时,立马‘不战而败’,于是他拒绝再跟小朋友玩儿,自己在一边儿闷闷不乐,就连晚上回到家也撅着嘴。”

如果低龄的宝宝争强好胜有时还会让大人觉着好笑,那么一旦进入学校,这样的孩子会表现得特别爱钻牛角尖。高二年级李老师说:“这样的问题大部分出现在尖子生身上,尤其是前三名的学生,他们已经被‘捧’得很高,不允许落下。班里有个男生,每次考试肯定班里第一,年级前三,可有一次月考落到了班里第七,这孩子一宿没睡,反复做着错题,第二天来上课时眼睛都熬红了,而且他连续三天保持这种高度紧张的状态。我们老师看着不仅心疼,而且担心,但是无论如何劝说都没用。这孩子觉着只有这样才对得起自己。可是,争强好胜也要有度,否则迟早有一天会摔得不轻。”

过于好强留隐患 登高跌重难适应

对于过于追求完美的孩子来说,“不完美”简直就是不可原谅的错误,当旁人不怕失败一往无前时,他们却不能很好地适应环境,甚至迈不过去自己心中的这道坎儿。李梦就是这样一类孩子,她从小在父母的严格要求下学习一直不错,凭借着三年的刻苦努力考上了本市最好的高中。高中生活对她来说是充实而残酷的,晚上两点睡、早晨六点起是家常便饭,每次大考小考,李梦都如临大敌——这一切都是为了保住前三名的宝座。她已经很适应多年的优势地位,不允许自己有一丝失误。某次生物竞赛,李梦名落孙山,虽然老师家长都开导她,她却将自己关在屋里不吃不喝,甚至连转天的奶奶生日也拒绝参加,她说:“接受不了失败的现实,更怕亲戚询问。”虽说此后一段时间李梦苦攻生物,但也许是由于到了瓶颈期,一直不见起色。后来,李梦对生物算是“小放弃”,虽然按时完成作业,但从不分多余时间给这门课,更拒绝和老师同学讨论生物问题。李梦满心以为,凭借出色的英语和化学成绩,一定可以考上北大、清华,可到头来,由于生物的“短腿”,她的成绩只够本市某211大学,虽说这在旁人眼中已经十分优秀,但心高气傲的她“无法原谅自己的失误”,说服了家长老师,选择复读,可第二年,天不遂人愿,依然与最高学府无缘,李梦仍拒绝其他学校。家长无奈,只得卖了家中闲置的一套独单,供她去美国上学。李梦妈妈说:“她换个环境,离开这个伤心地,也许会好些。”

对于像李梦这样极度自信、追求完美的人来说,挫折,是他们从来没有想过的字眼。可现实中一旦出现挫折,他们却是极度脆弱且极端的。国外的一项研究表明,完美主义者不崇尚开拓精神,尽量避免那些他们无法胜过别人的活动,也很少自告奋勇,他们面对失败不能原谅自己,所以尽量选择逃避。

家长追求完美 孩子心理脆弱

幼儿阶段是孩子想法、性格最真实表达的阶段。但随着孩子慢慢长大,家长的教育理念、教育原则就会为孩子“涂上底色”。的确,在当今的竞争环境下,“争强好胜”已经成了众多家长的教子方略,“勇夺第一”也成了努力进取的唯一目标。

在很多家长眼中,似乎只有“第一名”才是完美胜利者。杨女士的女儿小樱学习一直不错,上中学以来保持着班里前五名,可只要小樱向妈妈汇报考试名次,杨女士头一句话必然是询问名次,第二句话则是问“谁是第一名,跟人家差了多少分”,而第三句话永远是雷打不动的“下次努力”。这模式化的对话方式小樱已经十分适应,而且“继续努力”的信念也促使她刻苦学习。虽说小樱也希望得到他人的认可和羡慕,可当旁人称赞她学习好的时候,却会下意识地回答:“成绩还可以,但是还是犯了几个不该犯的小错。”同学羡慕她成绩好,她也会嘟囔着抱怨自己比第一名差远了。小樱说:“我真不是得便宜卖乖,而是确实嫌自己学习还不够好。”

心理学上所指的完美主义者是那些把个人的标准定得过高,不切合实际,而且带有明显的强迫倾向,要求自己去做不可能做到的那种理想的人。的确,很多完美主义者一般根据成绩来判定自我价值,当他们做得出色的时候,自我感觉就好,当他们犯错或者未能体验到成功的时候,情绪就低落,他们的标准常常是订得如此之高,以至于很少能体验到他们所需要的成功的感觉。而这“不切实际的高标准”,有些就是家长、亲朋不经意间给孩子造成的错觉。

当前社会提倡鼓励式教育,尤其在幼儿阶段,没有接触升学、分数等“残酷”竞争时,家长、老师对孩子大多以鼓励教育为主。“你是最棒的”也是很多家长在表达对幼儿的爱时常用的一句话。小孩子都是可爱的,虽然作为个体,他们确实是最棒的自己,但处于整体环境中,却一定不会永远“最好”。老师、家长、亲友的过度表扬,容易让孩子对自己形成虚高的认识,而一旦达不到这个目标,孩子会认为“自己有能力,只是失误而已”,钻进了不能原谅自己的牛角尖。

无法原谅母亲

来源:《心理月刊》  专栏作者:李子勋

我出生在北方,小时候我家的炕不太热,妈妈把我送到隔壁房客家睡觉。他们的大儿子在半夜强奸了我,那年我8岁。这导致我学习不好,内心孤独惧怕男人。14年后我与妈妈说此事,她不但不懊悔反说是父亲没修炕导致的结果。父亲在我16岁时过世,我不能原谅母亲这么不负责任。我与她无法沟通,她什么都挑刺。20岁时我与一个大我24岁的男人结婚,又在当年离婚。如今我孤身在上海,不敢再涉及婚姻,经常做第三者。(上海 凌寒)

李子勋回复:

你在童年的遭遇的确是一个很悲哀的故事,但为什么要14年后才告诉母亲,也就是你离婚两年后?如果当时是为了把嫁一个大24岁男人行为合理化,那么现在提及童年创伤是否也可能把对母亲的愤怒合理化。站在心理学角度,我会认为你的创伤不是在8岁,而是更早。很可能是你母亲不太会表达对你的关心和爱,导致你早年难以和她形成稳定的依恋,很可能还有父亲的关爱不够,在你青春期时又过早离开,这些都可能造成你不知道如何去爱,低自尊,缺少自我,没有安全感。在这样的家庭关系中,父母对你安全的疏忽才导致你被人伤害。8岁的性创伤对你的性意识发展应该是毁灭性的。你可以给自己一个假设:“你有很好的父母,没有遭受过类似创伤,你还是选择了同一种生活。”这个假设震撼你吗?如果是我们自己选择了一种生活,厌倦的时候我们也有能力作出新选择。如果我们是被迫、无奈地陷入一种病态的生活方式,厌倦的时候我们还有勇气、有能力重新选择吗?

心理学可以通过对早年生活的分析,用归因理论合理化人成年后种种非理性行为,站在临床治疗师角度就更关注人内在存在的改变动力。那么,你想把一切责任、愤怒都归于母亲,你还有力量改变吗?有一种解释可能帮助你,你从你母亲身上看到的是自己,你把对自我的愤怒投注给了母亲,你和母亲一样,也不在乎别人的感受,也感受不到别人的感受。如果你不想像她,从今天起你每天都要对母亲做一点不一样的事,直到你重新接受她并跨过她,迎向属于你的崭新生活。

老鼠没有机会原谅猫!

当资源足够多的时候,我们都可以成为朋友,就像两个人吃一大堆苹果,这两个人肯定能成为好朋友;但是,当资源不足时,基本就都化友为敌了,两个人吃一个苹果十有八九会打起来。

商战,没那么高尚,资源是有限的,客户买竞争对手的产品就不买你的,我没发现哪个企业家那么高尚,自己业绩倍增,还能把竞争对手都扶植起来。

有些人总说因为有了百事可乐,可口可乐才变得更好;因为有了肯德基,麦当劳才越来越强;因为有了阿迪达斯,耐克才不断进步。这个是事实,但并不能说明,可口可乐不想打死百事可乐,麦当劳不想击垮肯德基,耐克不想弄死阿迪达斯。但是为什么没打死对方,因为打不死,大家势均力敌,而不是他们高尚,也不是他们就想找个敌人不断刺激自己。

商场就是战场,当在战场上兵戎相见的时候,那就是你死我活。当然,如果你有本事能不打仗,那是最好,但一旦上了战场,高尚就是愚蠢。什么是格局?当你很弱小的时候格局帮不了你,但如果你把对手都打倒了,你成了垄断,这时就可以大谈格局了。因为那时你的框架大了,把其他人都含在你的框架里,你不格局也格局了。老鼠没有机会原谅猫,只有猫有机会原谅老鼠!

在商战中如何笑到最后?那就需要有足够多的方法,有方法才能有选择,有选择才叫有能力。在残酷的战争中,能笑到最后的一定是最灵活,方法最多的人。

自闭儿弒母,伤心爸原谅

据【美国《世界日报》8月20日讯息】密执安州19岁的自闭症青年戴维.凯伦.葛洛(David Kellow Grow)今年2月刺死母亲,并将尸体开膛破肚,其父隆纳德.葛洛(Ronald Grow)返家惊恐地看到儿子将妻子血淋淋的肠道绕着脖子玩弄,但16日法官宣判小葛洛无罪,但精神失常,其余生必须关在精神病院后,老葛洛拥抱儿子,原谅儿子的罪行,因为那「不是我认识的男孩」。

老葛洛在法庭表示,他仍然每周到精神病院探望儿子,儿子服用的新药虽让他昏睡,但可确保他仍是「我认识的男孩」。小葛洛在今年1月曾因精神不稳定住院,但法官下令他出院返家,纵然他父母并不赞成,23天后他即犯下这桩天伦悲剧。

法官威尔逊16日裁决,罹患自闭症,且有精神病史及妄想症状的小葛洛,在密执安州康科德市(Concord)的家中残酷杀害49岁的母亲罗宾.葛洛时,精神已完全失控。

今年2月20日,老葛洛返家看到一幅惊悚恐怖的画面,其妻被割开的尸体躺在浴室,内脏遍布屋内陆板。警方稍后在葛洛太太的尸体内,找到一把牛排刀,即为凶器。

老葛洛看到儿子把母亲的肠子绕在自己脖子上坐在浴缸内,他在法庭作证时说:「那不是我儿子。」他于审判后告诉当地报纸:「儿子是名受害者,他被无法主宰的东西操纵。」即使当他描绘当时恐怖场景,也仅情绪崩溃一次。

自从事发,老葛洛一直支持儿子,想尽办法使他不致判刑。16日站上证人席以前,他曾探监告诉儿子,他必须在法庭上描述当天发生的经过,不过他们会「共同度过这个难关」。

密州精神病医生检查小葛洛后,发现他弒母时曾精神病发作。老葛洛今年1月25日为儿子申请住院时曾填表写道,儿子曾有幻觉看到魔鬼自他二楼卧房的窗户闯入,试图伤害他和家人。

善待自己: 原谅是最好的报复

心理导读:有些事已经过去了,但它们给我们造成影响可能还依然烙在我们心底。时间仅仅是冲淡了我们对往事感受,对于它们的强烈感觉不会自行消退。    ---www.tspsy.com

表面上我们可能觉得自己早已释然或淡忘,但在心底那股愤怒与抵制情绪不见得有多少减退。但是,唯有解放内心的阴影,你才不会错过并能拥有更美好的生活。这需要你的一点主动,时间才能彻底治愈一切伤口。从原谅你最憎恨的那个人做起,自己治愈自己,你就会获得内心的自由。

如果你做不到原谅你所憎恨的那个人,那就先请阅读完这篇文章。原谅你最恨最恨的那个人的10个原因:

1. 原谅使我们承担起我们自己应当承担起的对我们自身幸福的责任。

走进我们生活里的大多数事物都是我们内心世界的一种反映。我们的思想和行动创造了我们的外部世界。吸引力法则告诉我们喜欢吸引喜欢,我们永远也不可能在一趟不快乐的旅程最后享受到快乐结局。带着憎恨与抵制,我们的旅程也将会充满这两种情绪。我们的感受与情绪创造了我们未来的体验。(阅读:《秘密》)

2.  原谅使我们视我们生活中的每一个人为一个老师。

亲属、伴侣、朋友,老板,等——我们生活中的每一个人都能帮助我们认识我们自己。感谢他们成为我们人生旅途中的一部分,感谢他们教会了我们许多道理。

这一道理同样也可以运用于我们消极的,失败的人际关系中去。当你真正地想明白了为什么某人和你关系很不好的时候,你就不会在未来吸引同样的境况和关系走进你的生活。你吸取了经验教训,你成熟了,你不会再让不愉快的事情在未来重复出现。

3.  原谅帮助我们不再视自己为一个受害者。

将你的心态调整为原谅与感激,你就不会再觉得自己是一个受害者。当你继续责怪别人,你就自动把生活的控制权移交给了别人,你就将自己沦落为一个终身受害者的角色。

4.  原谅使我们意识到大多人都尽了他们的全力。

体谅别人在他们生活中的局限性。他们可能与你所处的位置不同,但大多数人都发挥了自己最大的理解力与能力。(阅读:The Four Agreements)

5.  原谅体现了“因果报应”这一概念。

我们每一个人都是凡人,我们都做过“不可想象”的事情。内心深处,我们都呐喊渴望得到原谅。当我们先原谅别人的过错,我们才能安心地希望得到别人的原谅。

6. 原谅能够提升我们的意识水平。

成长的过程是持续不断的。当我们停止学习、感悟和提升我们的意识,我们就会变得自负。我们总是朝向更了不起的方向发展,原谅帮助我们清除过去的负担,加快我们前进的步伐。

7.  原谅使我们缓和我们的期望。

我们永远也不该对任何人有任何期望。当我们这么做,我们就放弃了自己做决定的力量。我们自己就是这个世界的创造者,当我们与自己内在的世界建立起联系的时候,我们就不再“需要”从任何人身上获得任何东西。从别人那里得到一些东西固然是件好事,但我们不需要它们也可以继续我们的生活。(阅读:Forgiveness is a Choice)

8.  原谅使我们缓和我们本能的自我保护行为。

很多时候我们因为想要保护自己而伤害到了别人。我们都做过这样的事。意识到这点,我们就可以停止为了自己的利益而伤害别人。而且你也知道,一切都遵循因果报应。

9.  原谅为放手和爱创造了一个空间。

不是每一个人或每一种状况都注定要成为我们一生的陪伴。有时他们的出现与消失,仅仅是为了帮助我们开启人生的下一个章节。

我们都是联系在一起的。原谅就是放下我们各自的差异,又因我们的共同点、博爱和我们所共同栖居的世界而联系在一起。

10.  原谅是最好的报复。

你总可以去寻找一种积极的报复方式,如为你自己创造更美好的未来。因为没有什么比在你原谅了你的对手或反对者之后让他们看到你正惬意地生活更令他们心烦的事情了。

(文/BEst inME 心灵花园)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孩子事事争强好胜,你觉得是好事?
如何阻止孩子盲目攀比性格的形成
幼儿争强好胜如何引导
心理学定律
面对埋藏仇恨的单亲家庭教育
替子报仇的母亲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