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从亲子阅读起步,培养孩子的自主阅读能力
少年儿童阶段是人生吸收精神营养的最佳时期,在这样的一个黄金时期,我们把人类文化的精品,把最优秀的文章和书籍精心选择后,推荐给孩子,引导他们去阅读,这意味着学生从人生一起步,就与最精粹的文本对话,与最杰出的人物,最高尚的灵魂对话。
一个从小吸收人类优秀文化成长起来的人,将来定会是一个人文底蕴宽厚,基础牢固,素养全面的人。
近年来提倡全民阅读,我们的《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提出:小学生阶段应该完成 145万字的阅读量。新课标要求学生少做题,多读书,读好书,读整本的书。

自主阅读的三个阶段
首先,从亲子阅读做起。
孩子在0——6岁期间认字特别少,我们可以给他们阅读一些图画书,主要以家长读给孩子听为主,在读的时候家长和孩子进行互动,开展亲子阅读,可以培养孩子的阅读兴趣、好奇心、想象力、思维能力和表达能力。
第二,师生共读推进。
当孩子上学之后,老师可以和班里的孩子开展师生共读,所有的学生和老师同读一本书,读完之后再进行交流,对这本书进行进一步的内化和理解,在不断的理解交流的过程中,教给孩子们阅读方法,在不知不觉中孩子们的思想认知和思维能力得到了提升,语文素养得到了提升。
第三,养成自主阅读能力。
大约孩子到三年级的第二学期之后识字量猛增,他们就可以进行自主阅读,一些孩子也愿意进行自主阅读。自主阅读能力也是一名终身的读者的必备能力。
这三个阶段是层层递进的。任何时间开始都不晚,但没有经过第一阶段亲子阅读的孩子,他们在后期的阅读会有点吃力,对书籍的敏感度不及经受过家长关注的学生。在幼儿时期,如果家长把布书、洗澡书、有声书等当玩具给孩子,让孩子接触到,再加上给孩子绘声绘色地讲故事,跟孩子互动,对孩子的成长发育,及阅读的兴趣培养会有很大帮助。

自主阅读的必备条件
有人说读书是门槛最低的高贵,的确是这样。我们来看读书的三要素:书、时间、人。
只要有书,有时间,只要你想读书,随时都可以拿起来就可以读。
首先,书的来源和种类非常重要。
作为老师,我们可以发动家长来购买一些图书。在周末、假期时,家长可以带孩子到书店、图书馆,让孩子受到阅读氛围的熏陶;另外,购书这一行为,本身对孩子的阅读也会产生一种正向的作用;让孩子挑选自己喜欢的书家长购买,这对孩子来说也是一件幸福的事情。
孩子在学校,虽然能从图书室里借书读,但借来的书和拥有一本属于自己的书是不同的。还有一种方式,我们可以引导家长把书当礼物送给孩子,利用生日、节假日,让家长把礼物从蛋糕、新衣服、玩具变成一本本书,这样累积下来,一个孩子一年也能买很多很多的书。
孩子们可以把这些书带到学校交换阅读,班级就可以成立小小的图书角,书就可以流动起来。虽然在我们乡村学校一般都会去购买一些图书,但是我们可以告诉孩子们,这些图书是学校的书,我们只能借阅,最好是拥有自己的藏书,在家里也建一个小小的图书角。

有一个人,他的朋友送给他一个鸟笼,另外的一些朋友到他家里看到这个鸟笼就会问他:“咦,你的鸟呢?”
这个人解释说:“这个人一直跟别人解释说,我不是一个喜欢养鸟的人,这个鸟笼也是别人送给我的。”过了一段时间,又有一些朋友到他家里边,看到这个好看的鸟笼,问了同样的问题,说:“这个鸟笼这么漂亮,你把鸟养死了吗?”这个人又解释了很久,他就觉得:“哎哟!这样漂亮的鸟笼,我得买只鸟养在里边才合适。”后来,他真的去买了一只鸟养,再后来他慢慢的就喜欢上了养鸟。
这一例子也暗示我们,要想让孩子们爱上阅读,首先得给他们创设一个好的阅读环境。有阅读氛围的家庭、班级和学校,孩子们也许慢慢的就能喜欢上阅读了呢!
书的种类也特别重要。在低年级的时候,可以让孩子们读一些童话、绘本桥梁书,一些简单的注音类的书籍;中年级的时候可以读一些百科、寓言故事,神话故事,短短的小说等方面的;高年级的要设涉及到古今中外的个各种类型的书籍,力求做到阅读面广。

其次,阅读时间也可以挤出来。
在阅读时间方面,学校每天要开辟出一点时间让孩子们阅读,我们学校在午间会留出30分钟时间进行师生共读。这样,老师在教室前边阅读,给孩子做榜样,学生们在教室里边安静的默读,这是一个非常宝贵的自主阅读时间。
在午默前,可以让孩子先捎选好自己读的书,到了时间,他们就得安静地坐在座位上读书,不能再去借书或者来回走动。这样的活动,还可以有仪式感,可以在班级门上挂一个牌子,上面写道:“阅读时间,请勿打扰!”这个时间,不要让学生写过多的读后感或者阅读单之类的作业,要把握好这个好的阅读机会,让孩子真正地、自主地阅读自己喜欢的书。
除此之外,孩子可以每天在家挤出30分钟的阅读时间。我的做法是,每天晚上让家长督促孩子在家自主阅读至少30分钟。刚开始时,孩子可能达不到这个要求,只能安静读10分钟左右,我们不要着急,鼓励他们坚持,慢慢地增加时间,只要他喜欢上阅读,只要书籍适合他,日积月累就会有很大的阅读量。
最后,人的因素也至关重要。
孩子们在小学是从学习中阅读,到初中阶段是从阅读中学习。所以,我们要明确小学阶段的阅读目标就是激发孩子的阅读兴趣、培养他们的阅读习惯。
兴趣是第一位的,有兴趣了才会越读越想读,才会有读的内在动力,通过日积月累量的变化,从而达到喜欢上阅读,养成好的阅读习惯。
当然,有的孩子小学六年,也读了六年的书,但最终也没有养成阅读习惯,这样的孩子我们也不能着急。也许,他还没有遇到一本自己真正喜欢的书,也许,他的阅读还没有开始,阅读,从什么时间开始都不晚。

我们应该有一种心态,孩子虽然不喜欢阅读,但是她喜欢一些其他好的兴趣爱好,这也是很好的表现,我们不可能让所有的人都喜欢上阅读。
在学校我们还可以通过一些活动,培养孩子的阅读兴趣,强化他们的阅读。学校每学期可举办一次阅读方面的活动,比如:诵读、讲故事比赛、绘本剧、征文、手抄报比赛、吟诵、手工书制作等,可以利用4·23世界读书日,举办一些与书有关的活动。
此外,平时的班级阅读活动也可以丰富多彩,每周有一次阅读课,可以开展一些好书推荐、讲故事比赛、讲一讲我与书的故事、进行一些主题阅读。对表现突出的同学,要进行激励,这样孩子们才会有更多的动力。
还可以和课内相结合,利用快乐读书吧上面的阅读活动。上学年我带的是五年级语文,利用“快乐读书吧”向学生推荐了民间故事,包括《中国民间故事》,《欧洲民间故事》,《列那狐的故事》等。在我们班级开展的讲民间故事、给故事配连环画等活动中,孩子们的热情非常高。

有几个孩子把故事表演出来了,最成功的是孩子们把《牛郎织女》的故事分成了好几幕,还采用了简单的道具,表演的非常棒,获得了大家的阵阵掌声。在这中间,我让其他同学做评委给这些节目打分,再来评一评这些同学讲的怎样,哪些优点值得学习?哪些地方需要改进?这样,孩子们在听的过程中也对讲故事的有更多的理解。
近十年的阅读推广实践,我们就是从第一步的亲子阅读,到第二步的班级共读,直到最后的自主阅读。而经过这三个阶段,已经有一大部分孩子爱上了阅读,养成了良好的阅读习惯,正在成为终身阅读者。

END

师者家园,关注教育热点,整理教学资源,推送家校共育案例,愿成为教师休憩的驿站。每天早上7:00,师者家园,为你精彩呈现!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教你亲子共读的正确打开方式,抓住阅读关键期要这样启蒙
亲子阅读100问 | 孩子阅读过程可以分那几个阶段?
小学低年级学生课外阅读自主性的培养研究报告
幼小衔接必读的30本书(含童话、科普、诗集、哲学、图画书、民间故事...)
亲子阅读的活动方案
亲子阅读绘本的挑选是关键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