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颜回并非孔子心目中的“仁人”

    先说个悬案。《论语》中有句话至今没有一致的解释,即《子罕》篇首句,“子罕言利与命与仁”。对这句的解释大体分两种,一种是不断句,解释为“孔子很少说到利、命和仁”。一种是在“利”字后加逗号,解释为“孔子很少说利,但赞同命运和仁”(“与”字在这里做“赞同、赞成”解,在《论语》中有多个例句,比如《论语.公冶长》中“弗如也,吾与汝弗如也”,即“我同意你的说法,你确实不如他”,并非“我和你都不如他”的意思,网上确有解释为“我和你”的,真是恐怖)。这两种解释,虽然都能说得通,但似乎都有些勉强。我手头的几本关于《论语》的书,也解释的不一样。比如朱熹老夫子、杨伯峻先生都认为第一种解释对,钱穆先生则赞同第二种解释。至于我,还是杨伯峻先生的书读得熟,所以姑且附议。

 

     然而问题来了。孔子说“仁”很少吗?据杨伯峻先生的统计,《论语》中提到“仁”109次,其中105次是指儒家的道德标准。这还算“罕言”吗?朱熹老师则如此解读:“命之理微,仁之道大,皆夫子罕言也”。这个解读还是很靠谱的。别看孔子提到的“仁”次数不少,但他几乎没把这个“仁”的荣誉加给哪个活人,唯一夸颜回“仁”,还把颜回夸死了。因为“仁”是儒家最高道德标准,就像国家特级英模这种荣誉似的,你要不死都不好意思给你。“仁”字最初的含义有相亲相爱的意思,孔子将其上升为道德标准,并极大地丰富了其内涵。其实按照儒家的理想,“仁”之上还有“圣”的境界,但那就不是人力所能企及的了。总的来说,孔丘老师还是比较实在的,不像后来的《中庸》,开口闭口“圣人之道”,孔子说的是“能近取譬,可谓仁之方也已”,就是推己及人,这是“仁”的方向,潜台词就是,能做到“仁”就太可以啦。孔子自称过君子,但不敢以“仁”自居,“若圣与仁,则吾岂敢”,成为圣人那是后世的推崇。

 

     孔子尚且不敢“仁”,他的弟子和同时代的人就更不算“仁”了。《论语》里有多处孔子对弟子“不知其仁”的例子,冉雍、子路、冉求、公西赤,这几大弟子,孔子都赞赏有加,但“不知其仁也”。孔丘老师说话很艺术啊,就说“他算得上仁吗,我不知道”,变相地否定。对外人孔子就不这么客气了。比如有人问楚国令尹子文和齐国的陈文子算不算“仁”,孔子就说“焉得仁”,这怎么能算仁呢?不但“仁者”见不到,孔子甚至说,“吾未见好仁者,好仁者,无以尚之”,连爱好仁德的人,孔子都说没见到,而且说爱好仁德的人就再好不过了。可见“仁”是一个多高的道德标准。

 

     既然“仁”如此仰之弥高,钻之弥深,那岂不是永远无法抵达?事实上,孔丘老师的“仁”有一个动态的含义。就像毛主席说做一件好事不难,难的是一辈子做好事。想达到“仁”不难,难的是一辈子都做到“仁”。只有一辈子、或者很长很长时间都居于“仁”,才算得上“仁者”或“仁人”。所以孔子又提出“为仁由己”的观念,“我欲仁,斯仁至矣”,“有能一日用其力于仁矣乎?我未见力不足者”,说明做到“仁”很简单,谁都能做到,关键在于想不想去做,能不能坚持。孔门弟子应该都做到过“仁”,但能坚持长久“不违仁”的恐怕只有颜回。

 

    孔子在《论语.雍也》中说:“回也,其心三月不违仁,其余则日月至焉而已矣。”就说颜回的心能够长久不离开仁,而其他的学生只是偶尔想一下罢了。孔子夸奖过颜回很多次,主要夸他好学、聪明、固穷、知进退,只有这次“不违仁”的赞美才算是真正夸到要害。后世以此将颜回尊为“仁人”,但这未必符合孔子的本意,至少颜回离孔子心目中的“仁者”还欠缺点什么。

 

     欠缺什么呢?我的理解是,仁者必有功。颜回是一个完美的学者,连孔子都认为“回也其庶乎”,就说他的学问差不多成了,可颜回并非一个成功的儒家典范,由于早夭,颜回并未出仕,在儒家追求的“八条目”上有重大缺陷,“齐治平”方面毫无建树。别看孔子动辄标榜“用之则行,舍之则藏”,其实儒家是非常重功利的。比如“仁”的真正含义是什么?《论语》中解答得五花八门,可最接近夫子本意的解答就是孔子所谓的“吾道一以贯之”,忠恕二字。忠是“已欲立而立人,已欲达而达人”,恕是“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话说有次子贡问,“博施于民而能济众”算不算仁?孔子说,这岂止是仁,这是圣啊,尧舜都未必能做到的。“仁”没有那么牛,仁是自己想要成就,同时也帮助别人成就,我们还是从自身做起吧,但这个方向是对的。从这席话里可以领悟,孔子的“吾道”,孔子的“仁”,都是要济世经邦的。“诵诗三百,授之以政,不达,使于四方,不能专对,虽多,亦奚以为?”这句话更加赤裸裸地说明,学习好没有用,必须要有派上用场的才能。颜回很可怜,空有一身才华,没来得及展示就凋零了。孔子曾叹曰,“秀而不实者有矣夫”,光开花没结果是有的吧。后世研究者多认为此句暗指颜回。

 

     最能说明问题的是孔子对管仲之仁的肯定。按照儒家的一般观念,孔子是死看不上管仲的,在《论语》中,孔子曾四评管仲,第一次把管仲好顿骂,“管仲之器小哉”“管氏焉得俭”“管氏知礼,孰不知礼”,罗列了管仲三大罪状,器量小、不节俭、不知礼。第二次则泛泛夸管仲是个人才,“夺伯氏骈邑三百,饭疏食,没齿无怨言”,把齐国大夫伯氏欺负得吃糠咽菜,伯氏到死没有怨言。第三次和第四次,在子路和子贡的追问下,孔子才说出对管仲的真正评价。“桓公九合诸侯,不以兵车,管仲之力也。如其仁!如其仁!”“管仲相桓公,霸诸侯,一匡天下,民至今受其赐,微管仲,吾其被发左衽矣!岂若匹夫匹妇之为谅也,自经于沟渎而莫之知也。”就说管仲辅佐齐桓公称霸诸侯,避免了天下战乱之苦,这就是他的仁德啊。天下百姓至今还享受的他带来的恩惠,若没有他,我们早被夷狄占领沦为亡国奴了。注意这里的“岂若匹夫匹妇之为谅也”,“谅”指小节小信,大的节操叫“贞”,所以孔子说,“君子贞而不谅”,君子可以不守小节。

 

    除了尧舜文王武王这伙圣人,孔子极少这么激动地赞美一个人,而且这么点名道姓颁发“仁”之奖状也只有这一次。由此可见,什么“三月不违仁”之类的都是浮云。管仲孔子心目中的“仁者”,“齐治平”才是儒家之“仁”的终极意义

 

    仁之大者,为国为民!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梁恕俭在浙江执教《论语十二章》
孔子其人与《论语》其书
《论语》智慧:孔子如何看管仲的仁德?
木舟| 安贫乐道,身体力行 | 我读《论语》22——闲着读点书系列
论语简介
孔子问礼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