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三国演义》的政治智慧

《三国演义》是中国文学史上第一部成熟的长篇小说,问世数百年来,以其博大精深的政治智慧和思想内涵,千姿百态的人物形象,雄奇瑰丽的艺术成就,一直脍炙人口,长盛不衰。

一、善于把握天下大势,总揽全局,制定正确的战略方针

能否综观天下,总揽全局,制定正确的战略方针,是衡量政治家水平高低,决定其成败兴衰的最重要的指标。曹刘孙三家之所以能在群雄并争中脱颖而出,一个关键的因素,就是三方都有一流的政治家,制定了正确的战略方针。

1、曹魏集团——荀彧的奉迎献帝之策。

《三国演义》第14回写到:兴平二年(公元195年),控制朝政的李傕、郭汜彼此攻杀,长安大乱。汉献帝离开长安东归,途中被李、郭追击,大臣死伤惨重。建安元年(公元196年),献帝回到洛阳后,只见宫室烧尽,街市荒芜,居民仅余数百家,无可为食,处境甚为狼狈。曹操闻知,聚谋士商议。首席谋士荀彧提出:“昔晋文公纳周襄王,而诸侯服从;汉高祖为义帝发丧,而天下归心。今天子蒙尘,将军诚因此时首倡义兵,奉天子以从众望,不世之略也。若不早图,人将先我而为之矣。”曹操采纳荀彧之谋,从兖州起兵,前往洛阳保驾。献帝以曹操领司隶校尉,假节钺,录尚书事。曹操又纳董昭之计,迁献帝于许县,自任大将军,封武平侯。从此,朝廷大权尽归于曹操。

曹操“挟天子以令诸侯”,在政治上取得主动地位。此事本于《三国志·魏书·荀彧传》。《三国演义》没有写的是,在荀彧献此计之前,袁绍的重要谋士沮授曾经提出类似的建议:“沮授说绍云:‘将军累叶辅弼,世济忠义。今朝廷播越,宗庙毁坏,观诸州郡外托义兵,内图相灭,未有存主恤民者。且今州城粗定,宜迎大驾,安宫邺都,挟天子而令诸侯,畜士马以讨不庭,谁能御之!’绍悦,将从之。郭图、淳于琼曰:‘汉室陵迟,为日久矣,今欲兴之,不亦难乎!且今英雄据有州郡,众动万计,所谓秦失其鹿,先得者王。若迎天子以自近,动辄表闻,从之则权轻,违之则拒命,非计之善者也。’授曰:‘今迎朝廷,至义也,又于时宜大计也,若不早图,必有先人者也。夫权不失机,功在速捷,将军其图之!’绍弗能用。”(《三国志·魏书·袁绍传》注引《献帝传》)等到曹操迎献帝至许县后,袁绍才感到后悔,但已悔之晚矣!在官渡之战这一关键性战役中,实力较弱的曹操之所以胜,实力强得多的袁绍之所以败,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曹操宣称“奉天子以讨不臣”,在政治上占有了明显优势。

2、孙吴集团——鲁肃的“江东对”。

《三国演义》第29回写到:建安五年(公元200年),年轻有为的孙策因遭袭击,伤重而死,孙权继领江东。周瑜向孙权郑重推荐鲁肃,孙权即命周瑜聘鲁肃来辅佐自己。一天,众官皆散,孙权留鲁肃共饮,至晚同榻抵足而卧。夜半,孙权问鲁肃:“方今汉室倾危,四方纷扰;孤承父兄余业,思为桓、文之事,君将何以教我?”鲁肃曰:“昔汉高祖欲尊事义帝而不获者,以项羽为害也。今之曹操可比项羽,将军何由得为桓、文乎?肃窃料汉室不可复兴,曹操不可卒除。为将军计,惟有鼎足江东,以观天下之衅。今乘北方多务,剿除黄祖,进伐刘表,竟长江所极而据守之;然后建号帝王,以图天下:此高祖之业也。”此事本于《三国志·吴书·鲁肃传》。鲁肃对天下大势的分析,极为精辟;他为孙权规划的“两步走”战略,成为孙吴始终遵循的建国方略。鲁肃这番精彩对策,学界称为“江东对”,它与诸葛亮的“隆中对”,可谓有异曲同工之妙。

3、刘蜀集团——诸葛亮的“隆中对”。

《三国演义》第38回写到:建安十二年(公元207年),刘备三顾茅庐,向诸葛亮请教天下大事。诸葛亮指出:“自董卓造逆以来,天下豪杰并起。曹操势不及袁绍,而竟能克绍者,非惟天时,抑亦人谋也。今操已拥百万之众,挟天子以令诸侯,此诚不可与争锋。孙权据有江东,已历三世,国险而民附,此可用为援而不可图也。荆州北据汉沔,利尽南海,东连吴、会,西通巴、蜀,此用武之地,非其主不能守;是殆天所以资将军,将军岂有意乎?益州险塞,沃野千里,天府之国,高祖因之以成帝业;今刘璋暗弱,民殷国富,而不知存恤,智能之士,思得明君。将军既帝室之胄,信义著于四海,总揽英雄,思贤如渴,若跨有荆、益,保其岩阻,西和诸戎,南抚夷越,外结孙权,内修政理;待天下有变,则命一上将将荆州之兵以向宛、洛,将军身率益州之众以出秦川,百姓,汉室可兴矣。”这段话,几乎照抄《三国志·蜀书·诸葛亮传》,仅个别字句略有差异。这一精辟分析,高屋建瓴,为三分鼎立规划了蓝图,为刘备集团制定了最佳的战略方针。尤其令人惊异的是,荀彧提出奉迎献帝之策时,年仅34岁;鲁肃提出“江东对”时,年仅29岁;诸葛亮提出“隆中对”时,年仅27岁!他们把握全局的深刻性,拟定战略的前瞻性,不能不使后人衷心佩服。

二、善于协调君臣同僚,和衷共济

在封建时代,一个政治家能否处理好君臣关系、同僚关系,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往往直接影响其决策能否顺利实施,甚至决定其成败乃至存亡。在这方面,诸葛亮与刘备父子的关系堪称楷模。诸葛亮与刘备———鱼水相谐,推心置腹;诸葛亮与刘禅———君臣相得,善始善终。《三国演义》第39回写到,诸葛亮一出山,刘备就“以师礼待之”。关羽、张飞不悦,刘备解释道:“吾得孔明,犹鱼之得水也。”此后,诸葛亮辅佐刘备十四年,刘备一直对他倾心信任,言听计从。直到刘备临终之时,还殷殷托孤于诸葛亮,慨然嘱咐道:“君才十倍曹丕,必能安邦定国,终定大事。若嗣子可辅,则辅之;如其不才,君可自为成都之主。”这段话,基本上照抄《三国志·蜀书·诸葛亮传》。后人对此或有猜疑乃至诛心之论,不过是妄相忖度而已。

纵观数千年封建社会史,皇帝临终前委任顾命大臣者固不少见;然而,有几个皇帝愿意或者敢于像刘备那样托孤?当然,刘备并非鼓励诸葛亮取其子而代之,而是希望诸葛亮尽力辅之;但如此气度胸襟,仍罕有其匹,真可谓推心置腹,肝胆相照。陈寿在《三国志·蜀书·先主传》末对此作了公允的评价:“及其举国托孤于诸葛亮,而心神无贰,诚君臣之至公,古今之盛轨也。”刘备临终,留遗诏训诫太子刘禅:“卿与丞相从事,事之如父。”刘禅即位后,谨遵父亲遗命,对诸葛亮极为敬重,充分信任,“凡一应朝廷选法、钱粮、词讼等事,皆听诸葛丞相裁处。”此后的十二年间,尽管他早已成年,完全可以自作主张,却一直把军政大权都交给诸葛亮,十分放心。

诸葛亮亲自南征,几度北伐,他总是予以支持,从不掣肘。如此放手让辅政大臣行使职权,不疑心,不捣乱,不横加干涉,在整个封建时代实不多见。当诸葛亮在五丈原病重时,他派尚书仆射李福前去探望,并咨询国家大计;诸葛亮推荐蒋琬、费祎为接班人,他又虚心采纳,先后任命蒋琬、费祎为执政大臣。当诸葛亮逝世的噩耗传来,“后主闻言,大哭曰:‘天丧我也!’哭倒于龙床之上。”诸葛亮的灵柩回到成都,“后主引文武官僚,尽皆挂孝,出城二十里迎接。后主放声大哭。”不仅如此,刘禅对诸葛亮始终追思不已。诸葛亮逝世九年之后,他又招其子诸葛瞻为驸马,后来还下诏为诸葛亮立庙于沔阳。这证明他确实是真心诚意地崇敬诸葛亮。比之许多薄情寡义,功臣一死便翻脸不认人的最高统治者,这也是非常难得的。诸葛亮呢?也一直恪守“竭股肱之力,尽忠贞之节,继之以死”的诺言,始终是支撑蜀汉政局的擎天栋梁,可谓君臣相得,善始善终。

三、善于治理,造福一方

《三国演义》是一部形象的百年战争史,描写政治家治国理政的篇幅不多;而在有限的叙述和描写中,仍可看到真正的政治家勤政爱民,造福一方的智慧。例如,第34回写刘备依附刘表,驻扎新野,“玄德自到新野,军民皆喜,政治一新。”第35回又写新野之人歌曰:“新野牧,刘皇叔;自到此,民丰足。”又如,第87回写诸葛亮治理蜀汉的成效:“却说诸葛丞相在于成都,事无大小,皆亲自从公决断。两川之民,忻乐太平,夜不闭户,路不拾遗。又幸连年大熟,老幼鼓腹讴歌,凡遇差徭,争先早办。因此军需器械应用之物,无不完备;米满仓廒,财盈府库。”这虽然带有夸张成分,却有坚实的历史依据。

在《三国志·蜀书·诸葛亮传》末,陈寿就高度评价道:“诸葛亮之为相国也,抚百姓,示仪轨,约官职,从权制,开诚心,布公道;尽忠益时者虽雠必赏,犯法怠慢者虽亲必罚,服罪输情者虽重必释,游辞巧饰者虽轻必戮;善无微而不赏,恶无纤而不贬;庶事精练,物理其本,循名责实,虚伪不齿;终於邦域之内,咸畏而爱之,刑政虽峻而无怨者,以其用心平而劝戒明也。可谓识治之良才,管、萧之亚匹矣。”

当代史学大师范文澜先生也充分肯定诸葛亮:“凡是封建剥削阶级可能做到的较好措施,他几乎都做,因之……他所治理的汉国,在三国中却是最有条理的一国。”对于后世的政治家或一般官员而言,能否做到“为官一任,造福一方”,也是衡量其政治智慧的一个重要方面。

四、善处得失,知所进退

一个政治人物,经常要面对升沉进退、得失荣辱。能否正确对待,乃是其政治智慧高低的又一个重要标尺。有的人善处得失,知所进退,赢得人们的普遍敬重。例如赵云。在蜀汉集团中,赵云资格仅次于关羽、张飞,又有两次救护刘禅之功;但他从不居功自傲,从不争名夺利,尽管提拔的速度比黄忠、魏延等人都慢,他却毫不介意,对后来居上者也能友好相处。建兴六年(公元228年),诸葛亮首次北伐,前锋马谡遭到街亭之败,赵云与邓芝率领的疑兵也在箕谷失利。在撤退时,由于赵云亲自断后,部伍不乱,“军资什物,略无所弃”。诸葛亮对此十分赞赏,要赏赐赵云所部将士。这时赵云毫无沾沾自喜之态,而是诚恳地说:“三军无尺寸之功,某等俱各有罪;若反受赏,乃丞相赏罚不明也。且请寄库,候今冬赐与诸军未迟。”透过这番真挚感人的话语,其律己之严格,胸襟之开阔,均可洞然如见。对此,“孔明叹曰:‘先帝在日,常称子龙之德。今果如此!’乃倍加钦敬。”反之,也有人昧于荣利,轻浮躁进,甚至不择手段地谋取名位,往往自取其辱,身败名裂,成为反面典型。

例如李严。李严系蜀汉大臣,才干突出,蜀章武二年(公元222年)任尚书令,负责处理日常政务;刘备白帝城托孤,李严与诸葛亮同受顾命,升任中都护,留镇永安(今重庆奉节),地位仅次于诸葛亮。诸葛亮北伐,他以都护督运粮草。李严身居如此高位,仍私心膨胀,汲汲于加官进爵。建兴九年(公元231年),诸葛亮出兵祁山。他因军粮不济,命人向诸葛亮谎报军情,称吴国欲入寇蜀汉,使诸葛亮不得不迅即退兵;他却向后主奏称军粮足备,以掩己过。诸葛亮奏明后主,废其为平民,徙居梓潼。至此,原本可以成为一代名臣的李严,却落得身败名裂的可悲结局。

又如杨仪。杨仪精明强干,办事效率很高,深受诸葛亮赏识,以他为随军长史、绥军将军。建兴十二年(公元234年),诸葛亮在五丈原病重,向他密授退军之计。诸葛亮死后,他依法率军撤退,顺利回到成都。但因他性格狭隘,诸葛亮没有推荐他代为执政,而以蒋琬为接班人。后主遵诸葛亮遗言,以蒋琬总统国事。杨仪自以为资历早于蒋琬,且恃功高而未得重赏,竟大发怨言,胡说什么:“昔日丞相初亡,吾若将全师投魏,宁当寂寞如此耶!”可谓不知进退,丧心病狂。结果被废为民,徙汉嘉郡,羞惭自刎而死。安常守分,宠辱不惊,知所进退,智之大者!

五、善于识才,后继有人

能否识才用才,培养一批又一批德才兼备的接班人,是关系到一个政权是否后继有人,长盛不衰的重大问题,政治家的智慧,在这一点上又是高低判然。就刘蜀集团而言,诸葛亮的政治智慧,在识才用才、选拔和培养接班人方面,也堪称楷模,他选拔和重用的蒋琬、费祎、董允等接班人,都是德才兼备,不愧为栋梁之材。

《华阳国志·刘后主志》赞许道:“于时蜀人以诸葛亮、蒋(琬)、费(祎)及允为‘四相’,一号‘四英’。”当代一些人常常谈到蜀汉人才不继,批评诸葛亮不善于培养人才。其实,正如《后出师表》所说,蜀汉人才,“皆数十年之内所纠合四方之精锐,非一州之所有”(《三国志·蜀书·诸葛亮传》注引《汉晋春秋》),是从刘备开始创业起,经过长期积累而得,包括刘备由荆州带去的人才,益州原有的人才,以及从各地投奔去的人才。而在三国鼎立局面形成之后,各地人才的自由流动被打断;曹魏占据经济文化比较发达的中原地区,人才基础雄厚;孙吴幅员广阔,经济文化基础较好,人才来源也较多;蜀汉则僻居一隅,经济文化基础相对薄弱,人才来源较少:这种情况,完全可以理解,不应责怪诸葛亮。就孙吴集团而言,周瑜、鲁肃、吕蒙、陆逊四任一流统帅前后相继,不仅是一时之盛,就是放在整个中国古代史,也十分罕见。这自然得益于孙权的识人之鉴、用人之明。

六、高风亮节,遗爱千秋

真正优秀的政治家,不仅勤政务实,建功立业,造福兆民;而且严以律己,率先垂范,以高风亮节遗爱千秋。可以说,建一时之功易,遗不世之爱难。岁月如流,人心如秤,历史是公正的,民心是永恒的。以满腔热忱做实事,不急功近利,不做表面文章,仰不愧天,俯不怍民,真正赢得民众的尊重、爱戴,乃至遗爱千秋,才是更高的智慧。在这方面,诸葛亮仍然是难以企及的不朽典范。《三国演义》第105回,写诸葛亮逝世后,灵柩回到成都,“上至公卿大夫,下及山林百姓,

男女老幼,无不痛哭。哀声震地。”这样的描写,应该说还是很不充分的。实际上,诸葛亮遗爱千秋,历代记载,绵延不绝。《三国志·蜀书·诸葛亮传》末,裴松之注引袁子曰:“亮死至今数十年,国人歌思,如周人之思召公也。”(按《诗·召南·甘棠》颂扬召公云:“蔽芾甘棠,勿剪勿伐,召伯所茇。蔽芾甘棠,勿剪勿败,召伯所憇。……”)南朝梁殷芸所著《小说》云:“桓宣武(按:指东晋大将桓温)征蜀,犹见诸葛亮时小吏,年百余岁。桓问:‘诸葛丞相今与谁比?’意颇欲自矜。答曰:‘葛公在时,亦不觉异;自葛公殁后,正不见其比。’”宋代大文豪苏轼诗云:“武侯来西国,千年爱未衰。”在蜀汉疆域内的西南地区,各民族民众把许多美好的事物,如火把节、泼水节、种糯谷、住吊脚楼等等,都归功于诸葛亮,世世代代,缅怀追忆。直到今天,诸葛亮已经成为古代优秀知识分子的崇高典范,成为中华民族忠贞品格和无比智慧的化身,成为中外人民共同景仰的不朽形象。这种令人惊异的历史文化现象,已经不仅仅是政治智慧所能概括的了。

《三国演义》中的政治智慧,犹如一座宝库,值得人们进一步发掘,为后人提供深刻的借鉴和无穷的启示。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新建 Microsoft Word 文档
李庆西:《三国志》所述曹魏士风与吏治
诸葛亮为什么被后人称颂
忠贞智慧,万古流芳——论诸葛亮形象
赵云被他击败后就去世了 诸葛与他交战亦屡败 可演义写他很无能
毛泽东读三国批注篇(1)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