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教学规律与教学原则

一、规律

规律,亦称法则,是客观事物发展过程中的本质联系,具有普遍性的形式。规律和本质是同等程度的概念。规律就是真理,这个世界任何物质都受规律约束。

规律可分为自然规律、社会规律和思维规律,它具有必然性、普遍性客观性永恒性等特点。规律是客观的,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但这不等于人们在客观规律面前就无能为力,人们是可以认识规律并能利用规律的。按规律办事,就是要实事求是,这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观点。

二、原则

原则是言行所依据的准则,是指经过长期经验总结所得出的合理化的现象。理论与实践的统一,是马克思主义的一个最基本的原则。

三、教学规律

教学规律是指教学现象中客观存在的,具有必然性、稳定性、普遍性的联系。对教学活动具有规约作用,是制订教学原则的重要依据。

各国学者对教学规律的认识、提法各异。如苏联巴班斯基从两个层次上揭示教学的规律性,认为一种属于教学同其内外条件的基本联系,另一种属于教学过程成分之间的联系。斯卡特金则把教学规律性分为教学过程本质上固有的客观规律性和有赖于教师活动而表现出来的规律性两种。

中国学者在揭示规律的方法上,有的认为应从揭示关系、分析矛盾入手;有的提出要以教学过程的纵向、横向发展为线索;还有的则主张以教学活动各要素的内在联系为依据来探索;等等。

(一)教学规律的要素

1.简捷。教学必须以间接知识为主,使间接知识和直接知识有机结合起来,让学生简捷地获得较完全的知识。

2.育人。在教学过程中,客观存在着对学生思想方面的教育和影响。所教育过程实际上也是学生接受教育的过程。

3.发展。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和学生共同活动,使学生在智力、体力、审美能力、劳动能力以及情感、意志、个性心理品质等方面都得到发展。

4.“二主”。在教和学的统一活动中,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起主导作用,引导学生去认识和发展,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地位是辩证统一的。主导是对主体的导,而主体却是主导下的主体。

(二)教学规律的特点

1.简约性。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引导学生掌握知识的过程就是把人类的认识成果转化为学生个体认识的过程。教学过程是人类总体认识和学生个体认识之间重要的联系环节和纽带,是一种经过提炼了的认识过程。

2.教育性。教学具有教育性,教书和育人相统一是一条重要的规律。德国教育学家赫尔巴特曾经明确指出:“我不承认有任何无教育的教学”这就是说,在任何教学活动中都包含思想品德教育的因素。

3.统一性。教学和发展是相互促进的辩证关系,也是互为因果的统一过程。教学即是向学生传授系统文化知识和技巧的过程,又是发展学生智能的过程,因此,学生掌握知识、技能与技巧和发展智能是统一在教学过程中的。

4.依存性。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和学生间的关系,是各种关系中最基本的一种,教师的教是为了学生的学,学生的学又影响着教师的教,两者相互依存,缺一不可。

(三)教学过程的基本阶段及其规律

1.基本阶段。激发学习动机、感知教材、理解教材、巩固知识、运用知识、检查学习效果。

2.基本规律。直接经验与间接经验的辩证统一、掌握知识与发展能力的辩证统一、传授知识与思想教育的辩证统一、教师主导作用与学生主体地位的辩证统一。

四、教学原则

关于“教学原则”问题,在前文《教学思想、原则与教学模式》中已经提到,根据本组概念的特点,还需强调如下几个问题。

教学原则是根据教育教学目的、反映教学规律而制定的指导教学工作的基本要求。它既指教师的教,也指学生的学,应贯彻于教学过程的各个方面和始终。

教学原则反映了人们对教学活动本质性特点和内在规律性的认识,是指导教学工作有效进行的指导性原理和行为准则。教学原则对教学活动的顺利有效进行有着指导性和调节性的意义,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了教学内容、教学方法与手段、教学组织形式的选择,科学的教学原则可以有效地提高教学效率。

(一)教学原则的发展历程

在中国,公元前6世纪,孔子就提出教学中要经常复习和进行启发等要求。在西方,公元前5世纪,希腊智者派普罗塔哥拉提出练习和禀赋同样需要,学习要有相当的深度等要求。

到了近代,许多教育大家明确提出了教学原则的概念,制定了一系列教学原则。17世纪捷克教育家J.A.夸美纽斯在《大教学论》(1632)中提出37条教学原则。19世纪德国教育家F.A.W.第斯多惠在《德国教师教育指南》(1834)中,总结了33教学规律教学规则

中国在总结教学实践经验、批判继承教育史上教学原则遗产的基础上,根据社会主义学校的教学目的和马克思主义教学论揭示的教学过程的客观规律,关于中小学教学也总结出了二三十条教学原则。

(二)教学原则的主要内容

1.中国古代。启发式原则、循序渐进原则、因材施教原则、教学相长原则、量力性原则等。

2.现代中小学常用教学原则。直观性原则、启发性原则、系统性原则、巩固性原则、量力性原则、教育性与科学性统一的原则、理论联系实际原则、因材施教原则等。

五、教学规律与教学原则的区别和联系

(一)教学规律与教学原则的区别

1.特性不同。教学原则的本质特点在于它对教学规律的说明或阐述。教学研究工作者通过运用一系列的概念、命题来对教学规律作出总结提炼。

教学规律是教学内部的本质联系,表现的是一种必然性;教学原则是教学必须遵循的基本要求,强调的是必须性,需要很好地去贯彻落实。

2.主客观存在状态不同:规律是客观存在的,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原则是人们制定的,在制定和贯彻执行中总有主观意识的参与。

规律不可变,但原则却变化无穷。根据一条规律可以拟出好几条教学原则,有的原则也能反映好几条规律。随着教学研究与实践的发展,人们对教学规律的认识也在深化,因而对教学原则的研究也将进一步深入发展,不断改进、充实和完善。

(二)教学规律与教学原则的联系

1.教学原则是在教学规律的基础上制定的。教学规律是稳定性的客观存在的,只能被发现,却不能被改变,而原则是人为制定的,不同环境,不同时代会提出一些不同的原则,具有一定的变化性,这也体现了人改造世界的主观能动性。人们正是在这种认识的基础上,根据不同的教学规律制定了相应的教学原则

2.教学原则是在不断认识教学规律的基础上不断变化的。教学规律是客观存在于教学活动中的,需要通过人们的认识才能获得,而人们在认识规律时,并不总是能够得到与之相符的结果,由人们提出的教学原则既可能是符合规律的,也可能是不符合规律甚至完全与规律相悖的。只有那些经过长期实践证明确实能给予教学工作正确指导的原则,才可能是真正反映了教学规律的。历史上的教育家提出了无数的教学原则,而真正能够保留下来的只是极少数。

一般地说,教学活动越是能够符合教学原则,教学活动就越是容易成功;反之,教学活动越是脱离教学原则的要求,教学活动就越是可能失败。但由于教学活动是在不断发展的,并且教学模式多种多样,不同的教学模式需要不同的教学原则与之相适应,因而教学原则也处在不断变化与发展之中。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加强有效课堂管理,提高课堂教学质量
做一名有信仰的教师
天津教师招聘考试:教育理论考点-教学原则
中学知识与能力知识点
2018河北特岗教师招聘考试: 教学原则
努力做到教法与学法的统一-教学过程 教学目的 学法指导 教学方法 教学内容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