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课外阅读课内化:另一种阅读空间的探索
课外阅读课内化:另一种阅读空间的探索

林馥雯


北京阅读季“阅读+我”系列巡讲活动近日邀请金牌阅读推广人孙慧阳走进北京市海淀区,为社区的家长和孩子们讲述了自己在某小学带领一个班级每周进行的共读实践。本刊围绕孙慧阳演讲中提到的“课外阅读课内化”这一主题,对她的演讲进行了部分整理。——编者

“课外阅读课内化”是将以往成人对立于儿童每天在学校度过的七至八小时课本学习外的阅读,纳入班级、回归校园之内,以“主题同步”的方式把优秀儿童作品带入课堂,作为语文课本阅读之外的一种建设性地同步阅读补充,培养儿童的阅读习惯、而非对立语文课堂的学习,通过优秀的阅读材料达成与儿童的有效沟通并培养他们的思考能力,助力其起步成为“终身阅读者”。

首先,阅读材料主题的选择与语文单门教学主题同步,但是阅读材料的体裁会多样化,让儿童阅读到优秀的儿童文学作品。在书籍选择上,不同年级侧重不同。比如,一年级的时候我会跟学生们一起读童诗、绘本故事;二年级的下学期开始儿童文学的章节阅读;三年级尝试进行了整本书的阅读;四年级、五年级,既有图画书,又有文字书的整本书或者章节的阅读。

其次,通过班内集体阅读的形式来营造整个班级的读书氛围,让孩子们觉得“做读书人并不孤单”。在每周一节的共读时间里,我和班上的学生们一起在共读中从遇见书本形式上的美妙起步,渐次遇到儿童文学内核上的精彩,其中伴随着学生们不同视角的精彩思考。当一个孩子成为一个有阅读习惯的终身阅读者的时候,他会发展出持续的学习、思考、交流能力。

每周阅读课后,我会把根据这一个学期的单元教学主题选好的40多册书带到班上,利用午休时间免费借阅给同学们。这些书以往是我自己家里的藏书,现在成了班上学生们的流动图书馆。

我们班大致保持在34个左右班额,我会选择40个品类,不设副本。后来,同学们自发养成了彼此沟通、协商的习惯。比如有一本书,有一位同学读过觉得特别好,他会推荐给班上的其他同学,这本书就变成了抢手书,想读到就需要预约。如果好几位同学同时预约,就需要协商。对于独生子女来讲,商量谁先借、谁后借虽然不是大事,但这种集体协作和沟通的锻炼是非常重要的事情。我们通过图书漂流的方式、班级义工自助整理图书、协助借阅的方式来让同学们自己尝试锻炼,虽然没有成人的干预,你会发现,其实他们沟通得非常好。

五年来的共读,让阅读不再是一个人的形单影只,共读培养起班上学生们对阅读的兴趣与习惯、建构起他们共同的精神密码。

再者,儿童在感受故事的同时,领读者需要学习感受儿童、读懂儿童的阅读反馈,学会解读儿童阅读的个体化差异。阅读并不是一个核对标准答案的过程,就像品尝这一道菜,产生的味觉会有差异;阅读中,每一个人的经历不一样,每一个人的感触方式不一样,每个人阅读经验也不同,那么对于感受与主题的这种归结其实也会存在差异,而共读的过程,亦是倾听不同视角的过程。

接着,是后续资料的整理。我的新浪博客和微博叫“游走的小步点”,其中记录了我的部分书评导读、与学生们共读的实践以及部分阅读观点,这也是我们阅读进课堂资料发布的一个途径。

阅读地图是“阅读进课堂”采用的形式之一。它是以世界地图为基础,我们读完哪本书就把这本书的封面标注到作者所在的国家。它会有一种仪式感,我们进入故事,品味、思考故事,但最终还要从故事里面回来,回到这个现实进行思考。所以,学生们一年级开始跟我共读的时候就在看世界地图,他们知道不只有中国,不只有亚洲,还有欧洲、北美、澳大利亚等,我们就是开着故事飞船在全世界周游,品故事、品生活、看世界。孩子们是当下的中国公民,未来一定也是一个世界公民,阅读,为儿童打开观察的视野。

形式之外,内容是阅读的核心,形式是为阅读的内容来服务的。儿童究竟从里面体验到什么,某个形式的延伸活动和阅读材料本身有什么样的关联,这是领读者需要思考的。我会带同学们去实践书中的一些情节,比如二年级下学期的科普主题单元的课堂共读后,我带同学们亲自做实验——书外验证绿藻究竟是怎样形成的?每位同学轮流做一天试验品的观察记录员,形成绿藻生成的日记。相对于记住一个知识性的结论,体验好奇、质疑、探究、求证的科学精神更为重要。

我在班上还开展耕植活动,每年冬天种蒜苗、春天会用可乐瓶子种植蔬菜,因为蔬菜两个月就可以看见它成长的全过程。在这样的环境里,同学们真的开始放开了,他们把蔬菜种得非常好,会写上一张小标签说:发芽,请勿触碰,谢谢。同学们有了自己对于生命的这种感觉和尊重。近一个月的时候,窗台的自留地已经变得很可观了,同学们会惊奇地在课下的时候去给它浇水,然后发现浇水多了根会烂。所以,虽说浇水也是爱,但是爱不能太多,太多了会成为溺爱,起反作用。后来开花,同学们一直看到了这个蔬菜生长的全过程。所有这些体验,当我们四年级跟同学们面对“成长”主题的阅读时,说到成长,说到呵护、说到你需要陪伴、你要耕耘,你有付出才有收获等这些抽象概念的时候,他们已经拥有丰富而具体的生活经验奠基,沟通、理解起概念来没那么困难,也不必再去背诵这些概念,因为所有抽象的概念我们在用事实说话,我们在用体验作答。

在同学们一、二年级的时候,不只是我把自家的书带到班里,班上一些同学也会带来家里的好书参与图书漂流活动。我在学期末的时候,把所有参与图书漂流孩子的名字和他提供借阅的书,列了一个感谢信,准备了大概是16份礼物。把感谢信用大红纸打印下来,把奖状拿给班主任请校长签名,并邀请校长到班里来完成对这些参与图书漂流的同学的表彰。同学们发现:校长来过我们班里两次,两次都是因为阅读。我希望让同学们知道,在考试和分数之外,还有一些事情同样重要。

(实习生?林馥雯整理)


来源:中国教育报2016年09月12日 星期一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一年级下学期课外阅读总结 4000字】
本学期最后一张练习卷,课内阅读和课外阅读...
高中语文课外阅读指导设计方案
一年级课内阅读练习题2.docx
激发课外阅读兴趣 提高阅读能力
群文阅读基础上的文言文课堂教学探析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