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新常态下的校长教育观系列之三
新常态下校长的思维方式

  从物本到人本


  毛亚庆 教育部小学校长培训中心主任,北京师范大学教育学部副部长、校长培训学院院长、校长领导力研究中心主任,教授、博士生导师。

  随着中国社会发展迈入新常态,校长管理学校的思维方式也必须发生改变。

  客观地考察近些年学校发展的现实,不难发现,校长的思维方式呈现出物本性、片面性、孤立性、静态性的特点。

  物本性的思维基于“人是掌握知识的容器”,关注知识的掌握,主要是培养学生的理性认识能力,强调知识与学生发展的外在关联。这种“观物”的 思维方式,以物化取向取代了人作为生命体的生成,而没有关注到知识与学生发展的更深层次的内在关联,导致呈现出“只教书不育人”的学校发展趋向。人自身的 发展被忽视了,学校教育就不可能真正进入学生的精神世界。

  片面性的思维表现为更多地按照利益去进行管理,以功利性的价值尺度去衡量学校的办学行为:把学校升学率的提升等同于学校的全面进步;将学生 分数的获得等同于学生的全面发展;数量上的存量增长也被当做“发展”的同义语。因而,学校的发展方式也像中国社会发展曾经采取的“高投入、高消耗、高污 染、低效益”的增长方式,使得学生的发展不是“全人”的发展,而呈“单向度”的发展。

  孤立性的思维表现为,忽视学校发展是各因素普遍联系和相互依存的,将任何一方面的发展都看作是孤立的。在相当长的时期,一些校长孤立地看待 学校发展在夯实基础教育与特色发展构建之间、在人发展的理性诉求与人性张扬之间、在追求分数的当前发展和整体提升人素质的未来发展之间的关系,只是居于一 点而不是从整体来关注学校的发展。

  静态性的思维则表现在把学校的教育活动更多地理解为掌握概念与印证理论,而忽视了人具有的主动性、反思性和超越性,因而也就不能共时地、确切地反映生命的状态。为此,学校发展还需彰显人的互动性、社会生活的本质性,从而体现生命的价值与意义。

  在新常态下,学校发展所处的社会环境发生了急剧的变化,需要学校发展的思维方式立足于现实,突出与时俱进的时代特色。这就要求,要凸显更新 价值观念,变革和优化学校,以适应内外环境的变化,强化学校生存与发展良机的开放性;要凸显将学校的发展看作是一个整体,并立足于整体来分析学校部分与部 分、部分与整体之间关系的系统性;要凸显学校发展是基于学校组织成员敢想、敢试的主观能动性的发挥,体现学校发展是自身能动性对自身有限性超越的创新。由 此,需要校长的思维方式作如下的变化:

  第一,要从物本思维向人本思维转变。学校发展必须坚持运用人本思维,使发展的目的是为了所有学生的所有方面都得到发展,这是学校发展的本质 内涵和核心价值。所以,校长的思维方式能否实现从物本向人本的转变,决定着学校发展是否把握了时代的要求,决定着学校发展的性质、结果和意义。

  第二,要从片面思维向全面思维转变。全面思维强调各方面协调发展。但在过去相当长的时期内, 一些校长关注学校发展更多的是片面发展思维,存在着把“发展就是硬道理”的“发展”理解为升学率的提升、分数的增长,导致学校发展只及一点不及其余地片面发展。

  第三,要从孤立思维向关系思维转变。学校发展是各方面相互联系、相互依存的发展。只有实现了从孤立思维向关系思维的转变, 只有处理好学校 发展在打基础与特色发展之间、人的发展在理性获得与人性提升之间、教育质量的诉求在关注当下的分数和全人发展之间的关系,才能促进学校全面健康协调地发 展。

  第四,要从静态思维向动态思维转变。在学生发展上,不应仅仅强调从书本知识的获得促使其理性抽象能力的提升,而应从实践的视角将学校发展视 为一种促进人自我完善和自我发展的实践活动,从人的本真发展出发来理解学校的发展,使学生在具体的学校生活中获得精神生命,摆脱工具性取向的羁绊。

《中国教育报》2015年11月19日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校长随笔丨如何提升校长课程领导力
转换思维方式,改善心智模式
听课札记:由改变思维撬动品质提升
一期视点抢先看:理实相生,共绘美好教育未来
王瑞喜校长谈青少年思维能力培养
校长,您拥有现代的思维方式和大气的教育情怀吗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