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道德经》:明白老子的两句话,可以摆脱欲望,淡泊名利

在道德经中第三章,圣人之治中,老子对于一个人面对着生活中的功名利禄,有着不一样的见解。反观我们生活中,很多人争名夺利,在这一个过程中早已经丧失了自己的本性。

把道德经中的一些话与大家共勉,为大家分析一下道德经中的一些精髓。

不尚贤,使民不争。不贵难得之货,使民不为盗。

这句话的释义:就是要那种尊敬贤能之才的人。“不贵”就是不珍贵,不抬高一个东西的价值。

如果不尊尚贤才功名,那么很多平民百姓就不会为了名利争夺,如果不拿那些奇珍异宝当最为贵重的东西,那么民众就不会有一些偷盗之心,不会为名利去做一些坏事。不让大家看到那些可贪图的功名利禄,让平民百姓的心,不产生邪恶和动乱的念头。

名利自古以来就是相连而生的,有了名就有了地位,有了地位就有了名气,两者是相辅相成的。所以说有地位的人还富有,富有的人也有了地位。这个就成为很多人追求的一个目标,地位高的人就是被成为统治者。可以根据别人追名逐利的弱点来实施统治的策略,达到自己攻固地位的目的。

在古代有科举制度,正是这样一个道理。很多人就是为了一朝成名天下知,为了享受荣华富贵,然后十年寒窗苦读,然后换来一官半职。最后,自己却成了一个效忠的奴仆。在那样一个时代,也就是说统治阶级中成功的实现自己,维护自己统治的目的,但是这并不是一种最好的解脱与方式。

不可见,欲使民心不乱,是以圣人之治,虚其心,实其腹,弱其志强其骨,常使民无知无欲。

这句话的意思就是说,不要让平民百姓看到一些可贪图的功名利禄。这样的时候,他们内心就不会有一些动乱的念头,所以对于那些有道之人治理政治的时候,要做的第一件事就是净化人的心灵。满足每个人的温饱,解决他们争名夺利的心,强健他们的灵魂和体魄。让一个人没有伟大的心智,更没有那些争名夺利的一些欲望。

老子的《道德经》为什么能流传几千年,成为儒学的一种精髓呢?就是老子在那个时候已经站在了时代的高度去审视整个社会现象。

有一句话叫做万变不离其宗,其实从古至今,虽然说经历了几千年的时间,文明和文化也发生了巨大的改变。但是很多人的一些欲望,一些人性,仍然是并没有太大的变化的。包括在老子那个时代,就已经出现了类似的问题。所以老子审视社会现象,思考社会问题需要解决的途径。

他发现天下之所以混乱,就是因为统治阶级不懂得“大道”的道理,不懂得无为而治的道理。老子就提出要让所有的人心静如水,打消内心的一种欲望,这是心理治疗。让别人身体健康,满足别人的物质生活,这个就是身体治疗。

只有两方面结合,天下人安居乐业了,才会安安分分的过日子,也就是天下的太平。这种治国思想看似无为,实则有为,这种境界,实则包含了对人性最真实的一种揣摩。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道德经·圣人之治
道德经·圣人之治[《道德经》中的第三章]
《道德经》: 知止不殆深藏功与名, 方能超然物外, 长生久视
知足不辱”的道商智慧
时至今日,我们为什么要读《道德经》(一):无为而治的当代启示
道法自然谈建康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