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世界政治谋杀密档:(2)英迪拉·甘地被刺(上)
userphoto

2023.10.25 甘肃

关注

1917年11月19日,英迪拉·甘地出生在印度北方邦安拉哈巴德市的一个名门望族家庭——尼赫鲁家族。

尼赫鲁家族的祖先,是来自查谟-克什米尔邦和德里的婆罗门家族,英迪拉·甘地的祖父摩迪拉·尼赫鲁是北方邦安拉阿巴德的一名讼务律师,也是印度国民大会党在前甘地时期,一位举足轻重的人物,曾经担任主席一职,同时,也是著名的《尼赫鲁报告》的作者。

该报告规划了有关印度未来的政府体制,以对抗当时的英国殖民政府,英迪拉·甘地就降生在她祖父用打赢一场官司所得的收入,建造的阿南德宫中,这座建筑,又被称作欢喜宫。

英迪拉·甘地的父亲贾瓦哈拉尔·尼赫鲁则是一位受过高等教育的律师,同时,也是印度独立运动的其中一名领导,英迪拉·甘地是他与妻子卡玛拉所生的。

在英迪拉出生的那段时期,尼赫鲁开始与圣雄甘地联手,推动印度独立运动。

英迪拉·甘地和她的母亲,一直都疏远尼赫鲁家族,所以,她从小就只能从多病的母亲身上获得关爱,而她祖父和父亲的政治身份,亦令她难以与同辈的人亲近,故此,英迪拉·甘地从小就培养出了坚强、独立自主的个性。

12岁时,英迪拉·甘地就聚集了一班少男少女,创立“猴子队”(名字源自印度教史诗罗摩衍那,传说中毗湿奴的一个化身罗摩在与邪恶势力作斗争时,得到一群猴子的帮助,英迪拉认为,他们就有如这班猴子),为国大党承担参加游行集会、散发宣传品等工作。

另外,尼赫鲁因从事独立运动的关系,房子附近经常遭到警察的严密看守。有传闻说,英迪拉·甘地经常替父亲带出一些重要文件,以转交给其他独立运动人士。

16岁时,她在圣雄甘地的安排下,成功排解了印度教徒和伊斯兰教徒发生在德里的纠纷,甘地对于这位志同道合的友人之女非常看重,也非常欣赏,在他遭到刺杀之前,还曾经打电话给英迪拉·甘地,要她汇报近期的工作,并嘱咐她,不要忘记不论伊斯兰教徒还是印度教徒,都是生活在一起的亲兄弟。

1936年,她的母亲卡玛拉与病魔挣扎多年后,终于因为肺结核与世长辞。当时,英迪拉·甘地只有19岁,在她的童年时期中,并未曾享受过一段稳定的家庭生活,这对她日后的性格发展,有着很大影响。

在母亲逝世后不久,英迪拉·甘地开始进入印度、欧洲和英国的一些著名学府读书,如桑蒂尼盖登(又名“寂乡”)、牛津大学等,攻读政治、行政和社会管理学等学科。

在校期间,她广泛地阅读有关艺术、考古学、建筑学及宗教思想方面的书籍,博览群书大大开拓了她的眼界,但因成绩不佳,最终都未能获得学位。

在她旅居欧洲大陆和英国的时候,她邂逅了同在英国留学的印度青年费罗兹·甘地,并于1942年3月26日在故乡结婚,改名为英迪拉·甘地。

英迪拉·甘地旧照 图片来自网络

当时,正值独立运动最后爆发“脱离印度运动”的前夕,英迪拉与她的夫婿就因参与独立运动而被逮捕入狱数个月。1944年,英迪拉甘地产下拉吉夫·甘地,两年后又产下山齐·甘地。

1947年,在印度独立与分裂的过程中,英迪拉·甘地为数以百万计的巴基斯坦难民组建难民营,并为病人提供药物资助,这是她首次于公共事务上出力,也是她未来踏足政坛的一次宝贵经验。

印度独立后,由于费罗兹的记者和保险员工作关系,需要回到安拉阿巴德工作,所以,英迪拉夫妇二人之后又返回当地居住。

他们的婚姻,在最初的时候相当美满,但是,随着英迪拉·甘地带着两名儿子迁居德里,去协助她那刚当选首任总理而面临重大压力的父亲后,这段关系逐渐开始恶化。

英迪拉·甘地成了她父亲的私人助理及看护,并经常为父亲分忧,随着这样的聚少离多,夫妇二人的暂别,似乎逐渐演变成婚变。

1952年,印度举行第一次大选,英迪拉·甘地分别管理尼赫鲁家族以及她丈夫费罗兹这两个竞选阵营。当时,费罗兹并没有询问他岳父尼赫鲁的意见,就自行参选,最后成功当选迁回德里。

但是,他却选择在德里另外找一间房子居住,而没有与妻子同住。费罗兹当选议员后,很快就迅速建立起自己的名声和地位,最主要是他揭发了一些国家保险业的丑闻,为自己树立了一个反政府贪污的战士形象。

这一事件,令当时的财政大臣、也就是他岳父尼赫鲁的得力助手下台。

在这一连串事件之后,费罗兹和英迪拉两人正式分开了,不久,费罗兹更有了婚外情。但是,在1957年印度大选后不久,费罗兹心脏病发作需入院治疗,这一事件,却戏剧性地挽救了他们濒临破裂的婚姻。

英迪拉悉心照料患病的丈夫,令她和费罗兹以及孩子们之间的关系拉近了。但好景不长,1960年9月8日,就在英迪拉在国外陪伴父亲出国访问之际,费罗兹终于因病过世。

自从1947年印度独立以后,英迪拉·甘地便担任她父亲尼赫鲁总理的私人秘书,陪同他出访了中国、苏联、美国、法国等,还参加了万隆会议等重要国际会议,会见过周恩来、纳赛尔、苏加诺等国际知名人物。

1959年2月,她成功当选为国大党主席,成为国大党中仅次于父亲尼赫鲁的第二号人物。

1964年5月,尼赫鲁逝世,英迪拉·甘地在新总理夏斯特里力劝之下,决定参与竞选进入政府机关,并立即被委任为资讯广播大臣。

其后不久,在印度南方,爆发了反印地语骚动,当时,官方正打算通过印地语作为国家官方语言,但在南方的一些地区,根本不使用印地语,同时,在不满情绪下,当地人民爆发了骚动。

事件发生后,英迪拉赶往马德拉斯(现称金奈)处理。在那里,她为自己树立了一个良好的形象。

虽然,总理夏斯特里在初时颇为照顾英迪拉,但事实上,英迪拉又是他最重大的政敌之一,故此二人开始产生矛盾。

1965年,印巴战争开始之后,英迪拉·甘地却在此时,选择前往克什米尔首府斯利那加度假。当时,巴基斯坦部队正集结于相当接近的位置,有不少人都劝她,改往查谟或德里等较为安全的地方,但是,英迪拉·甘地却坚持己见。

她重整了当地政府并邀请传媒到访,务求令国家民众消除疑虑,当时的大众就形容她为“一群妇人内阁中唯一的男子汉”。

1966年1月,印度总理夏斯特里在苏联塔什干与巴基斯坦签署和议之后数小时突然去世,他的死因至今依然是一件悬案。

当夏斯特里的死讯传到印度首都后,一场激烈的继承权争夺战正式展开了。

在热门继承人中,有一个名为莫拉尔吉·德赛的,此人早在首任总理尼赫鲁去世时,就有意坐上总理之位,可惜,败于夏斯特里手下。

另外一位,就是已宣誓为代总理的南达,他也曾在尼赫鲁死后代任总理一职。毫无疑问,这两人都是当时印度总理的热门人选。

相较于这两人的相互竞选、拉票,英迪拉·甘地则是显得很平静,她看起来并无意争夺政权。然而,正当德赛和南达争得火热、互数不是之际,人们的眼光,开始转移到英迪拉·甘地这位前总理的女儿身上。

当时的国大党主席卡马拉奇认为,英迪拉·甘地在全国都享有盛名,而且,又是尼赫鲁的女儿,所以推选其出任总理一职。

这个提议获得了十个邦的首席部长支持,在这种情况下,英迪拉·甘地宣布参选,并于议会两院中,获得355票,超过德赛所得的169票一倍有余,成功当选印度第三任总理,也是印度第一位、同时是迄今为止唯一的一位女总理,那一年,她48岁。

英迪拉·甘地当上总理后,开始着手组建自己的内阁领导班子,她将父亲留下来的内阁成员进行筛选,去芜存菁,按照自己的意愿,重新组建起一个新的内阁。

大选之后,国大党内部矛盾也开始出现尖锐化,英迪拉·甘地稳扎稳打,小心翼翼,几经波折后,终于站稳了脚跟。但是,国大党仍然在1969年分裂成了组织派和执政派两大派系,而英迪拉·甘地所在的执政派,则被认为是正统意义上的国大党。

尽管以德赛为首的反对派,进行了一系列阻挠活动,但1971年的大选,国大党仍然以压倒性的优势获得了竞选的胜利,英迪拉·甘地再度蝉联总理一职。

此时,她的声望已经渐渐达到了印度国内的巅峰,人们称呼她为“印度的女皇”、“世界上最有权势的女人”。

同年,因为1970年,巴基斯坦的人民联盟在大选中获得大胜,并于翌年与总统会谈要求自治但遭到拒绝,巴基斯坦内战彻底爆发,英迪拉·甘地觉得时机已经成熟,于是悍然出手,干预巴基斯坦内战。

1971年3月25日,巴基斯坦总统叶希亚颁布了军事管制条例,将人民联盟的骨干成员逮捕,引起东巴基斯坦人的强烈反对。由于大批东巴基斯坦的孟加拉人涌入印度国境避难,印度遂以此为契机,通过了协助东巴基斯坦分离分子的决议。

同时,于1971年4月开始对西巴基斯坦展开零散的攻击,同年11月21日,展开大规模进攻。12月16日,印度军队战胜了驻守东巴基斯坦的守军,身为总理的英迪拉·甘地宣布于翌日停火,第三次印巴战争随之结束。

其后,东巴基斯坦在印度协助下独立,成为现时的孟加拉国。

在1971年的战事中,美国曾派遣第七舰队到孟加拉湾戒备,并警告印度不要利用东巴基斯坦的种族屠杀为借口,而对西巴基斯坦、以及有主权争议的喀什米尔地区进行大规模的攻击。

美国的这种行径,令印度与其的关系更加疏远,有见及此,英迪拉·甘地开始加速制定一系列新的国防以及外交方针。

印度和苏联在之前已签订友好与合作条约,令印度在这次战事中获得更多政治以及军事上的支援,从而在这次战事中获胜。战后,英迪拉·甘地邀请新任的巴基斯坦总统阿里·布托到西姆拉作一星期的会谈。在谈判几乎破裂之际,印巴双方突然签署了西姆拉协定,注明喀什米尔地区的主权争议应以谈判与和平方式解决。

可是,英迪拉·甘地却因为这项和约,被印度舆论猛烈批评,认为她应该利用手上的93,000名巴基斯坦战俘作为筹码,以取回喀什米尔的土地。

不过,这项条约确实减低印巴双方在不久将来会发动战争的可能性,从而也避免了联合国或其他国家进行干涉的行动发生。

在不抵触一些敏感问题的前提下,英迪拉·甘地允许印巴贸易正常化,但很多其他往来则仍冻结多年。

同时,鉴于1964年中国爆发了第一颗原子弹,英迪拉·甘地感到中国的核武器发展已经对印度构成威胁,并且认为,两个超级大国并无意促成印度的稳定,所以决定加速本国的核发展。

1974年,印度成功在拉贾斯坦邦的博克拉进行一次不公开的核试,这次核试验的非官方代号为“微笑的佛祖”。虽然这次核试验被形容为以和平为目的,但毫无疑问,印度在当时已成为新晋的、世界第六个核国家。这次举动,同时也导致了日后巴基斯坦的核发展。

1977年,国大党在大选中失利,导致国大党分裂,民主党趁势而起,但英迪拉·甘地在下台后,并没有失去信心,她多方奔走,并且积极在锡克人中寻找盟友,终于在1979年的大选中重新胜出,继任总理一职。

但是,她与宾德兰瓦勒的合作,无疑是与虎谋皮,这也直接导致了后来印度军方血洗阿姆利则金庙,而英迪拉·甘地也成了锡克教狂热分子和极端分子的眼中钉、肉中刺。

英迪拉·甘地任职总理期间,她的英雄形象就一直深入民心,但同时,她的性格也和父亲尼赫鲁一样,不太喜欢与人接触,这多数是因为她童年动荡生活的影响。

虽然她对她的父亲和家族充满自豪,但她却难以发展出一个普通人应有的社交生活,在1950年代至1960年代左右,她曾经和一个纽约记者多洛菲·诺文通过通信而相熟,但是,由于政治立场问题而中断了联络。

所以,除了政坛盟友外,她没有私下的知己,她的孩子们也都在英国念书,不过都没有取得学位,英迪拉·甘地的个性比较特别,有人说她是个非常孤僻的人,说这位夫人是“冷酷”的;但对某些人而言,她似乎又很腼腆,会在他们面前局促不安;而对另一些人来说,她又显得傲慢与冷淡。

在外交场合,据会晤过她的人说,除了斯文的微笑和频频点头以外,她没有过多的应酬话,谈话时,很注意听对方讲,而她则很少开口。

英迪拉·甘地对家中的仆人和秘书人员,尤其对那些为尼赫鲁家服务的仆人非常和气,她同那些为她工作的人保持着同事关系,而不拘泥于礼节。

她有着广泛阅读的兴趣,几乎可以涉猎国内外大多数杂志。她能阅读法文、德文报刊,对诗歌和电影以及有关环境问题的书籍也颇感兴趣,在日常生活中,养成了比较有规律的生活习惯。

她最疼爱她的小儿子山齐·甘地,不少史学家认为,山齐·甘地利用了她对自己感情上的依赖。可能是因为山齐有其父亲费罗兹的影子,而且,英迪拉·甘地觉得桑贾伊因为父亲之死而不满她,所以竭力去取悦他。

当时,她的长子拉吉夫·甘地已经长大,而且明确表示对政治没有兴趣,所以,英迪拉·甘地的母爱几乎都倾注在了年少的山齐·甘地身上。

其结果,却演变成后来英迪拉·甘地对山齐·甘地在政治上的过分支持,而背弃了民主,腐败以及滥用权力。

拉吉夫·甘地曾经说过,他永远不会原谅弟弟对母亲1977年的行为。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英迪拉:印度首位女总理,强行绝育400万男性,死前被侍卫射30枪
印度女总理 英迪拉.甘地
英迪拉·甘地
印度唯一的女总理,号称“铁娘子”,拯救了国家却被贴身侍卫枪杀
印度第一位女总理英迪拉:阉割400万男性,67岁被贴身侍卫枪杀
印度唯一女总理英迪拉,强制400万男性绝育,67岁被两名警卫枪杀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