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郭氏研究|唐汾阳王郭子仪创立汾阳枪法史话

唐汾阳王郭子仪创立汾阳枪法史话

郭在权

前言:从2008年起就一直想写一篇关于汾阳枪的考证,由于手中资料的缺乏,未能如愿。2014年10月26日,本人发布了一点关于汾阳枪的考证。因为资料的缺失,现初步写给关心此事的郭氏宗亲一阅。现重新整整理,抛砖引玉,以待商榷,欢迎斧正。

       中国历史上六种名枪为东汉姚期所传的霸王枪、三国张飞所创的桓侯枪、唐朝敬德使的鼍龙枪,是为三猛枪法;再就是蜀汉赵云创的子龙枪、隋唐罗成用的梅花枪、盛唐名将郭子仪的汾阳枪,是为三巧枪枪法。郭子仪创立汾阳枪的过程是一个循序渐进,通过不断的向前辈学习,在实战中总结所创。

一、史上第一武状元郭子仪

     郭子仪(697-781),汉族,华州郑县人,祖籍:山西太原。唐代著名的政治家和军事家,兵部尚书,天下兵马副元帅,汾阳王,并获唐代宗颁发“铁券”(免死牌)。世家子弟,以武举及第入仕从军,累迁至九原太守、朔方节度右兵马使。天宝十四载(755),安史之乱爆发后,任朔方节度使,率军收复洛阳、长安两京,功居平乱之首,收复两京 重整大唐河山,晋为中书令,封汾阳郡王。代宗时,又平定仆固怀恩叛乱,单骑退回纥,大破吐蕃,朝廷赖以为安,传为千古佳话。郭子仪戎马一生,屡建奇功,大唐因有他而获得安宁达20多年,史称“权倾天下而朝不忌,功盖一代而主不疑”,举国上下,享有崇高的威望和声誉。年八十五寿终,赐谥号“忠武”,陪葬建陵。中国历史上文臣武将富贵寿全功德圆满的绝无仅有,成为后人做人处事的典范。

      唐代武则天始创选拔武将的武举考试。公元702年,由兵部主持武举考试,考试科目有马射、步射、平射、马枪、负重摔跤等。古代中国的威胁一直在北方草原,因此,唐代的武举偏重于技勇,重点是马上枪法。

      历史上著名由武举出身的武将就是唐代的郭子仪,唐玄宗开元初(公元713年)武举及第入仕从军。那一年,郭子仪17岁。

二、汾阳枪的创立

     现在已无法还原郭子仪创立汾阳枪的过程,但是可以肯定的是,郭子仪创立汾阳枪是一个循序渐进,通过不断的向前辈学习,在实战中总结所创。

     下面三个人对郭子仪一生影响较大。

     郭敬之:(666—744年),郭子仪父亲,郭敬之开始为唐涪州(治今四川涪陵县)录事参军,此后一直迁转各地。郭敬之一直做地方官,曾先后任:''遷扶州刺史未上除左威衛左郎將兼監牧南使渭吉二州刺史,侍中牛仙客韙君清節,奏授綏州遷壽州''刺史(郭公庙碑文),'曆渭、吉、綏、壽''四州刺史(郭曜墓誌銘文),退休后回到京城长安,住常乐坊(位于长安城最南,约在今西安市丈八东路东段一带)安度晚年,唐玄宗天宝三载(744年)正月十日因病去世,享年78岁。

      郭子仪出身官宦家庭,从小具有良好的家庭和文化教育,父亲在多地任职,郭子仪各地拜师学艺,各取所长,也为郭子仪开拓了眼界。

      郭 荣:约生于西魏大统十二年(546年),卒于隋大业十年(614年)。隋朝重要军事将领,武侯绍绮将军、左侯卫将军、银青光禄大夫。郭荣出生于官宦家庭,父郭徽,西魏同州(今陕西大荔)司马,北周洵州(今陕西汉中)刺史、隋太仆卿。郭徽与北周武帝宇文邕、隋文帝杨坚有旧交。隋大业初年(605年)隋炀帝即位,任郭荣为武侯绍绮将军、左侯卫将军、银青光禄大夫。数年后,郭荣先后参加镇压黔安(今四川彭水)夷陵(今湖北宜昌)一带由田罗驹领导的少数民族起义和征讨吐谷浑的战争。隋大业八年(612年),郭荣随炀帝参加征伐高丽的辽东之役,因功进位左光禄大夫。隋大业九年(613年),随炀帝再次进攻高丽,郭荣“亲蒙矢石,昼夜不释甲肖百余日”,又拜右侯卫大将军。隋大业十年(614年),病逝于怀远镇(今河北怀远县),时年68岁,炀帝为之罢朝一日,赠兵部尚书。 

     对郭子仪一生影响最大的就是他的五世祖郭荣。郭荣一直是郭子仪当时引以为豪和学习的榜样。

      哥舒翰:(?—公元757年),唐朝名将,突厥人,突骑施哥舒部落首领的后裔。哥舒翰的祖父名叫哥舒沮,曾任左清道率,哥舒翰的父亲名叫哥舒道元,曾任安西都护府副都护、赤水军使。哥舒翰擅长用枪,每当追上敌人,就用枪搭在敌人的肩膀上,一声暴喝,敌人一回头,咽喉就被刺中,挑起五尺多高,摔在地上。苦拔海一战,吐蕃军分成三个梯队,从山上疾驰而下。哥舒翰长枪折断,就持半截枪与敌人搏杀,所向披靡,三路吐番军都被打垮,自此,哥舒翰名声大振,朝廷任命他为陇西节度副使、都知关西兵马使、河源军(今青海西宁)使。天宝八年(公元749年)六月,唐玄宗吐蕃据守的石堡城(今青海湟源西南)势在必得,将朔方、河东等地十万多士兵统归哥舒翰指挥, 以倾国之力,奔袭石堡城。战后这个可以直达河湟的战略要地再次回到了唐军手中。唐玄宗十分欣慰,哥舒翰因军功拜特进、鸿胪员外卿,加摄御史大夫,天宝十二年,哥舒翰兼任河西节度使,进封凉国公,食实封三百户,不久,进封西平郡王,天宝十三年,再拜为太子太保,加实封三百户,兼任御史大夫。

哥舒翰擅长用枪,法都是实战中得来,据传哥舒翰就是郭子仪师傅之一。

      郭子仪本人也有丰富的基层军官任职经历。“郭氏家庙碑”碑阴记载有郭子仪在安史之乱爆发前的履历:' 子仪武举及第授左卫长上 改河南府成皋府别将 又改同州兴德府右果毅左金吾知队仗长上 又改汝州鲁阳府折冲知右羽林军长上 又迁桂州都督府长史充当管经略副使 又改北庭副都护充四镇经略副使 又除左威卫中郎将 转右司御率兼安西副都护 改右威卫将军同朔方节度副使 改定远城使本军营田使 又加单于副大都护东受降城使左厢兵马使 又拜右金吾卫将军兼判单于副都护 又拜左武卫大将军兼安北副都护横塞军使本军营田使 又兼充天德军使安北副都护 又兼丰州都督西受降城使右厢兵马使。'

“郭氏家庙碑”碑阴节选

三、汾阳枪的传承

    公元906年大唐灭亡,从朱温灭唐后907年到赵匡胤建宋的960年,这53年时间,就频繁更换过梁、唐、晋、汉、周五个朝代,先后有8姓13个皇帝执政,周边还有十国,史称:五代十国。新唐书和郭氏家谱中,记载了从郭子仪长房郭曜到卫尉少卿郭在徽的传承经历:

一世:子儀公 

二世:曜(大唐 太 子 少 保 、 太 原 公)

三世:锋(大唐 參 軍、汾阳郡公 )

四世:瑜(大唐刺 史)(余、加王字旁)

五世:端夫( 大唐太 原 令 )

六世:在徽(后唐衛 尉 少 卿 )

七世:暉

     汾阳王郭子仪所创的汾阳枪法由大郎代国公郭曜传下,郭曜传子汾阳公郭锋,郭锋再传子郭瑜,郭瑜传给了阁老大夫郭端夫,郭端夫传郭在徽,郭在徽传郭晖。

     唐僖宗广明元年,岁次庚子,长安大开文武两试,招募英才。山东曹州冤句县赤墙村--黄巢,博览经史,枪法绝伦。在武科场上夺取头名状元,可到了皇上御赐封赏的时候,僖宗(公元873-888年在位)一看黄巢的相貌,是眉横一字,牙排二齿,鼻生三窍!太怪异了,吓了一大跳,再加上奸臣田令孜说了几句坏话,一生气将黄巢革退不用。当时就把郭阁老也给气坏了,在武科场上大骂昏君奸佞,被罢免还乡,隐居到汾阳郭峪村,潜心教子郭在徽习文练武。

     郭在徽出世,扶保晚唐昭宗皇帝(唐僖宗的弟弟,889年—904年在位),郭在徽在汴梁城中与杨衮(杨继业之父)相遇,兴致相投,就结拜为弟兄。天祐元年(904年)正月,朱温诓昭宗迁都谋篡,杨衮与郭在徽一起倒反汴梁城。郭在徽要去保金陵豪王,出城以后只好各奔南北。分手之前,郭在徽把家传的汾阳枪法传授给了杨衮(杨继业之父),杨衮又把所学枪法教给了郭在徽。

      907年,梁王朱温篡唐称帝,国号“梁”,建都开封,史称后梁,后梁(907~923年)灭亡后,郭在徽在后唐任职鸿胪少卿。

      史书记载:后唐长兴元年,即公元930年,'鸿胪少卿郭在徽奏请铸当五千、三千、一千大钱;朝廷以其指虚为实,无识妄言,左迁卫尉少卿、同正’。即:后唐朝廷以为这种指虚为实的主张,是没有见识的胡说,把他贬降为卫尉少卿,比同正员。唐末货币由于现钱缺乏,规定现钱每八十五文作一百文,每贯一千文折成现钱八百五十文,称“省陌”,或单称“省”、“ 铜钱缺乏,铸钱以供应需求,五代十国大都采取了一定的措施。后唐长兴元年郭在徽建议“铸造新钱,或一当十,或一当三十,或一当五十”,但被认为“以一当十,真谓将虚作实”而否定。后唐国力强盛,但发生内乱后,被石敬瑭引契丹军攻灭,后晋建立。不久契丹军南下灭后晋。刘知远在太原建立后汉,收复中原。

郭晖记载一:郭晖,太原人,行伍出身。五代时,后追随后汉(948-950年)太祖刘知远,北伐南征,为护圣军使牞在与郭威征讨河中之役时,死节沙场(河南武陟)。

     郭守文,生于后唐清泰二年(935),卒于北宋端拱二年(989),终年55岁。其父郭晖从后周太祖郭威(公元951至954年在位),在与郭威征讨河中之役时,死节沙场。当是之时,郭晖之子郭守文仅4岁。郭威见郭晖战死,守文无人眷顾,遂收留其帐下,代为养育。951年郭威取代后汉建立后周,逐渐长成的郭守文未成年,14岁步入军旅,充其麾下,为护卫军校,被任左雄殿直、东第二雄副都知。郭威、柴荣死后,赵匡胤“黄袍加身”,代周建宋,郭守文被提任西头供奉官,服务于皇宫大内。郭守文从下级军官作起,身经百战,后为大宋的统一大业立下汗马功劳。       

       端拱二年(989)十月,北宋一代儒将郭守文卒于任上,宋太宗至为惋惜。既丧月余,朝中所派治丧中使自边陲而还,“言于帝曰:'守文死,军士尽流涕。’帝问:'何以如此?’对曰:'守文得奉禄、赐赉,悉犒劳士卒。死之日,家无余财。’帝嗟叹久之,赐其家钱五百万, 次女为宋真宗(时位皇太子)纳其女为夫人,即章穆皇后也。”为树榜于众臣,宋太宗赵光义表赠郭守文“侍中”之职,曰“忠武”,追爵“谯王”。郭守文成一时之楷模,名垂青史。

郭晖记载二:根据江西麻冈[郭氏家谱]的记载:

      1、郭晖“仕南唐金紫光禄大夫,上柱国,太平广国公,从太祖战殁河内’,葬庐陵六十三都大丰塘。”

      2、“仕金紫光禄大夫,从周太祖战殁河内封广国公。”

      两个郭晖生活的年代一致;都记载成'从周太祖战殁河内’。但从文献记载来看,“仕金紫光禄大夫,从周太祖战殁河内封广国公’,为后世修谱时误传。江西麻冈始迁祖郭晖并没有”从周太祖战殁河内“,郭氏家谱记载晖公有三子:軒,軿(音烹),輪。汾阳枪至郭晖后不可考。

四、汾阳枪谱

    虽然汾阳枪至郭晖后不可考,但是汾阳枪在杨家枪中得到保留,成为最后两路的绝命枪法。杨家枪法叫“六合梅花三十六枪” ,这三十六手枪是每三手为一路,每一手枪里又包含了一十二种变化,所以杨家枪法是以此三十六枪为母枪,变化无穷。那么什么叫“六合”呢?是当年杨衮(杨继业之父)走南闯北搜集到的六种古传名枪的枪法,杨衮将其精要和夏家北霸六合枪的要诀融会到了自己家传的杨家梅花枪法里乃自成一家。

     中国历史上六种名枪为东汉姚期所传的霸王枪、三国张飞所创的桓侯枪、唐朝敬德使的鼍龙枪,是为三猛枪法;再就是蜀汉赵云创的子龙枪、隋唐罗成用的梅花枪、盛唐名将郭子仪的汾阳枪,是为三巧枪枪法。杨衮把六种名枪都去除繁冗,各删减为两路六手枪法,一家两路,故成一十二路、三十六手杨家枪法。

第六合是两路郭家汾阳枪法,乃大唐名将汾阳王郭子仪所传的枪法。

枪谱云:“一截、二进、三拦、四缠、五拿、六直,闪赚是花枪,下游场拨草寻蛇,上游场秦王磨旗。”

十一路单杀手包含三手枪法“单把枪”“朝天枪”“琵琶式”

单把夜叉探海式,孤雁出群把敌降;

朝天敬香反臂插,将军单手举鞭扬;

白牛转角抱琵琶,得手青龙献爪强;

一十一路单杀手,卸甲威服见虏枪。

十二路“截进枪”,里边包含着三手母枪:“回龙枪”、“捣把枪”和“抛梭枪”。这个“抛梭枪” 本是郭子仪的师傅中唐名将西平王哥舒翰所创,也叫“半段枪”,当年凭这手枪法横行西番,专门对付番王所用的长兵刃,

懒龙伸腰出海势,仰首回枪世无双;

汾阳卷旗迎风舞,上惊下掠捣把伤;

玉女抛梭鸿门闯,身随枪进短胜长;

一十二路直截进,四海升平震番邦。

      一千年过去了,郭晖后裔还保留着[汾阳枪谱]吗?汾阳枪还在民间完整传承吗?如果是,那将是郭氏家族的一个幸事!我期待着这个答案,也许就在不久的将来!名扬天下。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郭子仪诗词、奏表和书法赏析,快来领略汾阳郡王的文成武就
郭氏故事3
郭子仪的故事
白虎星转世英雄郭子仪:拜师学枪法地穴得奇遇,大战青龙星安禄山
很少有人不知道,诗人李白救过大将郭子仪!
郭子仪:交错在怀念与淡忘之间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