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有人将父母锁在家中,他们想办法要“解救”

“一条铁链,栓起痴呆老人的右手与树桩。”

“高龄老人被子女反锁在地下车库里,日常起居都在里面。”

新闻中,痴呆老人被锁起来的情况时有发生。

人们骂子女不孝顺,不好好照顾老人。

可人到中年,左手是繁重的工作和孩子,右手是家里容易走失的老人。

子女们将何去何从?

老龄化社会已经到来,要知道:

到2030年,也就是12年后,每4个人中,将有1个老人;每17个人中,将有1个认知症老人。

有过跨国公司管理经验的秋霞,带着思考,从零开始,跟随资深团队一头扎进了认知症领域的社区工作探索中——



清高公务员阿姨,成了社区热心肠


对付认知症,最好的办法是发病早期,或者是没发病时,便走出家门,从身体到心理活动起来

现代城市的居住环境,连对门的邻居都是陌生人,更别说密切接触社区的其他老人了。

秋霞他们想要的,不是老年人聚起来吃吃饭、嗑嗑瓜子,他们要深度的老年社区融合。但工作真正开展起来,比想象中困难。

局面打开,源于社区里一个68岁的公务员退休阿姨。她的子女在外地工作,像大多数老人那样,退休后,一直独居家中。刚开始被拜访,心气高的曲阿姨认为,社区工作是“社区大妈”的事儿,秋霞和伙伴们被拒绝。

妙招想尽,了解到曲阿姨文笔好,社工邀请她将小区里老人跌倒的故事写成社区故事,擅长写作的曲阿姨才同意参与进来。

团体动手游戏

没想到,从此一发不可收。

曲阿姨不仅自己走出家门,融入社区,还带动了患有早期认知症的邻居老李。


被“隐形遗弃”的俄语老师


老李年轻时是俄语老师。

退休后多年来,老李一直隐居家中,从不参与社区活动。直到有一次在家中跌倒,他给孩子们打电话求救,时间上赶不及,求助社区,居委撬门而入,这才知道:

平日里,钟点工会上门清洁卫生和做饭。因被确诊早期认知症,孩子们便很少让老李外出。

年轻时候无比健谈开朗的老李老师,独居的日子里,变得经常走错路、不记得做饭时间错过饭点饿肚子、无意识地给已经“去了远方”的老伴打电话聊天、独自一个人默默流泪……

因为疾病在身,老李也习惯了独居状态,没有意识到自己被“隐形遗弃”了。

健康大使守望邻里

“摔跤了,为什么还要和你们一起玩?”这是曲阿姨走进李老师家时,老李的子女们最大的疑问。


关键点是:我为什么要融入社区?


李老师家和孩子家隔着一段路程,同城而居。

早在社工进入家门前,他便被检查出患有早期认知症。子女们人到中年,工作生活压力都很大,最后不得已选择将老人“关在家里”。

秋霞说:“这不是个案,因为确实是太容易走丢了。

团体动手游戏

认知症家庭的困境显而易见:

  • 一旦有老人生病,面临的将是长达十几年的照料,家人不仅有经济负担,更是心理上的压力;

  • 照护者要么是配偶,面临年龄大健康状况不稳定;要么是子女,工作繁忙且不懂得如何更好的照顾;

我相信他们有能力过好自己的生活,只不过缺少帮手,需要被支持被赋能。”秋霞看到曾经不愿意出门的李老师,在工作坊里分享自己的经历,讲起来声音激昂。

老李还成为社区老年大学的老师,教大家学习俄语,很多想出国旅游的老人都会找他咨询。

社区中这些退休了年轻老人,都有“几把刷子”,“他们可以积极参与社区事务,完成邻里守望。”

点击“我要捐款”,让社区里的老人感到温暖

其实,“抛弃”他们的人并不是主动想要抛弃。由于现实的生活环境,及时性的探望和关怀很难实现,最终无意识地造成了“隐形被遗弃”。

秋霞说:“如果我老了,能不自闭在家里,我将很开心。”

秋霞所在的上海新途社区健康促进社持续8年关注老年人,他们深切感受到:认知症患者到了中后期,能给予的服务是有限的。提前识别、提前预防、提前进行生活行为干预才是有效延缓认知衰退的路径。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正能量 | 老年生活的打开方式,属他最“潮”
为啥说有收入的老人真没必要找老伴?63岁阿姨忠告:多半自寻烦恼
保姆嫁给雇主获得遗产 子女不承认闹上法庭
白天做家务,晚上性服务,“陪床保姆”揭开老年人私生活不堪真相
上海患病老父被儿子连扇耳光之后:被救,沉默,发抖
北京首个共有产权养老社区运营满一周年 共享养老模式成效明显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