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yesuo聊历史||诸子百家大事记

东周春秋战国近六百年的时间,中国历史上出现了道家、儒家、墨家、法家等诸子百家,百家争鸣直至秦始皇统一中国。对诸子百家的产生我们要追溯到上古黄帝时代,那时候道家思想是主流,人们的思想都比较淳朴,统治阶级拟定了一系列的礼仪规章制度,垂拱而治,天下太平。但到了东周,因王权统治的无能,各诸侯国慢慢坐大,各诸侯国之间为了夺得领导权而相互争斗,礼乐崩坏,为统治者服务的各类思想开始滋生蔓延,诸子百家由此诞生。

春秋,公元前770年-公元前476年,公元前678年,齐桓公春秋首霸。

管仲【法家】,姬姓管氏,名夷吾字仲,出生于公元前719年,卒于公元前645年。

老子【道家】,姓李名耳,字聃,出生于约公元前571年,任周王室图书管理员,公元前535年被权贵排挤免职,出游鲁国,孔子问礼于老子,孔子时年17岁。

孔子【儒家】,子姓孔氏,名丘字仲尼,出生于公元前551年

孙武【兵家】,孙子,出生于约公元前545年,卒于约公元前470年。

公元前516年(周敬王四年、鲁昭公二十六年),老子因所管典籍被王子朝携至楚国,被罢免守藏室史一职,回故里居住。后去往秦国,确切年代不详。

曾子【儒家】,姒姓曾氏,名参字子舆,出生于公元前505年,卒于公元前435年。

约公元前485年(周敬王三十五年、鲁哀公十年),老子看到周王朝越来越衰败,就离开故土,准备出函谷关去四处云游。把守函谷关的长官尹喜很敬佩老子,听说他来到函谷关,非常高兴。可是当他知道老子要出关去云游,又觉得很可惜,就想设法留住老子。于是,尹喜就对老子说:“先生想出关也可以,但是得留下一部著作。”老子听后,就在函谷关住了几天。几天后,他交给尹喜一篇五千字左右的著作,然后就骑着大青牛走了。据说,这篇著作就是后来传世的《道德经》。

公元前483年,孔子的儿子孔鲤去世,同年孔鲤子孔伋字子思出生。

公元前482年,孔子70岁,最爱的弟子颜回先他而死。

公元前479年,孔子患病不愈而卒,终年73岁。

墨子【墨家】,名翟,出生于约公元前476年,卒于约公元前390年。

鬼谷子【纵横家】,名王诩、王禅,道号玄微子,出生年月不详。

约公元前471年,老子死于秦国,享年101岁。

公元前453年,三家分晋,拉开战国序幕。


吴起【兵家】,姜姓吴氏,出生于公元前440年,卒于公元前381年。

商鞅【法家】,姬姓公孙氏,名鞅,出生于约公元前395年,卒于公元前338年。

杨朱【道家】,字子居,出生于约公元前395年,卒于约公元前335年。

慎到【法家】,慎子,出生于约公元前390年,卒于公元前315年。

惠施【名家】,惠子,出生于公元前390年,卒于公元前317年。

申不害【法家】,申子,出生于公元前385年,卒于公元前337年。

张仪【纵横家】,姬姓张氏,名仪,出生年月不详,卒于公元前309年。

苏秦【纵横家】,己姓苏氏,名秦字季子,出生年月不详,卒于公元前284年。

孟子【儒家】,姬姓孟氏,名轲字号子舆,出生于约前372年,卒于公元前289年。

庄子【道家】,姓庄名周,字子休,出生于约公元前369年,卒于公元前286年。

公孙龙【名家】,字子秉,出生于约公元前320年,卒于公元前250年。

荀子【儒家】,名况字卿,出生于约公元前313年,卒于公元前238年。

吕不韦【杂家】,姜姓吕氏,名不韦,出生于公元前292年,卒于公元前235年。

李斯【法家】,字通古,出生于公元前284年,卒于公元前208年。

韩非【法家】,韩非子,出生于约公元前280年,卒于公元前233年。


诸子百家主要有道家、儒家和法家,通过对主要人物的时间排序,我们可以看到,百家争鸣主要分四个时间段:

第一阶段,整个春秋就是出大师的时间段,首先出来的是法家的祖师爷管仲,管子时代独孤求败,其他大师还没出生。道家老子和儒家孔子基本同时代,孔子晚年传弟子曾子,曾子与墨家祖师爷墨子以及纵横家祖师爷鬼谷子差不多同时代。

第二阶段,从春秋末年到战国初年,主要是儒家弟子与墨家弟子之争。儒家的思想代表着读书人,也就是当时的贵族阶层,他只是希望统治阶层能够仁爱,不要那么残暴,属改良派。而墨家思想则代表底层民众说话,他讲究兼爱、非攻,墨子是中国历史上唯一一位农民出身的哲学家。这时候的法家与道家出现断层,他们的祖师爷都没想着要带弟子。杨朱虽然师承道家(据说他是老子两弟子之一,另一个叫庚桑楚),但他提出贵己、为我(一毛不拔),自成一家称杨朱学派,与儒墨均不相容。

第三阶段,战国中期,以商鞅为代表的法家开始变法,法家弟子慎子、申子分别在楚国、韩国变法,纵横家的弟子张仪、苏秦游说各国,道家弟子庄子和名家祖师爷惠子一对好基友则斗嘴取乐,而同时代的儒家弟子孟子又在干什么呢?儒家祖师爷孔子周游列国,要求各诸侯国“克己复礼”,自然是碰了一鼻子灰,到孟子的时候仍然是周游列国,不过他变了点方式,宣扬“仁政无敌”,但他也一样没有成功。

第四阶段,战国末期,儒家出了位叛逆大师叫荀子,他虽然尊孔重儒,但对儒家思想又进行了改良,他首先提出性恶论,与孟子的性善论相对,又提出“隆礼重法”,这不等于将儒家与法家思想来了个和稀泥。他教了两个高徒,一个韩非一个李斯,都成了法家弟子,韩非成了法家集大成者,李斯则靠着法家思想得到了秦始皇重用。这阶段还有一位高人叫吕不韦,他是位商人,自然眼光独到,“兼儒墨,合名法”,成了位杂家祖师爷,最后辅佐秦始皇统一了中国。

写到这里不得不说,诸子百家、百家争鸣,最后成事者还是杂家吕不韦,早知如此各家又何必争来争去,早一点融会贯通、兼容并蓄,也没有五百多年的乱世了。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诸子百家是哪些?
从公元前550到公元81年中国有哪些思想家哲学家
诸子百家养生经
《道德经》为何被称为百经之首?其影响深远,被翻译成多国语言
儒家法家道家三者有何不同?三者能否融合?
孔子、老子、庄子、孙子、孟子之间有什么关系?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