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烤烟高质量栽培技术

一、关键栽培技术

1.1 改变种植模式和移栽时间

3 月20-30 日,膜下小苗结束,4 月5-25 日常规苗结束,在此时间移栽结束可以避开雨水集中之前烤完烤烟。调整以往不合理的种植形式推广宽行密株种植,行距120 cm,株距50 cm,推广提前育苗,最佳节令谷雨前栽完,赶在大雨来时烘烤结束,从而减少病菌浸染机会,进而减轻病害发生。

1.2 科学施肥

1)科学使用氮肥,合理配比磷钾肥。补充适宜的微量元素,有机无机肥相结合,硝态氮和铵态氮相结合,重施基肥,早施追肥,补充适宜的叶面肥,监控氯离子和重金属的投入。

2)确定不同地块施肥量。首先要根据土壤化验结果、茬口、耕层深度、土壤质地和肥力水平、品种耐肥性等因素来确定,其次还要根据生产实践经验进行综合分析,才能确定出准确无误的肥料用量。施肥应以氮素为中心,土壤速效磷含量每千克在10 g 以下时,氮∶磷比例以1 ∶(2 ~3)为宜;土壤速效磷含量每千克在10 g 以上时,氮∶磷比例以1 ∶(1 ~2)为宜。在此施肥条件下,还应考虑以下因素:前茬是芝麻、谷子和红薯时,按照要求指标施肥,前茬是玉米、大豆、棉花时,可适当减少氮素,相对增加磷钾比例,并增加硝态氮的使用比例。砂土地比壤土地多施10%~15%,黏土地比壤土地少施5%~10%。

1.3 施肥方法

1)速效肥。穴施时太大不能过,并且需把所施肥料与穴土充分混合均匀,才可能移栽烟苗,以免肥料浓度过大烧根。

2)灌根追肥。烤烟移栽40 d 内,在同行相邻两株烟的中间挖穴10 ~14 cm 深,将每株烟所需追肥量点施于穴内,然后盖土。或者把肥料化成水,在距烟株20 ~25 cm 处打孔,注入肥料液追肥。

3)叶面喷肥时间。叶面喷施在无风的下午16:00 进行,也可在早晨喷施。

二、田间管理技术

2.1 烟田各期要注意事项

1)缓苗期。拔苗移栽时,影响根系对水分的吸收,而蒸腾作用照常进行,引起烟株体内水分亏缺而发生萎蔫,生长停滞,恢复生长需7 ~10 d。因此,在浇足定根水后,1 ~2 d 内要小水勤浇,保持根部湿润,及时查田补苗,保证全苗。

2)团棵期(伸根期)。此期是根系伸展的关键时期,根系生长占优势,茎叶生长也逐渐加快,到了后期茎叶生长与根系生长同步进行。这一时期主要是为旺盛生长做好准备,也是栽培管理上的一个重要时期。因此,必须促使烟株产生完整的根系保证旺长期最大限度地吸收养分和水分。在栽培管理上的基本原则是:地上地下兼顾,但更重要的是促进根系生长发育。

3)旺长期。此时期是决定烟叶产量与产值的关键时期。栽培管理的目的在于促进茎叶旺盛生长,叶片宽大增厚,使烟株晚现蕾,延长旺长期和营养生长时间。要为大田创造充足的光照条件,做好以水溶肥,防旱防涝防病虫害。

4)成熟期。此时期必须及时封顶打杈,留叶数量合理使养料集中供应叶片,促进叶片及时成熟。

2.2 烤烟苗期管理

1)苗齐苗壮。由于早春春寒和干旱,烟苗移栽后如有缺苗,应及时补栽。缺苗造成大田烟株高矮、大小不一,强弱互争养分,造成植株生长不均衡。对已成活的小苗和弱苗,要特别多施1 ~2次“偏心肥”,促进其迅速赶上大苗,真正做到苗齐、苗全、苗壮。

2)中耕培土。一般移栽后7 ~10 d 进行第1次中耕除草,使表土不板结,以不损伤和松动烟根为度。移栽后15 ~20 d 进行第2 次中耕。移栽后35 ~40 d 进行第3 次中耕(即团棵期后),结合高培土使土层疏松,达到灭草和保水的目的。烟株进入团棵期以后,将垄沟内的土壤挖松打碎,培到垄的边缘和垄上,使垄面高大丰满,沟深底平,促进新根发生,扩大营养吸收面积,增强烟株的吸收功能,增强保水、抗旱、抗涝、抗倒伏能力,减少病害。在第2 次中耕时,将细土填平烟苗处坎窝,使垄面平整,减少肥料流失。摘掉脚叶1 ~2 片后进行中耕培土,培土高度为15 ~20 cm。第3 次中耕时,先摘除脚叶2 ~3 片,再进行高培土,培土总高度达30 ~35 cm。

3)打顶抹杈。是现蕾打顶,在烟株生长正常,花蕾伸长约2 cm 高能分清嫩叶和花蕾时,将花蕾和花梗连同2 ~3 片小叶一起打掉;二是初花打顶,在烟株长势旺盛,烟株顶端的第1朵中心花刚开放时,将顶部小叶3 ~4 片和花梗花序一起打掉;三是“扣心头”打顶,当烟株长势欠佳,在顶端的花蕾还包在小叶内尚未明显露出,仅呈豆粒状时,用竹签或镊子挑掉花苞。封顶后每个叶腋都有腋芽,在开花和打顶前都是潜在的芽,封顶后除去顶端优势,潜伏芽会逐渐萌发。腋芽开始是营养生长,以后也会开花结果。因此,封顶后每隔5 ~7 d 就要抹芽1 次,将腋芽刚长至2 ~3 cm 时抹去即抹芽不过寸。连续抹芽4 ~6 次,彻底抹净。人工抹芽费工大,抹芽过程又易使烟株感染病毒性的花叶病等。近年来应用药剂—抑芽敏涂芽,能抑制烟杈芽的萌发,有除芽净,产量高,质量优的良好效果。

三、病虫害防治

3.1 病害

1)烤烟黑胫病。一是选用抗病品种;二是与禾本科作物及甘薯实行3 年以上轮作或水旱轮作;三是推广高垄栽培(垄高30 ~40 cm),注意排水通畅,避免大水漫灌,降低田间湿度,及时拔除病茎、病叶烧掉或深埋,使用农家肥需要进行高温消毒;四是药剂防治。在黑胫病零星发病时开始用药,用25%甲霜灵、霜霉威或72%甲霜灵·锰锌500 倍液喷淋茎基部,每株使用30 ~40 mL 药液,10 d 以后防治第2 次,天气干旱时稀释倍数为600倍,增加每株用药量到50 mL 以上。

2)烤烟青枯病。一是选用抗病品种;二是推荐实行“稻—稻—烟”的轮作。旱地烟的轮作间隔年限至少要在3 年以上,轮作作物最好选用禾本科作物,并进行土壤消毒;三是培育无病壮苗;四是实时早移栽,老病区可以适时早移栽,提早成熟采收使叶片成熟期避开青枯病盛发期,可以减少损失;五是平衡施肥,适当增施磷钾肥,以提高植株抗病性;六是药剂防治,使用农用链霉素、50%琥珀酸铜300 ~400 倍稀释液、20%青枯灵400 ~600 倍液用于烟草灌根,每株50 ~100 mL,如土壤湿度较小,可适当增加药剂稀释倍数,以利于防效发挥。

3)烟草根结线虫病。一是选用抗病品种;二是选用与禾本科作物进行3 年以上的轮作或水旱轮作;三是保持田间卫生。由于烟草生长后期,根结线虫的雌虫和卵大量留存在烟株残体上,在土壤中存活越冬,成为来年的初侵染源,因此在烟叶采收结束后,彻底清除和销毁病株残体及田间杂草,可以有效地降低土壤中的虫源基数,减轻为害;四是用15%的涕灭威12 ~15 kg/ hm2 或10%克线磷30 ~45 kg/ hm2 等药剂防治。

4)烟草病毒病。一是选用抗病品种;二是移栽无病壮苗;三是推行地膜覆盖技术。地膜覆盖是避蚜防病的有效措施,推行先盖膜后移栽或一边移栽一边地膜覆盖技术;四是加强田间管理;五是施用抗病毒病或灭蚜药剂统防统治。用3%啶虫脒2000 倍液或5%蚍虫啉乳油1000 倍液混合0.5%净土灵500 倍液或20%病毒特500 ~600 倍液或2%菌克毒克水剂200 ~250 倍液等抗病毒药剂喷施烟苗,实行“带药下田”。

3.2 虫害

1)烟青虫。一是深耕晒垄,消灭虫蛹;二是在烟青虫3 龄幼虫前用90%晶体敌百虫1000 倍液、50%辛硫磷乳油800 倍液、25%西维因500 倍液、40%乙酰甲胺磷乳油500 ~800 倍液等药剂喷雾防治。

2)斜纹夜蛾。一是清除杂草,收获后翻耕晒土或灌水,以破坏或恶化其化蛹场所,结合管理随手摘除卵块和群集为害的初孵幼虫,以减少虫源;二是点灯诱蛾,利用成虫趋光性用糖醋诱杀,利用成虫趋化性配糖醋加少量敌百虫诱蛾,用柳枝蘸洒500 倍敌百虫诱杀蛾子;三是喷施21%灭杀毙乳油6000 ~8000 倍液,或50%氰戊菊酯乳油4000 ~6000 倍液,或2.5%三氟氯氰菊酯、2.5%氟氯菊酯乳油4000 ~5000 倍液,或20%甲氰菊酯乳油3000 倍液。

3)蚜虫。用10%蚍虫啉可湿性粉剂或15%哒螨灵乳油700 ~800 倍液叶面喷施防治。

4)地下虫害。主要有蝼蛄、金针虫、地老虎和蛴螬。一是秋深耕,清除田边、地头的杂草,以消灭虫卵和幼虫,从源头上加以控制;二是可用50%辛硫磷乳油200 ~250 mL 对成10 倍液后加细土25 ~30 kg 制成药土,然后于傍晚顺垄条施,后浅锄混土。

四、烟叶采收

移栽后到适合采收,一般在下部叶60 d左右,中部叶70 d 左右,上部叶80 d 左右,每5 ~7 d 采收1 次,每株每次采收2 ~3 片,顶叶留3 ~4 片,最后一次性采完。一般在晴天早晨太阳未升起或微弱阳光下进行采收,因这时能准确识别成熟度,而且露水较大,有利于烘烤时保湿变黄。在强光下叶面反光,产生视差变化,易误判生烟叶为熟烟叶。阴天时可以全日采摘,晴天中午不易采收,避免烟叶失水过多而凋萎,或被烈日暴晒灼伤,不利烘烤。雨后叶面烟油被冲洗,采收时手无粘胶质壮,烘烤后烟叶品质欠佳,应待雨后晴2~3 d才采收。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12种烤烟主要病虫害图解(下)
农业专家调研二点委夜蛾防治工作
【蔬菜害虫解决方案】①蔬菜甜菜夜蛾、斜纹夜蛾、烟粉虱、白粉虱
蚜虫、粉虱、蓟马和害螨,西甜瓜这么多虫害如何控制?
烤烟打顶后使用烟望素防治花叶病
半年打药十三次,农家子弟披露玉米和烟叶种植全过程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