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黄靖浩:80%的人都可以跟医院、药店、诊所、理疗店永远说再见!(二)

在上一篇文章,我跟大家分享了我在健康养生方面的学习经历,虽然谈不上我学了多少专业的医学知识,但是我的学习经历和认知,对于一些想追求健康的人来说还是非常有参考价值的。

我这个人心地善良、志向远大、好奇心重、敢想敢干,喜欢学习和探索一些我认为有价值和有意义的领域,当我再次走进大健康行业,为了提升大家对当今医疗体系的认知,我觉得很有必要跟大家聊聊我所知道的如今的医疗体系的种种弊病和问题。

二.关于当今医疗体系的问题

1.西医对于慢性病的无能是公认的

西医西药对慢性病几乎是无能为力的,比如高血压、糖尿病、心脏病、动脉硬化、白血病、红斑狼疮、帕金森症等等,几乎所有的慢性病患者如果接受的是西医疗法,那么就会一直“治疗”、一直吃药,直到死亡。

关于这一点,家里有类似慢性病的老人就会很清楚,他们长期吃药是常态,吃药对他们来说就跟吃饭一样,各种药已经成为了他们生活的必需品,不少人完全成为了药罐子。

前段时间我在朋友圈发过一个视频,一个老年人用麻袋在医院装药,我想那个老年人可能还把那些当作是自己保命和续命的良药吧,但我想说,那些化学家们研究出来的各种西药,是真正的把我们早日送进棺材的罪魁祸首之一。

最近我在道圣和接触了一位开养老院的牟老师,她说她们养老院的老人,当他们的亲人来看望他们时,几乎都是一包药一包药的送来,而那些老人们可以不吃饭,但一定不能不吃药。

所以我想说根据国家卫健委公布的数据,我国因病致死亡人数占总死亡人数的88%,就这一点就足以说明当今以西医西药+注射输液+各种手术+放化疗为治疗手段为主的医院是多么的无能!

也足见如果如今的各种医院和各种西药能解决各种疾病,那因病死亡的人应该占比很少很少才对,可为什么因病死亡的人数却占比80%多呢?

很久以前我就看过一个倪萍老师的访谈视频,视频中的医生说现代医学公认的:几乎所有的慢性疾病都是无法治愈的,现代医学能治愈的疾病非常非常少,两个手的手指头都可以数过来。

从这个视频来看,视频中的这些西医医生们还有些自知之明,还有些良知,敢于说出事实和真相,我要为他们点赞。

所以大家如果以前不知道,也没看过这个视频,大家还不断往西医医院送钱,我可以理解,但如果大家知道了,也看了这个视频还是不断往西医医院去送钱,那就真是自己的问题了。

我想说我们一定要明白,针对很多慢性病,现代医学(西医为主的各大医院)解决不了,不代表中医解决不了,不代表道医解决不了。

2.从医药渠道商和老中医那得知的内幕

很久以前接触过医药代表这个职业,知道他们的收入很不错,但是后来随着监管力度加大,还有竞争的白热化,不少人离开了那个行业。

但是善于搞人际关系的一些医药商们依然过很滋润,我从一位月入六位数的医药商的口中得知,他的工作很简单,就是请那些医生们吃吃喝喝玩玩。

把那些医生们伺候好了,自己的药的销量也就不是问题了,而且他给那些医生们提供的药没有10倍利润,他是不会做的,因为伺候那群医生的开支和成本不低,所以必须要有足够利润和暴利。

由此可见,就医药商这个环节就有如此高的利润,那医院呢,医院也要赚钱,医院又会加价多少呢?总之没有个几倍利润,医院肯定也不会卖,因为医院也是企业,赚钱才是第一需求。

就像如今的道圣康膜,道圣康膜可以解决上百种因为寒湿淤堵导致的各类病症,真正的可以帮助老百姓花更少的钱,用更少的时间,承受更少的痛苦去解决人们从头到脚的酸、麻、胀、痛、痒等问题

但我通过跟医药采购商沟通后,他们说道圣康膜对接医院和药店很吃力,除了铺货和开票的成本是大问题,更重要的原因是利润太低,就算对接成功,药店和医院也不会去大力推广这个产品。

说到这里我不得不说我结识的一位有50多年行医经历的老中医,他说过去有很多很便宜的老药,效果特别好,但是因为利润低,赚不到什么钱,所以开那些药的医生越来越少,最后那些药就退出了市场。

反而是那些效果不怎么样,价格却不低的药销量很好,从而出现劣币驱良币的现象,包括他原来在医院上班时,因为不愿意为了赚钱而去开一些价格又高,客户可要可不要的药而遭到排挤,最后他因为看不惯而离去。

更让我觉荒唐的是,他说他有两个徒弟,有一个是博士毕业,有一个是专科毕业,博士毕业那个“很会写文章”,所以各种职称很高,但在临床经验上特别差,也就是医术很糟糕,而专科毕业的那位在临床经验上下了大量功夫,医术不错。

然后现实就是那位博士毕业的徒弟因为学历高,各种职称高,就成为了名医,待遇自然就很好,由此足见如今以西医为主的医疗体制,好像看病的医术如何不是最重要的,最重要的是学历高和“会写文章”。

3.抗生素和激素的大量使用在祸国殃民

在网上我看到这样一组数据,根据世界卫生组织的统计数据,2004年全球发生的160亿次注射中,中国发生了50亿次,是世界最大的“注射大国”。

国家发改委最新数据显示,2009年我国医疗输液104亿瓶,平均到13亿人口,这相当于每个中国人一年里挂了8个吊瓶,远远高于国际上2.5~3.3瓶的平均水平。

现如今我们去大多诊所和医院,依然会看到“吊瓶林立”的场景,而我想说西医医药大多以抗生素和激素为主,基本都是化学制剂,曾经我看过央视白岩松老师针对抗生素滥用的一个专题节目,输液:为何泛滥成灾,看完后我很受启发。

当各种抗生素的药,特别是当输液大行其道时,整个民族的身体免疫力都会大幅减退,以致群体性抗病毒能力越来越差,最后与各种顽固型传染病的病菌对抗就会成为社会常态,比如当下的疫情。

在此我特别要分享的是一个医学临床给药原则:“能不用就不用,能少用就不多用,能外用不口服,能口服不肌注,能肌注不输液”。

但是我们会发现,现在的诊所、医院,特别是儿科,注射输液依然是普遍性现象,孩子感冒、发烧、咳嗽等小问题大多都还在选择注射和输液,还有现在很流行的雾化。

可是这些以抗生素和激素为主的解决感冒、发烧、咳嗽的方式正是摧毁我们孩子免疫力的罪魁祸首,经常去医院的家长会发现:孩子总是反复感冒、发烧、咳嗽。

而我想说采用西医西药去治疗感冒、发烧、咳嗽的方式,病情看似缓解和得到控制了,但本质是钱花了,时间和精力也浪费了,孩子的免疫力却是越治越差,身体越治越弱,这也许正是那些不良的西医和医生们最乐意看到的结果。

所以要想保护好自己和家人的身体健康,要想多活几岁,要想无疾而终,就要尽量远离医院、远离诊所、远离药店,提升养生保健,提升对医学的认知,特别是对中医和西医的整体认知是非常有必要的。

所以下一篇文章我将为大家分享健康养生之道,如何更好的去治未病,治欲病,治已病。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医药新政下,行业生变
朱文元:台儿庄区医史初考
没进目录和丢标处方药如何操作标外市场,一文秒懂
【新路】处方药院外销售“金矿”埋得深,开采前要备好啥?
面对中医,我们已经别无选择
2017年医药零售行业十大变化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