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从后勤角度详析中印边境自卫反击战我军的后撤(完)

空运不济

行文至此,也许会有读者觉得,虽说公路运输受限,但为什么不能辅以空运呢?1950年18军进藏时,空军就曾组织过成规模的空投支援。到1962年时,我空军实力明显较建国初期强大,为何反倒不能组织空运支援呢?

青藏高原地域辽阔,面积240万平方千米,约占中国陆地总面积的四分之一。从新疆、青海方向实施空运,航程过长。从四川成都方向支援才是唯一现实的选择。

四川盆地群山环绕。虽然盆底平均海拔只有500米左右,可一旦过了雅安,地势陡然上升,从盆地跳跃到高原,形成一道天然屏障。青藏高原平均海拔4 500米,仅喜马拉雅山脉,就有有11座8 000米以上的山峰。7 000米以上的高山有50多座。由于海拔高,天气变幻无常。时而晴空万里,时而乌云密布。高山之间,云层的变化会产生强大气流,从而使飞机经过时很难操纵,极容易造成撞山、坠毁事故。

抗战时期,美国陆军第14航空队开辟的驼峰航线,只是从青藏高原边沿飞过。但即便如此,第14航空队在3年多的时间里,坠毁运输机近600架,牺牲飞行员1 500多人。相比之下,要从成都方向空运支援中印东段边境战场,就必须飞入青藏高原腹地。驼峰航线飞行高度不到5 000米,而康定南边的贡嘎山高7 556米,北面的大雪山高度在6 000米以上,飞这条航线的飞机必须将飞行高度提高到7 000米以上,致使载重量锐减。

1962年时,当雄机场虽已建成,但该机场系土质跑道,载重力低,大型飞机不能降落,更不能起降歼击机,不具有真正的后勤运输意义和防空价值。况且我国当年尚无能力在西藏高原建立飞行导航网和雷达保障网,也缺乏航图。在此种情况下,安全飞行都无保障,大规模空运更是困难重重。

50年代初期支援18军进藏的空运行动,从1950年4月持续至1952年11月。初期使用了9架C-46和1架C-47,1951年增加了35架伊尔-12和3架C-46。这期间共出动了1 282架次,从成都凤凰山机场起飞,向康定、甘孜、昌都、太昭等地空投各种物资2 326吨。也就是说,32个月时间里,平均每月出动40架次,日均出动1.3架次,平均每架次载运物资1.81吨。

C-46,C-47,伊尔-12

需要指出的是,这只是从成都飞往康定、甘孜、昌都、太昭的空运量,如果从成都飞往中印东段边境,平均航程至少要增加1倍,而每架次载重量至少要减少一半。

抗美援朝战争结束后,虽然从规模来看,中国空军已是世界排名第三的空中力量,但却是支典型的防御型空军。突出表现在歼击机占比极高,轰炸、强击等进攻性机种明显不足,至于运输机这样的保障部队,力量就更孱弱了。三年困难时期,国家严重缺乏外汇,与苏联的关系也众所周知,航空燃油、滑油及航空器材进口严重不足。连空军优先保障的歼击机部队,飞行员平均年飞行时数,曾降低至不足30个小时。作为颇吃航材的“油老虎”,运输机部队出动率就可想而知了。

当时的中国空军,共有C-47、C-46、里-2、伊尔-12、伊尔-14这五款运输机。C-47早在开辟驼峰航线时,就被证明不适宜高原飞行。支援18军进藏空运行动时,也更加证明了这一点。购自苏联的里-2系DC-3(C-47的民用版本)仿制品,高原性能还不如原型机。建国初期,通过战场缴获和国民党空军及民航起义,我军保有18架高原性能尚好的C-46运输机,但初期只有9架能飞,后来又想办法修复了3架。但经过10余年使用,到1962年时,C-46机队的完好率及出动率,不可能比50年代初更高,估计只能拆东墙补西墙凑出5架堪用的C-46。

50年代初,我国进口了42架伊尔-12。1956年,又从苏联进口了49架伊尔-14。这两款机型,中苏反目后按妥善率80%计算,有72架能飞。其中有一些必须执行要员运输及民航客货运运输任务,那么能集中到西藏方向的,能有40架就算顶天了。、

以上45架堪用飞机,如果按从成都凤凰山机场起飞,每架只能载运1吨物资空投至中印边境东段战场来看,全部机群出动一次也只能运送45吨物资。且不说空运行动是否会受到印度空军威胁,空运行动本身很大程度上是要“看天行事”的。青藏高原气象条件本就复杂,诸多山口更是变幻莫测,有不少堪称“鬼门关”,甚至被视为“空中禁区”。因此,我运输机部队的实际出动率受各方面条件制约,可能并不会比1950年至1952年支援18军进藏空运行动的出动率更高。就算我们克服一切困难,将出动率提高一倍,达到日均2.6架次,那么每日运送的2.6吨物资相对于地面部队需求来说,即便不是“沧海一粟”,也是杯水车薪。

就敌不通

既然公路运输和空运皆困难重重,那么,我军能否像土地革命战争、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时期那样,以战养战,主要补给取之于敌呢?

关于这个问题,先看我方公布的1962年对印边境自卫还击战缴获数据:飞机5架、坦克9辆、汽车437辆、88毫米加农炮13门、88毫米榴弹炮36门、75毫米山炮12门、106.7毫米迫击炮27门、106毫米无后座力炮6门、81毫米迫击炮142门、51毫米迫击炮144门、轻重机枪631挺、长短枪5 772支、火箭筒112具、枪榴弹发射器(掷弹筒)32具、枪弹4 120 591发、炮弹79 720发、手榴弹16 921枚、地雷14 848枚电台(报话机)520部,炮兵观测仪等其他器材735部(具)。

这份缴获清单看似不少,而且缴获的枪弹、炮弹、手榴弹及各种枪械、火炮数量,都明显超过了我军的战斗损耗。但实际上,由于我军进展太快,部队缴获物资后,往往只匆匆统计个数量上报战果,却腾不出人手看管物资,因此许多列入缴获的物资实际上在后撤时并未能悉数收集齐,诸多物资散失了。

战后,我军将收集到的缴获物资全部交还印军,印军清点签收的物资清单如下:苏制米-4直升机1架(堪用)、英制“水獭”运输机1架(严重损坏)、美制M3A3坦克2辆(缺少零件)、汽车117台(50台完好、67台缺少零件)、英制88毫米加农炮3门(2门缺少零件、1门严重损坏)、英制88毫米榴弹炮18门(14门缺少零件、4门严重损坏)、英制75毫米山炮6门(2门缺少零件、4门严重损坏)、英制106.7毫米迫击炮7门(缺少零件)、英制81毫米迫击炮54门(15门完好、36门缺少零件、3门严重损坏)、英制51毫米迫击炮75门(58门完好、17门缺少零件)、重机枪22挺(7挺完好、13挺缺少零件、2挺严重损坏)、美制7.62毫米坦克机枪6挺(缺少零件)、英制7.7毫米轻机枪261挺(223挺完好、26挺缺少零件、12挺严重损坏)、英制7.7毫米轻机枪备用枪管208根(全部完好)、加拿大制9毫米冲锋枪552支(488支完好、41支缺少零件、23支严重损坏)、美制7.62毫米半自动步枪30支(全部完好)、英制7.7毫米步枪2 105支(1 750支完好、306支缺少零件、49支严重损坏)、手枪57支(40支完好、12支缺少零件、4支严重损坏)、信号枪79支(71支完好、4支缺少零件、4支严重损坏)、美制90毫米火箭筒37具(26具完好、8具缺少零件、3具严重损坏)、掷弹筒、枪榴弹发射器12具(11具完好、1具缺少零件)、炮弹22 400余发(全部完好)、枪弹2 139 000余发(全部完好)、英制7.7毫米轻机枪弹匣2 181个(全部完好)、加拿大制9毫米冲锋枪弹匣950个(全部完好)、90毫米火箭筒弹137发(全部完好)、手榴弹19 357枚(全部完好)、信号弹500发(全部完好)、地雷1 895枚(全部完好)、美制空压机4台(3台完好、1台缺少零件)、推土机7台(6台完好、1台缺少零件)、英制压路机1台(缺少零件)、发电机4部(1部缺少零件、3部严重损坏)、油机2部(全部完好)、电台6部(1部完好、5部严重损坏)、步话机10部(8部完好、2部严重损坏)、电话机7部(1部完好、6部严重损坏)、电池10箱(全部完好)、望远镜30具(全部完好)、降落伞400顶(全部完好)、铁丝网280余捆(全部完好)、园锹、十字镐350把(全部完好)、油桶757个(497个完好、260个破损)、电线5 600米(部分完好)、其他军用器材(包括钢盔、降落伞绳、观察、通信、工兵器材等各一部)、军用大衣、毛毯1 973件(全部完好)、军服2 760余件(2 410余件完好、350余件破旧)、蚊帐、被子、床单等720余件(全部完好)。

也就是说,我军实际收集到的印军物资不仅是万国牌,而且有许多已经不堪用了。当年我军装备已实现制式化,缴获至印军的万国牌装备与之不兼容。让我参战部队脱离已方体系依托,为这些杂色装备重新构建一个无比复杂的使用、维护体系,这是非常不现实的。当然,缴获自印军的给养还是可以充分利用的。但问题是,那点缴获的粮食够吃多久?吃完了咋办?

明智选择

综上所述,与其等大雪封山后,让已前出脱离我军后勤保障末梢的参战部队弹尽粮绝,被围上来的印度援军活活拖死,耗死,变大胜为惨败,不如大胜之后见好就收,占据道义上的制高点。当年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们的决策,着实没毛病。

从另一个角度来说,中国撤军的举动,将沉重的后勤包袱扔给了印军。出于战败后的心理恐惧及面子考虑,印军此后极大加强了中印边境的军事存在。当地远离印度的经济及工业中心,虽说印军迫于后勤压力,不得不将边境大部分兵力集中在海拔相对较低的平原地带,只在前沿据点维持部分兵力存在。但问题是,这些前沿据点受喜马拉雅山山势所限,呈现出宽正面、浅纵深,只能沿山谷排列“一字长蛇阵”的特点,战时难以横向支援,印军也极难横向机动。而且由于藏南地区是迎风坡,当地晴天少,雨天多,终年云遮雾绕,湿度很高,对印军的粮食、军火等物资保存相当不利。前沿据点的印军必须依赖于山下长期、大量补给才能存活。这些物资只能通过山间简易公路艰难向上进行。藏南地处迎风坡,一年有半年是雨季,山间小路水毁严重,维护工程量很大。如此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对印度的国力、军力消耗很大。

更为重要的是,印军耗费如此多的资源维持的中印边境军事存在,却处在一个“攻不能攻,守不能守”的尴尬境地。因为解放军守住了各山口,居高临下,一夫当关,万夫莫开。印军只能沿着有限的通道向上仰攻,无法迂回包抄,硬打硬拼不仅毫无胜算,而且对后勤运输线来说不堪重负。如果转入防守,那一条条沿山谷纵向排列的“一字长蛇阵”,实际上与1962年别无二致。和置身事外的各路政要和评价家不同,印军冷暖自知。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1962年中印战争中双方的步兵装备
驻扎在我边境的印军山地师战力如何?
1962年中印边境战争,图9遣返印度俘虏,图2解放军藐视敌人
1954年拉萨通车,将军流热泪:3000名筑路官兵长眠高原
印度军费支出全球第4,前线士兵却吃过期10年饲料,气得暴打后勤
都21世纪了,印度为何还在用二战时期的英制“布仑”老式机枪?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