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这一战,大中华3万精锐惨败8000蛮夷:《孙子兵法》跌落神坛?
userphoto

2023.07.09 内蒙古

关注

大清咸丰十年(公元1860年)8月,第二次鸦片战争期间,英法联军2.5万人登陆天津,兵锋直指我大中华的首都——北京。年轻的咸丰皇帝即令军队勤王、拱卫京师。

当时接到守卫任务的是当时的清朝名将僧格林沁。作为一名经验丰富、有勇有谋的名将,僧格林沁迅速汇集了1万满蒙骑兵以及2万步兵,总计三万人守卫北京。这些均为精锐之师,且在僧格林沁的带领下士气高涨,面对以往视为蛮夷的英法联军,3万将士均同仇敌忾,誓将血战到底。

9月21日,英法联军先头部队共计8000人进抵北京近郊的八里桥。长途行军,联军有些疲惫。而僧格林沁驻扎多日,且摆好阵型,以逸待劳,面对区区8000蛮夷敌军,僧格林沁认为一举拿下这区区8000人不在话下。

战斗打响了,清军仗着人多势众、士气高昂之“天时地利与人和”,精锐的骑兵率先发起攻击。此时的僧格林沁脑中必然联想到了当时八旗骑兵无敌天下的飒爽英姿。

但现实很打脸的是:精锐的骑兵行至距离英法联军千米之时,即刻遭遇了火炮的猛烈攻击,不断倒下。清军顶着巨大伤亡,丝毫没有退缩,依然继续冲锋。好不容易冲到200米的位置,突然英法联军步兵团开启了密集的机枪,大批清军将士随之倒下。

僧格林沁看到前方部队伤亡惨重,立马投入了第二梯队骑兵发起攻击,妄图以人数取胜,但是很可惜的是,即便这支精锐铁骑再怎么临危不惧,再怎么视死如归,但在密集的炮火面前统统成为了炮灰,最后只有少量骑兵冲锋至英法联军前四五十米远的地方,随后人仰马翻、饮恨而死。

之后清军发动了多轮冲锋,但最多也就冲锋至距离敌军30米远的地方便再也无法前行。这就是发生于第二次鸦片战争期间的八里桥之战,战争从早上7点持续到了中午12点。清军在付出了巨大伤亡之后依旧不能阻挡不了敌军。之后英法联军进入北京,咸丰皇帝被迫逃亡承德,开始了破罐子破摔的堕落生活。

八里桥一战,我大中华3万精锐惨败8000蛮夷,宣告《孙子兵法》神话该破灭了

八里桥之战是我大中华近代屈辱历史上的又一场战争,它的失败不仅使得大清朝的最后精锐化为乌有,大中华的首都——北京被英法联军占领,更是开启了国土丧失、主权沦丧的屈辱历史之开端,那么为何八里桥之战为何会失败?很多人将其归结为当时清政府的腐朽无能,实际大错特错,清朝之所以能在中原大地站稳脚跟、传承300年,根本原因还在于它很好地学习并领悟了传统的中华文明。

众所周知,《孙子兵法》作为中华文明传承的兵法绝学,一直以来被奉为经典,成为了封建王朝双方统帅必学的兵法专著,也一举封神,那么八里桥之战,30000VS8000,我大中华彻底惨败,是没有认真贯彻《孙子兵法》吗?

要想弄懂这个问题,首先要分析《孙子兵法》的核心要义是什么。

儒家大佬孟子曾经说过一句传诵千古的名句:“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寓意天时气象、地理环境都不是左右战争的核心因素,唯有人心才是取胜的不二法宝。人心齐了,哪怕环境再恶劣,都能平地出奇迹,进而攻无不克战无不胜;反之,若人心散漫,即便“城非不高也,池非不深也,兵革非不坚利也,米粟非不多也,”还是会“委而去之”、弃城逃跑。

作为封神的兵法著作——《孙子兵法》更是将“人和”这一因素提升到了巨大的高度。既然人心是决定战场胜负的不二法宝,那么如何打仗也就一目了然了。对于己方,统帅需要做的是如何凝心聚力,使其铁板一块;对于敌方,必然对其分化瓦解,让其化为一盘散沙,自然就不攻自破了。

故而,《孙子兵法》在首篇的计篇中就点出了“人心”这一主旨奥义:“兵者,诡道也。”打仗说白了就是怎么使诈,怎么乱敌人的心智,让他们内部分崩离析。那么如何使诈呢?“用而示之不用,近而示之远,远而示之近,利而诱之,乱而取之……亲而离之。此兵家之胜,不可先传也。”

由此可见,作为兵法之巅峰的《孙子兵法》,显然也是受到了自古而来中华文明传承延续的“人和”观念的影响,对于“人和”以外的其他因素并没有纳入到应有的兵法体系中来,导致陷入了以人和为己方基石,以欺诈为对抗利器的二元作战思维当中,无怪乎中国史学会理事黄朴民在编译《孙子兵法》时如此总结:

“在孙子看来,战争说到底是敌对双方比试'诈术’的过程,会骗的打败不会骗的,大骗子战胜小骗子,骗术越是高明,骗术越是多样,就越是拥有取胜的把握,就越是能成为胜利的主宰。”

也正是因为“人和”太过可贵,“诈术”太过重要,故而中国封建王朝之间的争斗,都是围绕人心展开的,最典型的莫过于三国时期,看似文质彬彬的诸葛亮、周瑜,以及鹰视狼顾的司马懿,无不都是使诈高手。战争的结局也均以败方的一句“我中计了”而告终。

再回过头来看八里桥之战便会发现:清军很好地贯彻了《孙子兵法》的奥义,也占据了天时地利与人和:己方地盘,地理环境我方最为清楚;天气和地形也适合骑兵冲击;最关键的是我方同仇敌忾、视死如归、士气高涨,“人和”达到了极致。那为何还惨败了呢?所以只能说明一点:八里桥之战,宣告《孙子兵法》神话破灭。

《孙子兵法》为何神话破灭、跌落神坛?落后的人心论终究抵不过降维打击的恐怖

与八里桥之战异曲同工的当属1991年的海湾战争,面对茫茫沙漠环境,占据了天时地利与人和的伊拉克认为坦克在沙漠里就是无头苍蝇,我看不到美军也不会看到,但是他们忽视了美军装备了全球定位系统,在伊拉克军队眼中形如黑暗的沙漠环境,却在美军眼中是一张明图。

一方摸着石头过河,另一方开了明图,用《三体》中的降维打击来形容非常形象,这仗怎么打?

八里桥之战也是如此,蛮夷的英法联军拥有射程几百乃至上千米的火炮和机枪,而英勇的清朝骑兵只能近身肉搏,这明显也是降维打击带来的不对称优势,也反映出降维打击太过恐怖,对战争的决定性作用太过明显,远非孟子眼中狭小的“天时地利与人和”所能比,更不是《孙子兵法》落后的“人心战术”所能对抗。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僧格林沁为什么要在八里桥开阔地和英法联军开战?不能夜战和近战吗?
清朝对阵英法联军最窝囊的一次战斗,自损万余,杀敌仅五人
此战中国伤亡1万毙敌5人 战场成屠宰场,敌人高呼中国不可奴役
扎心!清朝出动3万精兵,为何只打死5个英法联军士兵?
这是怎么了?清军死亡数万骑兵才换来英法联军伤几人 – 铁血网
百年前,谁在守卫圆明园?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