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温言的6月书单:每一本都相见恨晚

作者温言,公众号ID:wenyanhello。职场写作人,终身学习者。毕业于北京大学、伦敦政治经济学院(LSE)。著有《第2份工作》《你只是还未全力以赴》《世上没有怀才不遇这件事》,豆瓣2016年度畅销书《把小日子收进手帐里》。


最近工作比较忙,体现在阅读上就是读不了任何专业书和大部头的东西。

无论是书的主题、版式设计还是内容,都希望是那种能让人全身心放松下来的,读起来有趣的东西。


别看书单列了好几本,其实都还是在读的状态。

因为看完一段就随手一放,所以下次读的也是随手捞到的一本。其中不乏有价值、值得读的书,等看完后会再通过单独的文章,给大家推荐。


《赖声川的创意学》



许多人知道赖声川是因为他写的话剧。但如果只用“戏剧家“来称呼他,就窄化了他的价值。

尽管主业是戏剧的创作,但他长于思考和创意。他在斯坦福大学开设课程”创意的思考“,吸引来了诸多非戏剧专业的学生聆听。


赖声川认为:“创意是可以‘练’的!”

他相信:创意固然神秘,却是有法可学、可管理的。所以累积多年创作经验与创意教学心得,他利用自己去雪山闭关的时间,写下了这本有留白、有余韵的《赖声川的创意学》。


这本书我还差最后几章没有读完,读完后会专门为它写一篇分析的文章。推荐大家一读。



《如何有效读一本书》



近年来非常流行教大家”如何思考“或”如何做某类事务“的书籍——被称为”DIY类书籍“。

奥野宣之就是这类书籍中非常典型的一个作者。


我之前因为研究手帐,曾从台湾代购过他的《活用一辈子的笔记术》,拿到手后发现不太适合我们的国情,比较失望,所以对这本书也没有抱太大的期待。


结果这本书反而带来了许多惊喜!我在里面得到许多启示,也做了不少笔记。


奥野宣之在这本书里将读书拆分为四个部分:

选书

买书

读书

应用


最符合日常场景的,是”读书“和”应用“两个部分。

比如书里提出了一种”鲔鱼火锅读书法“,很有意思。还提到了当你身边没有人可以咨询时,如何用选书、读书里的特定部分,来解决自己的实际困难。

这又是一本值得单独评论的书,等我读完再给大家详细介绍吧!


当然这本书也有不足之处:可能因为写的比较早,所以内容都围绕的是实体化阅读展开的,没有涉及电子阅读的部分。另外就是本书更适应作者所在社会环境,比如大部分日本人都会携带小本子记录,看到什么都可以掏出本子记下来——所以对于这些内容是需要变通处理的。



《瘾*手绘笔记》

 


本书作者是我很喜欢的宇田川一美。

最早知道她是因为一个朋友在Mark‘s公司协助企划,而宇田为这个公司旗下知名 Maste胶带做过许多好玩的杂货创意。


这本书从开本、版式和色调上,都经过了精心的设计。所以传递出来的阅读体验是非常舒服和放松的。

它介绍了作者本人平时做手帐时的许多奇思妙想,也提供了一些具体而好玩的方法:比如用咖啡滤纸做手帐收纳;用纸胶带做散步地图...


由于宇田自己的特长是绘画和手工,所以本书也专注于介绍这两方面的内容。尽管本书可以归类在手帐书里,其实更偏向于如何“好玩 好看”的手工作品和插图作品。


本书不是很适合手帐初学者,已经入坑的可以买。


 

《幸福的方法》



本书的原型是哈佛大学开过的一门课。


这门课在MOOC网站Coursera上的评分也是极高的。不过遗憾的是,那门课每年只在有限时间开放,而且我从来没赶上过,所以只好看看作者的书,聊胜于无。


这本书背后依托的方法论,是积极心理学。但本书也有一个较大缺陷:没有对方法论的完整系统的阐释。这导致了部分观点缺乏足够多的说服力,停留在表面。

好处是:读上去很轻松;坏处是:深度不够,核心东西挖掘得不够。


《幸福的方法》主要阐释了作者的一个观点:

能否让自己获得持久的幸福,才是衡量一件事情是否值得去做的标准。而这个标准的公式是:幸福=快乐 意义


作者认为瞬间的快乐不等于幸福。因为所谓的输赢、挣钱、花钱、功成名就,只是瞬间的情绪。

如果一个人想获得真的幸福,就必须既有明确的人生目标,同时又可以体验当下的喜悦情绪。也就是:当前的快乐 未来的获益。

 

本书是积极心理学在普通人生活里的一次创新应用。瑕不掩瑜,是一本值得阅读的好书。

其实比起成功财富来,幸福才是这个飞速变化社会里人们的刚需。这可能也是为什么许多人一边批评着它、一边还是打了高分的原因。

  


《城市的胜利》



我对城市和建筑类的书始终特别感兴趣。

原因之一是我觉得,作为一个普通人,想要深入、全面地了解经济和政治环境,其实是很困难的。但我们日夜生活的城市却提供了一条途径,让普通人也能深入其中。

城市作为政治经济环境的载体和直接映射,可以更直观地传递给我们相关信息。


比起枯燥的研究报告、语焉不详的专家讲话,我们在城市日常生活中接触观察到的信息,更容易理解。


所以我一直觉得:深入了解你已经熟知的城市,就相当于掌握了某种智慧,可以更前瞻地看到未来。

这本书有许多特别有意思的章节,提到了城市发展中的一些悖论。比如:

  

某些地方的贫困是有原因的,我们不应指望它们迅速地富裕起来。当一个地方提供了贫困人口所特别看重的便利设施时,那么这个地方可能会继续贫穷下去。城市贫困的重大悖论是,如果某个城市通过完善公立学校或者公共交通的方式改善了现有贫困人口的生活状况,那它将会吸引来更多的贫困人口。

 

再比如书里提到汽车城底特律,是怎么用工业化为低水平劳动者,提供了满足温饱的机会,实现了繁荣,又如何被同样一点慢慢摧毁的:


底特律令人可怜而又可悲的是,它的充满活力的小型企业和独立供应商培养出了大型的、全面一体化的汽车公司,后者却逐渐成了'停滞'的代码名词……福特明白如何合理设计生产线,以便能够利用文化水平较低的美国人的才能。但从长远来看,技能水平较低的底特律人给底特律造成了经济上的损害。


当你看到书里某些内容的时候,很难不联想到我们身边的某些城市。

当这些关联在一起的时候,你就发现无需什么专家教授的解读,你对身边发生的事,就有了更深入的理解。

 

END



P.S.: 你们最近看了什么好书?

如果有值得推荐的,欢迎在留言推荐给其他朋友。

按照这个格式留言:

推荐书名 作者 为何推荐 你的最大感悟


优质荐书留言我帮你们上墙!!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学会这一招,人人都可以有源源不断的写作素材
破产的城市底特律
设计草图手绘培训营 底特律创意研究学院
提高写作能力,从有效阅读这本书开始
书评|人类明天的种种可能
城市的胜利?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