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每当人生之路,走进暧昧难明 | 二刷《长安三万里》有感

《长安三万里》像成年人的童话,以古典唯美的画面和诗人诗歌双重在场的叙事描摹了盛唐群星闪耀时,底色却是关乎成长、梦想和遗失的人生寓言。人人都会写诗的大唐,诗人层出不穷,而最亮的一颗颗星,照亮了大唐的夜空。
唐代流行壮游,即怀抱壮志而远游,在游历大好河山的过程中寻找人生的出路。李白“十五好剑术”,以侠客自诩,有王佐之志;高适自幼习武,有驰骋沙场之志。影片以晚年高适回忆和李白相遇相交的岁月,叙写了二人绵延一生的友谊,其间贺知章、张旭、王维、孟浩然、常建、王昌龄、崔宗之、李龟年、杜甫等“文人圈”,岐王、玉真公主、永王璘等“权贵圈”,郭子仪、哥舒翰等“武人圈”和岑夫子、丹丘生等“方外圈”以或多或少的“戏份”,共同演绎了开元盛世到安史之乱波澜壮阔的历史故事。
[明]刘琰《骑马游山图》
李白和高适在不打不相识中相遇,此后或同行,或分手;时昂扬,时沮丧;有许诺,有践约;平时相忘于江湖,急时千里万里来相伴。李白为商人之子,无法参加科举考试,以干谒权贵谋求出路;高适为名将之后,家族败落,以光耀门楣为念。李白乃天纵之才,天真烂漫,“一生不羁爱自由”;高适学而知之,成熟稳重,且待大器晚成:二人的人生之路注定不同。

长安:少年壮志当拿云

影片借李白之口诵出庄子《逍遥游》的开篇几句:“北冥有鱼,其名为鲲;化而为鸟,其名为鹏。鹏之背,不知其几千里也。”“大鹏一日同风起,扶摇直上九万里”“如此盛世,当为大鹏”,是初出茅庐的李白直抒胸臆的自道。大鹏展翅高举的壮美景象,成了李白凌云之志的写照。
统一安定的盛唐,奠定了诗人们自信张扬的个性。他们普遍有天下舍我其谁的信念,扶危拯溺、博取功名好似探囊取物,易如反掌。——没有谁愿意沉埋弃用。孟浩然终身布衣,只是“欲济无舟楫”,非不为也,实不能也;王维中岁隐居终南山,也有仕途失意的苦衷;李白“愿一佐明主,功成还旧林”,有着积极的入世情怀。

日本画家狩野常信绘《中国三十六诗仙图》(局部)

国势上升的大唐,开疆拓土,平定叛乱,为勇力之士提供了广阔的用武之地。科举之外,赴边入幕,建立军功,成为士人重要的进身之阶。在游侠尚武的时代精神感召下,李白写出“儒生不及游侠人”的诗句,高适《塞下曲》直接表达了对文士的嘲笑:“万里不惜死,一朝得成功。画图麒麟阁,入朝明光宫。大笑向文士,一经何足穷。”
梦想的尽头是长安——大唐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离帝王最近的地方,更是梦想变成现实的地方。在玉真公主和贺知章的举荐下,李白终于接近了权力至尊,过了一段御手调羹、贵妃捧砚、力士脱靴的豪奢生活。可惜好景不长,因招人嫉恨,他被想辅佐的“明主”唐玄宗“赐金放还”,宣告了他政治生涯的失败。
入赘、修道无果,种种遭遇都让李白看不清前路,发出“行路难”的呼号。影片高潮,李白面对黄河吟诵《将进酒》,仿佛杜鹃啼血,令人声声不忍闻。骑鹤遨游,上天入海的魔幻画面下,隐藏着李白精神上最大的自由和心灵上最深的痛苦。——大鹏终不曾展翅。这也是影片最打动中年人的地方。经过了社会的“捶打”,我们如李白一样,梦想在一片片遗失。

[明]崔子忠《藏云图》(局部)

安史之乱中,长安被火烧了,象征着李白梦想的陨落。李白暮年甚至因投靠谋逆的永王李璘成为罪囚,流放夜郎,遇大赦才得以东还。他乘舟东下,写下人生中最为迅快的一首诗《早发白帝城》:“朝辞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一日还。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在去世前一年,李白作诗《登金陵凤凰台》,尾联为:“总为浮云能蔽日,长安不见使人愁。”人生暮年,身在天涯,依然心系长安。
纵有天纵之才、凌云之志,依然得不到重用,报国无门,这是李白最深的痛苦。

《李太白全集》(中华国学文库)


梁园:人生失意当沉潜

高适也曾去长安寻找机会,但屡屡碰壁使他意识到,他盛放梦想的地方不是帝京,而是边塞。影片中高适口吃的少年形象,与学习能力笨拙的“人设”,符合他大器晚成的特质。
每当人生之路暧昧难明时,高适不是陷入迷茫虚度光阴,而是回到梁园苦读、习武。梁园在影片中是高适的故乡,但在历史上是有名的文化遗迹,是文士精神上的故乡。梁园始建于西汉,位于商丘,是梁孝王营建的皇家园林,后成为梁园文学的主阵地,为文士们驰骋英才的宝地。后世文人多慕名而来,缅怀寄慨,发思古之幽情。我们熟悉的王勃《滕王阁序》“睢园绿竹,气凌彭蠡之樽”中的“睢园”就是梁园。

[清]袁江《梁园飞雪图》(局部)

高适、李白和杜甫也曾在此间盘桓。“三百里梁园”成为高适和李白寻找人生道路的驿站。尤其是高适,他清醒地意识到自己“才学不够,武艺不精”,多次回到梁园,重新出发时,必定多了自信和才干。有一天,突然不口吃了,他找到了无敌的自信和坚定的方向,做到了“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
李白在此写下了《梁园吟》,末句“欲济苍生未应晚”以天下苍生为念,与屈原“哀民生之多艰”一脉相承。文人身上的道义担当令人动容,即便潇洒自适如李白,也对世间的芸芸众生怀有深厚的关切。影片中李白感叹“梁园虽好,不是久恋之家”(司马相如语),且在此吟出“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的诗句,将思乡情绪渲染得催人泪下。
梁园的山水自然也抚慰了诗人的心。中国人与自然不是主客对立的关系,而是相通互感的亲缘关系。唐人颇能领会山水自然的意趣,作了大量山水田园诗,王维和孟浩然是其中翘楚,合称“王孟诗派”,即山水田园诗派。李白《独坐敬亭山》“众鸟高飞尽,孤云独去闲。相看两不厌,只有敬亭山”,抒发人与自然相亲,融而为一。高适的“清风一万里,江上一归人”,融情于景,寄托离情。
被山水自然滋养过的心灵必定是健康乐观、博大仁厚的。

[元]王蒙《仿王维辋川图》(局部)

高适在边塞目睹军情十万火急之际,将领尚沉迷歌舞观赏的荒唐景象,写下了千古名篇《燕歌行》。虽是以汉代唐,但“战士军前半死生,美人帐下犹歌舞”这等激烈的措词超越时代的藩篱,严厉谴责了唐代不关心百姓死活的食肉阶层。高适心底涌动的是博大仁厚的情怀。
李白身上也有此等情怀,他的“长安一片月,万户捣衣声”写出了闺妇对征夫的思念。唐朝实行府兵制,士兵出门打仗需要自带衣物,闺妇到秋天的时候需要制寒衣送给丈夫。她们对在外征戍的丈夫的思念都寄托在这捣衣声中,夜深了也绵延不绝。烽火中的闺情书写,是李白侠骨柔情的写照。李白虽向往沙场,但对战争带来的百姓离散是深切同情的。
“风物长宜放眼量”,人生失意时,沉潜下来,“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高适正是这样做的。梁园的山水自然和人文底蕴滋养了他。当初那个口吃的少年日后果如李白相信的那样,“心中的一团锦绣脱口而出”,不仅以边塞诗名世,“高岑”并称,还创下了参与平定安史之乱的不朽功业。

《高适诗集编年笺注》(中华国学文库

生如夏花:绽放蓬勃的生命力

《长安三万里》片尾出现在高适手上的《河岳英灵集》是存世最早的唐诗选本,由殷璠选录盛唐开元、天宝年间常建、王维、王昌龄、储光羲等24人诗作200余首。其时杜甫虽有“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等好句流传,但在李白、王维等群星闪耀下诗名尚未十分显达,因此未入殷璠法眼。

杜甫生前是寂寞的,但历史是公平的,几十年后韩愈的“李杜文章在,光焰万丈长”将李白、杜甫并称。众多唐诗选集中,清朝人孙洙编选的《唐诗三百首》流布最广,选杜甫诗最多。仙风道骨的李白与民胞物与的杜甫是盛唐诗坛的双子星座,“诗仙”“诗圣”各擅胜场,光耀千秋。

《唐诗三百首》(名师抖音共读版)

中华民族的气质是现实的,也是浪漫的。我们有诗风沉郁顿挫的杜甫,也有诗风豪放飘逸的李白,杜甫教我们脚踏实地,李白教我们仰望星空。这种不偏激的气质来自儒家和道家,在李杜身上集中显现,也体现在影片中李白和高适身上。“你是谪仙人,要回天上去;我是世间人,要在世间盘桓。”高适一语道破。人生有憾,无论选择哪种人生,都会错失不可企及的另一种美。但只要自适其适,都是生命力的绽放,都是美的。
“生如夏花之绚烂”,盛唐诗人身上洋溢着蓬勃的生命力,影片中一众诗人齐齐亮相,以诗逞才、以诗抒怀的燃情时刻,那么率真,那么美。“只要诗在,书在,长安就会在”;只要诗在,书在,中华文脉就会在。
唐诗是唐代留给后世最美的华章。影片中出现的很多诗都收入在《唐诗三百首》中,如王之涣的《登鹳雀楼》、王维的《相思》、崔颢的《黄鹤楼》、孟浩然的《春晓》《过故人庄》、李白的《静夜思》《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行路难》《梦游天姥吟留别》《将进酒》《子夜吴歌》、高适的《燕歌行》《别董大》、杜甫的《望岳》。如果没有相关知识储备,谁代表啥诗派,谁和谁要好,诗人们后来怎样了,这一连串的问号无从解答。影片中对诗人遭际虚虚实实的设定,也有待从历史的真实中去校正认知。当然,电影遵循艺术的真实,《长安三万里》以美和诗打动人心,已然一枝独秀。
一个时代造就一代人,一代人担当一个时代。李白、高适、杜甫等诗人身上所代表的盛唐精神风貌于今天仍是重要的精神遗产,北大教授周兴陆所著的《〈唐诗三百首〉通识》将之概括为游侠尚武的精神、自信张扬的个性、博大仁厚的情怀、山水自然的意趣,并以诗人诗作为例进行了细致的解说。

《〈唐诗三百首〉通识》(中华经典通识)

《〈唐诗三百首〉通识》主体部分“《唐诗三百首》的艺术世界”精选百余首唐诗进行鉴赏,串起了诗歌流派、诗人间的交游、写诗背景和诗人们的人生归宿等故事。所选李白诗作串起了其一生的关节点:天宝三载(744)被唐玄宗“赐金放还”后写《行路难》,浩叹君臣遇合难以逆料,结尾“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又重鼓斗志,不忍就此罢休;这时的李白无人理解,《月下独酌》“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写尽了其孤独;此后,他漫游南北,天宝十一载(752)到嵩山去见隐居于此的老友元丹丘,写下豪气淋漓的天纵之作《将进酒》;获罪流放夜郎,乾元二年(759)李白到达白帝城时遇赦,《早发白帝城》写出了喜悦心情;李白虽然没有留下一首超过崔颢的咏黄鹤楼诗,但去世前一年所作《登金陵凤凰台》仿崔颢之作,可谓不分伯仲,也算了却一桩心愿。
说起诗人间的交游,李白对孟浩然崇拜之至,诗作《赠孟浩然》直呼“吾爱孟夫子,风流天下闻”,诗末以“高山安可仰,徒此揖清芬”表达对其高山仰止的崇敬之情。而李白又是杜甫的偶像,二人曾一同浪游梁宋,杜甫有十余首诗歌是为李白而作的,李白常常出现在杜甫的梦里。《梦李白》中的“冠盖满京华,斯人独憔悴”为李白叫屈,天道不公,京华大街小巷都是达官贵人,李白这样的不世之才竟然憔悴困苦。李白只有两三首诗是写给杜甫的,看似冷淡,这历来被视为文学史上的难解之谜。
阅读《〈唐诗三百首〉通识》,不仅能看懂《长安三万里》背后隐匿的历史真实,更能构建关于唐诗的整体认知,理解中华民族的燃情岁月。
世间高适多见,而李白鲜有。中华民族在温柔敦厚之外,还有如李白般自信张扬的个性、汪洋恣肆的想象力和创造力,这种蓬勃的生命力有待从历史深处唤回当下。《长安三万里》以李白为主角,张扬其自然人格,大概是告诫今人,在脚踏实地的日子里,别忘了仰望星空。这在多数人心为形役、身为物累的当下,不啻一记警钟。

《〈唐诗三百首〉通识》目录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李白的一首诗换来了一个老婆
李白凭一首诗换来一个老婆
杜甫李白一起忙:“李杜文章在,光芒万丈长”
【将进酒Bar】一千年前的偶像天团,秒杀TFboys
高适: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
《长安三万里》| 开元诗人系列之“诗侯”高适——潦倒半生大器晚成的侯爵诗人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