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张一民:纳兰容若小像的由来

1956年,著名文物收藏家张伯驹先生捐献给国家一批珍贵文物,其中有清代第一词人纳兰容若的肖像,现归北京故宫博物院收藏。

该像为纸本,设色立轴,纵五九·五厘米、横三六·四厘米。右上侧裱边有恭亲王奕忻的题籖:“容若侍卫小相”,画幅左下角钤有“禹之鼎”阴文方印和“上吉氏”阳文方印。按:禹之鼎字上吉,又字尚基,号慎斋,江苏扬州人。其擅长写真,以白描法、墨骨法独居一格,所绘人物形神兼备,秀媚古雅,一时名公肖像多出其手,该像即是他的作品。    

图中的纳兰容若身着侍卫服,头戴纬帽,面带笑容坐榻几上,左手持茗盌,右手捻鬚,似乎正在与人交谈。构图虽然简洁,却细腻地描绘出人物的坐姿和面部神态,表现出容若的潇洒英姿和儒雅风度。裱边另有递藏者三多、张伯驹及鉴赏者奕忻、沈宝熙、冒广生、夏仁虎、傅岳芬等人的题跋,其中最引人瞩目的是在画面左上有纳兰容若的挚友严绳孙的题诗和跋语,道出了此画的由来,现录之如下:

尺五天边忆别离,重泉何处问交期。
形容忽向天南见,犹记西窗剪烛时。
门馆悠悠珠履客,每过凌生话畴昔。
一幅丹青十载心,呜呼世路今安适。

此吾友容若小照,赠元焕道兄以志别者。未几溘从朝露,于是元焕感念旧游,携持未尝暂释。顷示我于端州邸舍,披对泫然,因为题此。岁丁卯秋八月,勾吴严绳孙。

严绳孙,字荪友,号秋水,江苏无锡人。康熙十八年以布衣举鸿博,授检讨,康熙二十三年冬典顺天武闱乡试竣,告归恩准,次年二月离京回无锡。严绳孙与纳兰容若为忘年交,曾寓居纳兰府中有数年之久,此题跋可信度不容置疑。由跋文可知,此画是纳兰容若为赠友人凌元焕而请禹之鼎绘作。    

凌元焕为何人?张任政、李勖、黄天骥、张秉戍、赵秀亭等人为纳兰容若著《年谱》、或为《饮水诗词》作《笺校》,一直没有作出考订。笔者查找有关文献,得知清康熙初年有围棋高手名凌元焕,曾与江南著名围棋大师黄龙士、徐星友等人对弈。谭其文撰《弈选诸家小传》称他棋艺“精深峭刻”,王存善撰《寄青霞馆弈选》收有凌元焕对子棋谱六局,诗人邵长蘅有《观弈谱》诗,谓之“凌生(元焕)晚出推能品”。

由此,笔者又想起江南名士余怀《秋雪词》里有一阕[金缕曲],题为《送棋客入都兼寄容若》,收载在清人聂先、曾王孙辑编的《百名家词钞》中。词云:

岭上梅开早。上河梁,相送南浦,月残风晓。张绪当年杨柳岸,及见翩翩年少。恰便是、醊麱皆好。一枕黑甜君几局,对楸枰,百万输赢小。今与古,迹如扫。 平原公子曾倾倒。隔年华,思萦秋蝶,梦回春草。渡江舟楫梁园雪,此去又看侧帽。奇僻性,几人同调。何王之门靸朱履,送君行,跃马长安道。君好少,臣已老。

笔者以为,能为纳兰容若所倾倒,并邀请其入都的棋客就是凌元焕。    

《百名家词钞》收载余怀词书影

纳兰容若深染汉族文人风习,爱好广泛,亦娴于奕棋,《饮水词》中有“昼长吟罢风流子,忽听楸枰响碧纱”的词句,可见他入值、扈从归来,常以围棋遣性怡情。容若闻知凌元焕棋艺高超,即招至府中,以请赐教。严绳孙题诗中称凌元焕为“珠履客”,余怀词中有“何王之门靸朱履”句,互为印证,可知凌元焕曾是纳兰府中棋枰教习。

严绳孙在容若去世二年后游历岭表,于端州(今广东肇庆)邸舍遇见了凌元焕,并看到他保存的容若肖像。为此,笔者推测,既然凌云焕当初由岭南入京,后又从京城回到端州,那么可以确认凌元焕是端州人。然而笔者又在《清代诗文集汇编》第171册,发现清康熙年间昆山人金奇玉《龙溪纪年诗集》卷二中有一首题为《赠毘陵凌元焕》的古体诗,诗题下注明“元焕善奕”。诗曰:

蓟门三月千花开,携酒欲上黄金台。
北风动地沙草绿,掉首重歌归去来。
与君相逢三叹息,得失惟君局中识。
作势终输破浪心,盘空会待博风翼。
手中自出青龙经,落子丁丁皆可听。
变化须臾动神妙,鸿蒙浩劫藏精灵。
观者满堂称绝艺,休寻覆局悲人世。
布襪芒鞋更息机,绿水青山多活计。
松斋佛火坐深宵,栢府芸书共寂寥。
东华软尘高十丈,闭门偃卧愁还消。
临岐惆怅追欢聚,珊瑚把钓先君去。
弹指相思劳梦魂,江云满目莺啼树。

诗中有凌元焕布局对弈以及围观者赞誉的场面,据此可知凌生原籍为毘陵,即今江苏常州,端州则有可能是他的寄居之地。

金奇玉《龙溪纪年诗集》书影

严绳孙题诗中有“一幅丹青十载心”句,由丁卯(1687)年逆推十年,得知凌元焕当在康熙十六年丁巳(1677)早春季节入都。

是时,来自扬州的画师禹之鼎已经在京供奉内廷,后又任鸿胪寺序班。受武英殿大学士明珠之聘,在公余闲暇时,他经常出入纳兰相府中教习容若绘画。姜宸英《湛园藏稿》卷六有《跋同集书后》一文,曰:“往年容若招余住龙华僧舍,日与荪友、梁汾集'花间草堂’剧论文史,摩挲书画,于时禹子尚基亦间来同此风味也”。由此推断,禹之鼎对凌元焕应该也很熟悉,所以他在绘画中能细致地表现容若和友人交谈时的喜悦之情,友人为虚写,没出现在画幅上,应当就是凌元焕。既然成容若嘱禹之鼎绘像赠友以“志别”,那么此图当绘于凌元焕辞别成容若的现场。

凌元焕何以要在康熙二十四年上半年辞别成容若?清人毛际可《浣雪词钞》卷下有《齐天乐·赠凌元焕》,似乎回答这个问题。

词云:

矶边黄鹄楼头鹤,崔郎当日吟处。旅梦阑珊,单扉剥啄,窗外骤问吴语。相逢如许。叹短棹轻帆,又添离绪。未谢梅花,罗浮香梦催卿去。    金台久羡佳士,山樵柯烂后,国工难遇。幕府馀闲,风流安石,正待国棋赌墅。悠然怀古。见鳄渚堙波,羊城风雨。海郡豪游,归程须慢数。

这首《齐天乐》,是毛际可在武汉黄鹤楼景区邂逅凌云焕,又匆匆作别的赠诗,而凌元焕正是从京师辞别成容若返往岭南的途中与作者巧遇,下阙词中有两句可参证。    

一句是“金台久羡佳士,山樵柯烂后,国工难遇。” 句中提到的“金台”在京畿之地,这里指代的正是纳兰容若,“山樵柯烂”典出《述异记》,谓樵夫王质观童子下棋于石室山,致斧柯烂尽。“国工”当指凌云焕,“难遇”谓容若从其学艺仅有数年,尚未达到那种“柯烂”程度。

另一句是“幕府馀闲,风流安石,正待国棋赌墅”。谓凌元焕在京城纳兰府中教习数年,又被新开幕府的大员以“国棋赌墅”相招,这与宋代王安石少年及第就成为扬州太守韩琦的幕僚相仿佛。

《毛际可集》书影

词中“幕府”泛指军政大吏的府署。虽然容若的父亲是当朝权相,但容若本人的身份却是侍卫,不掌握军政大权,凌元焕在容若身边只能说是“西宾”或“门客”,称不上为“幕客”。“幕府余闲”句则另指他人。那么他会是谁呢?    

我以为是时在端州开府的两广总督吴兴祚。

吴兴祚,字伯成,号留邨,原籍浙江山阴,后移籍辽东,入汉军正红旗。康熙元年,补任江苏无锡知县,在任十三年,与严绳孙、顾贞观、秦松龄交往甚密。此三人后来相继入京为官,并与纳兰容若交友,吴兴祚多与他们书信往来,并通过他们托请纳兰容若办理其需要斡旋的为难之事。吴兴祚为政持大体,除烦苛,文武兼济,守御有功,然在生活方面比较清廉,所得禄赐,尽以养幕宾,遗亲故,居无一廛,囊无赢金。在成容若眼里,吴兴祚“亦一淹蹇人”,出于同情,给予了格外关照,现保存在上海图书馆的《词人纳兰容若手简》中,就透露出这方面内容。

康熙二十年辛酉(1681),吴兴祚由福建巡抚升任两广总督,他结纳贤士、广招人才,构建了一个庞大的幕府团队,团队里有前朝遗民、经学大师、文学俊才、诗词大家、书画能人,当然也少不了弈棋高手。当他听说从岭南出去的凌元焕棋艺精湛,即有招回之意。

而严绳孙於康熙二十五年丙寅(1686)由吴入粤,正是受吴兴祚的邀请。《秋水文集》卷一有《吴伯成制府寿序》文曰:“兵部尚书副都御史吴公奉命总督两广之五年,绳孙投假牒南归,来游岭表,访公於肇庆幕府。”

严绳孙来到端州,除了为颂贺吴兴祚寿诞写序,还为吴公幕下词学家万树(字红友)所编《词律》梓稿写序,又参与了屈大均、陈恭尹、梁佩兰、方登峄、华子千、刘沛然等诸幕客组织的各种雅集活动,直到第二年九月,才辞别吴兴祚返回无锡。    

与严绳孙同时受到吴兴祚邀请的还有浙江德清名士徐倬(字方虎),他也参加了吴幕雅集活动,据其所撰《道贵堂类稿·汗漫集》记载,雅集中安排众人观赏凌元焕与人对弈的赛事,有人在现场为凌元焕作画,徐倬当即题诗:

端州城楼高百尺,仙掌莲华罗几席。钩簾明月恰当头,倚槛凉风自生腋。湖海无龙卧此中,丰肌白皙气如虹。纵横方罫乾坤小,潦倒瓠尊日月空。谁貌炙毂谈天口,大腹便便藏二酉。空钩意钓不复知,袒裼裸裎夫何有?多少裒衣方幅巾,中藏鳞甲苦难亲,眼前龌龊者谁子,输尔开襟坦腹人。

徐倬《道贵堂类稿》书影

诗中所描绘出凌元焕的形象:虽然生得丰肌白皙,却不修边幅,纹枰坐对,纵横方罫,空钩意钓,暗伏杀机。诗中引有围棋的典故,如“方罫”指的是“围棋盘”、“空钩意钓”出自于苏轼的《观棋有序》。结尾处表明他的棋艺高明,令对手狼狈不堪。

也就在这期间,严绳孙在端州邸舍凌元焕获见容若小像,由此可认定,凌元焕当年辞别成容若,确是为了投吴兴诈幕。

纳兰性德乐于为吴兴祚分忧解难,也乐于成人之美。当接到吴兴祚徵招凌元焕为幕客的讯息,即慨然应允。往常与友人相交一向喜聚不喜散的他,在凌元焕辞别时,却表现出少见的愉悦,被禹之鼎定格在为其写真的图画中。

凌云焕当年从岭南入京的时候,余怀曾相送至南浦,可见两人的交谊亦很深厚。余怀字淡心,一字无怀,号曼翁、曼持老人,福建莆田人,生活在明末清初,著有描写秦淮歌妓生活的《板桥杂记》,有过感受亡明之痛的经历。国破后,他流寓金陵,经常以游览为名,联络志同道合者,进行抗清复明的活动。晚年居住苏州,以卖文为生,拒不出仕,他的许多著作,都不书清朝年号,时人推许他这种恪守遗民身份,不与清政府合作态度,称他为“高风亮节,可比顾亭林、黄梨洲、王船山诸公”。

余怀与生活在岭南的遗民人士关系密切,曾联络他们,在端州造访逗留过,还考察过端石砚坑,著有《砚林》一卷。由此,余怀也结识寄居在端州的凌元焕。吴兴祚在端州兴幕府,也延请了多位遗民人士。周庆贵先生著硕士论文《吴兴祚幕府与文学》,就将余怀列为吴兴祚的幕府成员。    

余怀与成容若交往亦有旁证。康熙二十四年春,纳兰容若“遗书致币”,聘请常熟著名山水画家王石谷为府中画师。王石谷与纳兰容若虽未曾谋面,然慕其风雅,於夏日到京,孰料容若已病逝,但他仍然到纳兰府中去祭奠,随后即离京返乡。王石谷对纳兰容若的生死情谊,博得了在京的文人学子和士大夫的称誉,他们纷纷赠诗给王石谷。余怀也深有感触,写了几首赠诗。其中有云:“才子终归将相家,幽人那复恋京华。知君恻怆山阳笛,唤起松陵吴汉槎。”诗下有作者自注:“余与成君(容若)亦两相慕悦而未见面,余到京时君出京,故止哭汉槎也。先是余寄君云:'君王若问真才子,李白长流在夜郎”,及赎归,而汉槎即死,为之太息。”由此可见,余怀与纳兰容若亦两相慕悦,神交已久,他们曾有过书信往来和诗词唱酬。也许,凌元焕之所以能为纳兰容容知晓,聘为府中棋枰教习,或是出于余怀的举荐。

余怀年长于纳兰,晚年又退隐吴门,与纳兰性德从未有谋面。只是有过书信往来和诗词酬唱。在援救被流放到宁古塔的吴兆骞生还入关一事中,余怀曾恳请容若向康熙帝奏明:吴兆骞是真正的才子,其处境象唐代流放在夜郎的大诗人李白相似。也许就是在余怀的恳请下,纳兰容若促成吴兆骞向康熙皇帝献呈一篇数千言“词极瑰丽”的《长白山赋》,使康熙皇帝领略到吴兆骞的才华。据说,康熙皇帝读罢献赋,大加赞赏,即询问作者的情况,当时就有赦免放还之意。也正是在纳兰容若等人的共同努力下,吴兆骞最终于康熙二十年(辛酉)十一月获赦入关。为了回报纳兰容若的“谋归”之恩,吴兆骞进京后即住入明珠府里,授揆叙、揆芳课读。即余怀诗中所云“才子总归将相”。康熙二十三年十月,吴兆骞病逝于纳兰府中,余怀曾到京参加祭奠活动,但此时容若已扈从康熙皇帝到江南,两人错过了见面的机会。余怀诗注中“故止哭汉槎也”、“为之太息”等语,流露出他的一些遗憾。这和他当年在岭南送凌元焕入京的心情一样,有心面晤容若,只因年迈,未能如愿。故而他在《金缕曲》词中向棋客凌元焕叹道:“君好少,臣已老。”    

一个对清政府怀有敌对情绪的遗民竟然对当朝大学士之子、康熙皇帝的侍卫纳兰容若却持别样的态度,甚至在他心里还萌生一丝倾慕之心,或许是纳兰容若《侧帽词》所显示的艺术魅力感染着他,或许是纳兰容若结交汉族友人的真诚态度感动着他。总之,这个现象是值得令人深思的。

《清晖赠言》载余怀诗书影

严绳孙题跋又有“未几溘从朝露”之语句,考容若逝于康熙二十年四年乙丑(1685)五月晦日,可知禹之鼎绘的是纳兰容若三十一岁小像,也可称纳兰容若遗像。晚清词学大家况周颐著《蕙风词话》,曾披露禹之鼎另绘有设色《天香满院图》,亦称为“容若三十一岁像也”。其画面上“朱邸峥嵘,红栏绿曲,老桂数株,柯叶作深黛色,一人青袍缇络,貌清癯特甚”,人物形象与容若所赠凌元焕的小像迥异。容若卒于夏初季节,而《天香满院图》绘得却是秋景,显然画中的人物不是纳兰。红学大家周汝昌先生则认为《天香满院图》中人物是曹寅,其证据有二,一是《石头记》脂批提到贾府有“天香楼”,二是传闻为北京大观园原型的恭王府存有慎郡王所书“天香庭院”匾额。对周汝昌的观点,从事纳兰研究的学者们未置可否,但《纳兰性德年谱》首著者张任政先生在谈及严绳孙题跋的小像时,曾说纳兰“遗容之传於世而得见者,止此矣!”

禹之鼎绘《天香满院图》

参考文献:
1、杨新主编《张伯驹潘素捐献收藏书画集》, 北京:紫禁城出版社 , 1998
2、(清)聶先、曾王孙《百名家詞鈔·秋雪詞下》,清康熙綠蔭堂本,1760刊印
3、(清)王存善辑《寄青霞馆弈选》,光绪二十年间木刻本,附潭其文《奕选诸家小传》
4、(清)邵長蘅著《邵子湘全集·青門簏槀卷六》,清康熙刻本    
5、(清)金奇玉著《龙溪纪年诗集》,载《清代诗文集汇编》第171册,上海古籍出版社,2010
6、(清)姜宸英著《姜先生全集·湛园藏稿》,江苏古籍刻印社影刊,1983
7、(清)毛际可著《浣雪词钞》,浙江古籍出版社,2017
8、(清)况周颐《蕙风词话》卷五,上海古籍出版社,2009
9、黄曙晖、印晓峰点校《词人纳兰容若手简》,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编《通志堂集·附录》,2008
10、周庆贵《吴兴祚幕府与文学研究》,上海财经大学硕士论文,2010
11、(清)严绳孙《秋水文集》,《锡山先哲丛刊》本,凤凰出版社2005.7
12、(清)徐倬《道贵堂类稿·汉漫集》,载《四库全书存目丛书》第246册,济南:齐鲁书社,1997.7
13、(清)王晕辑《清晖赠言》(风雨楼丛书本),顺德邓氏依原刊本重镌,1911
14、周汝昌《“芳园筑向帝城西”——《红楼梦》环境素材的探讨》,载顾平旦编《大观园》,北京文化艺术出版社,1981.1
15、张任政撰《纳兰性德年谱》,刊于《国立北京大学国学季刊》,1930年第2卷第四期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李金华|清代京师幕府的繁荣及学术贡献探析
吴楚材(吴乘权)——《古文观止》的编者介绍
(清朝大臣)明珠     简历
清代吴兴祚书法
《大清一统志》,消解明遗民学者与清廷间的不和
纳兰性德精美诗词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