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博物馆讲故事与社区精神建构——以新加坡牛车水原貌馆为例

导言

     社区博物馆在现代都市观光化进程中常担负起重塑社区的历史与精神、搭建社区传统与现代连接纽带的责任。新加坡牛车水原貌馆通过展览故事性的塑造,以社区的“人”为核心构建阐释、理解的平台,使地域场所精神得以充分凝聚到展览空间内,从而体现了博物馆在社区文化再生产上的重要价值。

     随着城市历史街区的观光化发展,博物馆亦通常被当成提升文化吸引力和公众关注度的主要手段之一。其中代表性的一类博物馆,就是展示馆舍所在地历史文化的社区博物馆,其传播目的不仅限于一种知识史意义上的学习,而更是一种人文情怀、价值观层面的传递。

这种精神价值在展示空间“落地生根”的具体化,就体现为博物馆讲述社区故事的策略与手法。本文对于新加坡牛车水原貌馆的讨论,从博物馆展览如何体现社区精神的视角切入,讨论在城市社区观光化发展的历程中,社区精神被重塑并内化到一个博物馆展览中的方式。

观光化社区的形成——牛车水与牛车水原貌馆

牛车水是新加坡历史悠久的华人街区。1819年新加坡开埠成为自由港之后,招收了大量来自中国广东、福建等地的海外劳工。史丹福·莱佛士爵士(Sir Thomas Stamford Bingley Raffles)在市区建设规划中将新加坡按族裔划分为四个区域,华人被安置在新加坡河以南的森林沼泽地带,因当时需要牛车运载供应用水,这片区域就被称为牛车水。牛车水作为新加坡华人移民的主要聚居地,见证了其在新加坡开埠和发展历程中的艰辛与贡献。
20世纪80年代,新加坡为振兴经济,将族群文化与遗产视为重要的观光资源,新加坡市区重建局于1989年规划了牛车水、甘榜格南、小印度等具东方意象及前殖民建筑遗址的历史保护街区,以此推动旅游事业发展。

牛车水原貌馆外景

在牛车水的居民已经大多搬离,街区逐步走向观光化的过程中,新加坡政府于1998年推出“牛车水发展蓝图”计划,建设展示馆,讲述新加坡早期中国移民的生活历程,藉由故事化的形式,让游客以自我探索的方式来认识和体验新加坡的过去和现在。2002年,位于宝塔街一座三层旧店屋里的牛车水原貌馆正式开幕。2016年,该馆经过翻修和改陈,重新向社会开放。

如何讲述牛车水故事——展览的情境与文本

牛车水原貌馆展区主要分为两大部分,一楼和二楼西侧排房为“洋服店与小隔房之家”的原貌陈列,生动再现了20世纪50年代牛车水普通居民的生活。“探寻牛车水故事”展厅则分布在三楼和二楼的另一侧区域,侧重展现这片街区百余年的发展历程。观众需先由原貌陈列进入,再上行进入历史展览。这样的流线设计使观众首先通过个人领域的生活场景唤起情感的共鸣,接着从具象经验中抽身而出,回归到宏观的集体记忆和地域文化性征的认知,形成了互补而完整的观众体验。由于旧建筑的空间局限,参观流线属于单一强制展线,且要求使用导览机讲解,这就使观众不得不遵从展览设定的空间秩序行动,在一定程度上保障了展览故事性的效果实现。

原貌馆展陈空间分布图


(一)


“洋服店与小隔房之家”

“我们的故事,就从这家洋服店开始。”——随着导览机的娓娓道来,观众按顺序进入这间裁缝店的门脸房、学徒房、裁缝师一家的卧室、厨房和厕所。老板热情地推销店里的布料、一家人对电影和戏曲的喜爱、学徒辛苦地攒钱和偷师、老板娘每天盘算着家里的吃喝用度……一幕幕生动鲜活的景象在场景、物品与声音的组合中,在观众脑海中浮现成型。

洋服店场景复原

顺着木制楼梯上到二楼,进入的是“小隔房之家”。20世纪50年代,住房严重短缺,屋主为牟利把楼面用木板分隔成一个个小房间出租给房客。这便是别具特色的牛车水隔房。在狭小局促的八间隔房里,再现了牛车水不同身份的租房客的生活。

“小隔房之家”二楼厨房厕所场景复原

这里面有鸦片烟瘾缠身的苦力、新婚不久的木匠两口、做豆花的流动小贩一家、从事建筑粗工的“红头巾”、木屐匠、八口之家、当家庭帮佣的“妈姐”、常接济穷人但同样拮据的中医师一家。

红头巾房间的场景复原

八口之家房间的场景复原

这些出场人物并非原本生活于此,而是策展团队在20世纪50年代的牛车水历史生活中撷取的代表者。店内的文物也并非原本于该店屋内使用的对象,而是通过购买或是捐赠的方式所获得的当地居民使用过的生活器物。其故事的设计根据访谈记录和新加坡国家档案馆口述历史中心的资料加以整合改编而成。借由场景“重现”,将众多零碎而具体的个人或家庭经历凝聚成相对完整的时空镜像。
隔房里的场景复原仿佛是一幅幅人生片段的定格,墙上挂的毛巾,地上堆着的工具……好像房间的主人刚离开不久,还要回来。观者仿佛是一个无意中的穿越者和窥视者。导览器讲解语气生动活泼,代入感强,在细节的描摹中带来了一地鸡毛的即时现场感,观众沉浸其中,仿佛在聆听一个广播剧。
这种诠释是从“人”的视角展开的,借用了电影、戏剧创作的手法,先做“人设”,从“人设”出发还原生活的细节。由物品出发建立展览的叙事结构,难于避免故事的松散性,而由“人”的经历出发去整理和发现物品的意义,所有的细节便不显突兀。展览脚本以人为本,以物为媒,将“人—物—事—生活”串联在一起,共同凝聚成一个人或一个家庭鲜活的生命史,并展现出20世纪牛车水的市井情态和百味人生。笔者基于导览手册、现场调查的资料,将小隔房之家的故事拆解为人设“脚本”,从中可以看出人、物与生活之间的关系。

“小隔房之家”人设脚本

在“小隔房之家”展览中采用了通过人物住处的装饰、布置或物品等的书写来表征人物角色的手法,这些物品并不是一个静止、孤立的符号,也潜藏着生活的过程与“冲突”。隔房的展览叙事同时隐现了“主题—并置叙事”的结构,每一个隔房场景复原可视为一个“子叙事”,各“子叙事”之间没有明显的时间顺序与因果关联,但多个故事之上亦存在一个共通的主题,作为相互之间的联系纽带。这一主题我们或可以归纳为一种虽屡历艰辛但仍坚忍不拔的移民精神。

(二)


探寻牛车水故事

走过洋服店与隔间人家的生活复原,我们循着楼梯上行至三楼,便步入了展厅去探寻牛车水的前世今生。下表是牛车水原貌馆整体展陈结构:

1

内容组织

展览共分十个部分,可划分为历史与现代两大版块。“新客背井离乡”“早期移民”是纵向的历史溯源,展示19世纪至20世纪中叶,中国饱受饥荒、洪灾、社会动乱,数以百万计的人离乡背井下南洋,经历了在新加坡作为新客的各种“水土不服”,被殖民者规训、治理,最终形成了自己的聚居区。展览至此“笔锋一转”,直接切入了历史的横断面,通过五个部分展现了历史上牛车水复杂纠结的多重样貌。诺里埃尔(Gérard Noiriel)曾强调,博物馆在呈现移民时,应以人类的历史为基础,同时阐述其正面与负面的意向。早年间的牛车水拥挤、不卫生,充满犯罪活动,背上了新加坡“黑洞”和“东方芝加哥”的不雅称号。展览并没有回避牛车水的社会问题。

牛车水的隐蔽世界展厅

“牛车水的隐蔽世界”通过贩猪仔(苦力)、抽鸦片、赌博、嫖妓与私会党的展示,直面牛车水作为中国移民在新加坡的聚居地,方言群复杂、社会性别比例失衡、治安恶化等事实。“本是同根生”则将观众从负面的情绪中挽救出来,通过宗乡会馆、免费诊所、兴学办校三组信息单元展现了漂泊异乡的华人互相扶持帮助的史迹,凸显了他们关心大众福祉、热心慈善公益的社群精神。

“闹市中心”展厅

“闹市中心”“牛车水不夜城”用白天与黑夜的景观意象,将我们的视线拉入了牛车水往日繁华的商业与娱乐。当观者尚沉醉于牛车水充满生机与喧嚣的氛围时,接下来的“硕莪巷”部分瞬间将人们拉入了黑暗主题。该部分讲述了硕莪巷大难馆和丧礼的情节,展现了背井离乡的华工群体最终贫苦弃世的悲惨归宿。这样晦暗的主题设计,通过繁华的景象与劳工苦难命运之对比与反衬,折射出牛车水的发展正是建立在移民的艰辛付出之上的史实。
展览情节步入现代,清晰地宣告,“牛车水上一代人的记忆和故事为我们组成一幅多姿多彩的文化景观,尽管物换星移,牛车水的文化基因是永恒不变的”。通过“变迁中的牛车水——一步,一个故事”“薪火相传”两个部题,分别从社区地理形态演变和社群精神价值传承的角度展现了牛车水的今日故事。这里有牛车水的地貌变迁,但更有当代牛车水人的事迹,有经营“乐园”文化空间的弄潮儿、福南街牛肉连锁店的东家、开展公益活动回乡寻根的青年团副团长、开办旅社的作家、守护本地闽南“南音”的青年表演家……他们用不同生活方式再现了热情执着、坚忍不拔、适应性强的牛车水精神。尾厅“您的牛车水故事是什么?”则是与观众互动的部分,希望将观众对于社区的理解和贡献呈现出来。

2

形式设计

展览有其独特的媒介属性。展墙上大幅照片的选用与设计并不仅仅是作为一种背景,而与其他展品形成了内容与意义上的组合关系。在“闹市中心”部分的展墙,有一幅大街景照片,照片中两名妇女装满了采购商品的手提篮筐的位置,对应放置了实物提篮。提篮中装的就是当时最受欢迎的金福源的肉干和白新春茶庄的茶叶。这种老字号的出场方式设计很精巧。

老字号商品与图片场景的嵌合

再如,展览中口述资料的展示形式多样,或做成相框置于书架上,或做成广告纸贴于墙上,毫不违和地融入展览场景中。也就是说,实物展品、图片、文字版、景箱、半景画等形式设计的各元素,相互嵌套形成一个个主题场景,内容丰富而形式紧凑,契合建筑的空间调性。与展览的部题内容转换相配合,展览氛围之格调、讲解之声线语气,亦多有变化。展品、文字、照明、声音等要素相互呼应,共同控制了展览的节奏,使观众在随着展线移动时,心情也随之跌宕起伏。从这个角度上说,展览的故事性表现为超越文本性的空间叙事。

博物馆展览与社区精神的重塑

虽然牛车水的规划与改造会被认为过于刻意和人造化,失去原有的样貌与真实性。但正是在这样的情况下,原貌馆才在地区的文化传承中更加凸显出不可或缺的重要性。展览作为博物馆最核心的表现手段,其讲故事的方式也同时因应着该社区在新加坡城市国家的角色与使命的转型,并体现出自身的叙事特性。

(一)


传播目的与社区价值再生产相契合

展览内容对于牛车水历史上的社会乱象与弊病虽不回避,但仍将主要叙事方向转到移民个体的日常生活与经验上。从早期移民的吃苦耐劳、坚忍不拔,到21世纪牛车水社区后代在生活创业中的坚韧勤勉,其共通的主旨就是将移民精神在地化为一种正向的文化基因。这种精神性的展示也进一步呼应了新加坡的积极国民性塑造。

(二)


以人为本的展览叙事

在展览主题设计和信息组团中,以人为核心的社群本位是连接社区历史与现实的基本态度。牛车水原貌馆在前期筹建过程中,专门设有资料搜集团队,向全新加坡征集有关牛车水的故事,获得了三百多位原居民的积极响应,研究人员一一上门开展口述历史访谈,获得了大量尘封的往事回忆和个人珍藏品。这些真实的个人故事,形成了牛车水原貌馆故事性表现的源头“活水”。原貌馆在文本、物品、习俗、精神等方面都体现了围绕社区人物的建构。

      (1)基于口述资料的经验文本是人与人跨时空交流的重要媒介。通过大量老居民的口述资料重塑过去,能为展览所呈现的历史提供生活化的细节,使展览内容具体而真实,充满了人情味儿。展览中亦置入具体人物的生命史,比如在导览器中专辟章节,讲述小隔房中医师长女思静的故事,通过漫画的形式表现他们一家的生活片段。这些口述资料既从文本上补充了展览的历史情境感,还丰富和完善了展览的阐释视角,给予了展品生命的温度和热度。


      (2)展品使用服务于人物信息的表达。通过标志性的文物展品,将其符号化还原、聚焦到具体的人物身上,“洋服店和小隔房之家”的每件物件都对它的主人有不同的生活意义,讲解内容虽多,却没有细琐感,反而会产生角色鲜明、身临其境的戏剧感。


       (3)不同于常规的民俗展主要体现为一种地方文化学意义上的展示,本文的案例中,习俗是在一个人或家庭的生命史的维度中去呈现的。如妈姐生活中“梳起”与“乞巧”仪式,木匠一家的行业信仰和生育禁忌。这些“习俗”知识性只有还原到生活中,才能凸显出人的本体价值而不是表现为一种道具意义或“物化”形式。


      (4)展览精神主旨的提炼,也是由这些具体而活生生的人物故事中生发出来,而没有口号式的宣教。对人的共情理解,是展览故事性形成的关键。这也提示我们在展览实践中需要深入研究对象,走入田野现场。在某种意义上,人类学的参与观察和质性研究,是展览走向故事性的一个重要工具。


(三)


综合性的空间叙事营造

对于人的共情理解能带给展览情怀的基础,但展览最终能成为有效影响观众的载具,则一定需要多种媒介的综合性呈现,使讲故事“落地生根”为具体的空间叙事。

       (1)作为一种综合性的叙事形态,博物馆展览要讲好故事,首先在于搭建起强有力的叙事结构。原貌馆展览故事线设计体现出从具象到抽象,从感性到理性,从戏剧性到连续性,从生命史、生活史到大历史的逻辑顺序,顺应了观众由熟悉到陌生、从共鸣到惊奇的心理认知路径。


       (2)空间对于展览叙事的充分介入。店屋的原状环境,虽然无法做到展览空间的大场景设计,但对观众来说,情境代入感很强。原貌馆对三层店屋的不同楼层房间加以合理分割,利用空间来表现时间、安排展览结构、推动整体叙事进程,并通过空间内的物品布置与人设重建“再现”了空间的生命活性。


      (3)通过对各种展品、展项统一的安排,充分调动视觉、听觉、触觉等感官,从而为观众提供相对完整的文化体验。在本文的案例之中,展览内容对于宏观历史与微观经验的综合呈现,展线文本和多媒体脚本的相互呼应,展览流线的合理设计,场景复原的情境感知,导览讲解的声临其境,展览氛围的依序转换等,共同形塑了展览的“故事性”特征。借由空间叙事性的综合营造,使空间被重新建构为“社区场所”,从而与观众建立起沟通交流的物质与精神基础。

余论

2019年博物馆日主题为“作为文化中枢的博物馆:传统的未来(Museums as Cultural Hubs: The Future of Tradition)”。在历史街区保护与城市更新建设的过程中,博物馆要充分发挥传承历史文化遗产、激活城市生命力的枢纽作用,其中的一个重要环节就是展览的策划制作应避免扁平化的知识输出,而担当起社区历史宣讲、弘扬社区精神的重任。

从本文的案例中,我们认识到社区博物馆展览如何将社区精神内化到展览空间中的讲故事手法。这种讲故事并不是一种表面的叙述技巧和文体转换,而是在对社区历史的田野调查与研究基础上,形成多元的资料累积和深厚的情感认知,再借由综合性的展览手段整合于特定场所集中转换为空间叙事。这种叙事也并不全然体现为我们所熟知的习俗史维度的呈现,而是回到细碎的生活本身,通过现实中移民经历、记忆“复现”出个体经验,与当代人的情感体验相共鸣,从而激发出观众对社区的历史认同感,提升面向未来的信心。


本文改编自《博物馆讲故事与社区精神建构——以新加坡牛车水原貌馆为例

本文改编自《博物馆讲故事与社区精神建构——以新加坡牛车水原貌馆为例》,原文刊载于《博物院》2019年第5期(总第17期)。作者:关昕  中国社会科学院中国历史研究院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牛车水-----亲情新加坡14
牛车水,叹息新加坡的最后一块中国元素
从未离赤道如此之近,狮城四日逛吃逛吃之逛,第三天就是啊啊啊啊啊
新加坡的穿越故事 | 自由行世界
一带一路·名城——新加坡
新加坡饮食文化一“景”:小贩中心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