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站桩健康与修行
userphoto

2023.01.29 海南

关注

大道无极

      ​本来已经不打算写帖子了,毕竟我已经不再站桩了,站桩对于我来说,就是渡河之舟,我已经渡过了河,不再需要它了。有的朋友肯定认为我是吹牛,没关系的,后面我会谈到为什么我不要这只舟了。

​帖子的题目依然很吸引眼球,但你打开这个帖子,多半是一个很遗憾的事情,说明你的身体已经不健康了。当我20岁的时候,我从来没有考虑过健康的问题。随着年龄的增长,健康状况日浙下滑,越来越对健康感兴趣。我尝试过的方式比一般人都要多,跑步、打球、健走、徒步都尝试过,甚至比较极端的冬泳我也坚持了三年,但是我依然没有收获我所希望的健康。直到后来,我机缘巧合接触到了站桩,才逐渐的走入了正确的健康之路,并由此进入了传统道家文化的殿堂,走上了修行之路。

​说到修行,按照惯例声明如下,我偏重于道家,不排斥佛家,但与道教、佛教毫不相关。世传的道教和佛教,演变成了什么,我就不多说了。道德经是人类文化的遗产,每个人都可以从中获益,不是道教的专属。

​站桩的目的,绝大多数人初心是为了健康,这很正常。但是,在讨论站桩之前,需要明晰一个概念:什么是健康?很多朋友会觉得多此一举,但是我觉得这个问题至关重要,如果不搞清楚,势必会把我们引向歧途。

​首先要明晰的是:我们讨论的健康,是一个武学概念,还是一个医学概念。换言之,关于健康问题,我们应该是听医生的观点还是武术家的观点。这个问题我是很明确的,我所追求的健康就是医学上的健康,武术家的观点只能作为一个辅助性的参考意见。有朋友可能会问为什么?我觉得这个问题实在没有讨论的必要,诸多武术大师是死于恶性疾病,这本身就说明了很多问题。

对于健康的定义,我个人比较喜欢中医的标准,如果你仔细的做一下研究,会发现随着西医的进步,西医的很多观点逐渐的进行了修正,越来越接近于中医的观点。

中医认为健康是什么呢?这里就要引入一个概念:平和体质。我引用一段百度百科里关于平和体质的介绍:平和体质 又叫做“平和质”,是最稳定的、最健康的体质!一般产生的原因是先天禀赋良好,后天调养得当。平和体质以体态适中、面色红润、精力充沛、脏腑功能状态强健壮实为主要特征的一种中医体质养生状态。平和质所占人群比例,约为32.75%,也就是三分之一左右。男性多于女性,年龄越大,平和体质的人越少。

平和质产生的原因是先天禀赋好,后天调养得当。先天禀赋我们没法选择,但是后天调养得当,我们倒是可以做到的,百度百科里给出了大概几个方面:1、合理膳食;2、充足睡眠;3、适量运动;4、戒烟限酒;5、心态平衡。

这些内容,几乎是所有的中医书籍都确认的东西,西医也对此持相同的态度。

明晰了这些以后,我们就有了一个评判对错的标准。例如睡眠,我一直反复强调睡眠的作用,也一直坚持这样一个观点:如果你的桩功不能促进你的睡眠,那么基本上方向就是错了。再例如适量运动,站桩站到腰酸腿疼仍要咬牙坚持,我实在看不出适量在哪里。

如果你认可了这样的健康观,很多问题才有讨论的基础,否则就是各说各话,怎么也谈不拢的。

这几天有朋友不断的要我晒桩照,很遗憾,我自知桩照很难看,因为我已经有一年多没站了,就算当初站时,也没有什么好的桩型,因为我从来就没把桩型当回事的。肯定有朋友不理解这一点,并不奇怪,让人不理解的地方远不止这一点。

     ​今天就说说我为什么不再站桩了吧。

都说桩功要松静自然,对于这个说法,我并不完全赞同。对于大多数人来说,单单一个松字就够了。至于静和自然,则是更高的境界,不到这个境界妄谈静和自然,反受其害。我不允许我的学生求静,更是很少和学生谈自然,我教给他们的就是一个字:松。就这一个字,他们也会犯下很多的错误。

松字很简单,但是如何做到就是另外一个问题了。松而不懈、紧而不僵,这是武学的观点,是为了打架用的,按照这个方式站下去,会站出来混元力,但对于我来说,我不需要的,所以我没有听信武术家的话,我只重点是做了松这一件事,我不需要松而不懈,也不需要紧而不僵,我只需要放松自己,放松自己的身体,放松自己的精神。

当我真正的放松了以后,我发现效果是惊人得好,身体的各个方面机能都朝着正确的方向迅速改善,身体非常的享受这个放松的状态,熬桩?那是不存在的,站桩对我来说就是一个享受!

通过桩功找到了放松以后,我更成功的一件事情就是把放松带入到日常生活中来。这个事情其实并不难,行走坐卧、俱在桩中,好像也不是由我而起的,古已有之。有了桩功的良好基础,只需要时时留意,放松就会慢慢的成为一种生活状态。很多时候束缚我们的是成见,佛家所谓的执念也。

做到放松是很难的,或者说,你只是觉得自己放松了。幸运的是,我做到了。这得益于两点:1、师父的正确引领。我师父学的很多很杂,引我入门时,只讲了一个松。2、道德经。我无数次的说过道德经的作用,今天我依然保持着这个说法。至于道德经说了什么,有兴趣自己去读吧,读懂了,世界在你面前就是另一幅面貌。

随着放松逐渐的融入日常生活,单独的拿出时间来站桩就显得没有必要,渐渐地我就放弃了这只渡河之舟,演变成了打坐。打坐是什么?道家修行中的炼气化神。

如果你是一个武术家,你可以展示你的混元力,发人丈外,你也可以展示钢筋铁骨、单手开砖,我表示赞叹,但是我不羡慕,我很清楚的知道,在过人的力量背后,你付出的代价是什么。如果你是追求健康,却展示你的混元力和钢筋铁骨,我只能很遗憾的说,方向不对!

这个帖子其实是个无滋无味的帖子,因为我本来就没打算说具体的事情,仅仅是观念上的探讨。而且一个只站了三年多的人,现在不站桩了,竟然来谈桩功,确实很气人。不过如果你换一个心态,你暂时别管是谁说的,你只看说的有没有道理,或许你就不会这么敌对和排斥了。要知道,真理有时候也会掌握在你的敌人手中。

      ​今天我再从另外一个角度,来解释一下我为什么不再站桩了。

​借用一下西方的一个理论:木桶理论。按照木桶理论,一个桶能容纳多少水,是由其短板决定的,而不是由长板决定的。人体是否健康,同样是由其短板决定,而不是由其长板决定。武术家过人的力量和灵敏性,就是他们的长板,但是他们为了打造这么一个长板,苦练不止的同时,在身体内也会制造出一个短板,最终击溃他们健康的,就是这个短板。

​我站的这个桩,借用木桶理论就比较好理解了。我从一开始就不是着眼于去练出一副好身手,而是着眼于怎样减少身体的伤病。通过这个桩,我不断的补齐身体的短板,随之而来的自然就是健康。简单地说,这个桩只是把我恢复到了正常态,也就是变成了平和体质。

​很多朋友觉得这个正常态并不稀奇,但是我认为这实在是人间至宝。吃得香、睡得好、精力足、不生病、内心安宁,曾经是我多少年的梦想,如今我做到了,还不足以珍惜吗?!混元力,要他何用!

​说老实话,站桩这几年,就是不断学习、体会、思考、领悟的几年,不是简简单单的一站了之。我认真的研读了中医基础理论、黄帝内经、道德经,请注意我的措辞,是认真的研读。我读道德经的时候,几近痴迷,历时近两年方有所获。有人说,站桩要三分站、七分悟,我觉得悟的比例要更高的。有些朋友站了十年、二十年,我佩服你的毅力,但是我不会因为你的时间长,就认为你是对的。我是一个独立思考的人,一贯如此!

我写这个帖子,一方面是替自己做的一个解释,另一方面是给朋友们提供一个全新的思路,知道自己的方向在哪里。我没必要迎合传统的观点,更不需要去附和谁。

帖子写到这里,我感觉也就差不多了。更多更细致的东西,我可能还会写,那就随缘吧。我一个学生说得好,贴吧就是个菜市场。

​说贴吧是菜市场,好像有点高抬了。

​我发现我有两个观点特别刺激人,一个是说武术桩有害;另一个是说站桩只是阶段性的,我自己只站了三年多。

​我一直想不明白这事,难道时间长了就是对的吗?去年球馆里来了个十三四的小男孩,参加过省队集训,球馆里的高手被打的找不着北,我就更不用说了,连球都找不到了。

​其实养生桩这个事吧,怎么说呢?小技也,所谓的百日筑基,找到了正确的桩感,没啥大毛病的年轻人估计半年也就差不多了。小技归小技,站对还真的挺难,唠唠叨叨的半年找不准感觉的大有人在。自古就是18岁的秀才,80岁的童生。

​如果你是习武之人,武术桩必须站下去,否则就会功力衰退,你的功力是苦练出来的,必须靠苦练才能维持,说句不中听的话,你已经上了贼船了。我又不是习武的,我费那劲干嘛?

​修行是躲在深山当世外高人吗?大错特错了。弘扬真正的道法,是修行的应有之义,否则老子还写什么道德经。当然你也可以说我是耍嘴的,我不反驳。去看看那个功效验证帖呗,就是我耍嘴耍出来的。说老实话,我已经没有主动去指点别人的兴趣了,太费时间了,没有足够的诚意,我现在都懒得跟你耍嘴。

​看我桩照实在是没什么意义,我就是正常态,换句话,就是普通人,放在人堆里找不到。我家隔壁王老头,看不出一点特别的地方,楞是活到90多,依然神气十足的,王老头就是我的目标。

我不要过人的体能,也不要勃勃英姿,更不要返老还童,50岁就是50岁的体能和外貌,自然的衰老无可抵挡,你表现出来的过人之处,都是要付出代价的。

顺应天道,方得圆满。

​性者神也,命者气也。性若见命,如禽得风,飘飘轻举,省力易成。

这话谁说的?王重阳。五绝之首的那个吗?是的。

有朋友可能会说我武侠小说读多了,我只能说,看来你只读过武侠了。

王重阳,道教全真派开山鼻祖。据传文武兼通,中过进士,还中过武举,一生颇具传奇色彩。开头的那段话,就是王重阳的立教十五论里的原话。

这段话如何解?性是什么?神是什么?命是什么?气是什么?什么是性若见命?如何省力易成?我相信站了十年几十年的人,从来没有想过这些问题。

多读点书,总是没错的。

​桩功练什么?

不知道有多少朋友认真考虑过这个,站啊站啊站,站来站去,不知道站桩是练什么的,多少有点傻啊。

桩功,无论是道家的桩,还是内家拳的桩,都是练气的。道家修行者自称为练气士,道家的桩法当然是以练气为主。至于内家拳,有一句耳熟能详的话:内练一口气、外练筋骨皮。这个气如果你理解为哼哼哈嗨的呼吸之气,就显得有点肤浅了。内家拳练到高层次,基本上都走到了练气的道路上来,很多武术大师最后的追求是以武入道,当然这只是他们的目标,以武入道者凤毛麟角。例如王芗斋先生,晚年自号矛盾老人,单单从这个号看,王芗斋先生离道还差着不少距离。老子说,天得一以清,地得一以宁,人得一以灵。悟得大道者,哪里还有什么矛盾呢?

站桩找不到气,就会把站桩等同于体育锻炼。找到了气却不知道如何正确的使用,就会走火出偏,一意孤行者就会入魔。

人体三宝精气神,找到了气,就找到了通向健康的高速公路。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说说站桩
云南内家象形拳纵横谈
武术、道家的“前任后督,气行滚滚”之小周天功夫
武当道家内丹导引养生功法口诀及介绍
陈振龙:人的气场有强弱,超强气场来自强健的身体!
为什么近些年练气功的人越来越少了?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