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读完《心经》中这4个字,能让你的心安宁,百障消,脱离苦海!

《般若波罗蜜多心经》第五句言:无苦集灭道。苦、集、灭、道四个字,乃佛家讲的“四谛”,读懂了这四个字,方能心安宁,百障消。

一、释义

“苦集灭道”,是“声闻”修的“四谛”(“谛”字是见到真实道理的意思。)。“声闻”明白了 “苦集灭道”四谛的道理,就专心在这“四谛”上用功。

但是声闻只晓得修这“四谛”法,不晓得这“四谛”法也是“空”的,本来也是没有的。这一段是说“四谛”也都是“空”的。

“无苦集灭道”:

“苦”,就是《心经》前面所讲过的“三苦”、“八苦”等种种的苦。
“集”,是聚集的意思,就是聚集种种的烦恼,造成种种的“业”。
“灭”,是灭除种种的“苦”。
“道”,是修真实的道理。

二、苦、集、灭、道的关系

“集,’是“苦”的因,“苦”是“集”的果。因为有了种种烦恼恶业的“因”,才会结成种种苦的“果”。这是现在的“因果”。

“灭”是“乐”的果,“道”是“乐”的因。因为有修道的“因”,才会结成灭“苦”的“果”。这是将来的“因果”。

种种的苦,总不出三界生死。“声闻”见到了 “生死”实在是“苦”,所以就修“苦谛”。(就因为有“生死”,所以有“苦”;能够了脱“生死”,那就“三苦”、“八苦”都可以没有了。修“苦谤”就是修“了脱生死”。)

“无明”没有破的“凡夫”,一定有种种的烦恼,因为有种种的烦恼,就会造出种种的恶业,造了种种的恶业,就一定要受种种的苦报。“声闻”见到了这种聚集“生死的苦因”,所以就修“集谛”。(“集谛”,就是聚集种种苦的因,修“集谛”,就是修“灭除'无明’ ”,“无明”灭了,烦恼自然不会生;烦恼不生,就不会造出种种的恶业来了;不造恶业,就没有受苦的“因”;没有“因”,哪里会有“果”呢?)

并且因为见到了“生死”的“苦”,就觉得“涅槃”实在是有“寂灭” 的“乐”处,所以就修“灭谛”。(修“灭谪”,就是修“灭除生生死死”的“苦”。)

所说的修“道”,大略说起来,就是修“戒定慧”。“声闻” 见到了修这种“道”,可以“了脱生死”,证到“涅槃”,所以就修“道谛”。(修 “道谛”就是修种种真实的佛道。)


三、苦、集、灭、道四谛皆空

现在讲起实在的道理来:说没有“苦”,就是“五蕴”、“十八界”,都是 “虚妄心”变出来的,也没有实体的,哪里有什么“苦”的相?

说没有“集”,就是所有一切的“烦恼业”,也是从“虚妄心”中造出来的,也是没有实体的,哪里有什么聚集“生死”的相?

说没有“灭”,就是“生死”是“虚妄相”,“涅槃”实在也就是现现“相”罢了!哪里真有“生死”的“苦” ?哪里真有“涅槃”的“乐”呢?“真性”原是清净得很,本来没有“生”相的,哪里会有“灭”相呢?

说没有“道”,就是一切的“法”,都是“中道第一义谛。”

说到修“戒定慧”,灭“贪嗔痴”,已经是“着相”的话了,“着相”的话,就不是“中道第一义谛”,不是“中道第一义谛”,就不是佛法。所以“苦集灭道”四谤,本来都是没有的,都是“空”的。

四、脱离苦海,一定要讲究四谛

在《佛法大意》中,讲到“苦”,就是“法身”,“生死”就是“涅槃”,“烦恼”就是“菩提”;“戒定慧”就是“贪嗔痴”的道理。都讲得很明白的,可以详细看看,看明白了,这“无苦、集、灭、道”的道理也就都明白了。

但是,佛也并不是不讲“四谛”的。《涅槃经》上说,“我昔与汝等,不见 四真谛,是故久流转生死大苦海。”

这四句的意思就是说:从前,我和你们, 都因为见不到“四谛”的道理,所以总是在这个“生了又死,死了又生”的大苦海中,流来流去,转来转去,跳不出“生生死死”的苦。照这“四句偈'的意思,那是要跳出这个“生死”大苦海,一定要讲究“四谛”。

怎么在这里又说都是“空”的呢?这是有一个道理的。因为要修沸法,对于这种“四谛”和以上的“十二因缘”,自然都应该要晓得的,不过明白了这种道理就是了,不可以专门着牢在这“四谤”、“十二因缘”上面的。譬如一块敲门的砖,敲门的时候,自然要用这块砖的,等到门敲开了,这块砖就应该要拋去了。

《金刚经》上说:“知我说法,如筏喻者”。(“筏”就是用竹或木编成了一排一排的,俗话叫竹排、木排,用来摆渡过河的。)这两句经的意思,就是说这个“筏”,是用来摆渡的。要摆渡的时候,自然少不得这种“筏”的,等到渡过了河,这个“筏”就应该要拋掉了,若不拋掉,就反倒不能够登岸了。

“声闻”着牢在这“四谛”上面,就被“四谛”束缚住了。所以观自在菩萨特地为“声闻”说这几句话,使得“声闻”明白这“四谛”法是“空”的,可以破“声闻”的“法我执”。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中台山月刊92期
《触闻集——佛教对联1200副》(7)
度一切苦厄
因果明镜论(二十七)
落花流水
紅塵苦海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