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从地缘看中国》(中原的定义与战国初期魏楚对中原攻势)札记(17)

《从地缘看中国》(中原的定义与战国初期魏楚对中原攻势)札记(17)  

 

第五十九章 中原的双重定义,以及与周边板块的地缘关系

如果以河南省现有的行政区域为基础,分析中原地区所涉及的地理单元的话,我们会发现,它的边缘区在历史上最少涉及到五个地缘概念,即:河洛、南阳、淮上、河济、河间。而在“中原”的东侧,还有一个未被划入河南省范围的缘地缘概念“泗上”。这六个地缘板块共同的构成了“中原外围地区”,它们所围就的区域我们可以称之为“中原腹地”,也就是真正的“天下之中”。

在“中原腹地”和它的外围地区之外,就是有资格参与逐鹿中原游戏的,六个地理特征鲜明的地缘板块。即渭河平原、山西高原、河北平原、山东丘陵、江东平原、江汉平原。而这六个地缘板块相互竟争时,谁能够控制邻近自己的“中原外围地区”,谁就能够在中原腹地争夺战中占据主动。
  首先是“河洛”地区,指的就是洛水、伊水,及二水相对应的那段黄河所合力打造的“洛阳盆地”。从渭河平原、山西高原沿黄河以南进入中原腹地的话,河洛地区是二者之间的连接点。也正因为如此,在古典时期前期,也就是黄土高原占据主要地缘优势时,洛阳盆地反而比中原腹地,更有资格成为中央之国的地缘中心。

如果从“河洛”地区北渡黄河的话,就是所谓的“河内”地区。如果从地理结构上而言,漳水、河水(先秦时期)、山西高原,所夹成的那条牛角形的区域,都是属于这个地缘概念的范畴。在战国时期,韩、魏两国分别控制了“河内”地区的南北。而河内陆区也正是山西高原进入中原腹地的跳板。

在河内陆区的东侧,是南“河济平原”来自河北平原的三晋,和来自山东丘陵的齐国,是南“河济平原”博弈的主角。
  “泗水”。这条发源于山东丘陵,最终流入淮河的河流,在战国时期曾经成立过“泗上十二诸侯”这样的地缘集团,因此它的地缘标签可以称之为“泗上”。而所谓泗上地区最有利的争夺者,则是别来自南北两具方向的“江淮地区”和“山东丘陵”的地缘力量 。

泗水其实是淮河最靠东面的一条主要支流。而淮河干流两侧,向来是长江诸侯们的天下。不过北方诸侯们也并非不能在淮河流域有所作为,因为从济水到淮河之间的地区,大部分都为淮河的支流所覆盖,因此中原腹地的概念,也包括部分淮河支流的上游地区。当北方诸侯凭借在河、济两水的优势,占据中原腹地后,那些江淮的蛮夷也会顺着这些淮河支流而上逐鹿中原。而这些支游的下游地区,就是我们所说的“淮上”的概念(泗水流域单独划为“泗上”)。

河内、河济、泗上、淮上,四个地缘概念其实都处在华北平原之上,也正是因为大平原的地理特点,使得这四个地缘概念的划分的主要依据为“水”。而“河洛”、“南阳”两个地缘概念,虽然也与河流有很大的关系,但盆地形的构造,让它们的地缘识别度要高的多。前者的核心区为洛阳盆地;后者则可以与“南阳盆地”划上等号。
  从地缘结构上看,对于中原腹地来说,最为重要的两个外围地理单元就是“洛阳盆地”和“南阳盆地”。因为这两个盆地是渭河平原、江汉平原进入中原腹地的跳板。而仅以春秋战国时代为参考,我们也可以看到,依托这两个平原而建立的“秦”、“楚”两国是诸侯当中最有攻击力的国家。

 

第六十章 韩国在洛阳盆地的布局与魏国在中原的扩张                                                                                                      

从地缘关系和实力的角度看,从山西高原走出来的三晋,是最有机会控制洛阳盆地的。最后的结果也的确如此,只不过代表三晋控制洛阳盆地的,并非是实力占优的魏、赵两国。而是惯于在夹缝中求生存的韩国。

 

60.1秦国入中原三道与魏国遏制崤函

如果秦人要入主中原,最为直接的通道就是沿着黄河南岸,经崤函通道、洛阳盆地直抵中原腹地。当然,还有两种选择就是:从北线入山西高原,越河内陆区入主中原;或者由南线通过“丹江通道”穿越秦岭,夺取南阳盆地,然后过方城夏道进入中原腹地。事实上强大的秦国,后来也正是三管齐下完成了他的统一大业的。

不过对于秦人来说,“崤函通道——洛阳盆地”这条中间线路,始终是一条快速通道,早在春秋之时,秦人就已经尝试过打通这条捷径了,只不过“崤之战”的结果,让秦人就此沉默了三百年。因此通过这一战,秦人清楚的意识到,除非他们能够完全控制山西高原的核心地区:临汾——运城盆地,否则崤函通道的控制权,始终是在一河之隔的晋人手中。


  魏国成为了晋国核心区的继承者。根据我们刚才所说过的原则,占据了临汾——运城盆地(河东)的魏国,也顺理成章的接收了黄河南岸,崤函通道的战略支撑点“陕”地的所有权。换句话说,从华山一直到崤山,包括南北两条崤道,都是由魏国所控制的。如果秦人要想打通崤函通道的话,唯一的办法就是从魏人手中夺取河东地区。只是在最初的时候,魏国就像当年的晋国一样,不仅稳定的占据了河东地区,甚至还从秦人手中夺取了洛河——黄河之间的河西地区,将桥头堡建立在了渭河平原之上。

 

60.2魏国让渡洛阳盆地的控制权给韩国

魏国控制了“陕”地和河内陆区,对洛阳盆地形成半包围态势。然而魏国毕竟只是三晋之一,因此洛阳盆地的控制权被分配给了韩国人。而主要是因为控制河东之地的魏国人,固然对控制崤函通道有地缘优势,但很难以河东崤道为基地,控制洛阳盆地。相比之下,控制了黄河以北的那部分河内陆区,也洛阳盆地隔河相望的韩国人,更容易与王室打交道。在进行地缘分割时,山地的作用一般是要强于河流的。正因为如此,崤山成为了韩、魏两国,在黄河之南的分割线(西部)。由于南、北崤道的存在,韩国人要想控制洛阳盆地,就必须在崤山与洛阳盆地核心区之间,布置南北两个战略基地,以控制这两条战略通道。如果从三晋联合应对秦国的角度看,这样做相当于在崤山以东部署了第二道防线。
  这两个为洛阳盆地把守西大门的战略基地,在历史上都很有名,北边那个叫作“渑池”。之所以出名,很大程度是因为“完璧归赵”这个故事。这个发生在战国第三阶段的典故(公元前279年)所透露出的地缘信息是,秦国已经完全控制了河东地区和崤函通道,并将洛阳盆地的西大门,变成自己的桥头堡了(渑池当时为秦国占据,所以赵王才犹豫要不要去)。南边的那个战略基地叫作“宜阳”,建立在洛水北岸,因为无论是魏人还是秦人,从南崤道走出来后,不管通过哪条河流南行,最终都要沿着洛水,东北方向行走才能进入洛阳盆地。而“宜阳”邑正是设立在洛水通道的中间位置。它也是韩国退出河东地区后的第一个都城。
  附:韩魏地缘关系图(公元前350年)

要想知道“宜阳”还有什么战略作用,我们就必须再来审视一下伊、洛两条河流。我们知道,如果从水系的角度看,洛阳盆地中的核心平原区,实际上是由伊、洛两水的下游,加上黄河冲积而成的。在平王东迁之时,伊、洛两河的上游地区就已经有不少戎人部落了。这些被称之为“伊洛之戎”的边缘民族,就经常会去洛阳盆地转转,让王室头痛一番。在晋国和其他诸侯勤王任务中,有相当一部分就是为了应对伊、洛两河中、上游地区的戎人。

 

60.3晋国安插陆浑戎在伊洛地区

平王东迁之前,长期在此生活的伊、洛之戎——“陆浑戎”。陆浑戎正式出现在中央之国的政治舞台上,是在公元前638年。那年秦穆公在与晋惠公的较量当中,终于占了上风,报了“崤之战”惨败之仇。不过当时的秦国也已经充分意识到,东进已经是不现实的想法了。因此整合渭河平原及其周边高地“秦霸西戎”。陆浑戎就是在这种背景下,被赶出渭河流域的。

而晋国即将陆浑戎安排到了自己的势力范围,也就是伊阙以南的伊、洛河谷之中,作用有三:

1.提供雇佣军;

2.将整个族群部属在一些战略要地之上。通常这些战略要地都是华夏民族觉得潜力不大,但又必须加以防范的山地中。去与伊、洛河谷中土著的戎人部落竞争,“以戎制戎”。

3.让伊、洛两河的中游地区,掌控在自己手中,对于晋人来说战略作用,就是牵制楚人。(在晋人进入河北平原的南部,也就是河内陆区以后,他们下一步目标势必是向中原腹地渗透。而与此同时,从南阳盆地出击的楚人,也有同样的想法。因此中原腹地的西侧,伏牛山的东麓往往成为双方博弈的焦点地区。在晋、楚两国博弈的过程中,夹在中间的郑国往往被迫成为一颗棋子,不得不在双方之间周旋。除了郑国以外,伊洛河谷中的“陆浑戎”也对晋楚之间的博弈有重要的影响。)

 

60.4洛阳盆地到中原腹地路线,陆浑戎的安置

如果陆浑戎想东进的话,洛阳盆地东、南侧的嵩山、箕山、崆峒山(现名“西泰山”)之间,理论上就应该存在两条谷地作为战略通道。嵩山之南也的确有一条上古名水——“洧水”流出。当年东迁的郑国是以洧水流域为中心区域的,却是确认无疑的。因为郑国的新都“新郑”便是在洧水之阳。数次迁都的韩国最终也定都于此,所以新郑市才有“郑韩故里”之说。  

如果嵩山之南对应的是洧水,那么箕山之阳对应的就是淮河的主要支流——颖水。在箕山之东,颖水之北,还有一个 “禹州”。而在战国时期,禹州的名字是“阳翟”。 
  颖水南面的汝水。与汝水对应的山体,是伏牛山脉东北角的“崆峒山”。

无论是陆浑戎,还是后来的韩、秦等国,如果想绕过洛阳盆地进入中原腹地的话,在到达宜阳这个点后,向东横渡洛、伊两水,然后再从嵩、箕、崆峒三山之间的谷地进入平原地带,也是一种选择。

  

陆浑戎被晋国安排到伊、洛的中上游,正是因为他们可以帮助晋人稳定洛阳盆地的局势。而从南阳盆地出来的楚人来说,沿伏牛山、洛阳盆地东麓北上河、济流域的路线,就随时可能受到攻击。而晋人把听命于自己的陆浑戎安排于此,正是为了从侧翼对试图北上的楚人施加压力。有鉴于此,如果楚人希望北上争霸的话,首先就要让伊、洛河谷的戎人倒向自己,以此来保证自己前行线路的安全。故楚庄王在进入伊、洛河谷,打服陆浑戎后,并没有马上转入中原争霸。而是去洛邑“问鼎”。然而考虑到灭周的政治风险,楚国最终东入中原开始了争霸。而征服陆浑戎之后,在楚人强大的压力之下,郑国也开始倒向了楚国。最终继晋文公之后,楚庄王成为了春秋的第三个霸主。


  陆浑戎倒向楚则制约了晋,晋灭陆浑戎之战是在公元前525年,晋人入伊、洛谷地灭其的的理由,是祭祀洛水和涂山。(伊阙以南的伊水河谷,就是洪水之源,也就是大禹治水功成之处。而大禹治水之后大会诸侯的“涂山”也正是在此。)

 

60.5晋国对郑国的包围

在晋国分裂为三晋之后,晋国在伊、洛河谷的控制区也被韩国所继承了。韩国真实目标是洛阳盆地东侧,中原腹地西侧的“郑国”。

西——因此将都城设在洛阳盆地西南大门的“宜阳”,而不是西北方向的“渑池”只是第一步。因为从宜阳的位置来说,不仅能够直入洛阳盆地腹地,更可以沿着当年陆浑戎袭扰中原的线路,绕到郑国的后方去。

北——此外还分得虎牢之地——洛阳盆地与中原腹地交流的东大门,从北线对郑国施压。
  南——为了防止楚国对韩国的支援,韩国所要做的就不仅仅是从伊河河谷,穿越嵩、箕二山袭扰一下那么简单了。韩国需要实实在在的在郑国南面钉上一颗钉子,以从地缘上割断郑、楚两国的直接联系。因此在公元前408年,韩国伐郑,攻取了颖河之阳的“泺邑”,并将之改名为“阳翟”(现在的禹州),定为韩国的新都。

东——韩国将目标锁定在中原腹地西部的“郑国”身上;而魏国则利用他在西河济平原的优势,由郑、宋两国之间切入中原腹地。在春秋之初时,郑、宋两国在中原腹地的势力范围,还是相互连接的。他们之间的地缘分割点大致在开封那个点上。——韩魏联合打败北上的楚,瓜分此地。——魏国可视为从东部切断郑国联系。

60.6韩魏的具体战略

凭借地缘优势,楚国切入了宋、郑两国之间,甚至越过济水,渗透入了西河济平原。最终将楚国挤压回淮上地区的是分家后各自壮大的三晋了。三晋此时已包括外围地区的中原地区,三晋也已经彻底控制了河内陆区和洛阳盆地(包括伊、洛河中上游山地),并在西河济平原,与中原腹地接壤的部分占据了优势。
  从进攻的方向来说,韩国所主要应对的是实力相对较弱的郑国,而魏国则发动了对楚国的战争。这两场战争结束后,韩、魏两国的地缘结构也受到了重大影响。其中标志性的事件就是,韩国迁都新郑,将这个郑国都城变为了韩国新都(前375年)。而魏国则在济水之南,现在的开封境内,建立他的新都“大梁”城(前361年)。

 

就韩国从阳翟迁都新郑而言,并没有什么让人奇怪的,因为从分家那天起,韩国人就盯上了郑国这块风水宝地了。从地缘结构上来看,新郑做为都城的优势很明显。一方面可以向西通过嵩、箕两山之间的谷地与洛阳盆地无缝对接;另一方面比较阳翟而言,新郑与韩国在河、济以北的国土更近,更便于控制北部领土;即使是相对于淮上地区,新郑也有一定优势,那条流经新郑的洧水,可以通过颖河直入淮河。
  

60.7楚国与魏国(战国第一阶段北方霸主)的争夺——鸿沟修筑
  如果从韩魏之间互为支撑的角度来看,魏国在中原腹地的突出部,南线与韩国的控制区保持一线是最为安全和稳定的。也就是说,韩、魏两国的南部控制线,应当与箕山南麓大致保持同一纬度。这样的话,即使楚国向北反击,韩、魏两国也可以从洛阳盆地东南方向出击,沿颖水侧击楚国的进攻路线。而反过来,如果魏国试图将控制线压过伏牛山脉的话,那么地缘优势就在楚国一方了。因为楚国在固守淮上的时候,同样也可以东出“方城夏道”侧击魏国的进攻路线。因此伏牛山主脉以东所对应的中原地区,成为了楚魏两国地缘博弈的焦点地区。

 

实际上,中原腹地的的势太平,没有足以让楚国同北方诸侯达成地缘平衡的山脉丘陵。除非他们中的一方,能够将洛阳盆地或者南阳盆地完全控制在手。否则任何一方突出到对方控制的盆地辐射范围内,都无法保证自己的战略安全。也就是说,从地理结构上来看,洛阳盆地和南阳盆地对于中原腹地的安全至关重要。也可以说,无论是谁在成为天下共主后,最好能够将洛阳盆地、南阳盆地、中原腹地,作为一个统一的地缘板块来管理。(周人便曾设汉阳诸姬管理)。

 

既然没有明显的地缘分割线,那么也就意味着北方诸侯们与楚国之间的地缘博弈,往往呈胶着状。谁更能够在中原腹地多占据些份额,就要取决于他的后方有多少腹地了。在地缘格局错综复杂的春秋之世,北方诸侯们往往并不能集合起优势的力量,与江淮的霸主相对抗。因此刚进入战国时代时,楚人在中原腹地的优势是非常明显的。他们甚至已经将实际控制区渗透到了河济平原了。不过到了战国第一阶段,作为战国第一阶段的霸主,魏国在黄土高原以及华北平原的扩张都取得了不错的战果。在西线,他们从秦人手中夺取了洛水以东的“河西”之地;在北线,魏国甚至越过了赵国灭掉了中山国;而在东线,魏国则成功的切入了中原腹地。而基于中原腹地的地缘结构缺乏稳定性,为了防止楚国的反扑,魏国所需要做的就是不断的将楚国向淮河方向挤压。最理想的情况,当然是楚国退入南阳盆地,然后占据了济、淮之间大片土地的魏国,与楚国隔方城夏道展开第二阶断的博弈。
  然而由于南阳盆地和江汉平原这两个地缘板块,会对楚国控制下的淮河流域进行支援。魏国一旦往南突出,便会陷入半包围,故唯有采取步步为营的办法,对南阳盆地和淮上地区平行推进,才能避免被三面包围的局面出现。为了加强自己在中原腹地的地缘优势,也为了直接对淮河流域施加压力,魏国在入主中原后立即着手开挖了沟通河水与淮水的“鸿沟”。这项工程完工后,魏国可以通过顺流的优势,快速的将大梁以及河内陆区的人力、物资,运至前线,以加强对楚国所控制的淮上地区的压力。另外也就此奠定了大梁城(后来的开封)在中原地区的中心地位。在魏、楚两国没有战争的时候,双方的商业沟通也变得更为顺畅了。事实上鸿沟的开挖,对于河北平原乃至黄土高原与江淮中游地区的交流,都起到了枢纽作用。

从大梁城向东,偏南方向,就可以找到泓水——涡水,以及睢水——泗水这两条线路,沟通淮河。因此在后来魏国从齐国手中,“接收”了宋国腹地后,这些新的运河工程也动工了,这些以大梁城为枢纽,沟通淮河的运河工程,后来都被概括为广义的“鸿沟”。“鸿沟”意义也成为覆盖整个中原腹地的运河系统。而魏国也正是通过这个人工水网,来控制他在中原腹地的国土的。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10)[转载]“鸿沟”与魏国在中原的扩张(战国中期中原地区地缘结构)
赵魏韩为何很难应对边秦齐楚等边缘大国?
[转载]《地缘看中国》之历史篇第三目《战国》 总第五十二回&
商鞅变法的作用被夸大了,秦国的成功,地缘优势也不容忽视
魏韩两国渗透入中原腹地,魏国开挖“鸿沟”对淮河流域的楚国施压
泪痕春雨漫评战国历史 (四十四) 赵武灵王 拓地千里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