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红楼梦》是皇家盗版,《石头记》才是曹雪芹原本


都说《红楼梦》这部小说是中国文学作品的巅峰之作,有着至高无尚的价值。然而之前我却无畏地以为,不就是一个成长在粉黛圈里的官并富二代的故事嘛,有啥意思?

后来不断被生活教诲,如今又上了年纪,明白了凡事不可想当然,知道不可以小视口碑这个东西;  又看到毛爷曾说:“我国过去……工农业不发达,科学水平低,除了地大物博,人口众多,历史悠久,以及在文学上有部《红楼梦》等等以外,很多地方不如人家,骄傲不起来。”才发觉自己的无知和浅薄,于是崇敬地捧起拜读……


不读不知道,一读吓一跳。原来这部书还真是不简单,每读一遍,都会有新发现,无论是故事情节、姓名谐音、伏笔谶纬,还是背后历史,都是那么复杂和神奇……难怪会有红学会这样的组织集中专家特意研究她。总而言之,这确是一本值得读一辈子的书。

《红楼梦》的版本很多,什么程甲本、程乙本、红研所本……最近知道,曹雪芹生前留下的原本,是一部只有80回,并附有脂砚斋评注的《石头记》。而120回的各版本《红楼梦》,却是乾隆、和珅指使御用文人续写出后40回,并删去所有脂评的结果。其背后的渊源,大有故事咧!(详见最后的“关于本书写作删修的真实背景”)也正是因此,《石头记》《红楼梦》在思想导向上有相当的不同……

先前读罢《红楼梦》,晒过一些心得笔记,自然是肤浅至极的。这次再读《脂砚斋全评石头记》,势必要做些许调整和修订,不敢污染众目,只为自得其乐。

一、关于部分回目的读后牙祭

读首回“甄士隐梦幻识通灵,贾雨村风尘怀闺秀”

“石头记”的通灵缘源,以及甄士隐(谐音“真事隐”)一家的遭遇和遁世随仙游,引出那神秘的一僧一道……可知曹雪芹的思想观念中包含着浓厚的唯心宿命论——“陋室空堂,当年笏满床;衰草枯杨,曾为歌舞场(这两句是描述贾府的前盛后衰)。蛛丝儿结满雕梁,绿纱儿今又糊在蓬窗上(这是描述潇洒馆在林黛玉生前亡后的不同景象)。说什么脂正浓、粉正香,如何两鬓又成霜(这是描述薛宝钗婚前婚后的不同形象)?昨日黄土陇头埋白骨,今宵红绡帐底卧鸳鸯(这是描述林黛玉死后,贾宝玉与薛宝钗成婚)。金满箱,银满箱,转眼乞丐人皆谤(这是描述王熙凤的命运)。正叹他人命不长,那知自己归来丧(这是描述史湘云的命运)?训有方,保不定日后作强梁(这是描述李纨的命运)。择膏梁,谁承望流落在烟花巷(这是描述凤姐的女儿贾巧姐的命运)!因嫌纱帽小,致使锁枷扛(这是描述贾赦和贾雨村的结局)。昨怜破袄寒,今嫌紫蟒长(这是描述贾兰和贾环的命运)。乱烘烘你方唱罢我登场,反认他乡是故乡。甚荒唐,到头来都是为他人做了嫁衣裳。(这两句是描述十二戏官及众丫环的命运)


读到第2回“贾夫人仙逝扬州城,冷子兴演说荣国府”

讲甄士隐家的丫环娇杏(谐音“侥幸”)因当年的偶然回盼,居然弄出一段奇缘,嫁与贾雨村为二房,后来又扶正,正是“偶因一回顾,便为人上人。”


由此可见,漂亮美眉多给别人几个微笑和眸盼,不仅是对他人的福利,而且是大有可能让自己也受益……只是……必须要看准对象。

读到第4回“薄命女偏逢薄命郎,葫芦僧乱判葫芦案”至第5回“灵石迷性难解仙机,警幻多情秘垂淫训”

讲薛宝钗出场,比林黛玉“年纪虽大不多,然品格端方,容貌丰美,人多谓黛玉所不及。……而且宝钗行为豁达,随分从时,不比黛玉孤高自许,目无下尘,故比黛玉大得下人之心。便是那些小丫头们,亦多喜和宝钗去玩笑。因此黛玉心中便有些悒郁不忿之意……”


不禁感慨,何谓“情商”?什么叫“人缘儿”?其实就是控制自己情绪的能力和洞察体悟别人情绪的能力。薛宝钗情商高。

读到第8回“拦酒兴李奶母讨厌,掷茶杯贾公子生嗔”

讲宝玉探望宝钗,并要顺便吃冷酒。薛姨妈忙道:“这可使不得,吃了冷酒,写字手打飐儿。”宝钗也说:“……酒性最热,若热吃下去,发散的就快;若冷吃下去,便凝结在内,拿五脏去暖它,岂不受害?……”


古时候人们积累的生活经验,是很值得参考和借鉴的。

读到第9回“恋风情情友入家塾,起嫌疑顽童闹学堂”

讲贵族学校(私塾)里学生打架,此段描写妙趣横生,刻画了香怜、玉爱、秦钟、金荣、贾蔷、贾菌、茗烟、李贵等诸多人物的言语举止和心理活动,而最终孩子们打架的胜负,也得以各自背后靠山的硬度来决定。


读到第12回“王熙凤毒设相思局,贾天祥正照风月鉴”

讲贾瑞对凤姐犯花痴,被狠毒刁妇设计捉弄至病死。凤姐有两个帮凶:贾蓉和贾蔷。第7回中焦大骂贾府主子“爬灰的爬灰,养小叔子的养小叔子……”,前者指贾珍与秦可卿,后者应该就是指贾蓉的媳妇秦可卿与贾蔷吧……


读到第13回“秦可卿死封龙禁尉,王熙凤协理宁国府”

讲秦可卿死去,临行托梦给王熙凤,建议贾府利用祭祀产业保存些实力;并说:“眼见不日又有一件非常喜事,真是烈火烹油、鲜花着锦之盛。要知道,也不过是瞬间的繁华,一时的欢乐,万不可忘了那盛筵必散的俗语。此时若不早为后虑,临期只恐后悔无益了。”暗示着后续的故事情节。

另,“五件宁国府风俗”即是理家治国的管理重点。

读到第16回“贾元春才选凤藻宫,秦鲸卿夭逝黄泉路”

讲宝玉的好友(兼割袖断背,也称龙阳之兴)秦钟(秦可卿的弟弟)死去。戚序本在此情节与流行的程本有所不同,多了秦钟临死前对宝玉的遗言:“以前你我见识自为高过世人,我今日才知自误了。以后还该立志功名,以荣耀显达为是。”


补上这话,应该是想借此表明,象宝玉那样见识不同凡响的人,是很孤独的,连最好的朋友也难以共鸣。

读到第18回“庆元宵贾元春归省,助情人林黛玉传诗”

讲林黛玉自迎父殡归来后,越发猜忌小性儿,赌气莽撞,让贾宝玉疲于无奈……书中有大段关于宝、黛的心理分析,大概是黛玉因为父母双亡,自己在姥姥家算是弱势群体,落入了无资源、无靠山的境地,而且自幼体弱多病,面对强大的情场对手薛宝钗,已经谈不上竞争实力,所以对于唯一寄托人生希望的贾宝玉,亦是颇无自信,只好以这种醋海翻波的方式来挣扎喽……她的眼光是悲观的,也是敏感的、独到的、智慧的、具有前瞻性的。林黛玉智商高。然而,虽然她也算是读了不少书的,却没有让自己变得豁达理性,反而越发狭隘想不开,看来读书多也不一定就明理……



另,这部小说通过对宝黛爱情悲剧的深刻描写,提出了超前于成书时代很多的爱情观,即要有观念一致的思想基础和相互了解的感情基础,没有心灵共鸣的爱情是不完美的,这也就是贾宝玉爱的是林黛玉而不是薛宝钗的真正理由。

读到第22回“听曲文宝玉悟禅机,制灯谜贾政悲谶语”

讲林黛玉与史湘云、薛宝钗三人争风吃醋,弄得贾宝玉大没意思。莫怪黛玉的怨妇性格,这也是天性使然,因为“淑女从来多抱怨,娇妻自古便含酸”,这充分体现她对宝玉的在意。这部小说通过对金陵六十钗(12×5=60)的生动描绘,提出了那些酷哥、才子以及官、富二代们好色的另类理由,即在世态炎凉和唯利是图的生存环境下,与科举、做官、职场、商海、胡吃、瞎混相比,天真少女所特有的纯美才显得是值得留恋的。由此我们也可以推断,作者对两千年以来董仲舒、朱熹等所建立的“三纲五常”(压迫妇女)哲学是鄙视和痛恨的……


只是,身处这种女性漩涡中的男人,也切莫乱动——因为“近之则不逊,远之则怨”,自然而来的东西还是让其自然而去为好……

读到第25回“魇魔法姊弟逢五鬼,红楼梦通灵遇双真”

讲赵姨娘请马道婆作“五鬼魇魔法”,险些要了宝玉和凤姐性命。一般观点,都认为赵姨娘和马道婆恶毒,但换个角度想想,贾宝玉的集万宠于一身,王熙凤的专横跋扈,惹来嫉妒和仇恨,也是很容易理解的。


阶级的不平等和资源的不公平分配,定然是引起斗争的根本原因。

读到第27回“滴翠亭杨妃戏彩蝶,埋香冢飞燕泣残红”

讲怡红院的丫头小红(荣府管家林之孝之女林红玉)颇有才能,伶俐简断,然而虽受凤姐赏识,先前却被晴雯、碧痕、绮霰等轻视、埋没和排挤。

可见因为私心、私情而发生人欺负人的现象是普遍存在的,即使彼此是同一个阶级。

读到第29回“享福人福深还祷福,痴情女情重愈斟情”

讲端阳节来到,贾元春贵妃作好事,安排在清虚观打醮唱戏。出发时,荣府门前车轿纷纷,人马簇簇,上下人等大批出动,乌压压占了一街,叽叽呱呱,吵嚷不绝。负责维持秩序的周瑞家的过来过去劝说:“姑娘们,这是街上,看人家笑话!”……

不禁想到,全民旅游时的机场车站,何其相似。

读到第31回“撕扇子作千金一笑,因麒麟伏白首双星”

讲史湘云自幼淘气,性格真爽,颇有女汉子之风;然从字里行间也可读出,她的内心也有细腻,也有苦闷,也有哲理,也有坚强……


无论曹雪芹是否要把她的结局设计成“楚怀王梦断巫山神女”,想必她的智慧与意志应该不会被压垮吧……

读到第34回“情中情因情感妹妹,错里错以错劝哥哥”

讲贾宝玉因琪官(蒋玉菡)和金钏儿两件事,被父亲贾政痛打一顿,皮开肉绽……事后,薛宝钗和林黛玉都来探望——宝钗手里托着一丸药,告知袭人研敷方法,劝慰并询问原委;而黛玉只知抽抽噎噎地哭泣。


可见,宝卿比颦儿的生活能力强很多。

读到第36回“绣鸳鸯梦兆绛芸轩,识分定情语梨香院”

讲王夫人吩咐凤姐调整府中各人的月例(工资),其中袭人虽在宝玉房中供事,但仍享受原在贾母房里的待遇;这番调整,王夫人特意从自己的月例中,拿出一部分给袭人涨工资。


看来,很多工资调整往往是为了让个别人受益。

读到第37回“秋爽斋偶结海棠社,蘅芜院夜拟菊花题”至第38回“林潇湘魁夺菊花诗,薛蘅芜讽和螃蟹咏”

讲大观园小姐们儿组织诗社,趣浓兴尽。不禁感叹,无论少小农家乐,还是求学象牙塔,青年男女聚会玩耍是何等的惬意,连李宫裁那样的死灰都有复燃之态了……


而一旦娶妻嫁人,这种欢快便再难寻找喽。

读到第40回“史太君两宴大观园,金鸳鸯三宣牙牌令”

讲贾母带刘姥姥游玩大观园,并到潇湘馆、紫菱洲、秋爽斋、蘅芜苑、藕香榭、稻香村等处观看,从各自房间布置、器物摆设上便可侧面见知业主的心性……

组织部门选人用人也可参照此方法。

读到第41回“贾宝玉品茶栊翠庵,刘老妪醉卧怡红院”

讲贾母带刘姥姥游大观园,至妙玉的栊翠庵,妙玉亲手为贾母奉茶,只因贾母将余下的半盏给刘姥姥喝了,妙玉便将那成窑五彩泥金盖钟弃不再用……想是妙玉虽以清静无为自守,貌似要脱离凡尘,但却颇有纠结洁癖、在意身价之俗念,且情欲方面也难以割舍,正所谓“云空未必空”


倒是贾惜春能够真的看破红尘,万念俱灰,是个有佛缘的人。

读到第42回“蘅芜君兰言解疑癖,潇湘子雅谑补余香”

讲薛宝钗教诲林黛玉:“……男人们读书不明理,尚且不如不读书的,何况你我……读了书倒更坏了,这并不是书误了他,可惜他倒把书糟蹋了……”

不无道理,读书人可鉴。窃尝思,人类不过地球上一种小生物而已,却妄图以具备的一点认知能力,去将自己的快乐建立于对大自然的破坏之上,多么混沌啊!

读到第43回“闲取乐偶攒金庆寿,不了情暂撮土为香”

讲贾母让女眷出份子给凤姐过生日,并委托尤氏操办。这尤氏在儿媳秦可卿丧事上,碍于“爬灰”丑闻托病不肯料理,都是凤姐出头摆平,因此对凤姐颇有不满,故而此时借机放些微词,并施些利益恩惠拉拢平儿、鸳鸯、彩云及周、赵二位姨娘……


这恐怕也是后来凤姐与尤氏不和,并毫无顾忌地对尤二姐下毒手的渊源。

读到第45回“金兰契互割金兰语,风雨夕闷制风雨词”

讲贾府的资深老妈赖嬷嬷(赖大的母亲)教诲因依托贾家势力而做了官的孙子赖尚荣要感恩……

不禁迷茫:“感恩”这个东西是不是要无条件地提倡?那些当官的、商战成功的、得到了专家待遇的既得利益者,或许可以拿“感恩”这个词忏悔一下心虚;而那些劳苦无头、被骗钱骗心、永远当分母的利益受侵者,要感恩什么呢?

读到第46回“尴尬人难免尴尬事,鸳鸯女誓绝鸳鸯偶”

讲贾母的丫环鸳鸯死拒贾赦的威逼,不肯当他的小老婆……窃以为应给此女点个赞,因为她不惜以自己的幸福和生命为代价,来捍卫自己的意志。


“不轻易许人”,是宦海沉浮中的良药仙方。

读到第48回“滥情人情误思游艺,慕雅女雅集苦吟诗”

讲贾赦因看上了“石呆子”几把带古画真迹的旧扇子,买通贾雨村用官势搞到手……此事连他儿子贾琏都吐槽:“为了这点子小事,弄得人家坑家败业,也不算什么能为!”

贾赦这厮恶贯满盈,必定会no zuō no die

另,香菱学诗,专心致志,以至于耳不旁听,目不他视的境界,俨然一个“诗呆”了。窃以为,一个成功的专业领域行家,必然要经过此过程。

读到第49回“白雪红梅园林集景,割腥啖膻闺阁野趣”

讲大观园又来了四位美女——邢岫烟、李纹、李绮、薛宝琴——岫烟是邢夫人的侄女,出身一般,甚至有些贫困,但品行温良;二李是李纨的堂妹,出身书香门第;宝琴是宝钗的堂妹,也就是薛蟠的堂弟薛蝌的胞妹,乃大家闺秀。四人的颜值都不在“十二钗”之下,其中尤以薛宝琴为全书之最……

看来,美色与学问一样,是无局限和止境的。

读到第54回“史太君破陈腐旧套,王熙凤效戏彩斑衣”

讲旧时大户人家开宴时讲究礼仪规范,座次有伦,巡酒有度。

想古时人们相聚饮酒,不是对酒当歌,就是联诗行令,不似如今的侉喝喧嚣……


旧的规矩无人教和学,新的文明无人立和传,真是越来越没文化儿了,有点可悲!

读到第55回“辱亲女愚妾争闲气,欺幼主刁奴蓄险心”

讲凤姐病休,李纨、探春、宝钗代为协理家事。其中有凤姐一大段关于评人选人用人的话语,深入浅出,颇具哲理,大有可借鉴的价值。


读到第56回“敏探春兴利除宿弊,贤宝钗小惠全大体”

感觉就是大观园的经济改革与企业管理专篇——

1.贾探春就是名改革家

第2回中冷子兴说贾府“安富尊荣者尽多,运筹谋画者无一”,未免太绝对了,因为探春就是个有危机意识的例外,看得透,拿得定,说得出,办得来,是个难得的敏才。只是,就中国历史来看,改革者总要付出很大的代价,如吴起、商鞅、王莽、王安石等。


2.薛宝钗就是名管理者

通过本回中,宝钗对承包大观园的众婆子的一席话,可知她进退自如,知人善任,处事周到,言语得当,是个不错的领导。


读到第58回“杏子阴假凤泣虚凰,茜红纱真情揆痴理”

讲贾府曾在梨香院养着12个女孩作戏子,后来因国丧,家养优伶者一概蠲免遣发。其中有几个不愿回家的,便分散到大观园各屋中当丫环。凡戏子出身的女孩,心性高傲且挑剔尖刻者多,时间久了,园中原来的丫环婆子们便胸积怨忿……

娱乐圈与大众之间的矛盾和斗争在所难免。

读到第60回“茉莉粉替去蔷薇硝,玫瑰露引来茯苓霜”

讲赵姨娘因蔷薇硝被替换为茉莉粉之事,与五官儿大打出手……闻讯赶来的探春劝说她妈(赵姨娘):“那些小丫头子们原是些玩意儿。喜欢,和他们说说笑笑;不喜欢,便可以不理他。便他不好了,也如同猫儿狗儿抓了一下子,可恕就恕,不恕时也只该叫了管家媳妇们去说给他去责罚,何苦自己不尊重,大呦小喝也失了体统……我劝姨娘且回房去煞煞性,别听那些人调唆,没的惹人笑话,自己呆,白给人作粗活。”

这大概就是“莫与小人计较”之类的警世格言,虽然于理有轻视下人之嫌,但于人情世故来说,还是可取的。

读到第64回“幽淑女悲题五美吟,浪荡子情遗九龙珮”

讲贾琏“只为同枝贪色欲,致教连理起干戈”,引出尤二姐和尤三姐出场。

不禁对老百姓常说的一句话深为体会——“苍蝇不盯无缝儿的蛋”——尤二姐后面的悲催命运,并不能完全怪王熙凤和秋桐,她自己的水性扬花也是主要原因;另,宁国府真是意乱情迷的风月场,贾珍作为贾家族长,不仅爬灰秦可卿,而且跟两个小姨子也不清不楚,连他儿子贾蓉也和二个姨娘勾勾搭搭……


读到第65回“膏梁子惧内偷娶妾,淫奔女改行自择夫”

讲贾琏的仆人兴儿对尤二姐评价王熙凤的为人,说她“如今合家大小除了老太太、太太两个人,没有不恨她的……皆因她只一味哄着老太太、太太喜欢……又恨不得把银子钱省下来堆成山,好叫老太太、太太说她会过日子。殊不知苦了下人,她讨好儿。估量着有好事,她先抓尖儿;或有了不好事,她便一缩头推到别人身上来,她还在旁边拨火儿……嘴甜心苦,两面三刀;上头一脸笑,脚下使绊子;明是一盆火,暗是一把刀;都占全了。”

可见,王熙凤平生争强好胜,斗智斗勇,为了保持贾母对自己的宠爱,极尽投其所好和自我表现之能事。她贪得无厌,机关算尽,硬撑门面,以致骑虎难下,殚精竭虑,心力亏虚,影响了身体健康;更要命的是后来聪明反被聪明误,得罪了赵姨娘、邢夫人、尤氏以及合家大小诸多人,以致力诎失人心,身死无人怜。


读到第69回“弄小巧用借剑杀人,觉大限吞生金自逝”

讲王熙凤设计借刀杀人,逼死尤二姐。其中胡庸医乱用虎狼药,客观上起到了催化剂的作用。可见那些胡君荣类型的“砖家”真是害死人……



读到第71回“嫌隙人有心生嫌隙,鸳鸯女无意遇鸳鸯”

讲金鸳鸯有一番因王熙凤引出的对为人处事的评价:“总而言之,为人是难的:若太老实了,没有个机变,公婆又嫌太老实了,家里人也不怕;若有些机变,未免治一经又损一经……”

听来不仅是对做媳妇,于所有管理者都是有借鉴意义的。

难怪李纨在第39回评价鸳鸯说:“……那孩子心也公道,虽然这样,倒常替人说好话儿,还倒不依势欺人的。”鸳鸯是办公室主任的好典范。


读到第72回“王熙凤恃强羞说病,来旺妇倚势霸成亲”

通过贾家佣人林之孝之口,讲贾府出现财政危机隐患的原由。一是贾府自身的奢靡和浪费,如贾敬、贾母的寿辰,薛宝钗、王熙凤的生日宴,秦可卿、贾敬的丧事,以及刘姥姥进大观园所见到日常生活的排场;二是皇家、内廷对贾家的巧取豪夺,如元春省亲、夏太监周太监之流的霸王借款;三是贾府财政管理的混乱,如所属庄户产值的每况愈下、王熙凤贪污大家发工资的钱去放高利贷、探春经济改革的无力、众老妈佣人的趁火打劫等等。


读到第73回“痴丫头误拾绣春囊,懦小姐不问累金凤”

讲迎春一味地老实懦弱,以致于奶妈偷她的金凤当钱去赌博,连奶妈的儿媳王住儿家的都敢拿话来挤兑,只能靠丫环绣桔和司棋来理论……难怪薛宝钗评价她是个“有气的死人。”


读到第74回“惑奸谗抄捡大观园,矢孤介杜绝宁国府”

讲王夫人因邢夫人送来傻大姐捡到的一个绣着春宫画的香囊,十分恼怒。邢夫人陪房老妈王善保家的想借机报复晴雯,于是鼓捣王夫人和凤姐在大观园进行大搜查,不想反在自己外孙女儿司棋(贾迎春的丫环)的箱中找到了线索,气得她打着自己的脸骂道:“老不死的娼妇,怎么造下孽了?说嘴打嘴,现世现报在人眼里。”不禁让人偷笑……

又,惜春为了洗脱自己干净,不惜舍弃入画,孰不知,不保护自己的支持者也就是不保护自己。

读到第78回“老学士闲征姽婳词,痴公子杜撰芙蓉诔”

讲晴雯仙逝,贾宝玉以《芙蓉女儿诔》来祭奠。这部小说通过对不同人物性格的对比刻画,提出了“性格是否决定命运”的命题,供读者结合自己的体会去思考和判断……如林黛玉与薛宝钗、贾迎春与贾探春、贾惜春与妙玉、尤二姐与尤三姐、薛蟠与贾琏、贾环和贾兰、鸳鸯与平儿、晴雯与袭人等等。在宝玉房里的丫头中,袭人、麝月、晴雯三人比较主要。袭人占天时,尽管形象、能力都不超群,但有贾母、王夫人的支持,因此虽与宝玉有实战事迹却也不被责怪;晴雯占地利,即长得漂亮也能干,然而人缘儿不佳,因此即使与宝玉无任何现行也要被清理;麝月占人和,也就是情商高,尽管总是当袭人的配角,却最终可以取而代之。

对比晴雯与袭人的性格,一个风流灵巧,一个温柔和顺;一个率直任性,一个大方要强;一个心比天高身下贱,一个花气袭人知昼暖……本应取长补短相依为命,未料日久生隙怨恨别离。她俩的纠葛起始于第20回与宝玉奶娘李嬷嬷的冲突,又在第31回撕扇子事件中加深了……


读到第80回“懦弱迎春肠回九曲,姣怯香菱病入膏肓”

讲旧社会男尊女卑,美丽、质朴、痴心、软弱的香菱(即甄士隐丢失的女儿英莲),对于无能粗鄙、见异思迁、喜新厌旧、耳软心躁的薛蟠,一味愚忠地侍奉,遇到“河东狮”夏金桂、宝蟾那样的竞争对手,怎会有好果子吃呢?

鉴于薛蟠错娶夏金桂和贾迎春误嫁孙绍祖的教训,想到新社会的婚姻法,其亮点之处,就是可以“离婚”,因为这是“男恐错娶河东狮,女怕误嫁中山狼”的补救措施。

二、关于后30回的探佚

关于80回后的情节和结局,霍国玲夫妇依据前80回书中所留下的伏线、诗词曲赋中包含的谶纬以及脂砚斋的批语,进行了推理和探讨,大概内容如下:

1.关于故事情节

二玉的爱情虽然绵绵意切,但终因太过脱离现实的理想化而倍受诟病,黛玉不堪毁辱而自缢夭亡……这段爱情故事以悲剧收场。

黛玉死后,二宝在家庭的安排下结合,然而宝玉仍时常怀念黛玉;在宝钗“觅封侯”的劝说下,宝玉考取功名到外地任职,致使宝钗独守空房,郁郁寡欢。

昙花一现式的辉煌过后,贾元春很快夭亡,随之贾府的政治靠山倒塌,不久便因贾赦、贾雨村为占有古扇而逼死石呆子事件被揭发,贾府遭到抄没而家破人亡……

在一个中秋时节,贾宝玉被那癞僧跛道带到大荒山无稽崖青埂峰下,沉然入梦,重入“太虚幻境”,再次看到情榜……醒后大彻大悟,于是悬崖撒手,遁入空门。那块通灵宝玉变成了一块巨大石碑,上面刻着《石头记》的全部内容……


2.关于人物结局

林黛玉因不堪所处环境带给她的精神压力,在一个秋天的月夜自缢身亡。

香菱因薛蟠在生理上、夏金桂在心理上的双重摧残,不久病殁。

贾宝玉与薛宝钗在双方家庭的安排下结婚,婚后遣出花袭人与蒋玉菡成婚,以麝月补袭人之缺。蒋花二人婚姻美满。


贾母在元妃夭折后不久也离世。

贾探春远嫁番王,成为了一个王妃,从此除了彼此思念和牵挂,再无可用关联。

史湘云嫁与“才貌仙郎”卫若兰,然而却命似湘妃,“寒塘渡鹤影”,投水殒命。

妙玉“欲洁何曾洁,云空未必空”,在贾家败落后,乘船返乡,不想在瓜州渡口,被一钻石老翁仗势霸占,“终陷淖泥中”……

贾迎春与丈夫孙绍祖感情不和,出嫁一年便受虐待而死。

贾惜春出家为尼,这是不随贾家破败与否为转移的。

贾母死后,王熙凤失去靠山,仇家趁机揭发她用众人月例放贷之事,被夺去权柄;后其害死尤二姐之事亦被揭露,贾琏将她休回娘家,将平儿扶正。于是,曾经不可一世的凤姐,羞愧而死。

王熙凤死后,女儿巧姐儿投奔其舅父家,却被卖到了烟花巷。刘姥姥三进大观园,得知情况后,将巧姐赎出,并娶为外孙板儿之妻。

李纨是个坚忍有长远眼光的好家长,把儿子贾兰培养得懂得读书行事,并做了高官,好比玩“砸六家”忍得了大贡。然而贾兰在贾家被抄后,仕途不顺,再者看到官场腐败,宦海沉浮,十分厌恶,终于弃官回家。李纨不久病死。


贾政年迈,退离官位,其职由贾环袭任。赵姨娘虽然可厌,但却与贾政情感相合,最终相依为命。


贾府被抄没败亡后,贾宝玉流落到狱神庙栖身,饥寒交迫。林红玉(小红)和贾芸仗义念旧,到庙中探望宝玉,并试图帮助摆脱困境。

薛宝钗面对贾家破败、薛家也受牵连的现实,更加上宝玉的心属非己,久之积郁成疾,病逝雪天。

…………

三、关于本书写作删修的真实背景

曹雪芹于康熙五十四年五月初三(公元1715年6月4日)在金陵出生,原名曹霑,字天祐,曾中举,官至州同。小说中林黛玉的原型名叫竺红玉,曾是被曹家买来的小戏子,当时年仅六岁。八岁时作了雪芹的伴读丫头。与她一起作伴读的还有另外一个丫头,名叫柳蕙兰(可能是袭人的原型),长雪芹一岁。此外,与雪芹一起读书的还有曹雪芹祖母的侄孙女,雪芹的表妹李香玉(薛宝钗原型),她与竺红玉同岁。

雍正六年元宵节前夕,曹雪芹十四岁时曹家被抄,原因是怀疑曹家与前太子私情甚密(不知是否系收养秦可卿原型一事暴露,但写秦可卿与贾珍偷情的淫却是对当朝皇帝强烈的愤恨,雍正叫胤缜,秦通“清”,即清朝,淫通“胤”,珍通“缜”)。于是竺、柳、李三人亦随曹家由金陵来到北京。雍正七年,李香玉作为符合满清选秀条件的小姐必须亲名达部,以备第二年清宫挑选秀女,并选才女。李香玉不肯参选,强留住于曹家,于是竺红玉被曹雪芹的婶娘收作干女儿,强迫由她改名香玉冒名顶替去宫中选秀。是年春天,她十五岁时,被选中才女,进宫后做了公主和郡主们的侍读(可能这就是为什么书中那么多春字的原因吧)

雍正九年,其嫡配皇后薨逝。十年,竺红玉十七岁被封皇贵妃,主持后宫事宜(元春在宫中的文笔均以此为据,包括元春省亲也确系黛玉省亲)。曹雪芹本不喜功名,因与竺红玉结婚无望,于是听从家里安排,与李香玉结婚,柳蕙兰成为雪芹之妾。婚后曹因思念红玉发奋读书,誓考取功名为谋个一官半职混入宫中与爱人相见,并于次年高中举人,凭家世爵位被皇帝册封朝廷命官。

竺红玉做皇妃一年后生子弘瞻,被正式晋封为皇后。在弘蟾三岁时,曹雪芹得知雍正在密诏中已定他为皇太子,便密谋一次宫廷政变以实现自己的政治抱负:拥立红玉幼子登基,由自己执掌朝政。于是说服竺红玉与他合作,计划以毒丹杀死雍正,立弘蟾为皇帝,依照大清律令,若皇帝年纪尚小,则暂由他人(包括皇太后与曹雪芹在内)辅政。然而,雍正死后,他们在此次宫廷斗争中失利,皇位却被蓄谋已久的乾隆篡夺。乾隆虽未追究其父皇死因(为了维护皇室的声誉也不致使雍正朝的矛盾更尖锐所采取的怀柔政策),香玉却受到排挤而出家带发修行。而后雪芹开始写《红楼梦》,其中有关清宫内的秘事均由竺红玉提供。


乾隆十六年春,竺红玉在李香玉的蛊惑下,为雪芹生下一子,宫里出此丑闻,竺红玉原是婢女身份终于揭穿,彻底引发了皇室的愤怒,皇帝下旨二次查抄曹家(就是曹家不明原因遭惨痛灭门的真正隐情),没收全部财产,男子打入大牢,女子卖于青楼。命人秘密将红玉带至郊外活活缢死(同元妃之死),并将有关她在朝的全部历史档案被销毁或篡改(记住!历史从来都是胜利者书写的,所以历史未必就是真实发生过的历史)。曹雪芹在王熙凤等人原型的拼死掩护下带着他和红玉的儿子携妻妾逃禅,欲迁徙北地祖屋。此时正值寒冬,飞雪连天,路途遥远,李香玉(薛宝钗)怀孕临盆,却遇难产,惨死在迁移途中,葬在雪地里,竟应了她的判词“金簪雪里埋”。曹家作了最后的挣扎,让探春原型代替乾隆女儿为平叛番王战乱去边塞和亲,将功补过,为的是保全曹家所剩无己的血脉。乾隆终于不再追杀曹雪芹,他于事态平息后隐居香山,不想在此“巧遇”史湘云,他在湘云与妾室柳蕙兰的协助下,修订百十回本《红楼梦》

作者写此书的过程中每每回忆每每流泪,用了整整十年时间才将全书著成,但想到清朝的文字狱和自己的带罪之身,为了能将这部浸润泪水和心血的为纪念自己深爱并为自己付出生命的女子和封建制度下官僚的腐败以及对当今皇权社会入骨的揭露能为后人所知,最后还是忍痛将该书的后三十回砍掉,谎称书稿在流传中遗失(如若保留后三十回则会全书不保)。但又恐读者无法领会其中的深意,故特在前八十回中详加批语提示(想一部完整的著作怎会有如此多的批语和提示呢?看到后面不是一目了然了吗?据此脂砚斋的批语当乃他们三人合力作成才得如此精辟),可见作者的用心之苦及内心之痛,将题命名为《石头记》,将香玉与自己的传记,以及有关的清宫秘史隐入书中。


即使这样,乾隆仍时时注意着这部书,从发现百十回成书开始转抄流传,到后来的每次修改,从未放松过,原因很简单,也很明显。因而自然发生朝廷多次查封收缴这部书的事件。后来,乾隆及和珅又想出一个他们自认为更好的办法,就是命令御用文人按朝廷的想法续写《石头记》的结尾部分,并删去所有的脂评批语。这样,这部书就成为了一部纯小说,再也不会有人发现或怀疑其背后的历史背景和真实事件了。于是,百二十回的《红楼梦》就此诞生了,一直流传至今……


然而,不幸中之万幸,有几个版本的带脂评的《石头记》手抄本被保存了下来(基本都是80回的),而且,还有人在日本发现了百十回的(应该是较早时期的手抄本)。于是,就有敏锐和聪明的人开始对其进行探佚和研究,逐渐地,神秘的面纱被一层层揭开……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红楼梦》重要情节简述(24)
台大欧丽娟《红楼梦》公开课全部笔记
《红楼梦》章回的 “内容梗概”
《红楼梦》阅读重要问题设计(3)
红楼梦练习题
红楼梦中最美的四个女人酝酿一出悲剧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