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嘉靖皇帝和明朝最著名的奸臣严嵩!

明朝的所有奸臣里,最出名的就是严嵩(sōng)。作为明朝嘉靖年间的权奸,严嵩作恶多端,逢迎着嘉靖皇帝做了不少荒唐事。不过,严嵩确实有才华,还很讲究策略的运用。本书主人公之一张居正刚刚进入政坛的时候,也和严嵩打过一些交道。

嘉靖二十六年(1547年),张居正考中二甲第九名进士(很不错的科考殿试成绩,也就是当时的全国第十二名的成绩),被授予庶吉士职位。虽然这次的殿试成绩很不错,但是张居正还是怀着悲痛沉重的心情来面对,其原因在于张居正为了科举考试付出的代价很大,之前,他的祖父就是因为张居正考中举人而被辽王谋害至死。

张居正科考成功而被授予的庶吉士是什么职位呢?庶吉士的名称来源是取《尚书》里的“庶常吉士”之意,这种职位其实是翰林院里的一种实习期的职位,等到完成了三年实习期且没有严重错误,就可以正式进入翰林院担任编修职位。庶吉士选取进士出身的有潜质的士子来担任,庶吉士是明朝内阁大学士的重要来源之一。明朝内阁大学士(也称作阁臣)其实就是明朝皇帝的高级秘书班子。在明朝中后期,内阁大学士们掌握的实际权力很大。因此,有不少人认为那时的内阁大学士就相当于古代的丞相(丞相职位在明朱元璋时期就被彻底废除)。其中,首席内阁大学士被称作首辅(也称作元辅),权力很大;次于首席内阁大学士的阁臣被称作次辅,权力也是不小。首辅要在管理内阁之外,兼管翰林院。因此,张居正被授予翰林院庶吉士的时候,肯定要与当时的首辅夏言(人名)、次辅严嵩产生联系。

刚刚担任庶吉士的张居正,目睹了一场政坛上的大变动,那就是夏言与严嵩的政坛斗法。要说明白这场斗法,就要先介绍夏言与严嵩。

夏言与严嵩,都是江西人,严嵩出生于1480年,夏言比严嵩小两岁。夏言与严嵩都是进士出身,夏言是36岁考中进士,严嵩则是26岁考中进士。夏言在大礼仪事件和其他的一些表现中,深合嘉靖皇帝的心意,从而得到提拔,他比严嵩在政坛上发达得更早,并且一步一步升任为内阁首辅。

严嵩在前半生之中,并没有表现出奸臣的样子,反而是年少成名、奋发有为。比如,严嵩在26岁时考中二甲第二名进士(当时的全国第五名),被选为庶吉士,当时的不少士大夫对他的才华都很欣赏;严嵩的书法的艺术价值颇高,至今还有遗迹;还有,他在翰林院担任编修之后,号称养病,并且辞官隐居十年,过着读书的生活(此事有可能是因为他隐居的十年里,是正德皇帝在位期间,官场环境太过恶劣);隐居之后,严嵩重新回到明朝政坛,在返回政坛的初期,他还因为怜惜民生疾苦而提出了一些好意见。但是,严嵩在他自己的壮年之后,一改之前的主张,变成了彻头彻尾的奸臣。

严嵩的奸臣嘴脸,在他的一些事迹里面昭然若揭(形容真相都已经显现了出来)。有一次,严嵩为了巴结夏言,给夏言举办了一场宴会,而且,已经隆重邀请了夏言。大家来到宴席之中,严嵩左等右等,不见夏言赴宴。然后,严嵩立即赶到夏言住的地方,亲自跪在那里,声音明朗、气韵优美地朗诵出了请帖内容,以恳求的态度请夏言赴宴。经过这件事,估计严嵩对高傲的夏言产生了深深的怨恨,但严嵩却不动声色。夏言作为严嵩的上司,很看不起严嵩在壮年后的为人。夏言,他的为人处事可以用三个字概括:我骄傲!夏言的骄傲表现多了,自然会引起嘉靖皇帝和同僚们的愤恨,甚至于当时的一些太监也对夏言有负面意见,这是夏言总是用骄傲地对待奴才的方式来对待太监造成的。

严嵩确实是有被夏言这样的士大夫看不上的地方,他是通过溜须拍马、逢迎讨好的方式谋取高官的。前文说过,嘉靖皇帝醉心于道教,经常搞那些向上天祈福的道教仪式,这些仪式都要用到青词,而严嵩写的青词令嘉靖皇帝非常满意,一时之间,严嵩成了嘉靖皇帝的身边红人。严嵩自身的文笔水平很高,在写青词这种事情上,自然长袖善舞、多钱善贾(gǔ)。在嘉靖皇帝的心里,写青词写得好,就有利于自己的祈福,有利于延年益寿,而严嵩正好迎合心意,嘉靖皇帝更要大大地提拔严嵩。严嵩使得嘉靖皇帝龙颜大悦,以此进入内阁,成为内阁大学士,因此有人把严嵩称为“青词宰相”。与严嵩相比较,夏言对写青词不屑一顾,夏言奉命写的青词基本上是糊弄一番,草草写完、上交了事。时间一长,嘉靖皇帝对夏言很不满意。

某一天,嘉靖皇帝心血来潮,分别给了夏言、严嵩等大臣每人一顶“绿帽子”!

送绿帽子的事情并不是嘉靖皇帝耍了流氓,征用了夏言、严嵩等人的老婆们,而是信奉道教的嘉靖皇帝他自己很喜欢戴一种帽子——香叶冠,嘉靖皇帝推己及人,把自己喜欢的帽子赠送给重臣们每人一顶。这种香叶冠是由植物的绿色叶子制造而成,看起来就是绿帽子。香叶冠事件的结果是:夏言领取帽子,连一次也没戴;严嵩领取帽子,在嘉奖皇帝召见时特意戴上这顶帽子,并给自己的绿帽子笼上了一层轻纱,以示郑重。看到这种情形,嘉靖皇帝越发亲近严嵩、疏远夏言。

严嵩为政很讲究策略,而且尽显阴险狠诈,不光是写青词、戴绿帽子,他私下里在嘉靖皇帝面前,一把鼻涕一把泪地控诉夏言,说的无非是夏言多么多么瞧不起自己、瞧不起嘉靖皇帝等等。严嵩利用了嘉靖皇帝对夏言的不满,挖空心思把夏言推上绝路。当然,严嵩还有生力军,那就是一大批太监,每次有太监来见严嵩,严嵩总是给太监塞上大把大把的金银财宝,长此以往,太监们卖力地说严嵩好话,讲夏言坏处。终于,嘉靖皇帝对夏言的不满爆发了。嘉靖二十一年(1542年),首辅夏言被嘉靖皇帝革职,严嵩获得晋升。是年,夏言61岁,严嵩63岁,张居正18岁。

过了三年,嘉靖皇帝召回夏言,恢复夏言的首辅官职。夏言经过了一番磨难,还没有谨慎行事,依旧傲然处世,并为之付出了生命的代价。在张居正考中进士之前,陕西三边总督(官名)曾铣(人名)建议收复河套地区,这条建议一提出来,就获得了夏言和嘉靖皇帝的赞同。河套地区,是指黄河的“几”字弯及其周边地区。在明朝中期,河套地区长期被鞑靼(dá dá)(鞑靼是蒙古族的一支)侵扰。曾铣就是针对鞑靼,制定了武力收复河套地区的一整套计划。

嘉靖皇帝考虑了一段时间,对收复河套的计划产生了怀疑:收复河套,真的是师出有名吗?兵粮真的充足吗?一定会作战胜利吗?会不会由于战火而连累到边地百姓呢?在嘉靖皇帝的怀疑之中,严嵩赶紧提出意见:曾铣的建议是挑起边区战事,不见得就能取得胜利;夏言是在妄议国事、混淆视听;夏言的岳父做了夏言和曾铣之间的联络人,按照明朝规定,高级官员的亲属是不能参与国家大事的制定的,夏言的岳父促成了夏言、曾铣的结党营私;夏言与曾铣一起,干预了明朝边关的市场贸易,谋取私利,罪不可赦。

不久,嘉靖皇帝处置夏言和曾铣,夏言垮台了。嘉靖二十七年(1548年),曾经的明朝首辅夏言,辩解无效而被斩首,终年67岁;陕西三边总督曾铣也被斩首,祸及亲族,年仅40岁。

夏言彻底垮台的这一年,是张居正考中进士、担任庶吉士的第二年。可想而知,夏言的垮台会使张居正触目惊心。后来,张居正不得不运用策略,与权奸严嵩处理好各种关系。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明朝究竟亡于崇祯、万历还是嘉靖?“奸臣”严嵩告诉你,谁该背锅
谈谈明朝中后期的那些内阁首辅
明代恶名昭著的权术家严嵩(1)
明朝唯一最强锦衣卫,曾让权臣张居正低头,奸臣严嵩咬牙切齿
他才是最伟大的抗倭英雄,但却因为站错了队,在狱中自杀
国兆文化——历史朝代人物精编之明代(三)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